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4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15441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4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4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4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宁一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第一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1. “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这句话出自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2. 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家给人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而不可食”。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下列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A.墨家学说 B.法家学说 C.黄老之学 D.大一统思想3.“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瑜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4“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今然诸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造成这首唐诗所反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际关系的淡漠 B.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C.社会风气的败坏 D.价值观念的更新5在唐宋之际儒学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相对于佛教的佛与佛学而言的圣人、圣人之学逐渐发展并在宋代成熟的过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商品经济推动唐宋儒学的发展 B儒学的发展、成熟与佛学毫无关联C唐宋发展儒学的目的是巩固儒家的核心价值观地位D理学的创立标志儒学的成熟6王守仁(阳明)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答罗整庵少宰书)这一言论()受南宋陆九渊的思想影响 主张通过内心反省获得新知否定孔子儒家思想的地位 体现出一定的独立自由精神AB C D7. 明末清初三大进步思想家从儒家思想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但不完全拘泥于传统旧儒学的樊篱, 如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了A博学于文,行已有耻 B天命论、生知论 C天下为主,君为客 D工商皆民生之本8梦溪笔谈记载:“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该技术出现于()A秦汉时期 B宋元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9某古代科技书籍记载:“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这本书是()A齐民要术 B授时历 C农书 D农政全书10道教曾被国外一些学者称誉为“世界上唯一不强烈反对科学的神秘主义”。以下能够佐证外国学者这一观点的是() A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B火药的发明 C纸的发明 D指南针的发明11一直以来,中国图书只有手抄本,同一种图书的复本相当少。但唐宋以后市面上的图书数量逐渐增多,图书出版业慢慢兴盛起来。导致这一变化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B商品经济的发展C造纸术的推广 D印刷技术的发展12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绚丽多姿,以其独特的意蕴与风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隶书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最能表现和抒发情感“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传统文人画的特点“同光十三绝”是当时京剧艺术各行当的代表人物 楚辞奠定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基础A B C D13清朝赵翼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李杜之后各领风骚的文学艺术有A宋词、元曲、小说 B楚辞、元曲、小说 C南戏、元杂剧、京剧 D宋词、小说、戏剧14他曾说“我象一只猎犬一样追寻真理的足迹”。为了追求真理,他不顾自己的利益、职业和家庭,他是个哲学的殉道者。他曾自问:什么是哲学?他回答:“认识你自己!”材料中的“他”是()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15史学家认为,“14到16世纪的西欧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其中“人”被发现始于() A文艺复兴 B新航路开辟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16“要勇于探索未知!要有勇气运用你的头脑!”主张这种观点的是()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新文化运动17“民主与贵族的国家未必在其性质上就是自由的。政治自由唯有在温和政府中才可以看到。但是,就在温和政府中,也未必经常的可以看到政治自由:唯当权力不致滥用时,才会有之。”这段话体现了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卢梭 D康德18 “今试举卢梭民约之大经大法而列之:群之权利,以公约为之基;战胜之权利,非权利也。”材料反映了卢梭的思想是()A天赋人权 B社会契约 C自由平等 D人民主权19.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卢梭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这三位思想家被称为法兰西的“自由三剑客”。主要是因为( )抨击天主教,提倡“民主共和”追求民主、平等和个人自由强调理性 反对专制主义、等级制度A.B.C.D.20.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发展了人文主义 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A B C D21威廉布莱克(17571827)是文艺史上一名重要的诗人、版画家。他认为“所有的形式都在诗意的构想中完美,但这不是抽象,也不是来自自然,而是来自想象”,写下了“在荒原尽头,手指可以触天”的诗句。以下作品与威廉布莱克创作风格相似的是()A西风颂 B大卫科波菲尔 C老人与海 D百年孤独22“由于认识了力的本性而创立了科学的力学。”恩格斯所评价的这位科学家是()A.伽利略 B牛顿 C瓦特 D爱因斯坦231957年,若名小说在路上在美国出版,作者借书中人物之口发问:“你的道路是什么,老兄?乖孩子的路,疯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荡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在什么地方、给什么人怎么走呢?”下列作品与在路上风格一致的是()A西风颂 B等待戈多 C人间喜剧 D十日谈24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它讲述在2012年世界末日到来时,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该片投资超过两亿美元,2009年在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上映,首映当天全球票房就已达到两亿美元。这说明电影艺术() A渗透了大国的强权意识和价值观 B折射出基督教文明的永恒生命力C纯粹是投机商人赢利性商业炒作 D能够唤起人类对自身命运的思考第二卷 (非选择题 共52分)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二大题,25题32分,26题20分,共计52分)25人性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话题,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对人性的讨论都经久不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荀子则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1)根据材料一概括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观,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使人向善的方式分别是什么。(8分)材料二朱子语类中说:“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2)概括指出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及其实质。(8分)材料三彼特拉克认为人的本性、人生的目的和幸福,应该是研究的主题。他说“任何人都不愿成为一个不幸者,这是违背人的本性的”。“应该用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3)材料三反映出的思想主旨是什么?与材料二相比有何不同(8分)材料四恩格斯曾这样评价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要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的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在的权利。理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4)材料四所体现的思想与材料三相比有何发展?(8分)26思想的创新深刻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德慎罚,国家既治四海平。”“仁人无敌于天下。”“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适者也。言无二贵,法不两适。故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材料二十八世纪,牛顿的学说通过伏尔泰传播到了法国,从而使法国人首次感受到牛顿思想的优势。牛顿的学说证实了在对客观真理的探索中,最可靠的是人的理性,而非信仰。牛顿的理性精神对法国的人文及其他学科产生了巨大冲击。(1)材料一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治国理念?(6分)(2)据材料二指出法国启蒙运动兴起的条件。(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性主义对18世纪法国的冲击。(12分)集宁一中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答题纸考号 班级 姓名 25.(1)(8分)(2)(8分)(3)(8分)(4)(8分)26.(1)(6分)(2)(14分)高二年级历史答案1-5 BDBBC 6-10 BCBDB 11-15 DBABA 16-20 CBBDA 2124 ABBD25.【答案】(1)孟子:性本善,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荀子:性本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8分)(2)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封建专制统治。(8分)(3)人文主义思想。材料二是泯灭人性,材料三是提倡重视人性。(8分)(4)从人文主义发展到理性主义;从主要批判神学到整个封建专制制度,构筑了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8分)26【答案】(1)德治、法治。(6分)(2)条件:牛顿的物理学证实理性的重要性。(2分)冲击:政治上,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经济上,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思想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