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同步测试卷(十三)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15387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同步测试卷(十三)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 同步测试卷(十三)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历史 同步测试卷(十三)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三)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一种文学表现方式,说它与“新古典主义对立”,是说它力主表现个性,不像古典主义文学那样强调理性,强调对社会、国家整体的服从;说它“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得到启发”,是说它在题材与主题的表现上富于传奇性、奇特性。它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人本主义理念的继承和发扬,是对僵化的法国古典主义的有力反驳。这种文学表现方式是()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爱国主义 D现代主义2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运。”这种“忧郁”主要反映了人们对()A现实社会的强烈不满 B资产阶级革命的呼唤C新社会制度的高度颂扬 D人性解放的渴望3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认为,“再现生活是艺术的一般性格的特点,是它的本质”。下列文学作品中,创作风格与车尔尼雪夫斯基观点不一致的是()4瑞士学者荣格这样评述某部小说:“我大概永远不会说我喜欢它,因为它太磨损神经,而且太晦暗了全书最后那没有标点的四十页真是心理学的精华。我想只有魔鬼的祖母才会把一个女人的心理捉摸的那么透。”下列作品与这部小说属于同一风格流派的应该是()A安娜卡列尼娜 B巴黎圣母院 C等待戈多 D玩偶之家5有人评价某一剧作时说:“看了这些戏,我们都感到好笑,忍俊不禁,但在笑声中却隐藏着深深的悲哀与寂寞。尽管剧情虚妄,台词荒唐,我们不难发现剧中人有些方面跟我们十分相似,而剧中的荒诞现象正是我们不合情理的生活现实的极度夸张。”对这一剧作特点的概括正确的是()剧情虽荒诞不经,但寓意深远体现了资本主义文明的衰落反映了作者对人类处境的焦虑现实与传统相互冲突驱使下的精神探索A BC D6在西方近现代文化史上,英国某文学家从写印度的故事和关于英国的诗歌转而写作儿童文学,后来又转向描写野生动物、社会讽刺和关于船舶机器以及想象的越洋空中旅行的故事。时人评价这一文学现象说,“只有艺术家才能使成人读者对关于动物行为和机器的书读得津津有味。”这一评价反映了当时()A西方社会精神信仰面临危机B进化论促进了人类思想解放C社会大众对工业文明的赞美D现实主义文学引发社会共鸣7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于192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突破逻辑严密的传统心理描写方法,运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手法,直接展示人物潜意识,再现当前、过去情景,或对未来的想象,不受时空和逻辑限制,貌似紊乱,实则高度真实。这部小说的创作风格是()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 D印象主义8下图分别是西方两种不同文学流派的代表人物,这两种文学的相同点是()A崇尚理性主义B表现人们的失望、苦闷和迷惘C鼓吹暴力革命D揭露社会现实问题9“艺术家、画家、雕塑家以及诗人、音乐家、剧作家、小说家,他们都在拒绝旧习惯,传达他们对世界的想象,而非容易被理解的客观真实。”这种强调主观感受的潮流被称为()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10下图所示法郎纸币上印有某一法国艺术家头像及其代表作品,对其有关信息表述正确的是()A该绘画表达了画家大卫对人民追求自由的肯定B该绘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推动共和制度最终确立C该货币可以作为今天法国对外贸易的结算货币D该画作的特点为重视色彩的作用,画面辉煌瑰丽111855年,某画家的作品遭到巴黎国际画展的拒绝, 理由是主题和人物太粗糙、太写实、太大,不适合艺术表达。画家愤怒地在官方展览馆对面租用一幢楼房,自行举办个人画展,向古典主义传统发起挑战。下列作品中与该画家创作风格一致的是()A自由引导人民 B拾穗者C向日葵 D格尔尼卡12伦敦克里斯蒂拍卖行以近4 100万英镑高价拍卖了克劳德莫奈的世界名画睡莲(见下图)。该作品体现了艺术家以天才的笔触捕捉的瞬间景色变幻的色彩、光影斑驳的池塘、摇曳多姿的睡莲。据此,该名画是()A浪漫主义绘画作品 B印象派的绘画作品C现实主义绘画作品 D现代主义绘画作品1320世纪70年代在欧洲曾上演过一部名叫呼吸的戏剧,该剧从头至尾没有一句台词。此剧的艺术风格应是()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14马格利特(18981967年)是比利时画家。他的代表作品天降描绘了一些神情古怪、头戴圆顶高帽的人物从天而降的画面,如同弥天的雪花飘扬在城市上空,体现了超现实主义画家对于“反常”视觉形象的酷爱。据你的理解,天降的绘画风格属于()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 D印象派绘画15“我说不出话,眼睛看不见,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我什么都不知道,望着光亮的中心看时,是一片寂静。荒凉而空虚是那大海。”(艾略特荒原)据上引诗句判断,荒原是一部()A浪漫主义文学作品 B现实主义文学作品C现代主义文学作品 D民族主义文学作品16据下图,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交响乐新形式的是()A海顿 B莫扎特C贝多芬 D德彪西17.右图是一次音乐演唱会的现场,此种音乐在二战后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以强劲的乐曲反映出青少年的反叛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音乐是爵士乐B这种音乐在20世纪60年代的苏联最为火爆C卡门是这种音乐流派的典型代表作D围着时钟摇吧是这种音乐的典型代表作18波将金号战舰拍摄于1925年,是苏联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但在许多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都被当局禁止上映,而在一些秘密放映会上,观众对它都表示热烈的赞许。禁映的结果,越发增加了各国电影资料馆收藏这部影片的愿望。除了卓别林的作品外,没有一部影片能赶得上这部影片的声誉。连纳粹头子戈培尔,也对这部作品表示钦佩。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A西方国家极力维护本国电影市场B西方落后的电影技术害怕被暴露 C电影是当时政治斗争的主要工具D电影有时受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19.右图是世界某一著名电影大师的艺术形象,下列有关其表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卓别林的经典艺术形象B他的表演标志着电影艺术的诞生C他是无声电影时代最负盛名的艺术家D他塑造的流浪汉形象令人捧腹201925年1月,纽约时报刊文认为:“在欧洲,电影起了异乎寻常的作用。伦敦现在很多流行的外国语来自银幕。巴黎也处在美国故事片的严重包围之中。”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美国利用电影对欧洲进行文化渗透B电影是传播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C电影成为欧洲社会的主要娱乐方式D美国电影在世界电影业中一直占据领导地位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1题14分,22题14分,23题12分,共40分)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是由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欧洲的社会政治状况决定的。1789年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政权,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这次革命影响巨大,意义深远,它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统治,许多国家掀起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但是,在保卫和巩固这次革命成果的过程中,曾出现极其复杂的形势,经历了一场革命和反革命、复辟与反复辟的长期斗争。法国大革命后出现的动荡、混乱、灾难的局面,完全不是人们期望的。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预言的那个理想社会根本没有出现。贫富对立变得更加尖锐,阶级压迫更加残酷,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以最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法国革命后的现实宣告了启蒙运动理想的破灭,在广大社会阶层中引起了一种普遍的失望情绪,浪漫主义正是这种失望情绪在文学上的反映。摘自世界近代文学简史材料二资本主义在欧洲各国不同程度的发展,人们头脑中的物质利益观念不断加强,金钱成了衡量人的主要的或唯一的尺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人在挣脱封建束缚从而获得一定的人身自由后,又在物质财富面前丧失精神的、心理的以及人格的自由;在热衷于创造物质财富并依赖于物质财富的生存环境中,人对人的压迫与剥削以新的形态表现出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趋于恶化。现实告诉人们,启蒙主义者所宣示的“价值”和浪漫主义者所追求的“理想”并未实现,人们须以一种新的冷静的眼光重新看待现实和思考自己的命运,并寻求改善自己的生存处境的方法。于是,追求客观冷静地分析与解剖现实的社会心理和风气随之形成,反映在作家创作上,就是他们摒弃浪漫主义的主观想象和抒情,通过对社会现实作如实细致的描绘,揭露社会的黑暗,展示在物质与金钱挤压下人的各种心态 摘自19世纪文学中编导论(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产生的历史背景。(7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流派与现实主义文学流派的内在区别;这两种文学流派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7分)22文学艺术的发展是诸多因素促成的结果,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恩格斯说,巴尔扎克“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我从这里,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知识,也要比从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材料二列宁在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中说:“他一方面是天才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插图,而且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另一方面,是一个发狂地信仰基督的地主。”材料三好莱坞是当今闻名于世的电影名城。100多年前,好莱坞还是美利坚合众国加州地图上一片空旷的田野。好莱坞阳光明媚、依山傍水,既有草原,又有沙丘,温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地理条件,是进行电影创作的理想环境。因此,吸引了大批的从影人员。1912年起,许多电影公司在好莱坞落户。如今,好莱坞生产的影片不仅满足美利坚合众国电影市场的需要,还出口到世界各地,不仅输出了美利坚合众国的文化,更为好莱坞投资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请回答:(1)恩格斯为什么如此评价巴尔扎克?列宁为什么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6分)(2)从恩格斯和列宁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两位作家作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2分)(3)依据材料三回答,在好莱坞成为著名影城的过程中,有哪些因素在起作用?(4分)(4)从以上材料你能得到哪些认识?(2分)2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8世纪音乐界诞生了一位真正的伟人,那就是以苦难铸成欢乐的音乐天才。他说:“在患难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杀的,除了艺术以外也是道德。”在创作中,他始终把“从黑暗到光明,从斗争走向胜利”作为座右铭他的名字不仅代表了登峰造极的古典音乐,而且是一种崇高理想和追求的象征。材料二音乐用自己的音调形象概括地反映生活的本质过程。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可以听到残酷的战争、威武的进军和胜利,听到革命进行曲的音调和节奏。他的第五交响曲的结尾部分就是如此。鲍烈夫美学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的流行音乐市场出现了一个三足鼎立的现象。黑人欣赏的音乐基本上以节奏布鲁斯为主,中产阶级以上的白人听的都是叮砰巷歌曲,而中西部的农村听众所喜欢的都是与农村生活有关的乡村音乐。然而,到了50年代中期(约19541956年),唱片市场出现了两个明显的现象,即“市场交叉”和“翻唱版”的出现。这个时候,原来隔开的三个市场突然间感觉中间的围墙倒了,在这片废墟中一种新的风格摇滚乐正式诞生了。百度百科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回答贝多芬生活时代的艺术特征,他的主要作品及在音乐发展史上的地位。(6分)(2)材料三反映了哪一音乐形式的流行,该音乐主要将哪些音乐融合在一起?(3分)(3)20世纪50年代以来,音乐的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3分)参考答案与解析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导学号08930084【解析】选B。从材料中这种文学表现方式的特点“表现个性”“题材与主题的表现上富于传奇性、奇特性”“人本主义理念的继承和发扬”即可判断是浪漫主义的风格。2【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根据材料“忧郁更深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运”可以得出,忧郁是心情不好的表现,恰恰能说明当时人们对自己面临的现实生活的不满,才会出现忧郁。因此本题选A项。3【解析】选B。从题干“再现生活”可知车尔尼雪夫斯基描述的是现实主义文学,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故B项符合题意;A、C、D项都是现实主义文学著作,故A、C、D项不符合题意。4【解析】选C。材料中作者评价的是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其典型特征是反传统和反理性,通过变化和扭曲的人物形象和心理描绘表现现代人的困惑,反映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全面危机,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代表作,故选C;A、D项是现实主义作品;B项是浪漫主义作品。5导学号08930085【解析】选D。材料体现出现代主义戏剧的特点,据材料“剧中的荒诞现象正是我们不合情理的生活现实的极度夸张”,可得出这一剧作剧情虽荒诞不经,但寓意深远,故正确;现代主义戏剧反映的是当时人们内心的迷茫焦虑,与资本主义文明的衰落无关,故错误;现代主义戏剧通过荒诞的剧情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处境的焦虑,故正确;“发现剧中人有些方面跟我们十分相似”,进而引发人们在现实与传统相互冲突驱使下的精神探索,故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6导学号08930086【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文学家的描写对象,应该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可以看出具有一定的反传统、反理性、夸张怪诞等特性,表明内心迷惘、虚无等情绪,故A项正确;材料“社会讽刺和关于船舶机器以及想象的越洋空中旅行”与进化论无关,故B项错误;“野生动物”“动物行为”不属于工业文明范畴,故C项错误;现实主义文学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剖析社会问题的本质,与材料描述的不符,故D项错误。7导学号08930087【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信息“不受时空和逻辑限制,貌似紊乱,实则高度真实”可知尤利西斯的写作风格为现代主义,故选C项。8【解析】选D。解答本题首先要观察图中人物所代表的文学流派,然后迁移两种不同文学流派的形成背景和艺术手法的异同点,分析判断。拜伦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托尔斯泰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两种文学流派都注意揭露社会现实问题,故选D项。A项属于古典主义文学的特色;B项属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特色;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大多反对暴力革命,排除C。9【解析】选D。材料信息“拒绝旧习惯”,即反传统;“传达他们对世界的想象,而非容易被理解的客观真实”,即反理性。反传统、反理性属于现代主义文艺的特点,故选D项。10【解析】选D。纸币上的绘画作品是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故A项错误;该绘画反映的是1830年巴黎人民起义推翻封建复辟王朝的历史事件,而法国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促成的,故B项错误;1999年1月1日在实行欧元的欧盟国家中实行统一货币政策,2002年7月欧元成为欧元区唯一合法货币,故C项错误;该画属于浪漫主义美术作品,强调色彩的作用,使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故D项正确。 11【解析】选B。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作品,与题干“太写实”不符,故A项错误;拾穗者是现实主义作品,符合题干“太写实”主旨,故B项正确;向日葵是凡高的印象画派作品,与题干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格尔尼卡是现代主义作品,与题干艺术特征不符,故D项错误。12【解析】选B。印象派绘画产生于19世纪后半期,受当时光学发展的影响,印象主义画家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应从光的角度来体现,但也离不开与色彩的结合。他们将“光”与“色”作为研究的中心,在画面中造成一种“光”与“色”的生动明快效果。由题干信息“瞬间景色变幻的色彩、光影斑驳的池塘、摇曳多姿的睡莲”可知该绘画符合印象派绘画的特点,故选B项。13【解析】选D。现代主义的特点是反传统,集中表现自我,其作品的特点是人物往往是变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诞的,主题往往是绝望的,写作手法有别于传统手法,这与题干信息“该剧从头至尾没有一句台词”的特点相符,D项正确。14【解析】选C。从画面所体现的特点看,它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描绘了人的从天而降,这种风格属于现代主义。15【解析】选C。从材料信息看,诗句反映了人的心灵的“寂静”“荒凉”“空虚”,反映了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特点,选C项。16【解析】选C。由材料内容“欢乐女神圣洁美丽,灿烂光芒照大地”可知属于浪漫主义流派的音乐,结合所学可知,将声乐和器乐相结合,开创交响乐新形式的是贝多芬,故选C项。17【解析】选D。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反映青少年的反叛精神及图片展现的音乐演奏特点,可判断为摇滚乐。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出选D。18导学号08930088【解析】选D。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电影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禁止放映明显是受意识形态领域影响,D项正确。19【解析】选B。解题关键是掌握美国人格里菲斯发展了电影构图和剪辑技术,把电影从戏剧奴仆的地位中解脱出来,使之发展为一个与音乐、美术、文学平起平坐的艺术形式。20导学号08930089【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与教材内容联系的能力。从材料“伦敦现在很多流行的外国语来自银幕”等信息可以看出电影是传播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有效手段,故选B。A中文化渗透没有根据;C中主要方式题干没有体现;D中“一直”表述绝对。21导学号08930090【解析】(1)材料从政治和思想两方面分析了浪漫主义产生的原因。(2)第一小问较难,主要是内在区别需要结合材料和教材进行分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浪漫主义强调“主观想象和抒情”,侧重于人的主观世界;现实主义强调对现实的客观冷静地分析与解剖,侧重于客观现实;第二小问需要思考影响文学流派的因素,影响文学流派的决定因素是欧洲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变。【答案】(1)背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工业革命的逐步开展;启蒙思想家理想社会预言的破灭;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社会弊端。(2)区别:浪漫主义文学偏重表现主观世界,寻求新的精神寄托;现实主义文学反映客观现实,具有批判性。因素:欧洲社会政治、经济的剧变。2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及分析归纳的能力。第(1)问实际上是考查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第(2)问根据材料一中“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及材料二中“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插图”来分析。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大批的从影人员”“电影公司在好莱坞落户”来分析。第(4)问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原理来思考。【答案】(1)巴尔扎克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的人间喜剧被称为“社会百科全书”。战争与和平通过1812年卫国战争,把众多人物与事件组织到一起,描写了俄罗斯社会的整整一个时代。(2)都是现实主义作品,都反映了各自国家的整整一个时代的历史。(3)依山傍水,既有草原,又有沙丘的地理条件;阳光明媚、温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大批从影人员的努力;许多大电影公司的落户。(4)认识:一定时期的文学或艺术是对一定时期的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23【解析】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音乐。第(1)问,贝多芬生活的时代是法国大革命后人们对“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充满对自由、民主渴望的时代,在艺术上浪漫主义盛行。第(2)问,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一种新的风格的音乐摇滚乐诞生了。其诞生的过程就是将美国黑人音乐的节奏与白人乡村音乐和西部音乐的特点有机融合的过程。第(3)问,结合所学,音乐与科技密切结合,日益商业化和大众化,不同民族、地区之间的音乐交流更加频繁。【答案】(1)生活在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或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时期)。代表作品: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等。地位:贝多芬是近代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是“乐圣”式人物。他的作品是连接古典主义音乐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2)摇滚乐。该音乐将美国黑人音乐的节奏与白人乡村音乐和西部音乐的特点有机融合在一起。(3)音乐与科技密切结合,日益商业化和大众化,不同民族、地区之间的音乐交流更加频繁。参考答案与解析期末检测卷1【解析】选B。根据材料信息可得知该学派主张“欲绝去礼学、兼弃仁义”,即断绝礼仪,抛弃仁义,而儒家学派主张仁和礼,故A项错误;该学派主张“清虚可以为治”,即认为只要用清静无为就可以治理好国家,而道家学派主张清静无为,故B项正确;法家主张法治、集权、改革,和材料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和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2【解析】选B。结合材料信息“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可知是通过神秘化的色彩突出汉武帝的地位,符合“天人感应”的思想,实质上是宣扬君权神授,而不仅仅是皇权至上,故选B项。天赋人权是西方民主思想,天人合一是道家的思想。3导学号08930091【解析】选D。本题材料提到,“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工之典,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实乃内释外儒之学,已非儒学之正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表明顾炎武意识到王阳明心学遇到危机,批判心学,因此选D。A、B、C都不符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排除。4【解析】选D。根据材料信息“作为思想者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可知黑格尔认为苏格拉底相比人的价值来更注重人的思想,认为人的思想才是万物的尺度,由此可知黑格尔更加强调人的理性,故选D项。5导学号08930092【解析】选B。解答此题需关注关键词“本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社会意识,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反映在思想上是李贽的离经叛道;14世纪意大利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反映在文艺复兴中抨击禁欲思想。A项错误,明清思想家并未上升到反封建制度的高度;文艺复兴矛头并未指向世俗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而是天主教神学的蒙昧主义、禁欲主义,故C项错误。D项错误,城市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对通俗文化的要求应该出现在宋朝时期。故选B。6导学号08930093【解析】选A。据材料中的“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表明了重实用;“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表明不重理论,所以B项不正确;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D项内容在材料中也没有体现,同时它也与中国古代的科技特点不相符合。7【解析】选A。实验是近代科学的特点,“从微至巨”“从贱至贵”排序分类,都体现了明代科学已具备明显的近代特征,故A项正确;一本农政全书不能表明明代科学普遍吸取西方科学成就,也不能体现完全突破了只求实用的局限,故B、D项错误;材料信息不能体现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故C项错误。8【解析】选A。从图片作品可知,书法作品属于北宋时期。北宋时盛行行书,且书法吻合了行书的字体特点,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故选A项。9【解析】选A。“包青天”的故事家喻户晓,反映了百姓期盼清官,更有忠君、爱国等儒家思想的影响,故正确;“包青天”的故事家喻户晓,也得益于宋代话本,元代杂剧等文化艺术的塑造,故正确;“包青天”的故事与政府宣传无关,故错误,A项符合题意。10导学号08930094【解析】选A。题干材料反映了康德强调人的自由是有限的,要受到道德的限制,因此选A。11【解析】选B。经典力学和以经典力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天体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等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巨大成就,18世纪60年代,力学和热力学的发展及其与生产的结合,使机器和蒸汽机得到改进和推广,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故B项正确;伽利略力学理论与蒸汽机的改良没有关系,故A项错误;瓦特改进蒸汽机属于技术革命,不是科学革命,故C项错误;1831年法拉第提出电磁学理论,为电气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故D项错误。12【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材料。西方启蒙运动时期封建专制加强,资产阶级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因此启蒙思想家提出自由、平等等人权思想。而近代中国民族危机深重以及封建主义残余严重,反侵略、求民主成为时代的主题,因此新文化运动以“民主”和“科学”的含义捍卫主权和反封建。13【解析】选B。本题材料提到,一幅1879年的漫画,其意在说明根据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艺术家是由刷子和颜料罐进化而来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进化论遭到漫画作者的讽刺。因此选B。14导学号08930095【解析】选D。题干材料中所给三个时期分别对应新思想萌发时期、洋务运动时期和戊戌变法时期。第一个时期主张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制夷”,代表人物是林则徐、魏源等;第二阶段洋务运动时期主张“中体西用”;第三个时期主张“君主立宪”。三个时期都没有作普遍宣传,故A、B、C三项说法均正确;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目要求。15【解析】选D。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主持之下的北京大学,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各种社会思潮在学生中间流传,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汇集一处,激烈争论,各不相让。故选D。16【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在材料中不能体现蒋介石对三民主义的态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时间信息“1923年”,可以得知此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根据关键信息“马克思学说概要”“共产党宣言”“习俄语”可以看出蒋介石向俄国学习的态度,故B项正确;1923年,中国社会主流思想是三民主义,故C项错误;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发生在1924年,故D项错误。17【解析】选A。抓住题干的要求“有益探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重大挫折,给社会生产力造成极大破坏,故排除,A项符合题意。18导学号08930096【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为人师表诲人不倦”体现教师的风采,联系具体时间1989年,此时义务教育法已经于1986年颁布,故D项正确;A项开始于1957年;B项是1965年;C项时间是1977年。19【解析】选D。本题考查19世纪德国文学艺术的发展。题目要求的是德国的成就,必须是德国人,而雪莱是英国人,薄伽丘是意大利人且与题干时间不符,故正确答案为D。20导学号08930097【解析】选B。本题考查世界绘画艺术风格印象派绘画。由题干中“最接近印象派艺术特色”的要求,比较、分析各选项:A项属于浪漫主义风格,排除;C项属于现实主义风格,排除;D项属于现代主义风格,排除。B项符合史实和题干要求,故正确答案选B项。21导学号08930098【解析】第(1)问,思想转向与当时专制主义强化、新经济因素产生等有关。第(2)问,第一小问结合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的内容及康有为主张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主张不能实现;第三小问主要从主客观条件方面回答。第(3)问,从当时的国际、国内因素方面作答。第(4)问实际上考查五四运动与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意义的不同,结合材料和所学回答。第(5)问,注意把握学习西方思想的变化及思想解放的相关背景,结合材料得出相关答案。【答案】(1)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阶层壮大;传统儒学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封建君主专制空前强化。(2)因为洋务运动只是单纯引进西方先进的科技,却没有触动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旧的生产关系,故称为小变。不能。当时中国封建势力十分强大,而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且康、梁等人依靠的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未发动群众。(3)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尚未具备产生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民众倾向于维护自己本国的思想文化;列强侵略加剧了民众对西方文化的反感。(4)五四运动猛烈冲击了封建旧礼教、旧道德、旧思想,提倡民主、科学精神,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1978年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全党思想从“两个凡是”的禁锢下解放出来,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5)新特点:强调以科学的精神和态度来解放思想,科学发展观赋予解放思想以崭新内涵;科学发展观推动解放思想向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延伸,要在科学发展实践中不断推动思想的解放等。认识:任何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思想解放,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良性互动的关系。22【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含义,由“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可以得出,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宗教神学,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第二小问要结合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地位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应注意“前者实质上从旧文化的立场批评或赞赏新文化”,用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可以证明这一点,注意“后者则用新文化批评或赞赏旧文化”,用新文化运动中运动健将们的思想可以证明这一点;第二小问相同点,他们无论重心在传统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希望中国引进先进思想,促成中国社会的进步。第(3)问注意题干的“综合上述材料”,要结合两则材料,归纳影响文化发展变化的因素。【答案】(1)含义: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宗教神学,宣传新的资产阶级思想。原因: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欧洲资本主义刚刚兴起,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古希腊罗马文化有深厚的人文精神,有利于反对封建神学。(2)评述:“五四”以前: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将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学说与中国的儒家思想相结合,以“托古改制”的方式宣传其变法政治理论,以中国固有文化的眼光去赞赏西方文化。“五四”以后:陈独秀等资产阶级激进派高举“民主、科学”的大旗,宣传西方文化,其实质是在用新文化批评旧文化。相同点:向西方学习,建立现代民主政治。(3)认识:文化嬗变受经济政治影响并服务于经济政治;文化嬗变与历史传统文化关系密切;文化嬗变在批判与创新中发展。23导学号08930099【解析】第(1)问,15011840年中国科技在世界科技中所占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说明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材料二的观点是: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因而轻视和忽视了工匠在科技领域上的重要性。反驳则应辩证分析我国科技的两个重要阶段,以明清为界,从领先世界到落后于世界的转变。第(2)问,19571976年大体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及“文革”期间,实际上本问考查的是这一时期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既要从国内外因素分析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的原因,也要从国内因素分析该期间取得的科技成就的原因。第(3)问,考查影响科技发展的因素,本问有限制条件:社会因素,可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归纳。【答案】(1)趋势:中国逐渐失去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优势(或由领先世界转为日渐落伍)。反驳词:中国科技在明清以前一直领先西方,期间儒士大夫和儒学一直居于中国社会的主导地位。明代中国科技开始落后于西方,而明代则是儒士大夫和儒学在传统社会文化中开始衰落的年代。(2)不矛盾。由于帝国主义的敌视、封锁,“左”倾错误,“文革”动乱,我国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但由于广大科技工作者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卓绝努力,独立自主地取得了一些科技成就。(3)社会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环境是否稳定、国际环境、国家政策支持、教育水平、时代需要等。做法:略。(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