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15058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其中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奋斗目标是( )A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2 . 与“政企分开”“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股份制改革”相关的学习课题是A政治体制改革B法制改革C国有企业改革D农村新貌3 . 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成就按照时序排列正确的是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大改造完成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ABCD4 . 最早确立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文件是ABCD5 . 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这座桥修建于A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B人民公社化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6 . 苏联有位总理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B农业生产合作社C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D人民公社化的道路7 . 下表反映出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人口粮食产量人均口粮人均分配收入1976年19户110多人35000斤230斤32元1979年20户115人132300斤800斤200多元A土地改革的完成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8 . 1930年,闽西苏区有一首红歌你追我赶实在忙:“哥哥栽禾妹送秧,横直疏密要适当,但愿今年多产谷,支援红军打胜仗。”这反映了在根据地内( )A建立人民政权B农民生产、革命积极性高涨C开展游击战争D壮大红军力量9 . 下列史实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东方红1号”升天社会主义制度确立重返联合国 粉碎“四人帮”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八六三计划”ABCD10 .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政治运动经常开展,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也留下深刻的印记。如钱红卫、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等。一般而言,以上四人中年龄从大到小排列顺序是( )A孙建国、周跃进、钱红卫、刘援朝B刘援朝、钱红卫、孙建国、周跃进C钱红卫、周跃进、刘援朝、孙建国D孙建国、刘援朝、周跃进、钱红卫11 . 我国的工业化建设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A新中国建立后B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后C抗美援朝胜利后D土地改革完成后12 . 阅读下面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图,下列对图片信息的解读,不符合史实的是AAB点城镇人口增长主要是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一五”计划推动BC点城镇人口高峰的出现是由于国民经济全面调整,生产恢复发展C“文化大革命”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DEF点城镇人口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方针政策的调整13 . 在20世纪中国的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历史性的巨变,每一次巨变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这三次历史性巨变是指:( )辛亥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中共八大召开 实行改革开放ABCD14 . “如果流动的油河能够映出天上的星座,你该是那浩瀚中最明亮的一颗”。诗句赞美的艰辛创业年代的英雄模范是A袁隆平B王进喜C焦裕禄D邓稼先15 .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这次会议上确立的党在新时期的政治路线是A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实行改革开放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平反冤案、纠正错误16 . 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曾经说过:“我成了历史上签订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的第一位美国陆军司令官,我感到失望和痛苦。”让他“感到失望和痛苦”的战争是指A抗日战争B朝鲜战争C越南战争D海湾战争17 . 下列外交成就,属于改革开放后取得的是A中国与苏联正式建立外交关系B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C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举办18 . 1979年1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出现了一位中国老人的画像,其标题为“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邓小平入选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理由是( )A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B解决了文革的遗留问题C实行科教兴国D领导中国的改革开放19 . 观察下面柱状图,推动深圳市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经济特区的建立B“一国两制”的实施C浦东新区的带动D地理环境优越20 .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我党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七大B中共十五大C中共十八大D中共十九大21 . 下图是某同学用图示法记录历史课上学习的某一内容。请你根据图示判断这一内容是( )A土地改革B三大改造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2 . 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被摧毁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 B抗美援朝的胜利C新中国的成立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23 . “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青年一代有理想,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时代赋予当代青年_的中国梦而奋斗,横线上应填上( )A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努力B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C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D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己任24 . 下列诗句和歌词中描写抗美援朝的是:( )A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B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狮过大江25 . 中共“八大”为我国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八大”作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是( )A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分析B国民经济调整工作完成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D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制定二、简答题26 . 为纪念科学社会主义诞生171周年,小明所在的学习小组开展了探究学习,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下列任务。主题伟人像名字恩格斯主要贡献1848年,起草并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给工人阶级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1917年领导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49年10月1日,成立。(初识伟人)(1)请写出处对应的伟人名字。(介绍贡献)(2)请将上表“主要贡献”一栏中的处补充完整。(提炼主题)(3)请根据上表内容提炼一个恰当的主题。(分享经验)(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请介绍其中一条经验。27 . 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1)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位于-(2)开国大典的举办地-(3)中国第一块国产手表诞生在-(4)浦东开发区位于-28 . 建国后,我国农村政策不断调整,既有积极影响也有严重失误。请根据提示,回答问题。(1)哪一措施彻底废除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2)19531956年,国家调整农村政策的措施是什么?调整的目的又是什么?(3)1958年,国家实施的哪一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什么会实行这一政策?(4)1979年秋小岗村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大丰收。小岗人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家家户户囤满了粮食,邓小平从这件事看到了中国农村改革的方向。“中国农村改革的方向”指的是什么?1978年后,农业连年获得丰收,你认为原因是什么?三、综合题29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时代的主题是压倒一切的力量,纵观1840年至今的历史,我们更清晰的看出中华民族的时代主题经历了是个阶段:救亡-强国-富民-和平崛起。1840年至1945年的主题是救亡;1949年以后,强国代替了救亡成为新时代的主题”国民大师之死-前言-国学复兴大趋势材料二 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时代主题由强国转向富民;进入21世纪,时代主题又从富民走向了和平崛起。”谈到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邓小平说:“所有别人的东西都可以参考,但也只是参考,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请回答:(1)中国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独立国家进入“强国”时代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和政府为巩固新成立的政权采取了哪些措施?(2)1978年之后的改革开放使“富民”成为时代的主题。改革开放决策是在什么时候确定的?“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表达了邓小平要建立怎样的社会主义?(3)少年强则国强,作为二十一世纪主力军的我们在强国时代该如何做?30 .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实现国家富强一直是中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它为什么这样引人注目?因为纱厂的创办人,是5年前夺魁的状元。材料二 民国政府建立后,仿照西方国家模式,颁布的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0多项,解除了对民间兴办工商企业的限制。据有关统计,1912年至1921年6月的10年间,在农商部注册的工商企业达764家,资本总额近28 540万元,与1911年前相比,企业总数增长1倍左右,资本总额增长了近2倍。材料三 19281936年,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十年”。(1)材料一中所述状元实业家是谁?马关条约签订后,面对中华民族危机,他提出了什么口号?(2)根据材料二指出,当时中国民族工业呈现出什么发展趋势?(3)根据材料三,归纳南京国民政府推动经济发展的方式。(4)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共同原因。(5)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该如何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简答题1、2、3、三、综合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