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三课世界大家庭同步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项选择题1 . 意大利位于欧洲的( )A东部B中部C西部D南部2 . 不同地区聚落景观的叙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东南亚的高架屋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主要受炎热多雨气候的影响B西亚村庄的房屋具有墙厚、窗小的特点,主要是受热带沙漠气候的影响C我国黄土高原的窑洞,建筑时充分利用了当地黄土土质疏松、直立性很强的优点D因纽特人的冰屋主要分布在非洲高山地区,主要是受海拔高的影响3 . 车载导航系统一般能快速准确地帮我们规划出行线路,它通常使用( )A政区图B地形图C水系图D电子交通地图4 . 历史上荷兰人筑坝围堤,与海争地,依靠的主要动力是( )A畜力B风车C电力D蒸汽机5 . 我国的气候特点之一是雨热同期,是指在哪个季节降水和热量都丰富?( )A春B夏C秋D冬读甲、乙两国区域图(部分)。据此回答以下各题。6 . 甲、乙两国都( )A. 位于东半球 B. 濒临太平洋C. 占据了整个大陆 D. 以海洋性气候为主7 . 甲、乙两国主要种植和出口的农产品是( )A. 小麦 B. 水稻C. 咖啡 D. 天然橡胶8 . 蒙牛、伊利等大型乳制品企业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建厂,主要考虑的条件是( )A靠近原料产地B能源丰富C水源充D市场广阔9 . 造成中国云南的傣族民居和沙特阿拉伯的民居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数量多少B生产方式差异C社会活动迥异D自然环境差异10 . 下列叙述不能反映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差异的是( )A乡村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对周围地区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B乡村聚落的绿地面积比城市聚落的绿地面积要大C乡村聚落外围有大片的农田,城市居民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D乡村聚落建筑比城市聚落的建筑要稀疏,低矮,乡村民居大多依山傍水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这两大因素共同影响下,有的聚落在成长,有的聚落在衰落,据此,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 . 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 )AaBbCcDd12 . 促使其形成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 )宗教中心 自然资源丰富地形开阔 河流交汇处ABCD二、非选择题13 . 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就南、北半球而言,人口稠密区分布在_半球;从沿海、内陆来看,人口大部分布在_。(2)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亚洲的_ 和_ 、_ 洲以及北美洲的 _ 等中低纬度的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是:这些地区_ 。(3)简要分析亚洲北部人口稀少的原因。_14 . 读图,回答问题:(5分)(1)甲图所示为聚落,乙图所示为聚落。(1分)(2)丙图中A、B、C 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处,理由是。(3分)(3)家住A地的丽丽说,从我家出发向东北,再向南,再向东北就到我的学校了。请你根据丽丽的描述在下面图中右上角方框内画出指向标。(1分)15 . 我们生活的地球村,各种自然环境千差万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的生活风貌也是不尽相同,请你据图,完成下列题目(1)图中A处居民语言为_(2)D处居民人种以_为主,多数居民信仰_教(3)图中ABCD四处人口稠密区包括_(填字母)从气候方面考虑这些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是_;B处人口稀少的原因是_,C处人口稀少的原因是_,A处的国家近些年出现了“白发浪潮”(人口老龄化)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人为原因是_,这种现象可能给该国带来_(写出一条即可)问题,为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该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16 . 东南亚地区的精神生活:这里的很多文化活动都与水稻生产息息相关,如柬埔寨的“_”、越南的_。在协作劳动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_、关爱弱者的品质。17 . 材料一:澜沧江源出青海省唐古拉山,在中国境内流经青海、西藏和云南三省,出境后始称湄公河(Mekong River)。湄公河流经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于越南入海。百度百科材料二: 材料三:“澜沧江湄公河合作”(简称澜湄合作)首次领导人会议在海南三亚召开。与会国家领导人围绕“同饮一江水,命运紧相连”的会议主题,共商澜湄合作发展大计。六国面临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共同任务,以及恐怖主义、自然灾害、环境问题等共同挑战。会议同意澜湄合作包括三大支柱,即政治安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人文。新华社2016年3月23日消息(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判断: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我国 (地形区)流向为。胡志明市为湄公河流域典型城市,请根据图9描述湄公河的流量季节变化情况为湄公河五国居民多信奉(宗教)。B处的海域是。(2)请根据图8、图9,结合湄公河流域的自然条件,说明该地区的生产特点。(3)根据材料三,分析建立“澜湄合作机制”的合理性。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二、非选择题1、2、3、4、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