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14591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7 百家思想与“百家争鸣”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7历城模拟) 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 . 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 . 夏桀残暴,人民怨声四起C . 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D .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2. (2分) (2016七上鞍山期中) 在编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剧时,扮演韩非子的同学,所说台词反映的主题是( )A . 中央集权B . 为政以德C . 崇尚和平D . 顺其自然3. (2分) 墨家的创始人是( )A . 孔子B . 老子C . 墨子D . 孟子4. (2分) 战国时期,一位农夫宁愿背水也不愿用辘轳汲水,认为一切试图征服自然的行为和所谓的革新都属于“机巧”,而“机巧”会使人心堕落,对此,持赞赏态度的可能是( )A . 儒家B . 道家C . 墨家D . 法家5. (2分) (2017七上盐都期中)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一位思想家曾经主张提倡法治,他是( ) A . 孔子B . 孟子C . 韩非子D . 老子6. (2分) (2016九下东台期中)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材料中的思想核心是( )A . “无为而治”B . 提倡法治C . “兼爱”、“非攻”D . “仁”7. (2分) 刘德华在电影墨攻中扮演了一位墨家的学者,组织了对赵国进攻的反抗,下面符合他的观点的是( )A . 主张民贵君轻B . 反对掠夺战争C . 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D . 主张政治改革8. (2分) 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列各项中体现孟子思想主张的是( )A .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B . “兼爱”、“非攻”C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D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9. (2分) 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两家并驾齐驱,故有“非儒即墨”之说。下列主张出自墨家的是( ) A . 无为而治B . 因材施教 C . 以法治国D . “兼爱”“非攻”10. (2分) (2019日照) 中国古代某位思想家曾经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他还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这位思想家应该属于哪一学派?( ) A . 法家B . 道家C . 儒家D . 墨家11. (2分) (2019射阳模拟) “百家争鸣”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高峰。下列人物对此贡献杰出的是( ) A . 孔子B . 孟子C . 董仲舒D . 老子12. (2分) (2017七上靖江期中) 对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如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 . 一百名学者在争鸣B . 一百家派别在争鸣C . 一场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D . 一场影响深远的民主政治运动13. (2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和合文化的主旨演讲中指出: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下列主张体现了战国时期人心和善道德观的是( ) 老子的“世间万物都有对立面” 孔子的“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A . B . C . D . 14. (2分) (2019七上嘉陵期中) 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 . 韩非B . 老子C . 孔子D . 墨子15. (2分) (2018七上鱼台期中) 下列语句出自论语的是( ) A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B .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C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D . “富贵不能淫”16. (2分) (2019市中区模拟) 从如图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判断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B .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C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17. (2分) (2018八上鄞州期中) 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 甲生说:“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种地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就穿什么样的衣服。”乙生说:“何必麻烦,由上面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不就好了吗?”丙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来穿衣,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他们的描述所对应的思想是( )A . 甲生儒家,乙生一墨家,丙生一法家B . 甲生道家,乙生一儒家,丙生一法家C . 甲生一儒家,乙生一法家,丙生一道家D . 甲生一道家,乙生一法家,丙生一墨家18. (2分) (2019七上潍城期中) 2017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法制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主张实行“法治”的思想家是( ) A . 孔子B . 墨子C . 老子D . 韩非子19. (2分) (2019七上河源月考)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道:“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于( ) A . 道家学派B . 儒家学派C . 墨家学派D . 法家学派20. (2分) (2019七上南山期中) 你的朋友考试成绩不理想,你想劝他(她)说:“一次考试失败了不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的原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考试没考好,你才及早发现问题,坏事可能变成好事。”这时,你可以引用以下哪家的思想作为论据?( ) A . 儒家思想B . 法家思想C . 墨家思想D . 道家思想21. (2分) (2019张家界)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空前繁荣,涌现了许多大思想家,其思想对后世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其中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的主张是( ) A . “无为而治”B . “兼爱”“非攻”C . “以法治国”D . “以德治国”22. (2分) (2018七上惠安期中) 诸子百家中,主张“兼爱”“非攻”的思想家是( ) A . 老子B . 墨子C . 孔子D . 孙子23. (2分) (2017九下响水月考)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这些言论最接近百家争鸣中哪一学派的思想主张( )A . 儒家B . 墨家C . 道家D . 法家24. (2分) 在战国时期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儒家思想的思想家有( )墨子 孟子 荀子 庄子A . B . C . D . 25. (2分) (2017太仓模拟)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 . 商鞍 张謇B . 荀子 秦始皇C . 墨子 老子D . 韩非子 董仲舒26. (2分) (2016七上临沂期中) 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是( )A . 苛政猛于虎B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C .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D .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27. (2分) (2017七上东台月考) 学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对战国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主题,其中最合适的是( ) A . 新旧交替:社会剧烈变革的时代B . 反抗暴秦:宁有种乎的悲壮呐喊C . 道教产生:奠定传统文化的根基D . 逐鹿天下:争夺帝位的楚汉之争28. (2分) (2017七上宿松期中) 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 老子道德经凡事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互相转化B . 孟子春秋“兼爱非攻”,反对非正义的战争C . 孔子论语“无为而治”,顺其自然D . 韩非孙子兵法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29. (2分) (2017七上东莞期中)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百家争鸣”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 . 大变革的时代B . 统一国家的建立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 . 民族关系的发展30. (2分) (2019七上潜山期中) 社团同学在课本剧中扮演我国古代大思想家,他们的台词对应正确的有( ) 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韩非子: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孙武: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墨子:兼爱,非攻A . B . C . D . 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113分)31. (20分) (2017宝安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随着生产工具的革新、科技的进步,人类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引发了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的进步。材料一:春秋以来,一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摘自人教版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有册改材料二:“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一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砰,指南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役,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摘目马克思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材料三: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总第407期材料四: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说从长远看,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一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科教投资的使用要改进,这也是改革的重要内容。要把“文化大革命”时的“老九”(即知识分子)提到第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嘛。一一摘自1988年9月12日邓小平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的谈话请回答:(1) 材料一中,“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的科技背景是什么?在各国确立封建统治的过程中,哪一事件的效果最为显著?由于当时社会的急剧变化,推动了什么学术繁荣局面的形成?(2) 许多历史概念在形成的时候,往往加入了人们对这一事物的价值判断结合材料二,用自己的话归纳出马克思把“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合称为“三大发明”的原因。我们今天常说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比材料中的“三大发明”多了哪一发明?该发明何时出现?(3) 材料三中,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例发生怎样的变化了(请对各行业进行具体分析)这些变化与哪些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类似的变化陆续在世界其他许多国家出现,从产业的角度来看,人类文明产生了怎样的进步?(4) 邓小平在材料四的两段发言中都提出了哪一观点?该观点提出的科技背景是什么?除生物工程外,人类还在什么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文化大革命中”时的“老九”受到怎样的待遇?综合上述四则材料,请你为我国将来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32. (20分) (2016七上老河口期中) 【夏商周时期的文化思想】材料一: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材料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1) 如图所示青铜器的名称和制造朝代各是什么?(2) 它在青铜器铸造史上有什么地位?(3) 材料一和二依次是谁的观点?(4) 材料二所包含的观点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指导意义?(5) 哪一事件促成了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33. (15分) (2014泰安)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据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儒家思想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以来所形成的欧洲新思想相结合,成为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主导精神启蒙思想的一个重要思想渊源。引自中国儒学与欧洲启蒙思想材料二:材料三:德国电视二台最近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名为马克思和阶级斗争的10集纪录片学者认为,马克思“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社会不公正问题的深入分析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目前很多城市里还有马克思阅读小组,“马克恩”似乎回归德国人的生活了。2011年2月23日中国广播网(1) 材料一中提到的儒家学派创始人是谁?他的哪一学说体现了其核心的思想主张?(2) 材料一中提到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是什么?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画家,请写出他的两项主要代表作品。伏尔泰是著名的法国启蒙思想家,请写出他的主要思想主张。(3) 图一中严复作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主要救国主张是什么?图二中陈独秀领导了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该运动传播了哪些新思想、新理论?(4) 马克思丰义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在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无产阶级为建立政权进行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分别是什么?34. (28分) (2016七上深圳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孔子开创了民间自由讲学的先河,一个中国学术思想史的黄金时代便开始出现,它光芒四射,灿烂夺目,成为人类发展史上最富丽的时代。李定一中华史纲(1) 材料中所说的“黄金时代”指哪个历史时期?(2) 这个“黄金时期”出现的背景是什么?其积极作用是什么?(3) 今天我们生活有很多地方都体现了“黄金时代”诸子百家的思想,请举一、二例说明。35. (30分) (2017七上东营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所示摘自蔡志忠孔子说,仁者的叮咛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孟子材料三: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韩非子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1) 据材料一孔子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孟子发展孔子学说形成了怎样的治国思想?引用材料二原文指出此治国思想要求统治者对百姓采取怎样政策? (2) 材料三中韩非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试分析它对秦朝的影响。 (3) 依据材料四,指出正确的治国方略应该是什么? 第 18 页 共 18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113分)31-1、31-2、31-3、31-4、32-1、32-2、32-3、32-4、32-5、33-1、33-2、33-3、33-4、34-1、34-2、34-3、35-1、35-2、3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