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1)16 项脊轩志教师用书 粤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13513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1)16 项脊轩志教师用书 粤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1)16 项脊轩志教师用书 粤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文言文(1)16 项脊轩志教师用书 粤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6项脊轩志本课话题亲情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 余泣,妪亦泣。亲情,是指亲人之间的情意。亲情是一把斜背着的吉他,越到情深处,越能拨动你的心弦;亲情是一挂藤萝,不管你身在何方,它总是紧紧牵着你的手;亲情是一串挂在颈上的钥匙,打开的是一扇扇温馨的门窗。亲情就在眉眼顾盼间,就在浅浅的微笑里,就在那一首抒情的小曲中。链接生活中的素材提及石家庄市建通街道绿家小区54岁的张红珠,不少小区居民都竖起大拇指,“红珠常年独自悉心照顾患病的父母,无怨无悔,真是孝老敬亲的典范!”据绿家社区书记周文君介绍,张红珠的父亲自2009年起卧床不起,她便一直悉心照料,每天给父亲洗脸、擦身、翻身,由于长期卧床,父亲肠干,她每隔两天不嫌脏、不嫌臭地用手给父亲抠大便,这一照顾就是5年,直到父亲2014年去世。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的身体也越来越差,自此她又承担起照顾母亲的重任。这些年,母亲的生活起居,她都照顾得井井有条。无论日复一日的端汤送水、洗脸洗脚,她一次都没落下,也从未说过一句怨言。朋友见了都说:“你照顾母亲就像照顾婴孩一样,这也太细致了。”她总是笑着说:“我对母亲照顾得再好,也不及母亲对我的养育之恩。”如今,她的母亲已88岁高龄,张红珠用言行诠释着“孝亲敬老”的人间真情。背诵相关名言警句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蕴藏着甜蜜的爱。萧伯纳全世界的母亲多么地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惠特曼知识梳理第1步 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栏楯()象笏()迨() 老妪() 异爨() 婢女()长号() 扃牖()()【答案】shnhdiycunbhojinyu第2步 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而母立于兹()(2)比去,以手阖门()【答案】(1)“而”通“尔”,你(2)“阖”通“合”,关闭第3步 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故(2)殆(3)以(4)为【答案】(1)副词,从前名词,原因,缘故名词,旧的知识连词,所以(2)副词,大概形容词,危险形容词,倦怠无所得副词,几乎(3)连词,用来介词,用介词,凭借,根据连词,相当于“而”(4)动词,成为动词,是介词,向第4步 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乳二世()_(2)前辟四窗,垣墙周庭()_(3)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_(4)尘泥渗漉,雨泽下注()_(5)东犬西吠()_(6)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答案】(1)名词作动词喂奶,哺育(2)名词作动词砌上垣墙(3)名词作动词上朝(4)名词作状语向下(5)名词作状语向西(6)名词作状语亲手第5步 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古义:_今义:寺院的主持。(2)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古义:_今义:每每,常常。(3)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古义:_今义:学习读书。【答案】(1)一丈见方。(2)到处。(3)学习写字。第6步 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译文:_(2)妪,先大母婢也。()译文:_(3)使不上漏。()译文:_(4)明月半墙。()译文:_(5)余自束发读书轩中。()译文:_(6)垣墙周庭。()译文:_(7)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译文:_(8)家有老妪,尝居于此。() 译文:_(9)鸡栖于厅。()译文:_(10)其制稍异于前。()译文:_【答案】(1)判断句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子。(2)判断句这个老婆婆,是我已逝世祖母的婢女。(3)省略句状语后置句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4)省略句明月高悬,照亮半个墙壁。(5)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内读书。(6)状语后置句,省略句在庭院周围筑起围墙。(7)介词结构后置句又在庭院里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植物。(8)介词结构后置句家中有个老婆婆,曾经居住在这里。(9)介词结构后置句鸡在厅堂栖息。(10)介词结构后置句它的格局和过去稍微不同。常识速览识作者归有光(15061571),明代文学家。字熙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昆山(今属江苏)人。嘉靖进士,官至南京太仆寺卿。读书讲学,生徒常达数百人,被称为震川先生。清代散文“桐城派”的代表人物姚鼐评价归有光是“唐宋八大家”与清代“桐城派”之间的桥梁,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被称为“唐宋派”。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其文即事抒情,真切感人;注重细节,刻绘生动;篇幅短小,言简意赅;结构精巧,波折多变。著有震川文集。探背景归有光为自己的书斋命名为“项脊轩”,固然因其狭小,如在项脊之间,但是他也把“项脊”作为自己的别号(自称“项脊生”),追念先祖归道隆曾经居住在太仓县项脊泾的情感也十分明显。他从小就有远大志向,要博取功名,光宗耀祖,要成为家族顶天立地的脊梁。然而,他幼年丧母,少年科场不利,家庭衰败,中年丧妻,隐痛重重。一生一波三折,35岁才中举人。项脊轩牵系着作者和家族的许多事,它的变迁反映了家族命运的变化。轩是作者喜悦与悲哀、希望与梦想的见证,是作者思想感情的一个绾结,是作者抒发内心感受的一个触发点。巧识文记、表、书、志古代的四种常见的文体名,都属于古代与韵文相对的“散文”的范畴,其共同特点是以记事为主,夹叙夹议。 “记”,即记载事物的书籍和文章,如醉翁亭记;又为古时公文的一种,如奏记、笺记等。“表”为采用表格形式编纂的著述,如史记中有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等;又为古代奏章的一种,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等。“书”,即信函,如手书、家书等,如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等;据史记礼书司马贞索引,书又为“五经六籍总名”。“志”,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如地方志、墓志、三国志等,还有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整体感知文章以项脊轩为感情的触发点,以“多可喜,亦多可悲”的感触为主线,借项脊轩的几经兴废,着重叙述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对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文脉梳理【答案】幽静美好枇杷树亭亭如盖文本层析一、阅读12段,回答问题。1下列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B语未毕,余泣,妪亦泣。C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D儿寒乎?欲食乎?【解析】C项,表现“喜”,其他三项均表现“悲”。【答案】C2下面对第2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2段文字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写庭院一变再变,家境日趋没落的景象;第二层叙母亲的轶事。B第2段主要采用即事抒情的方式,以感情为线索,串联生活琐事,使文章形散而神不散。C作者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来刻画人物,善于以清淡朴素之笔写身边琐事,亲切感人。D第2段字里行间倾注的是“多可喜,亦多可悲”之情,即作者对“项脊轩”的由衷热爱和怀念亲人的深厚感情。【解析】D项,第2段主要写“亦多可悲”之情。【答案】D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评价,错误的一项是()A分家后庭院内安置了许多小门,东家的狗向着西家叫,西家的狗向着东家叫,请客的时候,客人要越过厨房去吃饭,很不方便。B作者抓住了几个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寥寥几笔就把封建大家庭分家后所产生的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状和盘托出了。C本段情景交融,如“往往”一词既渲染门墙之多杂,又流露出作者对此的厌恶和不满。D第2段语言特色鲜明,描绘场面,状写人物,极力铺陈渲染,妙语如珠,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解析】D项,“极力铺陈渲染”不对,而是“语言质朴、用语简练的白描手法”。【答案】D二、阅读35段,回答问题。4下面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祖母关怀孙子的一组是()某所,而母立于兹儿寒乎?欲食乎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ABCD【解析】两句都是写母亲的。【答案】C5对“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所作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一句是个判断句,其主语“枇杷树”承前而省,“手”是名词作状语,指妻子亲手栽种。B“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如同一个特写镜头,写出作者睹物思人,以枇杷树寄托对亡妻的缅怀和眷恋之情。C由枇杷树想到妻子,“手植”是契机,表现丧偶之痛,思念之深。“已”字是关键。D枇杷树在这里有象征意义,“亭亭如盖”象征了自己对亡妻排遣不开的浓浓恋情。【解析】D项,“浓浓恋情”应为“怀念思念之情”。【答案】D6最后两段文字写到有关亡妻的几件事“凭几学书”、“归宁述语”和“手植枇杷”,对这种写作的安排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正文已忆及祖母和母亲,这里忆及妻子以补先前写作之缺憾。 B这几件事均与“项脊轩”有关,又可表怀念亡妻之意。C本文主题在“念旧”,由物及人,亡妻几件事的补记应是顺理成章。 D三个细节平实真切,尤其是最后一个细节意味深长,融入了作者绵绵不尽之思。【解析】A项,“以补先前写作之缺憾”的理解不合作者写作意图。【答案】A7下列对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选段部分补记婚后与项脊轩有关的一段生活,主要表现作者丧妻前后的欢乐和悲痛的心情。 B妻“时至轩中”、“述诸小妹语”等写得如在目前,而“今已亭亭如盖矣”感慨尤深,让人落泪。C根据本段中的信息,我们可以推知这个补记是作正文13年左右补写的。D选段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有诗一般的意境。【解析】C项,根据文段内容并不能确定写作补记的时间,事实上作正文时作者18岁,写补记是35岁之后。【答案】C仰:俯仰,指悠然安居。冥然兀坐:静默独坐。兀坐,一说“端坐”。万籁(li):自然界里的各种声响。籁,从孔中发的统称。异爨(cun):不同用一个灶头,意思是分家各自独立起灶做饭。爨,起灶做饭。逾庖(po):穿过厨房。祖母。婢(b):女仆。乳二世:哺养两代人。乳,喂奶,哺育,动词。先妣(b):已去世的母亲。抚:这里是对待的意束发为髻,表示成童。过余:到我这里来看我。过,来访。若:你。竟日:整天。大类:太像。类,像,动词。比去:等到离去的时候。比,等到。阖(h):通“合”,关闭。久不效:长久没有得到效果,指科举考试没有取得功名成就。象笏(h):象牙制作的长方形薄板,大臣手持上朝,上面可以书写有关内容以备忘。太常公:归有光祖母的祖父后面这段文字则是后来接着写完的。吾妻来归:我的妻子嫁过来。这里指作者的发妻魏氏。归,旧时女子出嫁称为“归”。凭几:靠着书桌。几,桌子。学书,学写字。归宁:古代已婚女子回娘家省亲。述:妻省亲返回我家时向我转述。且:有“那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白描本文语言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白描,不着任何色彩,平实淡雅,然而读来却情深意切,感人至深。如“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这句话语气亲切而诙谐,贴切地传达出老祖母对孙子的关切和疼爱心情;“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个轻轻地动作,几句自言自语,细致地透露出祖母内心的激动、喜悦和对孙子殷切的期望。2写法指导定义: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巧。这种画法,不用色彩的烘染,只用黑线勾描物象。在文学创作上,白描指不加渲染、烘托,不用华丽辞藻,而以最经济、最省俭的笔墨,勾勒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作用:(1)白描手法用于叙事,使人感到线条明晰,言简意真。(2)用白描手法刻画人物,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人物的外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运用白描手法应注意:(1)要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2)要用简练笔触,对所描写之物的特征、状貌作真实的勾画。(3)使用白描手法绘景时,要求作者用简笔作粗线勾画,组成生动的画面。3迁移应用请运用白描手法,写一段精彩的文字。_【参考答案】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素材应用1课内素材一座老屋,三世情怀项脊轩,这座百年老屋,它几度兴废,寄寓着三世之遗迹,包蕴着作者一生的感情。令人怡然自得的三五之夜,使人心碎的家庭衰败之境,形神兼备的慈母形象,殷殷期望的年迈祖母的身影,和乐美满的夫妻相亲相爱的情景,饱含辛酸的枇杷树,一切都是平淡的琐事,但都带给读者巨大的震撼。生活平淡如水,但平淡背后融合着人间最真的情。真情无限,情真动人;真情无边,情深动人。项脊轩志告诉我们:做一个真实的人,留心观察,挖掘真实的生活瞬间、生活场面;做一个有心的人,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做一个坦诚的人,以真诚对待我们周围的人,不设心理防线。【应用角度】“生活”、“亲情无价”、“平淡最真”、“家园是一辈子的行囊”等。2精彩应用人间自有真情在,人间至美是真情,归有光的旧阁子里,流年暗换。一座低矮但给人心灵以踏实的小阁子,蕴含着几代人深厚的情感,平淡的生活里却藏着幸福的真谛。然而为什么幸福不能就这样一直眷顾着自己?阁子空了,人已不在,那庭院里的枇杷树,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如此茂盛,它亭亭如盖的样子,像是在提醒着过往的时光。物是人非,但多年后的归有光,面对这间旧阁子,亲人的面庞依然浮现在眼前,仿佛他们不曾离去。流年已换,但归有光依然拥有项脊轩,带他回首逝去的昨天。(节选自谁把流年暗偷换)佳作领悟(教师用书独具)亲情,不能等待周丹白云苍狗。昨日的残露渗入黝土,清风飘落远处,时间不自觉中加快了脚步。它是最残忍的刽子手,一边重创,一边疗伤。 一直以为未来很远,前途很长;唯独没有考虑过身边人的陪伴能够有多久远。直到最近,朋友父亲的离世突然像是在我体内嚯地开了个大口,凉风嗖嗖地经过。那道寒冷告诉我亲情,不能等待。 再一次见到朋友是在她父亲的葬礼上。她见到我,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紧紧抱着我,仿佛是耗尽了平生的力气。我知道她是痛,这种痛深入骨髓,浸至经络,她的生命里被活生生地扯去了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后来的几天里,朋友突然像是被按下了开关似的缄默不语,终于有一天,她开始说话了。我依旧清晰地记得她说的话我好后悔,没有好好爱够他,以前太任性了,总是惹他生气。 该怎么形容呢?这是对逝去亲人的深深缅怀,是对过去自己忽视亲情的懊恼,是对往后路漫漫顿失一人的怅惘。 放学之后,突然下起雨来。我没有带伞,所以,放弃坐公交车,选择打的回家。突然手机响了,是爷爷。今天说好要去爷爷家里吃饭的。 “囡囡,你在哪里了?” “我还在的士上,别等我了啊,你们先吃吧。” “哦,那你小心一点。” 要是我回去晚的话,奶奶会把菜一遍又一遍地加热,一直等我回去再一起吃饭以前,每次都是如此。我因为图快,让司机走了高架。不过这样的话,与我平时坐公交的下车地点就是两个方向了。 经过了一个小时的颠簸之后,终于下车了,但当我到爷爷家的时候,发现屋里一片漆黑,一个人也没有。我打电话给爷爷,许是因为饥肠辘辘又累又乏,我对电话里吼了起来:“你们在哪里啦?我已经到家了啊!” “我们在车站啊,怎么没看到你下车呢?你等等啊,我们马上回来。”原来,爷爷奶奶在我以前下车的车站一直等着我。 突然,我对自己刚刚的无礼感到后悔。走到了十字路口,看到爷爷奶奶一路小跑着过来。虽然隔着一段距离,但我甚至能听到他们的喘息声。爷爷胖胖的身影在飘摇的风雨下,竟如同一点浮萍,他们的身影似乎被昏黄的路灯所湮没。突然,我有点心酸。 不只是爷爷奶奶。我也依旧记得,我一次次地惹爸妈生气,但他们责备归责备,没几天后好像能够吞下所有的怒气与无奈就在面对我的一瞬间,突然变成温柔、宽容的爸妈。我明白,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对我的任性最大程度的包容和保护。 但是,我不知道哪一天,他们会来不及和我告别,就消失在暮色四合的黑暗里。我,正在和他们行走着殊途,在我眼前的是一条蜿蜒的歧道。 我,走着上坡路;而我的家人走着下坡路。 我在一天天地成熟;而他们,一天天地老去。 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天若有情天亦老”,不过天无情,因此日月恒移,经久不衰。不过人有情,因此朝朝暮暮,渐渐老去。我一直在想,倘若有一天我们阴阳两隔,当我只能对着他们的照片缅怀过去的时候,我心里所剩下的会不会是满满的“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凉。 在无边的黑暗里,我捂住嘴,喉咙哽咽,再也发不出声音,埋下头。 即使他们去染发去健身去保养,可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他们的确在老去。他们把青春赠予了我,可是,作为孩子的我无能为力,他们的衰老好像是一瞬间的事。 其实,刺眼的,不是额头上的白发,而是他们对我无可奈何的神情;痛心疾首的,不是责备的言语,而是他们失望的表情。所幸的是,在我以孩子自居任性反叛地违抗他们时,不论我变成了什么样,他们还是会逢人乐呵呵地说:“这是我们家孩子。” 除了爱,还能用什么来形容呢? 原来,在这个世界上,被我的尖酸刻薄伤害了无数次,依然爱我如初的人,只有他们。 我一直依仗的,不过是他们给我的爱。在没有他们的世界,无非是轩槛凉生,荒芜静寂。 亲情不是琥珀中的化石,它也会某一天就消逝在我们的不经意中。我们需要做的,不过是等待夜归人时亮一盏灯,温一碗饭,问一句安。 而我最大力所能及之事,不过是让他们心安而已。因为亲情,它也会调皮地一溜烟逃走。1悟如何开头文章以朋友的父亲去世开篇,知道了人的生命短暂,点出了“亲情,不能等待”这一主题。2悟如何过渡朋友失去亲人的表现,让作者铭刻在心,朋友的后悔让作者回忆自己所为。这一段过渡性的文字,引起了作者无限的遐想。3悟如何选材作者选取了爷爷奶奶等自己吃饭的一件事情,反思了自己的行为,悔意布满了字里行间。不仅如此,作者还写了一次次地惹爸妈生气,自己的行径受到良心的谴责等内容。文章内容充实。4悟如何结尾文章最后卒章显志,指出了“亲情不是琥珀中的化石,它也会某一天就消逝在我们的不经意中”,劝诫他人要善待亲情,因为亲情“它也会调皮地一溜烟逃走”。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73020119】A其制稍异于前(名词,形式,规制) 客逾庖而宴(动词,吃饭)B殆有神护者(副词,大概,表推测语气) 大类女郎也(动词,好像)C先妣抚之甚厚(动词,对待) 旧时栏楯(名词,栏杆)D后五年,吾妻来归(动词,旧时女子出嫁) 凡再变矣(第二次)【解析】D项,再,两次。【答案】D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D项,全都是作介词,用;A项,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语气助词,补足音节,不译;B项,代词,那,指代那件事情过去之后的时间/代词,它的,指代那个南阁子;C项,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 【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B余自束发读书轩中C瞻顾遗迹,如在昨日D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解析】A项,古义是“到处、处处”;今义是“常常、经常”。B项,古义是“成童之年,15岁的时候”;今义是“束起头发”。C项,古今意思相同,都是“古代的人和事物留下的痕迹”。D项,古义是“没有凭借和依靠”;今义是“无事情可做”。【答案】C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导学号:73020120】A“诸父”即伯父、叔父的统称;“先大母”,即已去世的祖母。B“三五之夜”即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十五”又称“望”,如“丁卯年三月之望”,即丁卯年三月十五。C“象笏”,即象牙做的笏。笏,就是封建时代官员们上朝时所用的手板,有事可记在上面,以备忘。D“公”“子”“先”在文言文中常用作尊敬的称呼,“婢”“妾”则常作女子谦称。【解析】“先”是指已经死去的,多指上代或长辈。如“先王”“先君”。【答案】D阅读课文2、3段,完成57题。(教师用书独具)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迨诸父异 迨:怠慢B大母过余曰 过:来访C庭中始为篱,已为墙 已:然后D先妣抚之甚厚 抚:对待【解析】“迨”是“及,等待”的意思。【答案】A6比较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先妣尝一至顷之,持一象笏至他日汝当用之A和相同,和也相同。B和相同,和不同。C和不同,和也不同。D和不同,和相同。【解析】以前,对死去的人的尊称,音节助词,代词,指象笏。【答案】C7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小鸟时来啄食B垣墙周庭C雨泽下注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解析】B项为名词用作动词,“修筑围墙”。A、C、D三项为名词作状语。【答案】B学业分层测评(十六)项脊轩志基础巩固层1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导学号:73020121】A某所,而母立于兹B先妣抚之甚厚C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D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解析】A项,“而”通“尔”,你。【答案】A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 A项,略微。B项,才;最初。C项,每当,每逢;经常,常常。D项,拦挡;应当。【答案】A3对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能以足音辨人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吾从板外相为应答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A与相同,与不同B与不同,与相同C与相同,与相同D与不同,与也不同【解析】“以”,介词,凭借;“以”,连词,作“而”表顺承。“相”,互指代词,句中偏指第三人称她;“相”,互指代词,句中偏指第一人称我。【答案】D4下列句式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导学号:73020122】A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判断句)B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 (状语后置句)C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省略句)D且何谓阁子也 (宾语前置句)【解析】D项不是宾语前置句,是一般疑问句。【答案】D阅读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王来,字原之,慈溪人。宣德二年以会试乙榜授新建教谕。六年,以荐擢御史,出按苏、松、常、镇四府。命偕巡抚周忱考察属吏,敕有“请自上裁”语。来言:“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帝为改敕赐之。中官陈武以太后命使江南,横甚,来数抑之。武还,诉于帝。帝问都御史顾佐:“巡按谁也?”佐以来对。帝叹息称其贤,曰“识之”。及报命,奖谕甚至。 英宗即位,以杨士奇荐,擢山西左参政。言:“郡县官不以农业为务,致民多游惰,催征辄致已命。朝廷悯其失业,下诏蠲除,而田日荒闲,租税无出,累及良民。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蚕桑可裨本业者,听其规画。仍令提学风宪官督之,庶人知务本。”从之。来居官廉,练达政事。侍郎于谦抚山西,亟称其才,可置近侍。而来执法严,疾恶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逮下狱,当徙。遇赦,以原官调补广东。来自此始折节为和平,而政亦修举。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明年改左副都御使,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京师,来督兵勤王。渡河,闻寇退,乃引还。 景泰元年,贵州苗叛。总督湖广、贵州军务侯璡卒于军,进来右都御史代之。与保定伯梁珤,都督毛胜、方瑛会兵进讨。贼平,班师。诏留来、珤镇抚。寻命来兼巡抚贵州。奏言:“近因黔、楚用兵,暂行鬻爵之例。今寇贼稍宁,惟平越、都匀等四卫乏饷。宜召商中盐,罢纳米例。”从之。 三年十月召还,加兼大理寺卿。珤以来功大,乞加旌异。都给事中苏霖驳之,乃止。来还在道,以贵州苗复反,敕回师进讨。明年,事平。召为南京工部尚书。英宗复辟,六尚书悉罢。来归。成化六年卒于家。(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B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C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D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还之【解析】首先通读画波浪线部分及上下文,了解大意。然后根据标志词、词语的语法关系和对句意的理解,进而排除错误选项。本句中“以课农为职”意思是“以农业为根本”,故不能断开,排除A、C两项。再根据句意,最后一句的主语是“原主”,排除D项,故选B项。【答案】B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73020123】A“会试”,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的中央考试,是考取贡士的考试,考中的前三名分别叫状元、榜眼、探花。B“敕”,中国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是由汉代的戒书发展而来。C“勤王”,多指君主制国家中君王的统治受到威胁而动摇时,臣子起兵救援君王(皇帝)。D“工部”,三省六部是西汉以来逐步形成的封建王朝最高政府机构。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解析】在会试中考中的生员,再参加由皇帝主持的殿试,殿试一般分为三甲(宋代为五甲),其中第一甲的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答案】A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来为人正直,中官陈武因受太后的宠幸横行江南,王来多次对陈武进行打击,陈武向皇帝诉说此事,但皇帝并没有怪罪王来。B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第二年改左副都御使,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近京城,王来率兵护驾。C景泰元年,贵州苗人反叛,王来与梁珤、毛胜、方瑛联合讨伐苗人,平定之后,皇帝下诏,让王来与梁珤一起留下来镇守。D王来一生官职调动升降非常频繁。曾因杨士奇推荐,被提拔为山西左参政;也曾因英宗复辟被罢官。成化六年,死于家中。【解析】“中官陈武因受太后的宠幸横行江南”错,文中并没有提到太后对陈武宠幸。 【答案】A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_(2)而来执法严,疾恶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_【答案】(1)残害百姓的官吏,铲除还唯恐不迅速呢,如果请示后再执行,百姓的困苦(苦难)就更多啊。(关键点:贼,残害;速:迅速,快;去,除去;必:如果;困,困苦,苦难。)(2)但王来执法严苛,非常痛恨恶人,因公事用杖打死不称职的县令十人。(关键点:疾,痛恨;以,因为;杖:用杖打;职:称职;县令不职者,定语后置句)参考译文:王来,字原之,慈溪人。宣德二年凭会试乙榜的身份被授予新建教谕。宣德六年,被推荐提拔为御史,出京兼任苏州、松州、常州、镇州四府知府。皇上下令让他与巡抚周忱一起考察属官,皇上敕令上有“请示皇上后再裁决”的话。王来说:“残害百姓的官吏,铲除他们唯恐不迅速呢,一定要请示后再执行,百姓的困苦多啊。”皇帝为他改了敕令赐给他。中官陈武应太后之命出使江南,非常蛮横,王来多次抑制他。陈武回来,向皇帝倾诉。皇帝问都御史顾佐:“巡按是谁?”顾佐回答说是王来。皇帝感慨称赞王来是个贤才,说“记下这件事”。等到回来复命,奖励非常丰厚。 英宗即位,因为杨士奇推荐,王来被提拔为山西左参政。说:“郡县官员不把农业当做根本,导致百姓多游荡懒惰,催征租税动辄逼出人命。朝廷怜悯他们失业,下令免除他们的赋税,而田地一天天荒芜闲置,租税没有出处,累及到良民。应该选择贤能的守官,督促他们以农业为根本。如果这些人荒芜田地,下令让附近的人家与他们通力合作,交租剩下的粮食均分,以前田地的主人恢复本业的就还给他。靠种桑养蚕补充农业的,可任他们自己规划安排。仍旧让提学风宪官监督,百姓知道从事本业。”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王来为官清廉,为政干练通达。侍郎于谦在山西做巡抚时,多次称赞他的才干,认为他可以在皇帝身边侍奉。但王来执法严苛,非常痛恨恶人,因公事杖死不称职的县令十人。(因为这)他被逮入狱,应当流放。正赶上大赦,以原来的官职调任广东。王来从这以后屈尊迁就变得平和了很多,但政事也仍然有声有色。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第二年改左副都御使,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近京城,王来率兵护驾。渡过黄河,听说敌寇撤退才带兵回来。 景泰元年,贵州苗人反叛。总督湖广、贵州军务侯璡在军中去世,晋升王来为右都御使代替侯璡。与保定伯梁珤,都督毛胜、方瑛联合进兵讨伐苗人。等到贼人平定,班师回朝。皇帝下诏让王来、梁珤留下镇守安抚。不久下令王来兼任贵州巡抚。王来上奏说:“近来因黔、楚地用兵,应该暂时实行卖官的先例。现在贼寇稍稍安定,只有平越、都匀等四个地方缺乏粮饷。应该召商中盐,取消收粮的条例。”皇帝采纳了他的意见。 景泰三年十月王来被召回,让他兼任大理寺卿。梁珤认为王来功劳大,请求对他给予特殊表彰。都给事中苏霖反驳梁珤,于是此事未得实行。王来在返回的途中,因为贵州苗人又反叛,皇上让他带兵回去再讨伐苗人。第二年,反叛之事平定。任命他为南京工部尚书。英宗复辟,六个尚书都被罢免。王来回家。成化六年,死在家中。 语言运用层9仿照画线的句子,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生活是苦乐的堆积,苦中有乐;_,_。_,_;平凡的人生中,我们都有自己的轨迹。所以,不论苦乐还是悲喜,我们都在规划着自己的前程,探索着自己的未来。_【解析】首先通读整个语段,借助标点符号,分析所给句子的句式结构,把握所写话题为“人生”“生活”,然后根据上下文内容判断所写句子。从后文“不论苦乐还是悲喜”一句,可获取“悲喜”信息点,从开头“生活是”和“平凡的人生中”两处提示,可知所补充句子一为人生,一为生活。【答案】人生是悲喜的聚集悲中有喜平淡的生活中我们都有自己的天地10欣赏下面这幅漫画,拟写标题并指出漫画寓意。(寓意不超过40字)_【解析】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画面,明确画面的构成要素,抓住图片中的主要元素“父母”“背着书包正在读书的孩子”“铜钱”“山坡”,然后联系实际,展开合理想象,揭示画面的寓意。【答案】标题:家有读书郎。寓意:教育成本越来越高,以致家长不堪重负。11请用散文的语言描写下面的语句,可以适当地展开想象和联想。【导学号:73020124】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_【解析】结合原文,揣摩出意境。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答案】(示例)每逢农历十五的夜晚,明朗的月光照在墙上,桂树形影错落,风吹树影摇动,那美好的样子真是可爱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