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二)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12923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二)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二)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二)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 (2019九下黑龙江模拟) 下列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虽然我只是芸芸众生 , 但我仍固执地希望我的生命能开出光艳的花来,而不愿成为像蚂蚁一般的虫豸。B . 暑假要不要外出旅游,妈妈的态度莫衷一是 , 最后也没告诉大家她的决定。C . 这种草药能治疗高血压,对人体又没有任何副作用,我们屡试不爽 , 你还有什么怀疑的?D . 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 , 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2. (2分) (2018盘锦)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2018年,进口消费品关税大幅度下降,海鲜、坚果等进口税率水平降低为原来的一倍。B . 石墨烯“超级灯”产品批量订单走向海外,这不仅凸显了中国石墨烯产业在全球的分量,更意味着中国石墨烯产业化步伐在国内提速。C . 2018“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吸引了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大约19个左右国家的采购商和贸易商前来参加。D . 随着天气转暖,红海滩国家风景区碱蓬泛红,绿苇吐芽,百鸟齐鸣,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3. (6分) (2017七下鄂托克旗期末) 补充句子(1) 草树知春不久归,_ 。 (晚春)(2) _,关山度若飞。(木兰诗)(3) 念天地之悠悠,_。(登幽州台歌)(4) _,弹琴复长啸。(竹里馆)(5) 浩荡离愁白日斜,_。(己亥杂诗)(6) _,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7) 但知其一,_。(河中石兽)(8) 荡胸生曾云,_。(望岳)(9) 政入万山围子里,_。(过松源晨炊漆公店)(10) 不畏浮云遮望眼,_。(登飞来峰)(11) _,衣冠简朴古风存。(游山西村)(12) _,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13) 无丝竹之乱耳,_。(陋室铭)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 (1分) (2017九上江海期末)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rn r yu o_。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 pn w_,便是敬。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pin jn_,好像赛球一般。因为这样, w zh zh_的真正意义便背埋没了。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分)5. (1分) (2019八下德惠期末) 请用“谁不愿意”开头,仿照下面的诗句写两行诗,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提示:句式、修辞、感情色彩要与所给的诗句一致。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6. (13分) (2019浙江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 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选自宋苏轼留侯论,有删节)【注】挟持:内心怀有。项籍:即项羽。弊:疲弊。子房:即张良,字子房,为汉高祖刘邦主要谋士。淮阴:指韩信。(1)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必有过人之节(超过)B . 匹夫见辱(被)C . 是以百战百胜(因此)D . 而轻用其锋(轻松)(2) 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由 此 观 之 犹 有 刚 强 不 忍 之 气 非 子 房 其 谁 全 之?(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卒然临之而不惊。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4) 本文通过高祖与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大业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是_。 7. (12分) (2019七下沂源期末)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金山夜戏袁中道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 , 余道镇江往兖。日晡 , 至北固 , 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奚携戏具 , 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阗 , 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摋眼翳 , 翕然张口 , 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注】金山:在今江苏镇江西北,金山寺位于此处。崇祯二年:1629年。兖:即兖州。脯(b):古代时刻,申时,相当于现在的下午三点到五点。北固:即北固山,今江苏镇江北长江边上。舣(y)舟:船停靠岸边。噀(xn):喷水,喷吐。漆静:漆黑寂静。小奚:小奴仆,未成年仆人。韩蕲王:韩世忠,两宋名将,死后被追封为蕲王。喧阗(tin):形容声音大而杂。摋(sh):揉。翳(y),眼翳,妨碍视力的白斑。翕(x)然张口:张大嘴巴合不拢,形容目瞪口呆的样子。(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余道镇江往兖_有老僧以手背摋眼翳_呵欠与笑嚏俱至_以何事何时至_(2)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与“目送久之”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十则)B . 何陋之有(陋室铭)C . 久之 , 目似暝,意暇甚(狼)D .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观潮)(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大意。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4) 通读全文,请概括文段内容。 (5) 请赏析下列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搬眼翳,翁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8. (9分) (2019河北)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何尊这是一件青铜尊。它造型凝重雄奇,纹饰严谨又富有变化。此刻,它被安置在国宝最高展台。三千年前的日落,在大地上映射出两个年轻人的身影。他们一个建立了一座至今依旧繁荣的都城,一个铸造了一件记载荣光跨越十几个朝代不朽的青铜器。他们的父辈曾经浴血并肩奋战,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这两个青年一个是周武王之子,刚刚继位五年的周成王姬诵,另一个是同宗的贵族何。虽然王朝新的领袖姬诵才十几岁,但已经在他四叔姬旦(一位令后世孔子都尊崇的儒学先驱)辅佐下开始励精图治,并依照父王姬发临终的遗愿,为保江山永固,在距离当时王城西安三百多公里以外的洛阳建立了新的都城,这些事迹使得同是年轻人的何热血沸腾,父亲的业绩得到一国之君的认可,自己又被新王看重,为此,他也要做一件热血的事情。在得到批准后,何铸造了一件青铜尊,在尊底有限的范围里最大限度地记载了父辈们和新王的功绩,以及新王对自己的告诫。考古学家在一百二十二字铭文里发现“宅兹中国”四个字的时候,无异于在方寸之间看到了埋藏了千年的谜底。这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宅兹”是居住在这里的意思。在城邦的中心会树立旌旗,金文的“中”字由此而来;家园需要有护城河阻挡外来入侵,并在军队的护卫下才能得以安宁,因此金文的“国”字有兵戈守护。尊里的中国所指的是当时天下的中心,王朝的中央,新建的都城成周,是现在的洛阳一带。这些写给祖先的字迹,更像是写给数千年后十三亿中国人的信。三千年历史演进、朝代更替,“中国”一词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文化中心的含义,继而又被赋予了王朝统治正统性的意义。直到清末,中国一词被用作国名出现在官方正式文书当中。三千年过去,那对年轻的身影早已不在,太多故事也被黄土掩盖,但洛阳城繁华依旧。同样被黄土掩埋的青铜尊于1963年在陕西的一处土崖中被发现,后被命名为何尊。虽没有了最初夺目的光泽,但尊底的一百二十二字铭文却没有辜负它主人的期望,跨越三个千年,将祖先的丰功伟绩展现在后人眼前。中国,三千年前被镌刻于方寸之间,深埋于地下。三千年后,埋藏它的泥土和这泥土连接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被它命名,叫做:中国。(1) 贵族何铸造这件青铜尊的目的是什么? (2) 何尊铭文中的“中国”一词的含义是什么? (3) 请结合全文说说何尊为什么被称为国宝? 9. (15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在一家医院的病房里,曾住过两位病人,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病房设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其中一位病人的病床靠近窗口。而另一位病人则不得不日夜躺卧在病床上。使他们感到尤为痛苦的是,两人的病情不允许他们做任何事情藉以消遣,既不能读书阅报,也不能听收音机、看电视只有静静地躺着。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噢,两人经常谈天,一谈就是几个小时。每天上午和下午,时间一到,靠近窗户的病人就被扶起身来,开始一小时的仰坐。每当这时,他就开始为同伴描述起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公园里的孩子们有的在扔面包喂这些水禽,有的在摆弄游艇模型。一对对年轻的情侣手挽着手在树阴下散步。在公园那端的一角,有一块网球场,有时那儿进行的比赛确实精彩。躺着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他听着这栩栩如生的描述,仿佛亲眼看到了窗外所发生的一切。一天下午,不靠窗口的病人,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为什么偏偏是挨着窗户的那个人,有幸能观赏到窗外的一切?为什么不该是我呢?他白昼无时不为这一想法所困扰,晚上,又彻夜难眠。一天晚上,他照例睁着双眼盯着天花板。这时他的同伴突然醒来,开始大声咳嗽,呼吸急促,时断时续,液体已经充塞了他的肺腔,他两手摸索着,在找电铃的按钮,只要电铃一响,值班的护士就会立即赶来。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心想,_痛苦的咳嗽声打破了黑夜的沉静。一声又一声卡住了停止了直到最后呼吸声也停止了。第二天早晨,医护人员发现那个病人早已咽气了,他们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稍过了几天,剩下的这位病人就立刻提出是否能让他挪到窗口的那张床上去,医护人员把他抬了过去。医生刚一离开,这位病人就十分痛苦地挣扎着,用一支胳膊肘支起了身子,口中气喘吁吁。他探头朝窗口望去。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作者:澳大利亚泰格特,选自外国小说选刊,有删改)【乙】最先吸引她的就是这一排窗子。这一排窗子邀进来一大片令人感到奢侈的阳光,许是与对街建筑相隔着一段可观的距离,采光才这么好。伫立在这如此的天然中,她觉得可以踏着铺开的亮色穿窗而去。她当时就决定搬进来后要沿窗放上盆栽。后来她果真这样做了,盆栽长得很好,尤其是非洲兰,粉的、红的、蓝的和此行的花朵接力赛一般绽开着没完没了。这天,浏览着盆栽时她想,_,沉迷在这样的想法中,她挪移过来一把轻便的躺椅,随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躺在椅子中开始阅读。她有些后悔,取书时应该挑选一下。这本她手中的小说集子太枯燥了,她曾经翻阅过几次,总是难以终页。书里的巧思奇想的字句,充满张力的叙述吸引着她,连特地沏的一杯茶从武夷山带回来的“大红袍!也忘了喝。专心一意地读着读着,直到被电话铃声中断,她才愕然悟到:这书怎么发生了异变?她把书拿到离窗远的另一端的餐桌上,她一向读书报的地方,打开灯驱逐开白天里也一直悬罩着的昏暗,再读之同一本小说。眼睛接触到的仍然是以往那粗疏单调的字句。书还原成原本的无味。自此,她在临窗处安置了一张书桌,她总是坐在那里誊抄修改写就的诗稿。当有人问起她获得诗作奖的感想时,她笑着说:“都靠一排引进自然天光的窗。”听到的人都各自深沉地去琢磨那“窗”的象征意义。(作者:美王渝,选自微型小说鉴赏辞典)(1) 联系上下文情节,给甲乙两文的空白处各补写一句心理活动。 (2) 品读文中的划线语句,完成括号里的任务。 病房设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简析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伫立在如此的天然光色中,她觉得可以踏着铺开的亮色穿窗而去。(品味句中划线字词的表达效果)(3) 微型小说常有让读者“意外”的情节。请以甲文为例,说说你读到的“意外”。 (4) “窗”在文学作品中常被赋予不同的含义。读完两篇小说,你认为两文中“窗”的含义是否相同?请简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很多看似很平常的生活情景,我们在拥有时总会忽略或视而不见,或者认为理所当然,而一旦成为往事,或失去,就会觉得格外清晰、分外美好而倍加珍惜!请以当时只道是寻常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0分)11. (20分) (2019黄冈)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小题。 【甲】A的全生涯与中国民众的命运有不可分离的联系,他从自身昭示出红军奋斗的原因。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和两个孪生天才“A,B”有不可分离的联系,实际上许多中国人都把A,B看作一个人。B有一个冷静的政治头脑,A有一颗热烈的斗争的心,它决定了A一生的行动。中国共产党所以能够完全操纵红军,A对党的忠诚和对政治驾驭的服从,正是原因之一。从A,B直到所有军官和政治委员中间没有任何斗争。A,B的联合,非但不会冲突,而且有相辅的作用。A在各方面都没有政治的雄心,他能接受命令,因此也能发施命令这是革命军队的领导的一个很有价值的因素。【乙】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 , 从半空里撺将下来。C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时迟,那时快,C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 , 掀将起来。C只一躲,躲在一边。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震得那山冈也动;把这铁棒也似的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 C却又闪在一边。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捉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C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抡起哨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哨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1) 【甲】文段中所说的A是_(填人名),从文段中可以看出A的最优秀的品质是_。 (2) 【乙】文段描写的是水浒传中的精彩故事:_(填故事名)。文段中划线的“扑”“掀”“剪”三字对刻画C人物形象的作用是:_。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3-1、3-2、3-3、3-4、3-5、3-6、3-7、3-8、3-9、3-10、3-11、3-12、3-13、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1、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分)5-1、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6-1、6-2、6-3、6-4、7-1、7-2、7-3、7-4、7-5、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8-1、8-2、8-3、9-1、9-2、9-3、9-4、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1、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0分)11-1、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