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与知识点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3011291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3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与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与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3复习提纲与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 复习提纲与知识点相信自己,为之奋斗,梦想就能实现!目录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3第1课孔子与老子3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4第3课汉代思想的大一统5第4课宋明理学6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7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8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9第8课笔墨丹青绘画艺术10第9课诗歌与小说文学11第10课梨园春秋中国戏剧的发展历程12第三单元 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13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13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16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欧洲宗教改革(1617世纪)17第14课理性之光(启蒙运动)19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21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24第17课诗歌、小说与戏剧24第18课音乐与美术26第19课电影与电视28第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29第20课西学东渐30第21课新文化运动33第22课孙中山的民主追求35第23课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37第24课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39第六单元 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42第25课现代科学革命42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科技43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44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46第29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47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第1课孔子与老子一、孔子的学说儒家1、生平:春秋鲁国人,“三家一创”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2、文化典籍:整理诗书礼易春秋等3、学说:政治学说:A、“仁”(仁者爱人)B、“礼”(“克己复礼”)C、“为政以德”哲学观点:“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教育思想:A办私学、打破了奴隶主垄断教育的局面B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影响最深远,打破官教限制)C教育方法:“因材施教”D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当仁不让于师”E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4、历史地位: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影响。当时未受到重视,所倡导的儒家思想体系被后人发扬光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后人整理孔子言行为论语,尊孔子为圣人,历世景仰。二、老聃道德经儒家1、生平著述: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2、学说:哲学思想:A、“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天法道,道法自然”;否定“天命论”。B、朴素辩证法思想:事物有矛盾对立面,并可互相转化;政治学说:“无为而治”,“小国寡民”3、历史地位: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补充:1.孔子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意义执政者应该以民为本,制定政策要人性化,有利于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一)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所创立的诸多学派。诸子百家代表: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墨家墨子;法家商鞅、韩非子;兵家:孙子、孙膑。等等。(二)百家争鸣形成的历史背景: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变革;2、文化上:私学兴起,教育相对普及,培养了大批人才3、政治上: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4、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封建经济正在形成5、直接原因:不同阶级华表著书立说,形成“百家争鸣”局面。(三)、百家争鸣局面的演变过程: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开始形成秦朝的法儒之争西汉的道儒之争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结束。一、孟子和荀子与儒家:(一)孟子:1、生平:战国著名的思想家、继承和发展了孔子学说,被称为“亚圣”2、思想:仁政为核心A政治思想:仁政学说、民本思想(民为贵、君为轻)B伦理观:“人性本善”说C价值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D人格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3、历史地位:A孟子成为四书之一B他被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二)荀子1、生平:战国时期儒家另一个重要代表,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2、思想:A哲学思想:唯物论“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环境和教育对人的成长非常重要。B政治思想:治国“以礼为主,礼法并施”,提出“水能载舟、水亦覆舟”的观点。3、思想特点:杂取百家、但思想主体继承了儒家学说。4、历史地位A、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B、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影响。补充:1、孟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限制暴政、有利于平民地位提高。二、墨子与墨家1、生平: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2、思想:兼爱非攻,尚力、节用。3、墨家思想历史地位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他的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战国之后不被重视。三、庄子与道家1、哲学思想:“齐物”任何事物在本质是都是相同的;“逍遥”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态度;天与人“不相胜”,人必须顺应自然。四、韩非与法家1、韩非的思想: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今必胜古、主张变法革新。2、评价: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法学思想适应了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为新兴地主阶级所接受。在后世与儒家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五、孙膑与兵家1、孙子兵法2、孙膑兵法:重视战争规律3、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意义A、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B、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C、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D、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E、诸子百家的理论对后世文学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3课汉代思想的大一统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1、出现的社会背景:经济残败,百业待兴,休养生息政策的需要;吸取秦亡的教训.2、时间:从汉高祖到武帝约70年时间。3、主要内容:黄帝的学说:治身(养生)老子的学说:治国(无为而无不为,积极无为)4、特点:兼采众家、积极无为5、作用:成为西汉初年的指导思想,使汉初社会迅速恢复元气,但到汉武帝时被新儒学取代。二、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背景:(经济)经济发展,国家富强;(思想)黄老之学不适应;汉武帝大一统事业的需要。2、董仲舒新儒学思想体系(1)理论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2)理论基础: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3)理论核心:大一统;3、主张:(1)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加强中央集权。(2)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3)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五常之道”,后人规纳为“三纲五常”。4、目的:以思想的统一来维护政治的统一。5、新儒学的影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也有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的作用。6、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及其影响: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汉武帝采纳的根本原因.)使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第4课宋明理学一、儒学的危机理学兴起的社会背景:1、危机出现: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广泛传播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巨大冲击。2、唐宋时期,“三教合一”,各家思想互相渗透。3、重新光大:唐宋儒家学者吸收佛、道思想,弘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使儒学体系得到丰富和更新。4、宋代时期,新兴的儒学逐渐确立了更为精密的观念体系“理学”。二、程朱理学1、理学代表:开创:北宋的程颢、程颐二兄弟,著作二程遗书;集大成者:南宋的朱熹,著作四书章句集注。1、 内容: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从哲学高度论证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秩序的合理性“理”是世界的本原。“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把握“理”的方法“格物致知”。存天理,灭人欲。3、历史地位: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元朝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内容。明初确立了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流传到外国,影响深远。三、陆王心学1、代表人物:南宋陆九渊;明中期王阳明(即王守仁)。2、 内容: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提出“发明本心”是求理的方法,反对“格物致知”。王守仁:把理学发展到心学阶段。提出A“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B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C知行合一.3、历史地位:重视个体的主动作用,反对束缚,具有一定的思想解放作用。4、宋明理学的评价: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人性,扼杀人生自然欲求;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了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第5课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一、“异端”思想家李贽1、李贽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明朝万历年间(政治)专制统治腐败,农民起义打击;(经济)商品经济繁荣,冲击下人们竞相逐利;(文化)钢常礼教士人强烈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的要求。2、 李贽思想主要内容:焚书藏书破除孔子的迷信,批判孔孟学说的标准;揭露批判程朱理学的虚伪,倡导个性的自由发展。万物源于阴阳二气,根本上否定“天理”的存在。总结:否定孔孟学说;批判程朱理学;倡导个性自由;追求物质享受;主张男女平等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1、王夫之:船山遗书思想;系统批判宋明理学、朴素唯物主义。主张:(1)哲学上:主张物质是第一位的,天地万物是由物质性的“气”构成的,强调“理在气中”。(2)提出“私欲之中,天理所寓”,充公肯定了作为人本能要求的情感欲望和私利的合理性。2、黄宗羲: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主张:(1)抨击君主专制,“君主乃天下之大害者”;(2)限制君权,倡导言论自由,建立自下而上的监督机构3、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日知录主张:(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2)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社会变革,“经世致用”“明道救世”。4、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思想评价: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时代的要求,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关注民生的经世致用思想影响深远,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经济)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政治)国家统一,政局稳定;(思想)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社会)对外交往与民族融合。一、四大发明:1、造纸术: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竹木简、帛。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不适于书写。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外传:4世纪传到朝鲜,后来又传到越南和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后来经阿拉伯传到非洲与欧洲。纸的发明,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2、印刷术:唐:现存世界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13世纪出现金属活字,后传入朝鲜、欧洲。3、火药:唐:发明火药,孙思邈丹经记载,唐末用于军事。五代、宋:广泛应用。当时火器主要有火炮、火箭、突火枪等14世纪: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起了重要作用。4、指南针:战国:司南北宋:人工指南针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欧洲,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为资产阶级开辟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重要条件;5、意义:对中国: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对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二、天文学战国:甘石星经中石氏星表为世界最早的星表东汉:张衡:浑象仪;地圆说比西欧早1000多年;地动仪比西欧早1700多年唐:僧一行:创制黄道游仪;世界首次测量子午线长度。元:郭守敬:制成简仪,比欧洲早300多年。三、数学算经与圆周率春秋:出现九九乘法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筹算计算法,到元代发展成珠算法东汉:九章算术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十进位值制,中国最早使用。南朝:祖冲之圆周率点后七位,比世界早1000年。四、农学古代农书南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元:王祯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的改革方面,其中有农器图谱;明:徐光启农政全书,不仅达到传统农学顶峰,还吸收了西方自然科学知识,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宋应星天工开物“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总结农业和手工业;反映工业因素萌动时期。五、医学1、中医学;西汉:黄帝内径,提出病理学说,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基础。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介绍四诊闻疗法;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东汉:华佗除发明麻沸散,创立“五禽戏”,开创了世界医学史上全身麻醉之先河。2、中药学: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创立世界最先进分类法,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7课汉字与书法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商甲骨文(最早成熟文字)商周金文西周籀文(大篆)秦统一小篆汉隶书三国楷书(钟繇)1、汉字起源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刻画符号代表: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符号;2、汉字成熟商代甲骨文,最早成熟文字。商周时期“金文”3、丰富和发展春秋战国:广泛和频繁、混乱(一字多形)4、统一文字秦朝(1)原因:异体杂出、一字多形。国家统一,加强统治的需要。(2)表现: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统一全国文字:小篆。(3)影响:文字改革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政令的推行。5、汉字先后顺序: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二、书艺历程1、书法特点:自发阶段:魏晋以前,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自觉阶段: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2、发展脉络:楷书:始于东汉,魏晋完善,唐代步入盛世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行书:东汉至西晋书体完全成熟。3、表现魏晋以前的自发阶段:秦小篆汉隶书。魏晋南北朝自觉阶段:条件士人群体形成;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代表“书圣”王羲之的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其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隋唐达到新高峰:代表既有张旭、怀素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日益成熟。宋代书法艺术市民化:背景宋代重文,市民阶层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特点书法艺术出现各具情态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他们追求个性,有意无法。明代书法艺术市民化加强:平民化、世俗化,强调个性。4、篆刻艺术:常用汉字篆体入印称篆刻;秦汉时期:A秦印雍容大度,精致不苟(小篆);汉印方正质朴,端庄豪放(汉隶);B秦汉时期篆刻艺术标志时期(鼎盛时期);第8课笔墨丹青绘画艺术一、绘画艺术1、起源:新石器时代壁画,地面画,陶器装饰特点: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代表作:集体舞蹈图2、战国:楚帛画(人物龙凤图)3、魏晋南北朝:文人画出现特点:凸显个性;“以形写神”代表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女史箴图。4、隋唐: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原因:政治统一和经济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在诗文、书法、乐舞、雕塑、建筑艺术全面辉煌;特点:雍容华贵代表唐代“画圣”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被誉为“吴带当风”。5、宋代:文人山水画,注重意境6、明清:画僧八大山人:风格奇特;木刻版画、年画等。二、民俗画的发展1、宋代:时代背景商业兴盛、城市发展、市民阶层兴起。题材市井生活特点写实代表作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张择端)明清:木刻版画、年画、剪纸、布巾画2、绘画艺术的发展:南北朝:宗教画;唐宋:人物、山水;明清:花鸟三、中国书画独特风格:一方面盛行注重写实的宫廷和民间绘画;另一方面出现了注重写意的文人画,融诗、书、画、印于一体。讲求神似、意境和气韵,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表现手法灵活、自由。在启迪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独立自主、不畏强暴等方面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第9课诗歌与小说文学一、诗经、楚辞与汉赋1、诗经:内容:保存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大约500多年的诗歌。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国风”)各诸侯国的民歌。雅宫廷乐曲歌词。颂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特点:以四言为主;流派:现实主义;地位: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2、楚辞概念:战国时期屈原等人吸收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的一种新体诗歌。特点:句式灵活;浪漫主义;代表:屈原离骚3、汉赋背景: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广筑宫室,田猎、巡游之风兴盛,赋应运而生。特点:专重铺陈排比、文采华丽,是一种带韵散文。代表: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二、唐诗、宋词与元曲1、唐诗(1)原因:国家强盛、经济繁荣;科举制度的确立;前代诗歌成就。(2)主要代表人物及其风格、代表作:代表人物时代特点作品风格代表作流派李白(诗仙)盛唐诗风飘逸豪迈、纵横开阖、手法夸张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浪漫主义杜甫(诗圣)唐由盛转衰时诗风凝重浑厚、沉语顿挫、语言精练“三吏”“三别”其诗称为“诗史”现实主义白居易晚唐作品通俗流畅、平易近人,长恨歌琵琶行2、宋词(1)特点:句子长短参差,便于灵活自如表达感情,可配乐演奏。(2)代表:豪放派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陆游。婉约派柳永雨霖霖;李清照永遇乐。3、元曲代表人物: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秋思。三、明清小说1、原因:工商业城镇和市民阶层的兴起2、成就:“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商人第一次作为被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批判现实的作品: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第10课梨园春秋中国戏剧的发展历程一、戏剧起源:萌芽“傩戏”:古人用“傩”这种带有巫术色彩的仪式活动驱逐恶魔,祈求神佑。傩成为我国最古老的戏剧源头之一;春秋战国以后的宫廷宴乐、杂技百戏具有更多的戏曲元素;唐代:宫廷设立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梨园”,表演歌舞戏;宋代:出现许多的喧闹集市和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二、开始形成宋代南戏南戏,流行于浙江的温州一带,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三、成熟元杂剧和昆曲1、元杂剧:元代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角色配合,意义: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代表作有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和王实甫的西厢记。2、昆曲:明中叶到清中期盛行。熔诗、乐、歌、舞、戏于一炉,发展成全国性剧种,对众多剧种形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百戏之祖”。代表作有汤显祖的牡丹亭。四、高峰清代京剧1、形成原因:(了解)明清时期,北京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为满足皇室贵族、官员、商人和广大居民的文化娱乐需要;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到京城献艺;广大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国家统一,政治稳定;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兼收并蓄、博采众长。2、京剧的形成(了解)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风行一时。道光年间:“京剧”形成。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第一个繁盛时期)著名艺人: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三杰”3、京剧特点题材:以历史故事为主乐器:锣鼓、二胡、笛子、唢呐、鼓、板、大锣等角色: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表演形式:唱、念、做、打有机结合的艺术体系4、京剧常识生男扮演者;旦女扮演者;净花脸(红色:忠勇正义;黑色:刚正果敢、粗犷豪迈;白色:奸诈狡猾、阴险毒辣);丑在鼻梁、两眼间画白粉,属喜剧色彩。5、地位:它不仅是在中华民族灿烂的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在人类文化艺术的殿堂上也放射着奇光异彩;6、除京剧外,我国还有哪些地方剧种?秦腔、越剧、豫剧、川剧、粤剧、黄梅戏7、谈谈怎样使京剧艺术发扬光大:作为国粹,国家应以保护和在力提倡;集中社会力量积极传播;吸取精华,与时俱进,推陈出新。8、你对中国戏曲盛衰的认识:戏曲发展要有观众意识,要不断进行艺术形式的创新以及表现方式、戏曲内容要与时俱进;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第11课希腊先哲的精神觉醒一、人文精神(理解)1、含义:又称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1)狭义:指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其核心思想为:关心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反对神学对人性的压抑;张扬人的理性,反对神学对理性的贬低;主张精神追求,反对神学的禁欲主义。(2)广义:指欧洲开始于古希腊的一种文化传统。简单地说,就是关心人,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尤其是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2、理解:人文精神是文明人、文明社会的重要指标;人文精神核心就是关心人,强调人的价值、作用,尤其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的获得,主要靠涵养、知识。3、阶段:第一次是公元前5世纪中叶产生于希腊的智者运动,这是人文精神的起源;第二次是1417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使西方长期被禁锢的人性得以复苏;第三次是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启蒙运动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按照资产阶级利益构建政治制度的高度,比文艺复兴更为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至此,西方的人文精神发展到了成熟阶段。4、历史作用:促使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促进人的觉醒,使人们把目光从来世转移到现世;提倡民主和科学,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二、古希腊哲学的第一阶段:自然哲学1、公元前7世纪,最早的哲学自然哲学诞生。2、研究方向:对自然本身的探讨和解释,与人生没有关系。3、代表人物: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第一位自然哲学家)4、泰勒斯观点:认为万物皆源于水,又复归于水;用自已的经验来解释自然现象,从而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5、影响(意义):用自已头脑去探索自然的奥秘,而不是依赖宗教解释;这是古代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三、智者学派(诡辩学派)1、时间:公元前5世纪2、产生背景:经济基础: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兴起和繁荣政治条件:雅典奴隶制城邦形成和发展,民主政治活跃人才结构:各地学者云集雅典城邦,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简言之:城邦民主政治发达,商业发展,思想活跃)3、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4、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5、主要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6、评价: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但过分强调个人主观的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这样的思想方法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忽视道德,追求功利;7、对人的价值问题所关注的侧重点: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人的教育。四、苏格拉底不属于智者学派1、产生原因:希腊民主政治的需求.2、主要观点:认识人自己,认为哲学追求要重点探讨人自身;“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美德)的认识。3.研究方向:对人自身的探讨4.评价: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5、本质:认为“知识即美德”途径:主张美德是由教育而来。6、认为人们应该通过怎样途径提高道德修养?认识人自己;强调知识的作用;最高的知识“善”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拓展:苏格拉底和孟子观点的异同:(1)相同点:都强调人的道德修养;(2)不同点:苏格拉底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孟子强调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五、亚里士多德:古典哲学集大成者(百科全书式的思想家)1、观点:认为真理高于一切,提出“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名言,表明真理高于一切;认为自然界是客观的、真实的存在,人们的认识来自对客观世界真实的感觉。2、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著作:形而上学、政治学最大哲学成就:创立了逻辑学3、评价与地位:学识渊博,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学者;他不仅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而且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他把希腊哲学的爱智慧与好学深思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给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4、拓展:古希腊人文精神与古代中国儒家思想的相同点:(1)都注重人与人的社会。古希腊先哲的思想中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但人文思想并不是西方独有的,孔子倡导仁者爱人,孟子的“人性善”,荀子的“人性恶”,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天人感应”等等,无不关心人与人的社会。(2)都将道德看做政治的基础,认为匡正道德是振邦救国的根本。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的学说,“克已复礼”也就是为“仁”。孔子把恢复理想政治的基础建立在个人的道德心理之上,把外在规范的强制约束转化为人心的内在自觉要求,从而使伦理规范与心理欲求融为一体。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认为,要治理好城邦政治,就要改善人们的灵魂,以德教人,以德治人;背景学派(代表)哲学观点影响一些人开始怀疑宗教神话对世界和人生的解释.(前7世纪)自然哲学派(泰勒斯)反对过去流传的种种神话创世说,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些物质性的元素;泰勒斯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自然哲学家运用自己的头脑去探索自然奥秘,打破传统宗教的束缚,体现了古希腊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自然哲学产生后,希腊人自主意识开始发展。希腊城邦奴隶制经济进一步繁荣;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公民社会生活丰富多彩,思想活跃。(前5世纪)智者学派(普罗塔哥拉)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人是万物的尺度”:正义.善德.真理等价值标准跟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关,是由人制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觉,好坏优劣取决于个人的尺度,世界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树立了人的尊严。(前5世纪)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认为哲学追求要重点探讨人自身;“知识即美德”,强调知识的作用,认为人必须具有知识,才能达到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首要根源。他把道德和知识合二为一,认为道德行为必须以知识为基础,最高的知识就是对“善”(美德)的认识。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他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的理性精神,对后世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认为真理高于一切,“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最大哲学贡献是创立逻辑学。学识渊博,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为现代许多科学门类奠定了基础;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将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发挥到顶峰。第12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一、文艺复兴时间:(1417世纪)1、出现:14世纪2、全盛时期:15世纪传到欧洲3、结束:17世纪二、历史背景:经济: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地中海工商业发达;政治:新兴资产阶级兴起与教会、贵族产生深刻矛盾;思想:基督教会的精神阻碍;文化:文学艺术人才辈出;丰富的文化遗产;阶级:新兴资产阶级要取得相应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社会因素:黑死病的蔓延;三、文艺复兴1、性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实质: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2、核心思想:“人文主义”。3、核心内容: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追求现世幸福,反对禁欲;倡导个性解放,反对迷信盲从。4、特点:借古典文化之名,宣传资产阶级思想;5、拓展:文艺复兴的历史意义: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反封建教会,促进了宗教改革的出现。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清除思想阻碍。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新兴资产阶级冲破宗教神学束缚,解放人的思想;推动了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宣扬的追求现世幸福和冒险进取的精神,也为新航路的开辟和海外扩张准备了思想条件;6、拓展:文艺复兴局限性:用普遍的“泛人性论”掩盖阶级差别和阶级剥削。文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性从宗教的束缚中解放出来;7、拓展: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之间的关系?文艺复兴为新航路开辟提供内在精神动力,新航路开辟就是人文主义外在表现,新航路开辟证明了文艺复兴所倡导人的力量。四、文艺复兴主要成就:1、前三杰: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后三杰(全盛时期):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大卫、摩西;拉斐尔:西斯廷圣母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代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2、薄伽丘:(1)十日谈与神曲齐名,享有“人曲”的美称。(2)思想观点:贯穿人文主义思想,批判天主教会;歌颂现世生活,提倡平等,反对封建等级观念;(3)地位:十日谈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文学巨著,又是欧洲近代史上短篇小说的先导;3、但丁神曲,歌颂现实生活,揭露教会和教士的腐败丑恶。4、达芬奇:(1)强调艺术要表现人的美和感情;(2)善于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于绘画中;(3)突破传统“圣像图”的画法,用写实的绘画揭示了人性的善恶。5、米开朗琪罗:创造专注人体;雕像体现人物的思想、意志和精神气质。被誉为“市民英雄的创造者”6、拉斐尔:擅长画圣母像,被称为“画圣”。笔下的圣母温柔美丽;绘画优雅、和谐、高度完美,被视为古典美术精神的典范。7、莎士比亚:(1)英国人,16世纪时期卓越戏剧家,莎士比亚一生撰写了39部戏剧,戏剧的人物形象富有个性,深刻反映他人文主义的思想;。(2)影响:代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对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起着极其深远的影响。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欧洲宗教改革(1617世纪)一、历史背景: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天主教的束缚。思想: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文主义思想活跃。政治:天主教会腐败堕落,剥削人民;德国长期分裂。直接原因:兜售赎罪券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会腐败;罗马都会为树立教皇的绝对权威,宣扬因行称义二、欧洲宗教改革兴起:首先兴起于德意志地区。(一)代表人物及思想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目的:建立资产阶级需要的教会;导火线:罗马教皇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搜刮民财。开始标志: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改革主张:强调“因信称义”学说,主张“信仰得救”(即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这实际上否认了教皇的权威。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影响: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这是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改革后新教登上欧洲历史舞台,形成三足鼎立的宗教格局。2、加尔文宗教改革:兴起:受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许多国家先后接受了新教,其中加尔文在瑞士创办的加尔文教最富有时代特色;改革主张:出版基督教原理一书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上帝才能得救;并把“信仰得救”解释成“先定论”: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决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核心思想是“先定论”)他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理性。作用:以此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也否定封建主的特权,并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改革影响:A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B加尔文被称为“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C否定对教皇的盲从,也否定封建主的特权,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极作用;D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宗教观实质:否定教皇、封建主特权(二)宗教改革的性质和意义1、性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的政治、思想改革运动。(不是思想解放)(备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是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两种形式)2、影响:改革后的新教与原来的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3、作用: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独裁,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政治上、经济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促进了新兴的民族国家成长。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为西欧社会的思想解放、为人类不断认识自已的历史写下了发人深省的一页。为启蒙运动的到来作了思想上准备;对后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大影响;4、历史意义宗教改革是16世纪西欧一场在宗教改革外衣掩饰下的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对罗马教廷的宗教特权)的社会政治和思想改革运动。宗教改革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罗马教皇的权威,冲击了天主教会统治,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障碍。5、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反对天主教会的宗教特权,提出人的个性解放,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宗教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6、加尔文的宗教思想与人文主义关系?如何证明?关系:加尔文的宗教思想是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和表现;证明:加尔文提出圣经中唯一权威;因信称义,否定教皇权威,把灵魂得救的钥匙转移到自已手中;提出先定论,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作辩护;背景、原因天主教会在西欧社会垄断了一切精神统治(宣扬“因行称义”:依靠以教皇为首的教阶制度和复杂的圣礼才能得救)和政治统治。教会的独裁和腐败引起各国人民普遍不满(尤其是四分五裂的德意志被称为“教皇的奶牛”)。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1516世纪,天主教会成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根本原因)文艺复兴思想解放潮流席卷欧洲后,人文主义思想也使天主教徒受到很大影响。导火线: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印制大量“赎罪券”向教民兜售,引发宗教改革。宗教改革运动代表人物及其思想马丁路德主张马丁路德发表关于赎罪券的功效(即95条论纲),认为赎罪券的功效微不足道。主张“因信称义”:人只有依靠信仰上帝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圣经高于教皇和教会的说教;要简化宗教仪式。作用:否定了教皇的特权,使人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影响马丁路德在德国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这是反对天主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出现不受罗马教皇管辖的新教(有路德教、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与原来的天主教、东正教形成三足鼎立的新局面。加尔文主张加尔文出版基督教原理一书,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上帝才能得救;并把“信仰得救”解释成“先定论”: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上帝决定的,人的意志无法改变。(核心思想是“先定论”)作用:以此反对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否定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也否定封建主的特权,并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影响加尔文是“欧洲宗教改革的第二位伟大人物”。加尔文教在西欧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国家地区广泛传播,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思形态方面的依据。历史意义宗教改革是16世纪西欧一场在宗教改革外衣掩饰下的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对罗马教廷的宗教特权)的社会政治和思想改革运动。宗教改革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罗马教皇的权威,冲击了天主教会统治,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障碍。第14课理性之光(启蒙运动)一、历史背景:1、经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2、政治:欧洲处于封建统治下,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3、阶级:资产阶级不断壮大;4、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5:科学:现代自然科学得到发展;6、社会因素: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为理性传播创造前提。二、启蒙运动(1718世纪)1、出现:17世纪;高潮:18世纪起源于英国,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整个欧洲。2、启蒙思想内涵: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运动3、主要内容:(1)核心内容:“理性主义”(强调凡事要以人的思维即科学方法去判断,而不是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2)主张:反对专制主义、宗教神学,把斗争矛头指向封建制度;主张平等自由,建立法制社会;(实质上反映了发展商品经济和对自由劳动力的要求)主张主权在民、天赋人权,追求政治民主;为后来的资产阶级设计蓝图。(3)性质:是欧洲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运动在思想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是继文艺复兴运动后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4)目的:消灭专制主义、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打倒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威;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为建立资本主义社会而确立一套政治构想。(5)特点:比文艺复兴更彻底,具有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4、评价:(意义)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思想家阐释的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制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最终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发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政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据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所提出的设想带有阶级局限性;5、中国1915年才出现相似的新文化运动。三、代表人物及其主张:人物代表作主要观点评价法国伏尔泰哲学通信主张君主立宪制;倡导平等、自由和民主政治;否定天主教会。 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其思想对18世纪的欧洲产生巨大影响。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提出三权分立学说,其核心是权利相互的“制约和平衡”。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由以法律为前提;其学说后来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卢梭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学说,提出“人民主权”的口号;认为人的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提出暴力革命是天经地义的“合法行为”;创立民主共和国是批判封建制度、宣传理性至上的启蒙思想家中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德意志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以人为本、认为人是一切发展过程的最终价值取向;人非工具尊重他人的原则(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律。是近代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哲学家;其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四、拓展1、17、18世纪,欧洲文化大环境进行了怎样更新。说明18世纪西方“三大革命”的内在联系?(1)文化环境: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人文主义的广泛传播;(2)内在联系: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是18世纪西方三大革命。启蒙思想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提供了有力思想武器;法国大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2、理性主义对人文主义发展的表现:(1)理性学说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并成为启蒙运动的理论基础。理性即人的思考和判断,它强调要以人的思考和判断去观察问题、解决问题,而不须依赖天意或神的旨意,其目的是为了保障人的自然权利。说到底,是资产阶级要求民主、自由、平等;(2)在反封建层面上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带有更加强烈、更明显的政治革命性质,它要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或巩固政权做舆论准备,矛头直接指向封建专制制度;认识:启蒙运动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好思想动员工作,这是以前任何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所没有达到的一个高度;3、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异同(1)同:时代背景相同;都反对封建主义的束缚;(2)异:涉及领域:前者属于文艺领域,后者属于宗教领域;社会层面:前者限于规则或社会的上层;后者包括贵族、平民。4、启蒙思想与文艺复兴异同(1)同:都注重了人的价值,都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为资产阶级取得政治、经济上的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准备。他们追求的所谓人类利益都是资产阶级的利益。(2)异:背景:文艺复兴是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物,主要是反对教会对人的束缚。启蒙运动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对世俗的君主专制制度提出了批评。内容:文艺复兴提倡“人性”,旨在摆脱天主教神学的束缚,强调追求现世的幸福;启蒙运动则前进一步,高举“理性”的旗帜,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影响:文艺复兴推动科学事业的发展;启导了欧洲范围内的宗教改革浪潮;启蒙思想是在科学事业发展的前提下出现的,它打击了专制主义的世俗统治,启导了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5、17世纪中国和18世纪法国都产生启蒙思想共同原因?同为启蒙思想为什么在中国被称为“中世纪产物”,而法国被称为“近代社会宣言书”?(1)共同原因:资本主义因素产生和发展;封建专制统治腐朽。(2)区别: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还十分薄弱;黄宗羲等地主知识分子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欧洲: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孟德斯鸠等资产阶级思想家以科学为指导,构建资产阶级国家的理想蓝图。法国启蒙思想家们倡导科学和民主,宣扬平等和自由,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第15课近代科学技术革命一、近代科技革命的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2、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3、欧洲出现了许多科学巨匠。4、中国的四大发明、古希腊的自然哲学等传入西欧,启迪了人们的思想;5、新航路开辟和新大陆的发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6、欧洲先进国家保护;7、新型的政治制度在欧洲建立;二、近代天文学从哥白尼到伽利略1、哥白尼:波兰天文学家,提出太阳中心说,(1)背景:中世纪末期,基督教宣扬的地球中心说在欧洲仍然占据统治地位;由于观测技术的进步(2)影响: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从根本上动摇了神学的理论基础,是“近代天文学奠基人”。2、伽利略: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1)伽利略创立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发现木星的四颗卫星,论证了“日心说”。(2)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三、物理学牛顿经典力学1、牛顿:英国科学家,发现万有引力定理和牛顿力学三定律2、贡献:(1)牛顿是数学微积分的创立者之一;(2)创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理论体系,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3)代表作:力学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3、牛顿力学定律:是以严格的数学方法和逻辑体系把宇宙间的运动统一起来,对人类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4、意义:(影响)(1)牛顿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2)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及与之有关的理论基础;(3)牛顿力学的创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4)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5)还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6)对人类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范例。(7)但牛顿只是确认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其理论体系还有局限性。5、历史地位:标志着科学时代的开始;引发第一次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为法国启蒙思想家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四、生物学达尔文进化论1、背景:(1)19世纪前神创论占统治地位,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洗礼,基督教神创论受到挑战;(2)17-18世纪的西欧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相继发生,科学技术进步,思想文化更加开放;(3)19世纪,生物学领掀起一场革命。细胞学说、进化论、能量守恒定律被誉为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或:简述背景: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政治上:1418世纪以来的思想解放洗礼,冲击基督权威科学进步:系列自然科学的发展,生物、生理学的成就2、主要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