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2)语文试题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301111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2)语文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2)语文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2)语文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2)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春节期间,在橘子洲头,近万人挥舞国旗,高声同唱我和我的祖国,给祖国送上新春祝福。B2月5日,大约有100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岳麓山下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C今年春晚,葛优等人表演了小品儿子来了,因真切反映社会现实而深受观众所喜爱。D中考临近,如何把握好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是每一个学子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2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随着利比亚反政府武装“国民军”的强势崛起,至四月攻占首都附近重镇盖尔杨市,利比亚已陷入全面内战的阴霾之中。B今年一开年,印巴两国就爆发了较大规模的边境流血冲突,一时之间国际社会纷纷通过各种途径进行斡旋,终于使事态得以暂时和缓。C俗语有“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所谓“龙抬头”,指的是从这天开始冬眠中销声匿迹的百虫要开始苏醒了,农民们也要告别农闲时光下地忙碌了。D据报道,美国一个马戏团的七名演员在搭人梯走钢丝表演时,突然失衡从高空坠落,当场造成数人重伤,并使在场的观众惊叫连连,叹为观止,吓出一身冷汗。二、字词书写3 . 请将下面内容用楷书正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春华秋实姹紫嫣红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时间去哪儿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这酋歌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是啊,时间到底去哪儿了?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裘明,对时闻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大脑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邀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幼时,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记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时,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幼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一一在那之前,儿意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希望怏快长大,但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过得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通常还没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时间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才觉得这才是1分钟的时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去时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的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最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感觉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觉得时间很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外界的事物已经失去了新鲜感,更多的是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生活中的信息处理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适应性”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一天在不经意间就过去了。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覺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4 . 文章第段引用时间都去哪了这首歌的歌词,有什么作用?.5 . 第段画横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 实验表明, 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通常还没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时间了,而老年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才觉得这才是1分钟的时长。6 . 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7 . 下列选项中与原文表达一致的是( )A儿童的大脑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只有完全发育成熟,他们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才能完全形成。B7岁时,大多数孩子的童年记忆迅速衰退。这是因为在这之前,他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C在生命的进程中,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常常感觉时间过得太快。D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对他们而言就会显得越漫长。诗有盈盈腰韩 银清代人褚人获坚瓠集载:一天晚上,云淡风轻,对月赏梅,苏小妹、苏东坡、黄庭坚三人论诗,小妹言:“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若联作五言句,各于中间加腰,以何为妙?”东坡沉吟捋须,哦曰:“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不佳。”小妹笑云。黄庭坚思忖良久,拱手试云:“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亦不佳。”小妹又笑云。东坡、山谷(黄庭坚号山谷道人)转向小妹小妹又是一笑,轻轻吟道:“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东坡、山谷复吟、品鉴,皆叹神妙。小妹之联语有何佳妙呢?我以为,“扶”者,轻巧细腻,有动人心扉之感;“失”者,出人意料,笔意却是在“得”,正所谓“月失梅,梅得月”。诗是语言之艺术。遣词用字,贵在生动、鲜明。诗眼,常常在一字之妙。在此联句中,“失”字用得格外传神,在“淡月”和“梅花”之间夹上“失”字,使读者由诗境进入了画境,沐浴在淡淡的月色之中,神游于朦朦胧胧的月景之内。如此品味小妹之联语,可谓享风柳梦,道梅月情。她走笔如画,叙意入雅,一“扶”一“失”,一“娇”一“闪”,隐约似见,令人心动。 经过多次咀嚼“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所勾画的奇妙境界,我不断想着那字句,想着那字句中的风情,想着那风情中的轻风、细柳、淡月、梅花微风与细柳、淡月与梅花各有依恋、各表情结。说不清是轻风的“嬉闹”好,还是淡月的“窥望”美,那种爱的默契一样发生在微风与细柳、淡月与梅花之间,“如泉水般轻声流淌”。这两对“情人”心心相印的神妙情感,完全融在天籁的静谧中,似可捉到又很难抓握,似在远处又像就在眼前。心中不期然闯出我的另一新句:“轻风梳细柳,淡月印梅花。” 复吟“轻风梳细柳,淡月印梅花”,真的很美。一字挪移,遍地风流,流动的是机妙,更是深恋。(选自散文选刊)8 . “诗有盈盈腰”中“腰”指的是什么?9 . 文章以“诗有盈盈腰”为题,有何妙处?10 . 苏小妹的“扶”和“失”字比黄庭坚的“舞”和“隐”字好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分析。11 . 请在不改变诗意的基础上,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为五言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 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四、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后面小题。【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12 .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如鸣佩环(如:好像)B悄怆幽邃(悄怆:寂静得让人感到忧伤)C谁道人生无再少 (再少:再年轻)D水尤清冽(清冽:清澈)13 .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萧萧/暮雨子/规啼B隔/篁竹C青树/翠蔓D四面/竹树/环合14 . 下列选项中两个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为坻B水尤清冽以其境过清C不可知其源以其境过清D伐竹取道谁道人生无再少15 . 对诗文内容或情感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乙词上阕描写了兰溪淡雅宁静的春之景。B甲文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乙词借助兰芽、溪水、洁净小路表现了兰溪的清新优美。C甲文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乙词“萧萧暮雨子规啼”句既照应了前面对溪水、沙路的描写,又烘托出一种凄冷的环境。D甲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乙词中描写了蒙蒙细雨、子规的悲啼,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悲伤。16 . 下列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第一段“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一句,表现了作者游兴之浓和石潭环境的清幽。B甲文第二段中借助对鱼动静结合的描写,表现了水的清澈。C乙词中“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感叹自己已满头白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内心充满了悲伤之情。D甲文“全石以为底”一句既表现了潭水之清,又暗示了石潭之小。17 . 将甲文中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18 . 试展开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山下兰芽短浸溪“一句中的早春景象。(至少要用一种修辞手法。)五、句子默写19 . 古诗文默写。(1)_,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2)_,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足蒸暑土气,_。(白居易观刈麦)(4)因思杜陵梦,_。(温庭筠商山早行)(5)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6)疑怪昨宵春梦好,_。(晏殊破阵子)(7)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_, _”这两句诗,运用典故,真实细腻地抒发了诗人思家盼归而又不能归的矛盾心情。(8)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显示出英雄仗剑杀敌、报效朝廷的气概;而辛弃疾在破阵 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_, _”勾勒出英雄骑马挽弓、冲锋陷阵的豪壮姿态。六、课外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牧竖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注释)牧坚:牧童。竖,童仆。谋分捉之;商量好每人捉一只小狼。去:距离。仓皇:惊慌。嗥(ho):狼的叫声。号(ho)且爬抓:一边大声吼,一边抓挠树身。致:使。趋:向,到。跑(po):同“刨”,兽用前爪刨地。20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甚仓皇意:心意B大狼闻声仰视闻:听到C狼闻声四顾顾:看D气已绝矣绝:断21 . 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久之不动A夫君子之行(诫子书)B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C学而时习之(论语十二则)D久之,目似瞑(狼)22 . 下列句子,与“穴有小狼二”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B贤哉,回也(论语十二章)C白雪纷纷何所似(咏雪)D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23 . 比较阅读课文狼和牧竖两文,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课文狼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牧竖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了伟大的母爱。B课文狼和牧竖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C课文狼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牧竖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D课文狼和牧竖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24 .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七、名著阅读25 . 西游记向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神魔世界,很多人物都有神奇的本领。在孙悟空的诸多本领中,你觉得哪个最为神奇?请结合小说中的具体情节谈谈。八、综合性学习26 . 综合性学习。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开展绿色阅读节活动,七年级某班开展诗歌朗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感谢汪国真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清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亲吻一朵雪花你却给了我银色的世界(1)朗读诗歌要把握节奏,请用“/”为下面诗句表明停顿。(要求:标两处,标在恰当的位置)你 却 给 了 我 银 色 的 世 界(2)调皮的明明将抄在黑板上的诗悄悄擦去两句。请根据这首诗的内容和句式的特点,发挥想象,在横线上补写两句。(3)莉莉兴奋地说:“我特别喜欢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朗诵时把重音放在了,我的理由是。请你根据诗歌的意思,帮莉莉给划线句子标出重音,并说明原因。(只标一处)(4)一向胆小的文文也跃跃欲试,可站在讲台上,怎么也张不开口。请你劝说文文,鼓励他大胆地把这首诗读出来。(5)在七上前三个单元的课文中,瑶瑶向同学们建议朗读课文中的经典名篇段落。请你仿照示例帮她填写下面的推荐表。(备选篇目春秋天的怀念金色花再塑生命的人)篇目作者主题词分享理由散步莫怀戚“责任”文章通过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事件,引发了作者的一种“生命的感慨”,体现了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重任的责任感、使命感。九、作文27 . 题目一:“多情自古伤离别”我们就要毕业分别了,但岁月无情人有情。回首过往,我们一起欢笑过,流泪过,努力过,灰心过,懂事过,荒唐过总有一些事让我们难以忘怀,请将“这些年,我们一起”补充完整写一篇作文。题目二: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材料一:“找不到父母的孩子,请坐上任意一辆公交车,司机会为你联系家人。5月1日起,全国公交车已正式成为中国失联儿童的守护车。”警方表示,此消息不实。材料二:“一位中国游客在东国旅游时,由于同时食用牛奶、榴莲,导致中毒,引发心脏病,猝死。”食品专家表示此说法缺乏科学依据。材料三:“帮忙扩散,一个3岁小女孩在锦绣花园小区附近被一个四十多岁男人拐走,有知情者请告知。联系人宁继春,13940292999.请伸出手指,看到就转转。”警方表示,此类消息均为虚假不实传言。以上材料均摘自央视新闻“朋友圈的谣言”朋友圈里的消息有真假,生活中的人们有善恶,这需要我们有一双火眼金睛,有一颗明辨是非的心,去甄别,不盲从,请以“擦亮双眼,甄别真假”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以上两题,任选一题作文(若选题目一,须把题目补充完整);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表达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书写正确、规范、美观;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四、文言文阅读1、五、句子默写1、六、课外阅读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