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0808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期末联合考试高 一 历 史 试 卷温馨提示:1、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请同学们务必在答题卡及试卷的规定位置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填写(填涂)准确,涂考号时请使用2B铅笔。3、请考生将第卷(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正确涂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如需改动请先用橡皮擦擦干净,再改涂正确答案;第卷(非选择题)答案正确书写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内,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答案书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卷,由监考教师收回,考生自己保管好试卷,评讲时带来。4、考试时请同学们沉着、冷静、细心、认真,预祝同学们考试顺利!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个人观念淡漠C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D专制王权强大2有学者认为,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保持了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四个基础性制度郡县制度、尊儒制度、 、国有专营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中央集权的“大厦”。划线部分应填的制度是 A分封制度 B科举制度 C三公九卿制度 D三省六部制度3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下列事件与“妥协”相距甚远的是 A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B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C1945年国共双十协定 D1787年美国宪法4孙中山说:“在中国君主时代,有专管弹劾的官,像唐朝的谏议大夫和清朝的御史之类,就是遇到了君主有过,也可冒死直谏。”他认为古代中国的监察谏议制度A削弱了皇权 B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杜绝了腐败 D利于谏正皇帝的过失5十二铜表法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唐律疏议规定:诸八议者(八议指亲、故、贤、能、功等八类人),犯死罪,皆条所坐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流罪以下,减一等。相比之下,两者最大的区别是 A是否重视纲常伦理 B是否注重法律的公平公正C是否保护个人利益 D皇帝是否拥有最高裁决权6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这一现象是雅典A政治体制的产物 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C频繁改革的结果 D公民自由受限的体现71845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法案:禁止总统在未经过国会同意拨款的前提下授权建造海上缉私船。总统约翰泰勒否决了该法案,但国会推翻了总统的否决。根据美国宪法,随后A这项法案将会自动生效 B国会将自行建造缉私船 C最高法院可废除该法案 D总统可再次否决该法案8著名历史学家刘宗绪曾指出:“压迫与反压迫、剥削与反剥削、侵略与反侵略的斗争,以及革命、起义、暴动等等事件与过程,常常被列为重点。实事求是地讲,这些事件中的大部分,多半是属于为争取文明进步而付出的代价。这一切当然是必须讲的。但是如果只讲代价部分,不讲或少讲文明进步本身,不论述文明成果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这能算是完整的历史吗?”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必须从文明演进的角度去研究历史B充分肯定阶级斗争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直接动力C辩证地看待成果与代价是一种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D认为“压迫、剥削、侵略”是应该完全肯定的91919年7月,苏俄政府表示愿意援助中国摆脱外国压迫,废除以往沙俄与中国所签不平等条约。于是,“中国的亲俄之风甚嚣尘上”。上述“亲俄之风”表现在 五四运动的爆发 中共“一大”的召开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建立A B C D10天朝的镜像一书中描述:“无数中国人在1911年被革命的细菌所传染,并于一夜之间在没有具备任何新思想的情况下,变成了暴力反满和反君主政体者。革命党人发明的反满口号很快被大量中国人拾起。”这反映了辛亥革命 A爆发的条件已经成熟 B许多参与者具有盲目性C参与民众反对君主制 D革命党人发动民众参与 11“好花终须绿叶扶”、“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这些说法最能说明新中国哪一项制度实行的必要性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12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作者评价的是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 D国民大革命13法国歌谣两只老虎传入中国后衍生出多个版本的歌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代中国的革命话语。下列歌词版本产生于国民革命时期的是 A“打倒老蒋,打倒老蒋,除军阀!除军阀!”B“打倒土豪,打倒土豪,分田地!分田地!”C“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D“打倒日本,打倒日本,除汉奸!除汉奸!”14王桧林在抗日战争一书中指出:“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存在两个战场。这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增加了中国历史的复杂性。”这两个战场A是1937年以来中国政治军事发展的结果B极大地影响了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政局 C在抗击日军时所处的战略地位相同D在抗击日军时实施的战略战术相同的15屈文生将南京条约中有关香港岛的英文官本、中文官本及其中译本整理成为下面表格:表格中的信息反映出英方官本中文官本中译本Cade给予割让to be possessed in perpetuity长远据守主掌永久占用A中英两国君主的政治地位不同 B中英两国对香港问题针锋相对 C清朝天朝上国的观念依旧浓厚 D清朝否认英国拥有香港主权16“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这旨在说明十月革命的意义是A开创了社会主义的道路 B实现了俄国社会的转型C借鉴了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 D否定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17五四运动被称为创造一种新的现代文明以挽救中国。“新”的主要表现是A知识分子发挥着移风易俗的重要作用 B激发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C弘扬科学和民主成为五四的精神核心 D爱国主义与宣传马克思主义逐步结合181986年美国记者华莱士在采访邓小平时问道:“台湾有什么必要同大陆统一?”邓小平说:“这首先是个民族问题,民族的感情问题。凡是中华民族的子孙,都希望中国能统一,分裂总是违背民族意志的。其次,只要台湾不同大陆统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地位是没有保障的,不知道哪一天又被别人拿去了。”这说明对于台湾问题,中央政府的出发点是A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 B充分尊重台湾历史和现状C考虑国际、国内的发展状况 D保障民族关系的稳定繁荣19“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刊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A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是权宜之计 B中国意图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C新中国外交带有很强的敌视性 D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20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某时期政权组织结构示意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的领导 具有新民主主义政权性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履行职权 领导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A B C D21中国人的政治智慧是无与伦比和无限美妙的。周恩来教会人类怎么为人处世;邓小平教会人类怎么解决恩怨情仇。符合材料该主题的理论或政策分别是A求同存异、四项基本原则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国两制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济建设为中心 D求同存异、市场经济理论22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一次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他态度发生转变的原因是这次会议 A号召亚非国家采取团结起来实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B是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C超越了意识形态并加强了亚非国家之间的合作关系D周恩来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广泛接受23有学者指出,“冷战是两个远房表兄弟之间就实现这个世界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最好的道路问题而展开的竞争,不是现代化与全球化的朋友与敌人之间的竞争。”由此可知 A意识形态分歧是美苏冷战的重要因素 B冷战的实质是现代化与全球化的竞争C冷战下的各国始终处于敌对状态之中 D冷战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提供了动力24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的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说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的话,说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众多“巨人”的出现标志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B发展中的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C当今世界是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D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第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题,25题16分,26题22分,27题14分,共52分)25(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 习近平指出,本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以“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为主题,可谓恰逢其时,既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长远的历史意义。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联合国成立70周年,万隆会议召开60周年,东盟共同体建成之年。这是值得人们纪念的重要年份,也是激发人们铭记历史、鉴往知来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指出,强调亚洲要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新未来,必须在世界前进的步伐中前进、在世界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我们要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抗日战争胜利“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8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70周年世界政治趋势特征,并结合史实谈谈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8分)26(22分)西方民主思想的源头可追溯到古希腊,近代西方国家创造出了多党议会民主和三权分立的政治架构,对其社会发展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时间推移,其弊端也日益显现,甚至制约着其自身的发展。材料一 最后的裁决不是决定于法律而是决定于群众,他们的命令代替了法律,这种情况是由蛊惑家造成的。在以法律为依据的民主政体中,最好的公民占据了首位,那里没有蛊惑家在这里民众成为集体的君王,他们不在法律的控制下,成长为君主专制,佞臣得势。这种民主政体和君主制的僭主相似,二者都对好的公民实行专制统治,平民的命令相当于暴君的诏令,蛊惑家之于平民佞臣之于僭主。因为群众听他们的,他们就代表了群众意志左右国政。这样的民主政体实在不能不受到指责,因为那里法律没有了权威,可以说没有宪法。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材料二 盖洛普民调所2011年9月20日发布的民调报告称,49%的选民认为两党都不代表美国人民,而无党派选民中持此观点者高达60%。有趣的是,仅10年来,美国人对“一党政府”(总统和国会多数党同属于一个党)还是“两党政府”(总统和国会多数党不同属一个党)的选择一直反复不定,但有两点呈现某些定向趋势。其一,认为“两党政府”好的选民从2005年达到36%的最高点以后就呈现出下降的总趋势,到2012年下降到23%其二,认为“一党政府”好的选择平均值明显高于认为“两党政府”好的选民比例,而且其比例有日趋增长的趋势。庞卓恒西方式的“宪政民主”不具有普世价值材料三 西方国家把本应该是内容丰富、文化深厚、操作精致的民主大大简化“程序是万能的”则导致了西方民主制度的游戏化:民主已经被简化为竞选程序,竞选程序又被简化为政治营销,政治营销又被等同于拼资源、拼谋略、拼演艺表演。在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上,西方所谓“只要程序正确,谁上台都无所谓”的“游戏民主”似乎越来越玩不转。经济学人:“(西方)民主正在毁掉西方,尤其是美国,因为这种制度使政治僵局制度化,使决策平庸化,还经常选出一些像小布什这样的二流领导人”。“美国梦”今天之所以风光不再,主因就是美国的资本力量似乎已经压倒了政治和社会力量。西方世界今天经历的一场又一场危机背后都有政治制度的原因。西方自己也应该反省自己的政治制度。 张维为西方民主真的该吃药了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1)概括材料一中雅典民主政体的局限。(6分)(2)归纳材料二中美国选民对“一党政府”还是“两党政府”的选择趋势。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力制衡和监督的角度,分析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6分)(3)材料三作者认为西方民主制度存在哪些主要问题?纵观近代以来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历史,你如何看待材料三作者的观点?(10分)2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联合苏联,联合各人民民主国家,联合其它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团结成国际统一战线,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初,尼克松曾发表演说:“就长期观点而言,我们根本不能让中国永远排除在国际大家庭之外,独自孕育幻想、坚持仇恨和威胁邻邦。在这个小小的地球上,不可能听任十亿人口愤怒地在孤立状态下生活。”-美国总统眼中的中国(1)材料一反映了新中国怎样的外交政策?该政策在当时有何作用?(6分)(2)材料二中美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8分)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历史孝感市七校教学联盟期末联合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4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CBCDBAACCBDB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CBCADADABCAB二、非选择题(25题16分,26题22分,27题14分,共52分)25.(16分)(1)说明:促进中华民族觉醒,激发爱国热情;取得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首次完全胜利;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提高中国国际地位;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8分)(2)特征: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2分)构建:必须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如万隆会议形成的万隆精神。必须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如联合国在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作用。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如经济全球化,文化交流全球化。必须反对战争,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如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都带来了巨大损失。(任答3点得6分)26.(22分)(1)局限:命令代替了法律;法律失去约束力(权力不受法律约束);参政公民的政治素养参差不齐,重大决策容易受少数蛊惑家的影响。(6分)(2)趋势:选择“一党政府”好的选民比例明显高于选择“两党政府”好,且呈日趋增长的趋势。(2分)原因:立法权与行政权制衡作用的削弱;两党竞争相互监督的作用在削弱。(4分)(3)问题:民主制度游戏化、程序化,过于注重形式;政治僵局制度化;决策平庸化;为利益集团所操纵;缺乏完善的选人用人机制,忽视人才素质。(任答3点得6分)看待:作者看到了西方民主制度存在的弊端,并指出西方民主制度必须改革;但未能看到其进步性。(4分)27.(14分)(1)“一边倒”政策。(2分)作用:巩固革命成果,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利用外援进行经济建设。(4分)(2)态度:美国从敌视中国转变为愿意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2分)成就:1971年中国恢复了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国际上掀起了一股与中国建交的高潮。(任答3点得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