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0736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不法分子不断散布言论,干着分裂祖国的勾当,这些危言危行总有一天会成为套在他们脖子上的绞索。B陈老板看到这儿的工作条件很差,就自掏腰包,为改善我们的工作条件尽了一点绵薄之力。C泰兴的工业园区景色宜人,周围高楼鳞次栉比,你不会想到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D在改革发展的新时代,我们年轻人要有风烛残年的精神,敢于迎接任何前所未有的挑战。2 . 下列没有语病的项是( )A学校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打开观察社会、眺望世界。B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代表的是一种做事态度,而这种态度可以让你更接近成功。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D壮乡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味道清香,口感绵软,是壮家人特有的民族传统手艺。3 . 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她轻盈的舞步、优美的姿势,赢得了大家的阵阵掌声。B小明成功偷取了办公室的模拟试卷,大家表达了由衷的赞赏。C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久久回荡在体育场的上空。D他作为学校教师队伍中的新秀, 承担了大量的教科研任务。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听说书孙犁我的故乡的原始住处,据说是山西的移良,离山西省是很远的。在我们那一条街上,有好几户人家,以长年去山西做小生意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而且一直传下好几辈。其中有一个人,我叫他德胜大伯,那时他有四十岁上下。每年回来,如果是夏秋之间农活稍闲的时候,我们一条街上的人,吃过晚饭,坐在碾盘旁边去乘凉。一家大梢门两旁,有两个柳木门墩,德胜大伯常常被人们推请坐在一个门墩上面,给人们讲说评书,另一个门墩上,照例是坐一位年纪大辈数高的人,和他对称。我记得他在这里讲过七侠五义等故事,他讲得真好,就像一个专业艺人一样。他并不识字,这我是记得很清楚的。他常年在外,他家的大娘,因为身材高,我们都叫她“大个儿大妈”。她每天挎着一个大柳条篮子,敲着小铜锣卖烧饼馃子。德胜大伯回来,有时帮她记记账,他把高粱的茎秆,截成笔帽那么长,用绳穿结起来,横挂在炕头的墙壁上,这就叫“账码”,谁赊多少谁还多少,他就站在炕上,用手推拨那些茎秆儿,很有些结绳而治的味道。他对评书记得很清楚,讲得也很熟练,我想他也不是花钱到娱乐场所听来的。他在山西做生意,长年住在小旅店里,同住的人,干什么的人都有,夜晚没事,也许就请会说评书的人,免费说两段,为长年旅行在外的人们消愁解闷,日子长了,他就记住了全部。他可能也说过一些山西人的风俗习惯,因为我年岁小,对这些没兴趣,都忘记了。德胜大伯在做小买卖途中,遇到瘟疫,死在外地的荒村小店里。他留下一个独生子叫铁锤。前几年,我回家乡,见到铁锤,一家人住在高爽的新房里,屋里陈设,在全村也是最讲究的。他心灵手巧,能做木工,并且能在玻璃片上画花鸟和山水,大受远近要结婚的青年农民的欢迎。他在公社担任会计,算法精通。德胜大伯说的是评书,也叫平话,就是只凭演说,不加伴奏。在乡村,麦秋过后,还常有职业性的说书人,来到街头。其实,他们也多半是业余的,或是半职业性的。他们说唱完了以后,有的由经管人给他们敛些新打下的粮食;有的是自己兼做小买卖,比如卖针,在他说唱中间,由一个管事人,在妇女群中,给他卖完那一部分针就是了。这一种人,多是说快书,即不用弦子,只用鼓板。骑着一辆自行车,车后座做鼓架。他们不说整本,只说小段。卖完针,就又到别的村庄去了。一年秋后,村里来了弟兄三人,推着一车羊毛,说是会说书,兼有擀毡条的手艺。第一天晚上,就在街头说了起来,老大弹弦,老二说呼家将,真正的西河大鼓,韵调很好。村里一些老年的书迷,大为赞赏。第二天就去给他们张罗生意,挨家挨户去动员:擀毡条。他们在村里住了三四个月,每天夜晚说呼家将。冬天天冷,就把书场移到一家茶馆的大房子里。眼看就要过年了,呼延庆的擂还没打成。每天晚上预告,明天就可以打擂了,第二天晚上,书中又出了岔子,还是打不成。人们盼呀,盼呀,大人孩子都在盼。村里娶儿聘妇要擀毡条的主,也差不多都擀了,几个老书迷,还在四处动员:“擀一条吧,冬天铺在炕上多暖和呀!再说,你不擀毡条,呼延庆也打不了擂呀!”直到腊月二十老几,弟兄三个看着这村里实在也没有生意可做了,才结束了呼家将。他们这部长篇,如果整理出版,我想一定也有两块大砖头那么厚吧。(选自孙犁童年漫忆,有删改)4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的三种说书人。5 . 在叙述中,文章详写了哪种说书人?这是怎样的一个人?6 . 德胜大伯独生子铁锤的记述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7 . 巴金和孙犁被誉为“当代散文星空中的双星”,请赏析第自然段的妙处。8 . 通过对“听说书”的回忆,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阅读微信谨防病态过去总说我们的阅读量低,其实,那要看阅读什么,读书的数量确实不高,可读微信的时间和数量,恐怕在世界上都数一数二。不妨看看四周,无时无刻不在那里看微信,可以说是任何地方的风景。开会、上课、听讲,凡是低着头的,十有八九是在读微信;上班时间看微信,已经成了常态行为,更何况微信与工作有关的也不在少数;坐公交、乘火车,等在候车室、候机室、候诊室里,盯着微信的恐怕占大多数,幸亏飞机上不许开手机否则,读微信的比例大概接近百分之百。从前纸质媒体独占天下时,蹲厕所看报是一景,今天,上厕所不看微信的还剩下多少?微信的诞生,当然是好事,让阅读大大提速,看什么都变得无比便捷,可这种如潮水一般涌来的微信量也很容易令人沉迷。须臾离不开微信,一刻不盯着微信就有如失魂落魄,这已经是很多人的生活常态;一家几口各看各的微信,还互转互动,这已经是当今家庭生活的普遍景致。姑且不说在看微信中度过的生活究竟是好是赖,仅是把阅读都耗费在微信里,就会让原本已经少得可怜的读书时间更无一席之地。书痴,古往令来向来都是少数,但微信痴如今正与日俱增。阅读微信一旦成瘾,茶饭无心、睡眠不足、耽误了正事,恐怕就是病态了,不仅无益于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带来诸多副作用。因为这种病态阅读常常是排他的、痴迷的、偏听偏信的,即便谬误就在眼前,也浑然不觉。尽管读微信也是阅读,好微信就是好文章,好的微信公众号就是一张好报纸、一本好刊物,甚至是一部便携式的好书,可是,阅读那些转来发去的微信时你也会发现,这毕竟有别于书籍、报刊。个人间转发的微信大多是单向的,很少能看到相左的意见,即使有,往往也难得再次转发到同一个人的手里。这还不如阅读报刊,起码不同的说法、争论的意见都可以相继呈现;更不如网页,不但有不同的声音,而且还有纠错的跟帖及时出现。前些时候,一则大学生只因掏了家门口的鸟窝而被判重刑的消息,除在报纸、网络上竞相传播外,在微信里更是频频转发,可当真相披露出来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都有报道,唯独相关真相的微信却在转发中不见了踪影,于是,就给只专注于微信传播的人留下了极为片面的印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微信群遍布的今天,可谓特别恰当的形容。不少微信群正日益走向近亲繁殖,在相同认知、经历、层次、职业的人组成的各类微信群里,传播的微信都在相同水平上徘徊,所以,沉浸、徜徉在这样的微信群中,很难受到启迪和提升,大家需要的只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以致很多错误百出的微信可以反复疯转。有的微信传递的消息说是昨天的,可照片和视频里的着装都与季节不符;有的微信说得尽管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但又有谁在乎这些呢?阅读微信有可能成为病态,而转发微信也可以变成许多人的癣好,转得瘾头十足。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是中国人就转”“有良心的就转”等词语作为噱头,可等你打开一看,恐怕只有没良心的才会转了。不过,这种自以为是的微信转发,却很合乎病态阅读的胃口,只图叫座,不顾事实。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但不能过度,过度就会陷入病态,病态的结果就是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9 . 请你概括一下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10 . 第一自然段文句中“恐怕”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11 . 从文段论述看,微信阅读会给我们带来哪些负面影响?12 .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的微信尽管说得慷慨激昂,可连基本常识都是错的,年月日都没说对,这样的微信仍被疯转,原因是那些转发的人需要的是纵情宣泄和盲目点赞。B阅读微信一旦成瘾,恐怕就是病态了,这种病态不仅会使人正常的阅读时间减少,而且还会表现出其特有的病症,在精神上和身体上都会有所表现。C转发微信变成了许多人的癖好,为了获得转发量,不惜用“转疯了”“不能不转”等词语作为噱头,这种自以为是的做法,实际上绑架了人们的道德,让人不得不转发。D阅读微信原本是好事,转发微信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不过度地阅读和转发,就不容易陷入病态,也就不容易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乙)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隆中对)13 . 下面各组句中划线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此诚不可与争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国险而民附益州险塞C以弱为强者贤能为之用D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14 . 翻译两个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15 . 回答下列问题乙文段在写作手法上的主要特色是什么?请作简要说明。四、句子默写16 . 古诗文名句填空。(1)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因思杜陵梦,_。(温庭筠商山早行)(3)2018年来,杭州的初雪刷爆朋友圈,雪中的西湖银装素裹,举目皆白,正如当年张岱湖心亭看雪中所描述的“_,_”。(4)白露既降,天气转凉,海外游子在秋夜里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杜甫在月夜忆舍弟的“_,_”来抒发自己无比思念家乡亲人的情感。五、诗歌鉴赏17 .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杨万里梅从山下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分析三、四句中加点的叠词的表达效果。六、名著阅读文段二我很想望一望大海,要是有什么机会,这是我唯一可以逃生的地方。我假装病得很重,要求带一位仆人到海边去呼吸新鲜空气。仆人提着我的箱子向海边的岩石走去。我感觉不大舒服,就跟仆人说我想在吊床上打一个盹儿。那仆人以为不会发生什么危险,就到岩石中间去找寻鸟蛋去了。18 . 选段作者是_,他是_(国别)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19 . 选段写的是格列佛游历大人国的一个片段。请你说说格列佛是怎样离开大人国的?20 . 格列佛在离开大人国时,收集了哪些奇异的东西?(写出两种)21 . 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最重要的是学会思考,与大师进行精神对话。请你谈谈格列佛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以及给你的人生启示。七、综合性学习22 .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问题。【材料一】“中国诗词大会”徽标【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以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通过演播室比赛的形式,重温经典诗词。“技术手段+艺术表达”的表现形式得到观众称道,大家认为这使节目既有诗意,又有新意。一方面运用舞美、动画、音乐等视听技术手段,对演播室进行360度意境营造,让诗词在演播室中“活”起来;另一方面精心设计嘉宾解读环节,让“冷”知识在“热”背景中复活。在遇到诗词中的难点或者话题点时,节目组特意邀请的像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等几位观众喜爱的文化专家便会起到说文解字的作用,或巧妙地把每道题目引申为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或深刻解读诗人创作的社会文化背景,辅以现场多媒体手段,将原本有些生冷的内容,通过丰富多元化的方式“热”呈现,生动再现诗词背后的故事,引导观众真正感悟到中华诗词的美好精髓。 (1)结合材料,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活”:“热”:(2)中国诗词大会播出以后,网友对徽标赞声一片。请你说说徽标设计的妙处。23 .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 分)班级开展“气象物候”专题研究活动,你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参与活动:(诗海撷趣)从熟悉的诗歌中摘抄一句含有物候现象的诗句,并解释其中的物候规律。(3 分)诗句我的解释(传统探究)请仿照示例,从二十四节气(如冬至、霜降、芒种)中任选两个解释含义。(2 分)示例:清明,表示天气晴朗温暖,草木返青。(口语交际)你的同学小明认为“黄河远上白云间”一句想象奇特,请你从物候学的角度对这句话提出不同看法。(3分)八、作文24 . 作文,题目:挑战要求: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600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二、现代文阅读1、2、三、文言文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综合性学习1、2、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