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模拟)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06990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汉语中有大量的中性词,因其不带褒贬的色彩,所以可以结合语境,表现出不同的情感。例如:我真为他骄傲! 他骄傲得不得了。B中国是礼仪之邦,来往称呼往往使用敬辞。如用“令堂”称对方的父亲,用“令尊”称对方的母亲。这样称呼显得有礼貌。C朱自清,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散文集背影等。老舍,原名舒庆春,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D世说新语,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就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两则。2 . 依次填入文段横线处最恰当的短语是( )走进农场,给人一种步入人间仙境之感。这里树种繁多,葱茏茂密;奇山异石,雄奇美丽;流泉飞瀑,蔚为壮观。这里,四季风光迷人,美不胜收。春天,遍地鲜花,;夏天,绿树成荫,;秋天,层林叠翠;冬天,山清水秀,。A水流潺潺莺歌燕舞满山红叶腊梅争芳B腊梅争芳莺歌燕舞水流潺潺满山红叶C莺歌燕舞水流潺潺满山红叶腊梅争芳D腊梅争芳莺歌燕舞水流潺潺满山红叶3 . 作品、作家、国籍完全正确的是( )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英国B最后一课都德德国C观舞记林海音中国D社戏鲁迅中国4 .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国家遇到艰难的国运时,能否闯过去,关键在于这个国家有雄健的国民。B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些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C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供电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D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二、字词书写5 . 将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和加点汉字的注音依次填入文后方格内。时光老人脱下夏的衣裳,秋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了。秋风送爽,凉意浓浓;秋雨莅临,声声悦耳。秋,没有了夏的zo动,沉淀了春的色彩,为冬贮存了温情。秋,仔细品味,别有一fn滋味上心头。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 回答下面小题。三种诸葛亮邓拓谈起诸葛亮,一般人对他大概都有好感。是不是每个人都喜欢他呢?那也不尽然。有的人对于诸葛亮不但没有好感,反而很有恶感。比如在云南,有的少数民族同胞就很不喜欢诸葛亮。在他们那里,流传着一些民间故事,都以诸葛亮为讥嘲讽刺的对象。这是为什么呢?大概因为诸葛亮生在公元第三世纪的三国时代,不像我们现在懂得讲究民族政策,当时他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大民族主义的错误思想,得罪了一些兄弟民族。正是由于这个缘故,所以我们在三国演义中看到的所谓“七擒孟获”的故事,在云南有的兄弟民族的民间故事中,就变成了“七擒诸葛亮”,而孟获则受到同情和赞扬。如果从各个方面搜集各种材料,一一加以比较研究,我们将不难发现,人们所设想的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可能有多种多样的面目。例如,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描写的,算是历史家笔下的诸葛亮;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算是小说家笔下的诸葛亮。而在现时仍然流行于京剧舞台上的借东风等剧目中,诸葛亮的面目又是一种样子,这只能算是舞台上的诸葛亮。这些当然还是赞颂诸葛亮的居多。因为这些史籍、小说和戏剧之类,基本上都是在汉族人民群众中流行的。他们历来把诸葛亮当做先知先觉、多谋善断的伟大人物,似乎一切人的聪明智慧都无过于诸葛亮,都要以诸葛亮为代表。但是,我现在并不打算来谈论这些,而只想另外谈谈三种诸葛亮,即事前的诸葛亮、事后的诸葛亮和带汁的诸葛亮。人所共知,传说中的诸葛亮料事如神,不论遇到什么事情,他差不多都能够预先做出种种安排。所以,一般人提到诸葛亮,总认为他有先见之明。这就是我们说的事前的诸葛亮。这种诸葛亮当然是最可贵的了。为什么诸葛亮会有先见之明呢?是不是因为他懂得天文地理,熟悉阴阳五行,甚至于真的会呼风唤雨,驱使六丁六甲之类的天兵天将,简直像神仙一样的呢?当然不是。他之所以会有先见之明,主要还是因为他平素注意调查研究各种情况,熟悉各地山川形势、道路里程、民情风俗等等,并且有丰富的知识,对于政治、经济、历史的背景了如指掌。如果缺乏这些条件,任何先见之明就都不过是吹牛而已。但是,诸葛亮的先见之明也不宜过分加以夸大。实际上,他并非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情都有先见之明。误用马谡以致失守街亭,这不是缺乏先见之明吗?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我们评论古人,如果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未免太苛求了吧!说一句公平话,在千变万化的新事物面前,我们也不必过分强调事前的诸葛亮,宁可多一些事后的诸葛亮,倒也不坏。问题就要看我们对于事后的诸葛亮,究竟应该如何看?常常可以听见,有些人把事后诸葛亮当做了一种讽刺。如果对于那种光在旁边说风凉话,临事毫无主张,事后就哇啦哇啦的人,讽刺是应该的。否则,就是不应该的。因为诸葛亮的先见之明,无不是从无数次事后研究各种经验教训中得来的。有许多事情,在它们没有发生的时候,根本无法预断它们是什么样子;只有当它们已经发生了,至少是已经露出了萌芽之后,才有可能对它们进行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做出某些判断,估计它们的发展前途。因此,应该承认,在这种意义上,事后的诸葛亮还是有用处的。由事后的诸葛亮到事前的诸葛亮,这是一个正常的必经的认识过程。只有带汁的诸葛亮是最要不得的。这个名目见于岳飞的孙子岳珂的程史第十五卷郭倪自比诸葛亮的一条记载中。据称“郭棣帅淮东,倪从焉。议论自负,莫敢近之。一日,持扇题其上曰: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盖意以孔明自许。后屡败,倪自度不复振,对客泣数行。时彭法传师为法曹,好谑,适在座,谓人曰,此带汁诸葛亮也。传者莫不拊掌。”像郭倪这种带汁的诸葛亮,简直令人发笑,也令人作呕。然而,这也证明,冒充诸葛亮,假装诸葛亮是吓不住人的,总会有一天要原形毕露,被天下人所耻笑。 (选自邓拓散文选集百花出版社,有删改)6 . 下列的说法,属于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诸葛亮这个人物在历史学家、文学家的笔下是有区别的。B诸葛亮享有先见之明的美誉,是人们喜欢他而想象出来的。C诸葛亮不能作为智慧的化身,因为他误用马谡使街亭失守。D在千变万化的新事物面前,“事后诸葛亮”常因多嘴而坏事。7 . 文中“带汁的诸葛亮”有哪些特点?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8 . 下面两个句子中“诸葛亮”的意思一样吗?请解释。谈起诸葛亮,一般人对他大概都有好感。_我现在并不打算来谈论这些,而只想另外谈谈三种诸葛亮。_9 . 有专家认为:“读书时,如果能从作者的身份、立场、角度考虑作品的观点,我们会得到更多。”请运用文中的例子,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四、文言文阅读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0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_)(2)徐以杓酌油沥之(_)(3)康肃笑而遣之(_)11 . 用现代汉语表述下面句子。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12 . 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人对待自己长处的态度截然不同。那么你呢?请分别谈谈你如何看待自己及别人的长处。五、句子默写13 . 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_,凭君传语报平安。 出淤泥而不染,_。草树知春不久归,_。 谁家玉笛暗飞声,_。选择无处不在。面对陋室,刘禹锡选择坦然:“斯是陋室,_”;面对年迈的父亲,木兰选择担当,奔赴战场:“_,关山度若飞”。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丰乐亭游春(其三)欧阳修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14 . 这首诗写了暮春怎样的特征?15 . 游人对此怀着什么样的感情?七、名著阅读16 . 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1)阅读下面语段,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内容。经典名著的内容往往丰富多彩,引人入胜。西汉史学家的史记,记载了从黄帝至汉武帝元年间三千多年的史实。老舍先生在中叙述了男主人公为当时社会所迫,一步步从一个老实车夫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地道流氓无产者的故事;鲁迅在朝花夕拾中描写了儿时的保姆阿长、留学日本时的恩师和充满热情却终至失望的范爱农等人的形象。(2)有时候,“离开”也是一种人生的选择。下面两段对话分别是简爱和林冲准备“离开”时所说,请任选一个,结合故事写出她(他)因什么事而选择“离开”,并对其“离开”行为作简要评价。(一)“你走了,简?”“我走了,先生。”“你离开我了?”“是的。”“你不来了?你不愿来抚慰我,拯救我?我深沉的爱,凄楚的悲苦,疯狂的祈求,你都无动于衷?”(节选自简爱)(二)林冲便说道:“非是大官人不留小人,只因官司追捕甚紧求借林冲些小盘缠,投奔他处栖身”柴进道:“既是兄长要行,小人有个去处,作书一封与兄长前去。”林冲道:“只不知投何处去?”柴进道:“是山东济州管下一个水乡,地名梁山泊去投那里入伙如何?”林冲道:“若得如此顾盼最好!”(节选自水浒传)八、作文17 . 请以向_学习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四、文言文阅读1、五、句子默写1、六、诗歌鉴赏1、七、名著阅读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