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模拟)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0623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划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芳馨(xng)禁锢众目睽睽(ku)相形见拙B阴霾(mi)感慨广袤无垠(mo)无与纶比C匀称(chn)消释相得益彰(zhng)持之以恒D绮丽(q)沉吟孜孜不倦(zh)格物至知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这只鹦鹉对我母亲真是一往情深,它热烈地追求她:在她的身边用各种古怪的姿势跳舞,一下子把它漂亮的冠毛打开来,一下子又合上;而且无论她到哪儿去,它都跟着;如果她不在,它一定像初来时找我一样,孜孜不倦地去找她。下列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从感情色彩看,“一下子把它漂亮的冠毛打开来”中“漂亮”为中性词。B从感情色彩看,“一往情深”“孜孜不倦”都是褒义词。C“热烈地追求”和“漂亮的冠毛”的短语类型是一样的。D“孜孜不倦地去找她”中“找”是动词。二、基础知识综合3 . 阅读下面语句,按要求答题。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chu。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鲁迅孔乙己)蠢笨的企鹅,胆却地把肥胖的身体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乏起白沫的大海上飞翔!(高尔基海燕)他们在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地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荤菜_阔chu_踱进_(2)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_改为_改为_(3)将画横线句子概括为一个成语:_。三、现代文阅读春到黄河边因为写了一篇南方的春天,就有读者要求再写一篇北方的春天,我何尝不愿意呢?作为一个北方人,这个春天在我心里已经藏了几十年,只是没有遇到合适的契机。北国之春自然比南边要来得迟一些,而且脚步也显得沉稳。回想一下,我第一次对春有较深的感受是在黄河边上,那时也就20出头。第一个活儿,就是在河套平原的黄河边防凌汛。“凌汛”这个词,也是北方早春的专有名词,我也是第一次听到。就是冰封一冬的黄河,在春的回暖中渐次苏醒,冰块开裂,漂流为凌。这流动的冰块如同一场地震或山洪暴发引起的泥石流,是半固体、半液体状,你推我操,挤挤擦擦,滚滚而下。如果前面走得慢一点,或者还有冰冻未开,后冰叠压,瞬间就会陡立而成冰坝。冰河泛滥,人或为鱼鳖。那时就要调飞机炸坝排险了。我就是这样受命于黄河开河之时,踏着春天的脚步走上人生舞台的。一般人对黄河的印象是奔腾万里,飞流直下,或是壶口瀑布那样震耳欲聋。其实她在河套这一段面阔如海,是极其安详平和,雍容大度的。闲着时,我就裹一件老羊皮袄,斜躺在河边的沙地上,静静地欣赏着她的容颜。南方的春天是从空中来的,春风、春雨、春色,像一双孩子的小手在轻轻地抚摸你;而北方的春天却是一个隐身侠,从地心深处不知不觉地潜行上来。脚下的土地在一天天地松软,渐渐有了一点潮气。靠岸边的河冰,已经悄悄地退融,让出一条灰色的曲线。宽阔的河滩上,渗出一片一片的湿地。枯黄的草滩上浮现出一层茸茸的绿意。你用手扒开去看,枯叶下边已露出羞涩的草芽。风吹在脸上也不像前几天那么硬了,太阳愈发的温暖,晒得人身上痒痒的。再看远处的河面,亮晶晶的冰床上,撑开了纵横的裂缝,而中心的主河道上已有小的冰块在浮动。终于有一天早晨,当我爬上河堤时,突然发现满河都是大大小小的浮冰,浩浩荡荡,从天际涌来,犹如一支出海的舰队。阳光从云缝里射下来,银光闪闪,冰块互相撞击着,发出隆隆的响声,碎冰和着浪花炸开在黄色的水面上,开河了!一架执勤的飞机正压低高度,轻轻地掠过河面。不知何时,河滩上跑来了一群马儿,四蹄翻腾,仰天长鸣,如徐悲鸿笔下的骏马。在农机还不普及的时代,同为耕畜,南方用水牛,中原多黄牛,而河套地区则基本用马。那马儿只要不干活时一律褪去笼头,放开缰绳,天高地阔,任其自己去吃草。尤其冬春之际,地里没有什么活,更是自由自在。眼前这群欢快的马儿,有的仰起脖子,甩动着鬃毛,有的低头去饮黄河水,更多的是悠闲地亲吻着湿软的土地,啃食着刚刚出土的草芽。当它们跑动起来时,那翻起的马蹄仿佛传递着在春风中放飞的心情,而那蹄声直接就是春的鼓点。我心里当即涌出一首小诗河边马俯饮千里水,仰嘶万里云。鬓红风吹火,蹄轻翻细尘。时间过去半个世纪,我还清楚地记着这首小诗,因为那也是我第一次感知春的味道。南方这个季节该是阴雨绵绵,水波荡漾,春天是降落在水面上的。所以我怀疑“春回大地”这个词是专为北方之春而造的。你看,先是大地上的小溪解冻了,唱着欢快的歌;接着是田野里沉睡一冬的小麦返青了,绣出一道道绿色的线;黄土路发软了,车马走过,轧出一条条的印辙;土里冬眠的虫儿开始鸣唱了,河滩上的新草发芽了,显出一片新绿。大地母亲就这样分娩着生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基本上是先民按照黄河流域的气候来设定的。南方之春,是冬还未尽春又来,生命做着接续的轮回;而北方之春是在冰雪的覆盖下,生命做着短暂的凝固、停歇,突然来一个凤凰涅槃,死而复生。你听,“惊蛰”的一声春雷,大地压藏了一冬的郁闷之气一吐而尽,它松一松筋骨,伸展着身子,山川河流,树木花草,都在猛然苏醒。就连动物们,也欢快地谈起恋爱,开始“叫春”。人们甩去厚重的冬衣,要下地干活了。地球绕过太阳上圈,又回到了“春分”点上。新的一年开始了。(文/梁衡有删改)4 . 文章的题目可否改为北国之春?5 . 第段的结尾作者写到“我就是这样受命于黄河开河之时,踏着春天的脚步走上人生舞台的”,请简要分析这个句子的含义和作用。6 . 在第段中作者将北方的春天称为“隐身侠”,结合具体内容说说“隐身侠”的特点。7 . 请简要赏析河边马一诗,并说说作者所感受到的“春的味道”是什么。8 . 第段作者为什么怀疑“春回大地”这个词是专为北方之春而造的?请根据文本简述理由。9 . 文章多次写到南方的春天,这样写有什么好处?10 . 结合具体内容,任选一个角度说说本文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特点。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小题“诚实的人永远不会吃亏”、“诚实是待人处世的法宝”,对这些箴言警句,我们耳熟能详。可是,时下有些人并不是这么想的,也不是这么做的。由此,人们发出这样的感慨:“这年头,诚实的人做不得”,“诚实的人没好报、总吃亏”。实在人、老实人真的没有好报吗?其实未必。天道酬诚,付出的真诚一定会有回报。天道酬诚,是“天道”使然。礼记中讲:“德者,得也。”“德”与“得”不但发音相同,而且有内在联系和因果关系:“德”为“得”之基,“得”是“德”之果。“德”与“得”之间的这种因果关系,可以说是“天道”,即客观规律。有时人们可能会因为讲诚信而被蒙骗、吃亏上当,但从长远看,他所得到的一定会与付出的相称,因为讲诚信会嬴得越来越多的信任、理解和攴持。反之,不讲诚信、坑蒙拐骗,虽然可能得逞一时,但终将身败名裂。正如一位哲人所说:“诚信和诺言不仅仅是几句话,如果你说了,但是没做到,那它们就是宣告你将失去美好东西的判决书。”天道酬诚,是“诚”的回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投入种子,才会生出根芽;植下树来,才会长出枝叶。同理,对人讲诚信,才会收获他人的诚信与回报。有这样一则寓言:一个农夫不小心把斧头掉进了河里,坐在河边伤心地哭起来。财神正好路过此处,帮他打捞出一把金斧头,农夫摇头说:“这不是我的斧头。”财神继续打捞,一会儿又捞出一把银斧头,农夫又摇了摇头。最后,财神打捞出一把铁斧头,农夫高兴地说:“这才是我的斧头。”财神觉得这个农夫很诚实,就把金斧头和银斧头一并送给了他。一个很贪心的人也模仿这个农夫,并一口咬定金斧头是他掉的,结果连自己的铁斧头也失去了。这则寓言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有诚实的人,才能得到好的回报。 。诚实之人,人皆敬之。希望诚实的人能得到好的回报,是绝大多数人的共识。虽然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因“诚”吃了些亏,有些人因“诈”得了些利,但人们心里有杆秤,希望诚实守信成为社会的“显规则”。君不见:每当社会或个体遇到天灾之时,无数颗真诚的心总是紧紧地连在一起,展现出人性之美;每当出现影响较大的人祸之际,公众舆论和新闻媒体总是迅速地扬善抨恶、褒优贬劣,展示了正义的力量。因而,天道酬诚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是有深厚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江河奔腾,泥沙俱下。当前的“诚信危机”对社会价值观形成了严峻挑战。但只要我们都对讲诚信者怀有崇敬之意、效法之心,诚信就会逐渐成为一种风尚,社会就一定能更加诚信。这需要我们有“不畏浮云遮望眼”的胸襟与眼光,需要我们坚守“天道酬诚”这个人间正道。11 . 说说选文阐述了怎样的观点。12 . 选文第段叙述了一个寓言故事,有何表达作用?13 . 根据文段内容,为第段横线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四、对比阅读1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养由基曰:“人皆曰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少时气衰力倦,弓拨矢钩,一发不中,前功尽矣。”(战国策西周策)(注)养由基:人名。过:经过。可教射也矣:可以教人射箭了。支左屈右:支起左臂,弯曲右臂。而不已善息:却不因射得好趁此时休息。已,同“以”,因。少:过了不久。弓拨矢钩:弓身不正,箭杆弯曲。(甲)(乙)两文都和射箭技术有关,但所揭示的道理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五、情景默写15 .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文中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_,_。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2)“进亦忧,退亦忧”中的“进”指的是_,“退”指的是_。(3)某市新市长上任两年,全市面貌大变,官民同心,社会安定,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真是“_”。(用岳阳楼记中两个相连的四字短语填写)(4)课文中出现的成语有:_。(列举三个即可)六、诗歌鉴赏未选择的路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显得更诱人,更美丽;虽然在这条小路上,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啊,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16 . 未选择的路是_(填作家国籍)诗人_(人名)写的一首具有象征意味的哲理诗。17 . 诗中升华全诗旨意的诗句是_,_。18 . 请说说你对题目中“路”的理解。19 . 古今中外有许多诗人作家曾经对“路”有过精彩的描述,请举出一例让我们共勉。(诗词曲文皆可)阅读约客,完成下面小题。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20 . 请你简要写出这首诗中的故事(不是翻译)。21 . 三幅书法作品,你更喜欢哪一幅?结合对“闲”字的理解说说喜欢的理由。七、名著阅读22 . 阅读名著,是一种快乐的享受。读老舍的骆驼祥子,我们会被生动的各色人物形象所吸引,如的虎妞;读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我们除了感叹凡尔纳小说的构思巧妙、情节惊险外,更对作者的社会正义感和精神肃然起敬。八、综合性学习23 . 学校开展以“话说襄阳千古风流人物”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完成以下任务:【拟写对联】闻听三国事,起点在襄阳。想当年,刘玄德猥自枉屈,三顾茅庐,求得卧龙出山辅佐;诸葛亮六出祁山,安邦定国鞠躬尽瘁。依据这些史实,老师拟写了上联,请你对出下联。上联:刘玄德礼贤下士三顾茅庐下联:_【设计活动】襄阳乃人文荟萃之地,名胜古迹众多。“览名胜数风流”是这次综合性学习中最受同学们欢迎的活动,请你依照例为“览名胜数风流”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例探隆中清幽,三国源头话诸葛。_。_。【评说人物】诸葛亮是从襄阳走出去、走向天下、彪炳史册的千古风流人物,请你结合出师表,用三言两语对诸葛亮加以评说。_【探究材料】当前,无数襄阳儿女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请综合分析下列材料,说说你的发现。【材料一】2015年6月18号,南漳县两名保安李成耘、肖斌,奋力搏斗勇擒歹徒,成功追回被抢价值35万多元的黄金饰品. 7月6号,襄阳好男儿李江在十堰市追赶窃贼过程中身中3刀仍毫无畏惧,将行凶窃贼彭某抓获。7月9号,一劫匪持仿真手枪抢劫樊城一金店,3位市民挺身而出合力擒住劫匪,警方赶到后,英雄悄然离去。7月15号,襄城少年周浩然为救两名落水同学勇敢跳入中,用身体将同学推向岸边,自己却永远地离开。7月18号,为救落入化粪池内的同事,枣阳市环卫工人陈某不幸身亡。【材料二】据市综治办统计,2015年涌现出见义勇为的襄阳人就有19人。见义勇为不仅为襄阳人所崇尚,还成为一种良性的互动,发散出巨大的正能量。襄阳市社科联副主席、文化学者陈新剑表示,这源自襄阳人自古崇文尚义。这是襄阳人骨子里透出来的传统美德。它继承、发扬和创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逐步形成了自己独具地域性的诸多精神内涵。我的发现:_九、作文24 . 作文题目:这次,我没有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文;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十、其他25 . 文学常识填空。虽有佳肴节选自_。_,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之一,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_编纂的。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二、基础知识综合1、三、现代文阅读1、2、四、对比阅读1、五、情景默写1、六、诗歌鉴赏1、2、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十、其他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