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C卷(练习)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06057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C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C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C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ABCD2 .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随着社会发展,文艺作品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使得读者必须作出正确的抉择与判断。B在适当的阶段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及时的总结,是他一直能够取得优异成绩的宝贵经验。C对涉及百姓健康和公共利益的研发活动能否进行科学伦理的评价把关,是防止技术滥用、纠正科技应用偏差的重要保证。D事实证明,中美新能源战爆发的原因是由新能源产业发展逻辑、政府政策、公共态度和投资环境等多个层面的差异共同导致的。3 .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里的五猖会一文,父亲责令我去看五猖会前背千字文,让我无比沮丧,写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B朝花夕拾里的父亲的病一文,鲁迅回忆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C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路遇火焰山时受阻,孙悟空万不得已,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D西游记中的猪八戒,虽然给人的普遍印象是好吃懒做、偷奸耍滑,但在“智激美猴王”中却表现出了忠勇善良又不失机智聪明的一面。4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以身试法的犯罪分子终究逃不过法律的仲裁。B作为二十世纪最成功的革命家,毛泽东在政治、战略、军事、理论、外交等方面,均有独创的理论与实践。准确理解毛泽东,需要全面把握他在各个方面的建树。C秃鹤挺着瘦巴巴的胸脯,有节奏地迈着长腿,直朝人群走来。现在最吸引人的就是那顶帽子:雪白的一顶帽子,这样的白,在夏天就显得很稀罕,格外的显眼,使秃鹤显得鹤立鸡群。D美国加快战略东移的步伐,实际上就是不想失去亚洲这块蛋糕,拼命遏制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殚精竭虑要抑制中国崛起的势头。5 .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B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主要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吃月饼、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C“君与家君期日中” 中的“家君”是古代谦辞,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D诗书礼大学春秋合称为“五经”。6 . 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晦暗(hu)羁绊(j)归省(xng)戛然而止(g)B亢奋(kng)脚踝(hui)磐石(pn)迥乎不同(jing)C荒谬(mi)筹划(chu)谶语(chn)气冲斗牛(du)D雾霭(i)挑衅(xn)缄默(qin)义愤填膺(yng)二、现代文阅读回忆鲁迅郁达夫(1)和鲁迅第一次的见面,不知是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我对于时日地点,以及人的姓名之类的记忆力,异常的薄弱,人非要遇见至五六次以上,才能将一个人的名氏和一个人的面貌连合起来,记在心里但地方却记得是在北平西城的砖塔胡同一间坐南朝北的小四合房子里。记得那一天天气很阴沉,时间仿佛是在下午的三四点钟。(2)那时候,鲁迅还在教育部里当佥事,同时也在北京大学里教小说史略。我们谈的话,已经记不起来了,但只记得谈了些北大的教员中间的闲话,和学生的习气之类。(3)他的脸色很青,胡子是那时候已经有了;衣服穿得很单薄,而身材又矮小,所以看起来像是一个和他的年龄不大相称的样子。(4)他的绍兴口音,比一般绍兴人所发的来得柔和,笑声非常之清脆,而笑时眼角上的几条小皱纹,却很是可爱。(5)房间里的陈设,简单得很;散置在桌上,书橱上的书籍,也并不多,但却十分的整洁。(6)他送我出门的时候,天色已经晚了,北风吹得很大;门口临别的时候,他不晓说了一句什么笑话,我记得一个人在走回寓舍来的路上,因回忆着他的那一句,满面还带着了笑容。(7)鲁迅到上海的时日,照理应该在十八年的春夏之交;因为他于离开厦门大学之后,是曾上广州中山大学去住过一年的;他的重回上海,是在因和顾颉刚起了冲突,脱离中山大学之后;并且因恐受当局的压迫拘捕,其后亦曾在广州闲住了半年以上的时间。(8)他对于辞去中山大学教职之后,在广州闲住的半年那一节事情,也解释得非常有趣。他说:“在这半年中,我譬如是一只雄鸡,在和对方呆斗。这呆斗的方式,并不是两边就咬起来,却是振冠击羽,保持着一段相当距离的对视。因为对方的假君子,背后是有政治力量的,你若一经示弱,对方就会用无论哪一种卑鄙的手段,来加你以压迫。 因而有一次,大学里来请我讲演,伪君子正在庆幸机会到了,可以罗织成罪我的证据。但我却不忙不迫的讲了些魏晋人的风度之类,而对于时局和政治,一个字也不曾提起。”(9)在广州闲住了半年之后,对方的注意力有点松懈了 ,他就迅速地整理行囊,乘其不备,而离开了广州。(10)人虽则离开了,但对于代表恶势力而和他反对的人,他却始终不会忘记。所以,他的文章里,无论在哪一篇,只教用得上去的话,他总不肯放松一着,老会把这代表恶势力的敌人押解出来示众。(11)对于这一点,我也曾再三劝过他不要上当。因为有许多无理取闹,来攻击他的人,都想利用他来成名。但他的解释,却很彻底。他说:“他们的目的,我当然明白。但我的反攻,却有两种意思。第一,是正可以因此而成全了他们;第二,是也因为了他们,而真理愈得阐发。他们的成名,是烟火似地一时的现象,但真理却是永久的。”(12)在这自由大同盟活动的期间,对于平常的集会,总不出席的鲁迅,却于每次开会时一定先期而到;并且对于事务是一向不善处置的鲁迅,将分派给他的事务,也总办得井井有条。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出,鲁迅不仅是一个只会舞文弄墨的空头文学家,对于实务,他原是也具有实际干才的。说到了实务,我又不得不想起我们合编的那一个杂志奔流名义上,虽则是我和他合编的刊物,但关于校对,集稿,算稿费等琐碎的事务,完全是鲁迅一个人效的劳。(13)他的做事务的精神,也可以从他的整理书斋,和校阅原稿等小事情上看得出来。一般和我们在同时做文字工作的人,在我所认识的中间,大抵十个有九个都是把书斋弄得乱杂无章的。而鲁迅的书斋,却在无论什么时候,都整理得必清必楚。他的校对的稿子,以及他自己的文章,涂改当然是不免,但总缮写得非常的清楚。(14)直到海婴长大了,有时候老要跑到他的书斋里去翻弄他的书本杂志之类;当这样的时候,我总看见他含着苦笑,对海婴说:“你这小捣乱看好了没有?”他总是一边谈着笑话,一边先把那些搅得零乱的书本子堆叠得好好,然后再来谈天。(15)记得有一次,海婴已经会得说话的时候了,我到他的书斋去的前一刻,海婴正在那里捣乱,翻看书里的插图。鲁迅一见着我,就大笑着说:“海婴这小捣乱,他问我几时死;他的意思是我死了之后,这些书本都应该归他的。”(16)鲁迅的开怀大笑,我记得要以这一次为最兴高采烈。听这话的我,一边虽也在高笑,但暗地里一想到了“死”这一个定命,心里总不免有点难过。尤其是像鲁迅这样的人,我平时总不会把死和他联合起来想在一道。(17)这事情,大约是在他去世之前的两三年的时候;到了他死之后,在万国殡仪馆成殓出殡的上午,我一面看到了他的遗容,一面又看见海婴仍是若无其事地在人前穿了小小的丧服在那里快快乐乐地跑 ,我的心真有点儿绞得难耐。(18)可是从此一别,我就再也没有和他作长谈的幸运了。7 . 填空 提起鲁迅,我们会想起他自嘲中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_。8 . 鲁迅“做事务的精神”体现在哪些事上?请简要概括。 开会时先期而到, 井井有条地完成任务;_;稿子校对,缮写清楚;_。9 . 作者开篇强调自己记忆力异常薄弱,而后却又详细地介绍了与鲁迅第一次相遇时的诸多情况,其用意是什么?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分析。10 .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 在这半年中,我譬如是一只雄鸡,在和对方呆斗。这呆斗的方式。并不是两边就咬起来,却是振冠击羽,保持着一段相当距离的对视。11 . 文中结尾写到“可是从此一别,就再也没有和他作长谈的幸运了”,请结合文章内容,体会其中饱含着作者哪些情感?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凡事有尺度人生智慧,你可以道出千条万条,但最重要的一条是凡事皆有度。“度”是一定事物保持自己质和量的限度。是和事物的质相统一的限量。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极限或界限,这叫做关节点或临界点,而超出这个范围,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水的沸点是摄氏一百度,水的凝点是摄氏零度。从摄氏零度到摄氏一百度是水保持液体状态的温度范围。过了这个度,水要么变成水蒸气,要么变成冰。人生活在“度”中,人最大的追求是自由。一个人一旦失去了自由,他还有幸福和快乐可谈吗?他还可能有所作为吗?但是,自由是度中的自由,过度的自由就会失去自由。一根弹簧在其弹性限度以内,怎么拉都行,一旦超过了这个度,弹簧就无法复原了。做人做事,为人处事也有一个“度”的问题,“度”的这一边可能是一片灿烂,而“度”的那一边却可能是乌云密布。日常生活中的“度”,几乎处处可见。例如说话的分寸。话不可不说,不可多说。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说:“人有双耳双眼一口,那就应该多听多看慎言,言多必失。”开玩笑是人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但是忌过度,一过度必伤感情。幽默的言谈令人快活,一过度就变成庸俗或是尖刻。例如对美的理解。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美就是适当。”宋玉在他的作品中描写了东邻之女的美:“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可见,恰到好处才是美,而过分或不及则都不美。任何事物都有质和量的辩证统一,都存在一个特定的量的限度。一旦超过这个限度,性质就转化,美的事物就会转化为丑。例如对善的理解。对人怀仁慈之心,做事行善良之举,的确是人的一大美德;但是,恰到好处才是善。父母对子女的真爱应该是教人自立,激人自强。过度的爱反而会害了子女。行善的范围也要讲究度,岂能像唐僧那样对妖怪讲慈悲,岂能像东郭先生那样对恶狼讲善良,岂能像伊索寓言中那位农夫对毒蛇讲怜悯。对恶人的善良就是对人民的犯罪。“度”是大学问。古今中外的仁者智者、贤人哲人在他们的学说中都有对“度”的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讲“度”。例如量变到一定程度下才会发生质变。儒学讲究中庸,不偏不倚;老子主张顺其自然,适应自然;佛学谈心理平衡;达尔文谈“适者生存”。可见,守度不是人生小技巧,而是人生大本事。有人认为读书生智慧。不错,人的智慧在读书中会得到启迪,经常读书会使人更睿智,这是不争的事实。读书也有“度”。书不可不读,书又不可滥读。书,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如果死读书,读死书,那么“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的身边处处是“度”,艺术讲究度,科学讲究度,生活讲究度,经商讲究度,人生讲究度。人的一生岂能不研究、不遵循“度”呢?(原文有删改)12 . 请选出下列成语中与本文思想主旨相符的一项( )A恰如其分 度日如年B适可而止 过犹不及C患得患失 左右逢源D审时度势 相得益彰13 . 段中的画波浪线句在全文的结构中起什么作用?14 . 段中画横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15 . 参照下面示例,自选内容仿写一段话。示例:有人认为读书生智慧。不错,人的智慧在读书中会得到启迪,经常读书会使人更睿智,这是不争的事实。16 . 芦花荡中老头子因过度自信自尊而导致大菱受伤。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发现“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这类现象,请为本文再补充一个事例论据(教科书及生活中的均可,但不能照搬文段中的例子)。被陨石砸中?你想太多了“陪你去看流星而,落在这地球上”曾经一曲浪漫的流星而不仅暖化了万少男少女的心,还让大家知道了落在地球上的流星就是陨石,人们赋予了它美好的意义,深信只要自己被陨石砸中就一定能梦想成真。事实上,想被陨石砸中这一想法,纯属一厢情的“想得美”。在太阳系内,有很多小至沙尘、大至巨砾的碎片,被人们称为流星体,它们是颅石直接来源。不过,流星体要到达地球成为陨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考验。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它们会与大气进行一场艰难的搏斗。那些在大气中发出光亮摩燃烧殆尽的流星体,就只能成为人们仰望的流星。唯有那些经过千难万险最后落到地球表面的“幸存者”,才被称之为陨石。科学家们说,地球每天都要接受5万吨来自上天的“礼物”。5万吨?作一听,人们肯定喜出望外,因为这个数字不小哦。这5万吨犹如天女散花般的“礼物”,会不会因为被祈求而落到自己的肩膀上呢?不要想太多!其实,这5万吨的“礼物”大多数在高空就被燃烧殆尽。即便谁被幸运地“砸”中了,也只会认为是天上掉下来的灰尘,难道地球上每天收到的都是假“礼物”?当然不是。“礼物”肯定是真“礼物”,但是收货地址错了,“礼物”基本上都被送到地球上人迹罕见的地方去了。不过,有人还是会担心,_?为了帮助人们排解这种“杞人忧天”的想法,科学家们精心计算了陨石砸中人的概率。英国的科学家通过将核能反应失事的概率与其他各种事故的概率进行对比,其中就包括被陨石砸中的概率,计算得出结论:平均每7000年才会有一个英国人被预石砸死。同样,加拿大亨茨伯格天体物理研究院的矿究者们也根据一系列假设,包括拟定“每个人占地0.2平方米”,探讨了惯石对人类和建筑的伤害频率。他们的计算结果显示:在全世界范围内,每9年会有一个人被预石击中,而每年有16幢建筑会因预石撞击而受损。但是因为有些员石对人和建筑的撞击力太小而从未起关注。美国天文学家艾伦哈里斯也通过计算得出结论:一个人一生中被颅石击中的概率约为七十万分之一.当然,人被陨石击中的事例也确实存在。1991年8月,一块3.6克的预石碎片曾经光临乌干达的姆巴菜,“亲吻”了一个小男孩的头部。2009年6月,14岁的德国小男孩布克与一颗碗豆大小的天外“礼物”擦肩而过。无论怎样,真正被颅石砸中的人屈指可数。相对而言,建筑物及地面物体和这些不速之客打照面的机会更多一点,根据加拿大皇家天文学会的统计,截止到1990年,陨石与人在1米以内有擦肩记录的事例是4次,而与建筑物直接发生亲密接触的事例是61次。由此可见,人们祈求被陨石砸中的概率不亚于买一张彩票而中了头奖。看来,陨石作为天外“礼物”确实不是随便就能避追的。当然,假如下次在看流星而的时候,你试着把愿望换成“让陨石落在我身边”,说不定会增加避迈的概幸哦。17 .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这是一篇_说明文。18 . 第自然段中加点的“基本上”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19 . 请为第段开头补写一句话,使上下文语意连贯。20 . 第5段划线句除了使用列数字说明方法之外,还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试分析其作用。21 . 根据原文内容,下面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自然段引用歌曲,既引出了本文的说明对象,也增添了文章的趣味性。B那些在大气中发出光亮摩擦燃烧烈尽的流星体,是未能成功落到地球表面的陨石。C本文用语生动谈谐,如“不速之客”、“礼物”、“亲吻”等词语的运用,形象贴切,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D“难道地球上每天收到的都是假“礼物”?当然不是。”一句运用设问,引发读者的思考。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甲】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乙】马援字文渊,扶风茂陵人也。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后转游陇汉间,常谓宾客曰:“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初,援军还,将至,故人多迎劳之。平陵人孟冀,名有计谋,于坐贺援。援谓之曰:“吾望子有善言,反同众人邪?昔伏波将军路博德开置七郡,裁封数百户;今我微劳,猥享大县,功薄赏厚,何以能长久乎?先生奚用相济?”冀曰:“愚不及。”援曰:“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手中邪!”冀曰:“确为烈士,当如此矣。”(注释)马援:东汉名将。反同众人邪:反而同众人一样(来吹捧我)吗?开置七郡:开拓疆土,增设了七郡。猥: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奚用相济:用什么来帮助(我)?22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会天大雨_(2)为天下唱,宜多应者_(3)援谓之曰_(4)确为烈士,当如此矣_23 .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A佣者笑而应曰足肤皲裂而不知B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欲自请击之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男儿当死于边野又留蚊于素帐中24 . 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的句子。(1)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_(2)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_25 . 【甲】文中陈胜、吴广为了鼓动人心、树立威信,做了哪两件事?请用四字短语概括。26 . 【甲】文段中的陈胜和【乙】文段中的马援虽然生活时代不同,人生经历不同,但他们身上却有着共同的精神品质。请你根据选文内容作简要概括。四、句子默写27 . 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更深月色半人家,_。(刘方平月夜)(2)_,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3)过尽千帆皆不是,_。_。(温庭筠望江南)(4)力尽不知热,_。(白居易观刈麦)(5)_,日晚倦梳头。(李清照武陵春)(6)_,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7)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8)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词人要报效国家,杀敌立功的豪情壮志的词句是:_,_。_!五、诗歌鉴赏28 .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小题。淮上喜会梁州故人唐 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1)颔联中“浮云”“流水”两词用得极为贴切,请作简要赏析。_(2)诗的标题点明“喜会”,除了相逢的喜悦,全诗还包含了哪几方面的感情?_六、语言表达29 . 阅读材料,完成任务。 某校学生会准备出一期我爱家乡的专刊,选用下列词语为家乡的某个景点写一段导游词,至少选两个:心驰神往俯仰生姿别具匠心重峦叠嶂美不胜收要求:(1)字数在100150之间。(2)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七、名著阅读30 . 名著阅读。(1)祥子到北平城拉车的时候,前后在不同的人家拉包月。第一家拉包月的是家,祥子在他家受了气,干了四天就走了;第二家拉包月的是,他人很和善,摔了也不要祥子赔钱;虎妞死后,祥子又去了雍和宫附近的家拉包月。(2)“骆驼祥子”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3)下列关于骆驼祥子的内容表述,错误的是( )A在刘四爷的寿礼上,虎妞因为祥子与刘四爷闹翻,后自作主张与祥子成亲。B祥子在茶馆喝茶聊天,碰见了饿晕倒地的车夫老马,祥子为老车夫买了10个羊肉包子。C祥子在得知小福子上吊自杀的消息后,心里对未来所抱的一点希望也破灭了。D祥子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是被匪兵打后留下的。八、综合性学习31 . 综合性学习东台中学开展点燃青春 放飞梦想”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设计活动】 你们班已设计出两项活动,请根据提示完成其它的内容。活动二:_活动三:_活动四:举办“青春颂歌”诗歌朗诵会。(2)【偶像介绍】偶像是成长的心灵力量。下面三个人物都是同学们心中的青春偶像。请选择其中一个,用简洁的语言从人物所处的时代、人物的精神两个方面进行介绍。(2分)备选人物:屈原苏轼莫言示例:文天祥南宋爱国诗人,虽身陷敌营但依然正气凛然。_(3)【礼赞青春】下面是一个同学写的关于“青春”的发言稿,请仿造前后句式帮助他补充完整。青春是美丽的,青春是多彩的!青春是鲜红的,她热情似火; _,_;_,_;青春是金黄的,她璀璨辉煌。旭日东升,云蒸霞蔚。啊,青春!长空为你赞叹,大地为你震撼!九、作文32 . 生活中充满_要求:1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2文体自定,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3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二、现代文阅读1、2、3、三、文言文阅读1、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语言表达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