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C卷新版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3005187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C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C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C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4题;共24分)1. (1分)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的宣传海报,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原始社会去体验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到( ) A . 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县B . 70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C . 3万年前的北京周口店D . 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2. (1分)下列选项中,证明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的遗址是( ) A . 北京人遗址B . 半坡遗址C . 河姆渡遗址D . 元谋人遗址3. (1分)下列种植水稻的原始人类是( )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山顶洞人D . 河姆渡人4. (1分)相传教人民种植五谷、蔬菜,遍尝百草的传说人物是( ) A . 后羿B . 炎帝C . 黄帝D . 蚩尤5. (1分)从商周到秦朝我国政治制度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 由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血缘政治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A . B . C . D . 6. (1分)商代是我国青铜器发展的灿烂时期。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是( ) A . 四羊方尊B . 司母戊鼎C . 商朝虎耳铜鼎D . 青铜酒樽7. (1分)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中国一直处于战乱状态,这段时期在历史上被称为( ) A . 夏朝B . 商朝C . 西周D . 东周8. (1分)图1、图2所示,均为出土文物图片。其中,铜胄之类的物品,在多地发现的战国时期墓地都有出土。 通过这些文物,可以推测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信息是( ) A . 铜质农具在农业中普遍使用B .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C . 战国时期达官贵人喜欢用铜器陪葬D . 各诸侯国变法图强9. (1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其中秦国的变法成效最大,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富强的诸侯国。在秦国实行变法的是( ) A . 商鞅B . 李冰C . 秦穆公D . 晋文公10. (1分)王国维说:“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 A . 分封制的崩溃B . 百家争鸣的原因C . 兼并战争的后果D . 商鞅变法的作用11. (1分)春秋时期,创办私学,广收门徒而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的著名思想家是( )A . 老子B . 孔子C . 孟子D . 墨子12. (1分)归纳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分类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某同学在学习时,把夏桀、商纣、秦二世这三个历史人物归成一类,他们最突出的相似点是( ) 重用人才重视农业统治残暴末代国君A . B . C . D . 13. (1分)西汉的建立时间及建立者分别是( ) A . 公元前202年 汉高祖B . 公元202年 汉高祖C . 公元前206年 汉文帝D . 公元206年 汉景帝14. (1分)上题选项中出现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这两个盛世局面,它们的共同特征有( ) 社会比较安定农牧文化融合经济得到发展 科举制度完善A . B . C . D . 15. (1分)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分管监察的是( ) A . 丞相B . 御史大夫C . 司隶校尉D . 刺史16. (1分)由交通部、国际道路联盟和陕西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于2014年10月26日召开。这次大会的主题是“复兴丝绸之路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参加这届国际丝绸之路大会的各国部长们会聚古“丝绸之路”起点。请问此次会议在我国哪里举行( )A . 西安B . 洛阳C . 北京D . 广州17. (1分)动摇了东汉统治,使东汉走向衰亡的重要原因是( ) A . 外戚专权B . 宦官专权C .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 . 武将把持朝政18. (1分)如下所示:该图表明,秦朝采取的措施是( ) A . 统一文字B . 统一货币C . 统一度量衡D . 焚书坑儒19. (1分)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本草纲目李时珍天工开物宋应星伤寒杂病论张仲景齐民要术贾思勰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罗贯中A . B . C . D . 20. (1分)下列表述属于观点的是( ) A . 赤壁之战爆发的时间是公元208年B . 赤壁之战是曹军与孙刘联军的对抗C . 赤壁之战结果是孙刘联军以少胜多D . 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基础21. (1分)我国古代史上曾建立了一个政权,提示语有三个关键词:司马炎、结束分裂、八王之乱。据此判断,这个政权是( ) A . 东汉B . 西晋C . 东晋D . 前秦22. (1分)东晋的建立者和时间分别是( ) A . 司马炎、316年B . 司马睿、316年C . 司马炎、317年D . 司马睿、317年23. (1分)历史图片的解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能力,下列图片突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胡人汉服图 汉人胡食图 A . 北方统一B . 民族融合C . 中外交流D . 文化昌盛24. (1分)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 )A . 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创造了条件B . 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 . 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D . 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二、 综合题 (共3题;共9分)25. (3分)民族关系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材料二 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方面有一套比较成熟的办法。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真心相待,与他们建立了深厚感情,赢得了他们的爱戴。他与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建立了亦君亦友的关系,既是国君,又是朋友。由此保证了民族关系良性运行。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材料三 从整体来考察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规律,不难看出,既有阶段性的友好,也有阶段性的战争。在和好阶段,双方都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好局面,尽量采取一些措施以求维持较长时间的和好;在战争阶段内,也有一些谋求和好的活动。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材料四五世达赖金印(1)据材料一概述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材料体现了改革中的哪些措施?(不得照抄原文) (2)阅读材料二,据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成熟办法”。举出唐太宗“赢得了他们的爱戴”的史实。 (3)分析材料三,举出北宋时期“阶段性的和好”、“阶段性的战争”的事例。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清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两种方式。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 26. (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根据环境决定论者的说法,我国经济重心由北而南的转移,纯然受着我国南北地理条件的差异所决定。但人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的必要成分,也能影响到社会的发展,促进或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摘编自张家驹两宋经济重心的南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朝代。 (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环境决定论者”的观点?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 27. (3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隔阂趋于消解,民族关系趋于和缓。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矛盾篇】材料一:西晋统治腐朽,向内迁各族人民收取重税,征兵派役,甚至掠卖少数民族人民为奴婢。这些暴政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一些少数民族的首领乘机起兵反晋。人教版中国历史七上教科书79页【战争篇】材料二:见下图【融合篇】材料三:表格中的材料来自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73页规定汉化措施鲜卑旧俗披发左衽,妇女冠帽、着夹领小袖短袄,孝文帝下令禁止穿鲜卑服鲜卑姓氏多是二三字的复姓,孝文帝下令改鲜卑的复姓为近似的单音汉姓,共改变了118个复姓孝文帝自己迎娶汉族高门士族卢、崔、郑、王、李之女为后宫妃嫔,又下令五个皇帝分别娶李、郑、卢姓汉人之女为王妃。规定30岁以下的鲜卑官吏仍说鲜卑语,一律降爵黜官。材料四: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在一些地方的山崖上,开凿了许多石窟,石窟群里,雕刻着成千上万的佛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那里的石窟佛像造型逐渐呈现汉化的风格,体现了民族的融合。(1)依据材料一指出“激起了内迁各族人民的强烈反抗”的原因是什么?在316年西晋被内迁的哪一游牧民族灭亡? (2)根据材料二并所学知识回答,“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分别是哪两个政权?这场战争的特点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三中孝文帝推行的汉化措施,并说明孝文帝改革的作用。 (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四中“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那里的石窟”指的是哪一著名的石窟? (5)综上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呈现怎样的特点?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4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二、 综合题 (共3题;共9分)25-1、25-2、25-3、25-4、26-1、26-2、27-1、27-2、27-3、27-4、2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