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杜甫诗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3004450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杜甫诗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杜甫诗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杜甫诗三首》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杜甫诗三首教学目标1.反复诵读杜甫的三首诗,品味感悟三首诗歌精美的诗歌语言。2.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提高对诗歌艺术的审美能力。3.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魅力,培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教学重难点重点:1.反复诵读杜甫的三首诗,品味感悟三首诗歌精美的诗歌语言。2.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提高对诗歌艺术的审美能力。难点: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魅力,培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 导入杜甫是唐代著名的三大诗人之一,读他的诗作,我们往往就会觉得有一个衣衫褴褛、沉郁寡欢、饱经沧桑的老人在向我们真情诉说。但是,今天学习的这首创作于青 年时代的诗作,我们就会看到另一面的杜甫,一个雄心勃勃、渴望建功立 业的杜甫,一个满腔抱负、满腔豪气的杜甫。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生字词。岱宗夫如何(di) (f) 齐鲁青未了(lio) 荡胸生曾云(cng)决眦入归鸟(z) 白头搔更短(so) 浑欲不胜簪(zn)2.听老师朗读诗歌,用“”划出朗读的停顿。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3.大声朗读诗歌,理解课文重点词语。(1)通假字荡胸生曾云(“曾”通“层”,层层。)(2)古今异义造化钟神秀(古义:天地,大自然;今义:福气,运气。)(3)词类活用造化钟神秀(名词用作动词,聚集。)浑欲不胜簪(名词用作动词,插簪。)4.作品链接二十岁的杜甫,开始了漫游生活。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望岳一诗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岳”即泰山,古称东岳,又名岱山、岱岳、岱宗、泰岳,为五岳之首。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长达二百公里。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望岳1.读通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望岳的意思。【交流点拨】你想知道泰山是个什么样子吗?请看,它那苍翠的山色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大自然把所有的神奇和灵秀都集中在泰山,山南山北的明暗由高拔的岱宗分割。层云升腾,涤荡心胸;飞鸟归山,映入眼帘;终要登上泰山顶峰,一眼望去,四周重重山峦都显得渺小了。2.读懂诗情(1)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解释。【交流点拨】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细望,尾联极望。(2)作者笔下的泰山有什么特点?【交流点拨】高大雄伟,神奇秀丽。(3)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交流点拨】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远大抱负。3.名句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句饱含哲理,请你简要品析其精妙之处。【交流点拨】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两句是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从中可见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二)春望1.读通诗意:用自己的话说说春望的意思。【交流点拨】国都破碎不堪,只有山河依旧存在;春天又来到长安城,只有荒草长得特别茂盛。感世伤时,花也在流泪;怨恨别离,鸟也在啼叫,惊动人心。战乱持续了很长时间了,家里已久无音讯,家信可以抵得上万两黄金那么宝贵。由于忧伤烦恼,头上的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2.读懂诗情(1)诗歌描写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交流点拨】战火不断,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2)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交流点拨】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 、念家悲己的情感。四、拓展延伸古诗词中许多名句包含哲理,请你再写出几句富有哲理的诗句并简要说明所包 含的哲理。【交流点拨】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高望远)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4.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抓住关键,才能有所突破)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未来充满无限希望)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实践出 真知)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唐肃宗 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洛阳一带又骚动起来。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 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和情节生动而流传得最广。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生字词。石壕吏(ho) (l) 逾墙走(y) 泣幽咽(y)邺城戍(y) (sh) 河阳役(y)2.听老师朗读课文,用“”划出朗读的停顿。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3.大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重点词语。(1)古今异义一男附书至(古义:捎,寄;今义:附加,附带。)室中更无人(古义:再;今义:更加,更换。)天明登前途(古义:前方的路途;今义:前方的光景,比喻义。)(2)词类活用二男新战死(形容词用作名词,新近。)听妇前致词(名词用作动词,上前。)4.背景链接石壕吏写于战乱流离时期。在短短两三年中,由于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他携带家眷和逃难的百姓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脱贼后,又屡遭肃宗贬斥。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 无家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读通诗意: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石壕吏的内容。【交流点拨】黄昏时分,我投宿石壕村,夜里听到有官吏来捉人。老翁赶快跳墙逃,老妇出去看大门。小吏喊声多愤怒,老妇哭声多悲苦。听我老妇进一言:三儿都是邺城卒。一个儿子捎信来,两个儿子刚战死。活人暂且偷残生,死者从此长别离。家里再也没有人,只有吃奶的小孙儿。孙 子的母亲还没走,可是出门却没有遮身的裙。老太婆虽然力气衰,还请连夜跟您走,赶到河阳服兵役,还能勉强给部队做早餐。夜久不再闻人语,似乎只有抽泣声。天明后,我告辞上路去,独与老翁相道别。(二)读懂诗情1.全诗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诗中的词语简要概括老妇人一家的遭遇。【交流点拨】官差深夜捉丁不得,拉老妇人充数的故事。三男戍 ,二男死;孙 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2.杜甫目击了老妪一家的悲惨遭遇,他心里怎么想?【交流点拨】对老翁一家不幸遭遇的同情、对官差如狼似虎的愤恨、对朝庭黑暗无能的批判、对朝庭捉丁平叛的矛盾。3.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交流点拨】既歌颂了石壕老妇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诗人支持唐王朝进行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又写出了老妇一家的悲惨遭遇,这又表明诗人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4.小结:望岳: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春望:表达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石壕史: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残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四、拓展延伸杜甫名句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梦李白二首万里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垂老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江村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绝句二首(其一)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 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其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