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教案2015版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3003425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237 大小: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教案2015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37页
马原教案2015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37页
马原教案2015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绪 论【教学目的】 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明确马克思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情况、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以及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教学重点】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2.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教学难点】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2.马克思主义的特征【教学学时】4学时2013年8月19日至20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员、干部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取得“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的优异成绩。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校、干部学院、社会科学院、高校、理论学习中心组等都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新干部、年轻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在2013年12月3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时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2015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 思考: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特别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一、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狭义: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多角度认识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由其后各时代、各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从它的理论构成上讲,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看看两个有趣的说法,想想为什么?马克思在其逝世前一年即1882年说“我本人无论如何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晚年的恩格斯对这句话一直念念不忘。 邓小平说“我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我一直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那些自称是“搞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观点大致有三点:(1)摘引马、恩的“语录”,说自己是在按照他们的话行事;(2)反对合法斗争,说党不应当参加议会选举等一切合法活动;(3)大讲“革命”,说他们是在同党内各种“错误”思想作斗争。恩格斯特别强调反对把这些原理当作剪裁现实的公式和不变的教条。不能“把马克思主义认为只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的原理解释成绝对的原理。”应把社会主义社会“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三个方面把握:基本立场(立论之本);基本观点(立论之魂);基本方法(理论之策)二、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1.时间及标志:19世纪40年代中期共产党宣言:唯物史观形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5年春马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845-1846马、恩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马克思主义基本形成;1847.07哲学的贫困、1848.02马、恩共产党宣言标志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2.时代:自由资本主义时代3.条件:客观条件 社会根源 阶级基础 自然科学基础主观方面及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三个组成部分及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黑格尔哲学思想体系:唯心主义辩证法:发展和内在联系的思想、对立统一的思想、主观能动性的思想、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思想费尔巴哈哲学思想体系:以人和自然为哲学唯一对象的人本学唯物主义的思想 。尖锐地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在社会历史观方面是唯心主义的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反对封建制度,提倡自由放任,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作了初步科学分析,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和阶级间利益对立。但把资本主义看作永恒的生产方式,没有认识其历史的局限性。 威廉.佩第-赋税论 亚当.斯密-国富论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魁奈-经济表空想社会主义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了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等观点,并用这种观点去分析历史和现状,从而预测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剥削本质;在设计未来社会蓝图时以大工厂为原型,完全抛弃了平均主义和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使社会主义成为一种具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 圣西门-实业制度 傅立叶-和谐制度 欧文-公社制度(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完善新的内容、新的范畴和新的原理。 马克思主义走过的一个半世纪的历程证明,它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科学精神。1.马克思、恩格斯自己的发展2.马克思主义在前苏联的发展列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考察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形势,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形成了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在20世纪初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最初实践作出了重要贡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党的建设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科学性:不带任何偏见;深刻性;实践检验革命性:彻底的批判精神;鲜明的政治立场(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最后,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 首先,这种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 其次,这种理论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最后,这种理论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1.学习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理论体系;精神实质。要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要努力分清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的理论判断。 要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 要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李长春:在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04.04.272.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反对教条主义; 反对形式主义和实用主义3.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发展4.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坚定理想信念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教学目的】 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着重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和实践的基本观点,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根本方法。【教学重点】 1.物质观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意识的本质及能动作用;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及核心内容。 【教学难点】 1.物质概念2.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3.抽象和具体相统一【教学学时】 10学时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一、物质及其存在形态(一)哲学与哲学基本问题马克思: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毛泽东:辩证法唯物论是无产阶级的精神武器。西谚:在亚历山大胜利的根源里,人们总能找到亚里士多德。习近平:我们的事业越是向纵深发展,就越要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通,一通百通。人类是在谋求物质生活资料以维持自身生存和不断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长期劳动实践中,形成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来并产生人类意识以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结起来无非是两大类现象: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人类的一切活动归纳起来无非是两大类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世界上的这两大类现象和人类的这两大类活动,都不能不涉及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这两者的关系问题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不能回避的最基本问题,同时也就必然成为哲学不能回避的基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一些哲学家曾经谈到过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黑格尔:“(思维与存在的对立)是哲学的起点,这个起点构成哲学的全部意义。”费尔巴哈:“神是否创造世界,即神对世界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其实就是关于精神对感性、一般或抽象对实在、类对个体的关系如何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属于人类认识和哲学上最重要又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整个哲学史其实只在这个问题周围绕圈子”。恩格斯总结和概括了哲学发展特别是近代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并吸取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有关思想,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人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就是人作为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存在和思维关系的发生,任何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都不可能实现。所以哲学基本问题也是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科学解决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才能为理解世界的本质,在实践中把握世界的联系和发展,包括认识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在内的整个世界的规律奠定基础。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中国宋明时期:“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英国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王守仁:“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外。” 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如:中国宋代程朱理学的“理”,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德国黑格尔的“绝对观念”。 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与哲学基本问题相一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历史唯物主义,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历史唯心主义。在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之后,还必须回答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不同的观点。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形而上学是一个哲学术语,通常有两种含义:1.指研究超感觉的、经验以外对象的哲学;2.指与辩证法相对立的、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常在后一种意义上使用它。 这种思维方式是近代的产物(15世纪18世纪)。这一时期的自然科学总体还处于搜集材料的阶段,自然科学家为了认识自然界各种运动形态的规律性,对各种现象分门别类地搜集材料,撇开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变化,暂时把它们作为一种孤立的、静止的、不变的东西进行观察、分析。这种孤立地、静止地考察问题的方法被培根和洛克等人带入哲学领域,就形成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只有既坚持唯物主义,又坚持辩证法,才能全面地认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只有达到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内在统一,才能有科学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科学的彻底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其关键就在于,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正确地解决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即人与世界的关系,从而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二)物质物质范畴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一块基石。从古到今,唯物主义对物质概念的理解,对物质与意识关系的把握,经历了一个从素朴到科学、从片面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过程。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始基。“原子论”的代表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中国古代的“五行说”,认为万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构成的。元气说:形聚为物,形溃反原特点:直观、猜测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自然科学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成果物质元素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的缺陷是:不能在具体与抽象、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中把握物质范畴,因此都是片面的,不可能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中,只能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旧唯物主义哲学(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在人类对物质的认识史上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它终究未对世界的物质性、对物质范畴作出科学的解释。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吸收了其物质观中的正确论点和思想,对具体科学关于物质世界研究的最新成果进行了哲学的概括和总结,形成了科学的物质观。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共性与个性)。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与意识)。物质范畴是对物质世界多样性所作的最高的哲学概括。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客观实在性,就是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性质。客观实在性是从复杂多变、形形色色的物质形态中抽象概括出的一切物质形态所共同具有的特征,是一切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物质概念同意识概念是相对应存在的,客观实在性是物质与意识相比较物质所有共性中唯一特有的共性。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三)物质的存在形式运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注意!客观实在性,把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区分开来;运动,把辨证法和形而上学区分开来。“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强调的是: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批形而上学认为“物质是静止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批唯心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精神的运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根本属性最基本的性质。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暂时的静止,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只有把握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才能正确理解物质世界及其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才能理解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可能性。两种错误观点形而上学不变论:夸大相对静止而否认运动。牛顿:“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外力,只有外力才是改变事物运动状态的唯一原因。”相对主义和诡辩论:夸大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庄子:“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时乎时乎不再来”、“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惜时“三日歌”明日歌 明 文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今日歌 明 文嘉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昨日歌 (不是文嘉所作) 昨日会昨日,昨日何其好!昨日过去了,今日徒懊恼。世人但知悔昨日,不觉今日又过了。水去日日流,花落日日少,成事立业在今日,莫待明朝悔今朝。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实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四)实践是自然存在与社会存在区分和统一的基础1.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是人类活动的最重要形式,是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最根本方式。实践的观点是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唯心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 王守仁:“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费希特:实践是精神性的“自我”产生和设定“非我”即客观世界的活动。黑格尔认为,实践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是达到真理的整个认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但是,在黑格尔那里,实践只不过是绝对观念的体现,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性的活动。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点 培根:“一切比较真实的对自然的解释,乃是由适当的例证和实验得到的。感觉所决定的只接触到实验,而实验所决定的则接触到自然和事物的本身。” 狄德罗认为:“观察搜集事实;思考把它们组合起来;实验则证实组合的结果。”费尔巴哈:“理论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实践本质的科学揭示 马克思:“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实践”列宁:“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交错点=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毛泽东:“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是人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2.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马克思主义确认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也就是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也就是把社会生活“当作实践去理解”。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发源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其意识的关系。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物质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物质生产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革命和改革推动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重要杠杆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从其起源来看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作为一种反映形式,它的形成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社会性劳动;社会化,在社会环境、社会关系中生活。)(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用不着整个宇宙都拿起武器来才能毁灭他,一口气、一滴水就足以致他死命。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更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我应该追求自己的尊严,绝不是求之于空间,而是求之于自己思想的规定。我占有多少土地都不会有用;由于空间,宇宙便囊括了我,有如一个质点;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 帕斯卡思想录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1.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 象,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2.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 3.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只能在实践中发生,在实践中实现。 (三)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正确认识和把握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必须处理好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关系规律这一范畴,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相反,人的意识活动要受规律的支配。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思维规律:是贯穿在思维领域、支配思维运动的规律。形式逻辑四条基本规律(同一律、排中律、矛盾律和充足理由律) 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自然规律只要具备了同样的客观物质条件就可以以完全相同的形式反复出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1)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2)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3)实践是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统一的基础。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 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社会历史趋向属于历史决定论的内容,讲的是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必然性。 主体选择讲的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性和选择性。 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定了人们的活动要受规律性的制约,但不否定人在可能性空间内的选择。 主体选择性的客观前提是社会生活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内在根据是主体的利益和需要三、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第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不是两个或多个。第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不是精神。第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1)理论意义:这一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原理、原则都是以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为基础、为中心的。 (2)实践意义:既然世界统一于物质,那么在实践中就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第二节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一、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1.事物的普遍联系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的存在,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能获得它的地位。黑格尔事物普遍联系的“辩证图景”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的特点: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现象,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要求我们实事求是地揭示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反对主观随意的乱联系。例如,有人把生辰八字同人的命运联系起来,把手相与人的祸福联系起来等等。这些都是利用主观臆造的联系代替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是反科学的。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环节是互相联系的,即内部的结构性;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多样性(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等)“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表现的是本质联系;一棵瓜秧结几个瓜、一个豆荚结几粒豆,则是非本质联系。苹果熟透了要掉到地上,这是苹果与地球之间的必然联系;但恰好掉在某人的头上,则是苹果与人的偶然联系。条件性(条件是对事物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正确看待条件条件对事物发展和人的活动具有支持或制约制约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改变或创造条件必须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钉子缺,蹄铁卸,战马撅;战马撅,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联系观点之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2.事物的永恒发展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它主要标志事物变动不居的动态过程,说明事物不会永远固定在一点上。变化:指运动的一般内容,即运动的多样性。主要指事物内部和外部联系的演变。发展:指前进的变化或进化,特别是指人类所处的现实世界中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序到有序、从简单到复杂的上升运动。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正确区分新旧事物要反对几种错误标准:(1)以事物出现时间的先后来判断。(2)以事物一时力量的强弱、发展速度的快慢、是否成熟和完善,来判断新旧事物。(3)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第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第二,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3.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是通过一系列基本环节实现的。原因与结果、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必然性与偶然性、现实性与可能性等构成了联系与发展的基本环节。原因和结果 概念: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一对范畴。 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是原因,由原因所引起的现象是结果。 意义:1.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的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2.辨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可以增强人们生活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吃一堑,长一智。现象和本质 概念: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本质是指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意义:本质和现象的对立,说明科学研究的必要性,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本质和现象的统一,说明了科学研究的可能性,能够通过现象认识本质。 内容和形式 概念: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指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和表现方式。 意义:1.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2.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 必然性和偶然性概念: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的、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则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不确定的趋向。 意义:1.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不能忽视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善于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可能性和现实性 概念: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现实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指一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是事物和现象的种种联系的综合。 意义:1.可能不等于现实,一切工作都要从现实出发,而不要从可能出发。2.为了使好的可能转化为现实,我们必须在尊重客观律的基础上,自觉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一)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4.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的焦点。(二)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由于矛盾的性质不同,矛盾的斗争形式也不同,对于多种多样的斗争形式,可以区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学会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第二,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性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量变)。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质变)。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吸引和排斥既同一又斗争的相互作用,推动天体的运动和演化。同化和异化、遗传和变异既同一又斗争的相互作用,推动生命运动的发展和进化。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既同一又斗争,推动人类社会的变化和发展。正确认识与错误认识、不甚深刻的认识与深刻的认识既斗争又统一,是推动思想前进的动力。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对事物发展作用的原理指导实践,要正确理解和处理矛盾与和谐的关系。和谐包含着矛盾双方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思想。但和谐并不否认矛盾,也不意味着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和谐也是在不断解决矛盾中实现的。和谐的本质就在于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化解矛盾,为事物的发展创造条件。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和:不同事物的和谐统一 同:相同事物的简单重复(三)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数学家莱布尼茨:世界是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的原因,或特殊的根据,也就无从辨别事物,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 -毛泽东对症下药;量体裁衣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辩证发展过程。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四)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态和形式。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质与事物是直接同一的。事物的质是通过属性来表现的。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认识质是基础、是前提;认识量是深化、是精确化。马克思:一门科学只有能够成功地应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成熟的地步。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凡一切人世间的事物财富、荣誉、权力、甚至快乐痛苦等皆有其一定的尺度,超越这尺度就会招致沉沦和毁灭。-黑格尔事物的量变质变黑格尔的谷堆论证和秃头论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司马迁著史记用了15年;达尔文著物种起源用了20年;马克思著资本论用了40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 哲理在于量变必然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一个人从童年到少年、青年、壮年和老年,从小学到中学、大学和研究生,这些都是人一生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五四”运动使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民主革命总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块块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相对于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全国而言,就是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五)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肯定因素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人们总以为肯定与否定是有绝对的区别,其实两者是相同的如一条往东的路同时即是同一条往西的路。黑格尔小逻辑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内自我否定。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上一个周期和下一个周期的无限交替,使事物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总趋势。否定之否定规律称为辩证的否定,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到新阶段;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这表明事物的发展不是直线前进,而是一个不断反复的过程。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第三节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一、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辩证法(dialectics)源出希腊语“dialego”,意为谈话、论战的技艺,原意是指在辩论中揭露对方议论中的矛盾并克服这些矛盾的方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源的学说。客观辩证法:事物本身运动和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主观辩证法: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规律,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思维运动和发展的规律。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表现形式不同:客观辩证法采取外部必然性形式,离开人的意识、思维而独立存在。主观辩证法采取观念的、逻辑的形式,同人类的思维的自觉活动相联系。2.唯物辩证法是伟大的认识工具3.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在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的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二、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1.归纳与演绎相统一 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是由个别性前提过渡到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形式。演绎是从一般原理走向个别结论的思维方法,是由一般性原则推导个别结论的推理形式。2.分析与综合相统一分析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以便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综合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本质的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统一整体的思维活动。3.抽象和具体相统一在认识过程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具体,一种是感性的具体,一种是思维的具体。从具体到抽象通过分析把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从中抽取出各个必然的本质的因素,以达到对具体事物某一本质方面的认识。再从抽象到具体运用综合的方法,把事物各方面的本质认识联系起来,形成关于统一事物的整体认识,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的具体中再现出来。4.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同时就是以逻辑的必然性再现对象历史发展的过程,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辩证思维中的历史范畴,一是指客观实在自身的历史,二是指反映客观实在的认识的历史。辩证法认为,逻辑与历史是一致的,逻辑进程与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另一方面,逻辑和历史又包含着差异,逻辑的东西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系统方法、信息方法、控制方法、模型化方法、理想化方法、结构功能方法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丰富深化辩证思维方法。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三、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增强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掌握实践、认识、真理、价值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树立科学实践观,使学生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 【教学重点】 1.马克思主义实践观2.认识的本质与规律3.真理的内涵与特性4.价值的本质与价值观5.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教学难点】 1.认识的本质 2.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与相对性【教学学时】 8学时第一节 认识与实践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和基本的观点。(一)科学的实践观 1.唯心主义哲学的实践观:目的性与能动性 2.旧唯物主义哲学的实践观:感性活动 3.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