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一轮语文专题训练-语言.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3003213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届一轮语文专题训练-语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1届一轮语文专题训练-语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1届一轮语文专题训练-语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节鉴赏诗歌的语言,课前欢乐时光,一首词八个“经量”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九月,“(宰相)贾似道请行经界推排法(丈量田地,重定税额)于诸路,由是江南之地,尺寸皆有税,而民力益竭”(续资治通鉴)。为此,醴陵士人写了首一剪梅词:宰相巍巍坐庙堂,说着经量,便要经量。那个臣僚上一章,头说经量,尾说经量。轻狂太守在吾邦,闻说经量,星夜经量。山东河北久抛荒,好去经量,胡不经量?,课前欢乐时光,这首词刻画了哪几种人物形象?八个“经量”各有什么作用?答案:刻画了宰相、臣僚、太守三种人物形象。前两个“经量”,揭示了宰相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独断专横的性格特征;三、四两个“经量”刻画了臣僚看宰相眼色行事,争上奏章、附和捧场的奴才相;五、六两个“经量”揭露了太守趋炎附势的轻狂行为;末两个“经量”是对宰相乃至皇帝的绝妙讽刺。,课前考题试做,课堂精讲精练,一、体会语言的风格特色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人称李白的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便是一种清新美。有的诗绚丽多彩,有的诗却质朴无华。有的诗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言此意彼。有的诗平易近人,有的却险怪奇特。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体会其风格特色,就是要体会语言的美,体会其内蕴。,课堂精讲精练,1.平实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陈述,或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例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全篇毫无难解之处。,课堂精讲精练,2.含蓄隽永诗歌最富有灵气。诗的灵气在于隽永,在于“字短情长”,字里行间总是留着启人联想、开人悟性的“空白”。例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天各一方的夫妻间挂念问候,其时其境其情,归家团聚作长夜之谈的憧憬,统统显于言外,隐于空白。,课堂精讲精练,3.清新雅致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清新一般是用在写景诗中,一般诗风比较靓丽,语言比较通俗,比喻新颖独到,饱含着作者的喜悦之情。如杨万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给人一种清新美。小池,课堂精讲精练,4.形象生动诗歌的语言往往以其生动形象而感人至深。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既是诗又是画,有形有色地展现了赤壁的壮丽景色,气势雄伟,境界开阔。,课堂精讲精练,5.绚丽飘逸说到绚丽飘逸,最典型的诗人当数李白。李白的诗大都写得色彩缤纷、景象绮丽、变幻莫测,具有绚丽飘逸之美。例如他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是很典型的一例。其他用来鉴赏古诗语言风格的常用语言还有:,课堂精讲精练,用字精练、粗犷豪放、缠绵哀怨、含蓄蕴藉、悲怆幽怨、脍炙人口、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登峰造极、言简意赅、委婉含蓄、细腻传神、华美、朴实无华、含蓄有韵味、言有尽而意无穷、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音节和谐、富有音乐性等。,课堂精讲精练,二、从语法角度鉴赏要重视对古代诗歌中几类词语词法和句法现象的鉴赏。看这些词语、词法和句法的运用,怎样传达出更为丰富的信息,怎样使表达更准确、生动或含蓄蕴藉。,课堂精讲精练,1.名词: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过它理解作者的思想或感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会营造一定的意境。如杜牧的江南春“水村山郭酒旗风”就用多个名词罗列了水村、山峦、酒旗、风几个意象,让我们领略到了江南春天的特有风情。,课堂精讲精练,2.动词:一个好的动词能够点燃整个诗句,在鉴赏诗歌时,需要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字明显采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3.形容词:这些词不仅可以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课堂精讲精练,4.副词:如“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处之意,登翠楼时兴冲冲,而因闯入眼帘的柳色却想起了丈夫,生发出伤感,这种情绪上的变化仅一“忽”字就传达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课堂精讲精练,5.数量词:如杜甫的曲江二首之一中“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落下一片花瓣都要减掉一层春色,而今万点飘坠,落花纷纷,更使人烦恼愁闷。通过描写“一片花飞”“风飘万点”的残春景色,抒发了诗人满腹的怨愁。,课堂精讲精练,三、从修辞角度鉴赏1.夸张:我国古典诗歌中夸张手法的运用较为普遍。如孟浩然的“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蒸”“波撼”都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课堂精讲精练,2.拟人: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绘生动形象,表意更加丰富。如刘攽新晴:“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课堂精讲精练,3.对比: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分得更加鲜明。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前三句描写昔日的繁盛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的冷落凄凉形成强烈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课堂精讲精练,4.比喻:运用比喻,可以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给人鲜明深刻的印象。如贺铸的青玉案:“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词人一连用了三种事物比喻“闲愁”,仔细分析,共同之处在于迷离、悠远,用具体描述抽象,同时层层递进,使读者感受烟草、飞絮、梅雨时极自然地感受到闲愁,是比喻运用成功的典范。,课堂精讲精练,四、评析诗人炼字炼句的作用古人作诗写词讲究炼字炼句,以使传神动人。阅读古代诗歌,评析诗人炼字炼句技巧和作用,有助于深入体会诗歌丰富的内蕴。,课堂精讲精练,1.评析“题眼”所谓“题眼”,就是指诗歌标题中提挈全篇、精练传神的字词。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诗题中“闻笛”二字便是“题眼”,所以全诗四句中的前三句全用来写笛声,把读者引到一个美妙的音乐境界中来,直到最后一句才透露了诗人的本意。,课堂精讲精练,2.评析“诗(词)眼”优秀的作品中,诗有“诗眼”,词有“词眼”。这里的“诗眼”“词眼”,有时是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关键句。如李清照醉花阴写主人公多愁善感、怜花自怜的性格情态,结尾写道:“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一个“瘦”字便是全篇的词眼。它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人物形象与环境显得十分协调。,课堂精讲精练,五、把握解题思路1.找好切入点对于那些运用了很明显的表现手法的字或句子,可从表达技巧上找切入点;对于写景的描写性字词,可从景象特点上找切入点;对于那些暗示或表明作者写作情感基调的字词,可从表情达意上找切入点。,课堂精讲精练,2.组织答题落脚点(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有深刻或特殊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指出该字运用了哪种表达技巧并简析其效果(必要时补充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课堂精讲精练,课堂精讲精练,鉴赏语言类试题的设问方式、答题要领与步骤考查方向: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当题干要求品评某一个字眼的艺术效果时,就要考析诗眼或析炼字。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课堂精讲精练,解题格式: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答题要领:1炼字类答题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与其他某字比较提出优劣问题。,课堂精讲精练,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课堂精讲精练,答题示例: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课堂精讲精练,【答案】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课堂精讲精练,2关键词类答题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课堂精讲精练,答题示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课堂精讲精练,【答案】“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步骤三)。,课堂精讲精练,3.分析语言特色类答题提问方式: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淡雅、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浑厚雄壮、多用口语、明白如话、朴实无华、华美绚丽,课堂精讲精练,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课堂精讲精练,【答案】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课后巩固提升,专题知识清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