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评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02822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评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评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评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度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综合测评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现代人,每当想到一代天娇成吉思汗(hn)时,就会想到他是蒙古大英雄,其实他还不能被称为蒙古人,因为成吉思汗的时代,蒙古这个民族根本还没有诞(dn)生。B有些人的心态存在问题。在顺境里浮夸、自吹自擂(li);在逆境里又自惭形秽(hu)、自暴自弃:这两种心态都是不可取的。C年轻时正是锐意进取的年华,每每都是心无旁骛(w)开创事业,但一部分人在功成名就后饱食终日,看问题难免断章取意,在后辈面前强聒(gu)不舍,忘记了当年追求。D这部电视剧真好看,剧情扣人心弦(xun)、高潮叠起,可是,正当人们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却不知为什么,荧(yng)光屏闪了几下之后,就一片黑暗了。2 .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中秋之夜,面对浩瀚的明月,刚大学毕业不久走上讲台的张老师脱口而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对大学学友的至情。B“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在人间四月芳菲尽,落花点点的四月郊游,你也会有和古人一样的惊喜,因为人生无处不相逢。C看着照射在江面上斑驳的光影,一直在富春江边生活的我,不禁发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的感慨,只想让心静如莲,人淡如菊。D在中国重阳节这个特殊的日子,远在中国留学的叙利亚学生用岑参的诗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来表达心情,寄托了他们的祖国的忠心。3 .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我校校刊逸钟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B在鄂州火车站我与十年未见的朋友萍水相逢,不由得热泪盈眶。C在山东招远一家麦当劳餐厅,六名“全能神”邪教成员打人致死的暴行耸人听闻。D对于“我”是否应该向万芳要回羚羊木雕,同学们讨论激烈,莫衷一是。4 . 下面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谁能否定学习传统文化对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是没有用的呢?B为了提高语文素养,我区学校很多都在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的活动。C这一航线的开辟,意味着从我市到西安的航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D从咿呀学语,到走入学校,再到进入社会,学习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5 .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智慧平台”“核心价值”“民族复兴”“精准扶贫”这些短语结构上都属于偏正短语。B“她的伴侣用手轻轻地抚摸她的头发”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她抚摸头发”。C“今天是去,还是不去呢?”这个句子中的逗号应改为问号。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句中“烽火”一词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6 .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例如粗中有细的鲁智深,直爽率真的李逵,有仇必报的武松等。B观沧海作者是曹操,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为宋代郭茂倩所编,长歌行木兰诗也出自本书。C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一生。小说还描写了祥子周围的人物,如不给仆人饭吃的杨太太,残忍霸道的二强子和他的女儿虎妞,离死亡只差一步的老马小马祖孙俩等。D峨眉山月歌行路难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诗人李白的作品,李白号青莲居士,著有李太白集;江南逢李龟年春望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作,杜甫字子美,著有杜工部集,二人并称“李杜”。7 . 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A风靡(m)脍灸(zh)人口B憧(chng)纷至踏(t)来 C挑剔( t)呕(u)心沥血D龟(jn)裂眼花缭(lio)乱8 . 下列句子中的词语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B千百年来,这里的渔民与珊瑚礁友好相处,相安无事。(相安无事:彼此相处没有冲突。)C米妮津津有味地看着一扇玻璃上的美丽景象,连要干的活都忘了。(津津有味:特别有滋味,形容味道好。)D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以讹传讹:把本来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结果越穿越错。)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我很想学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的方法。我谈了,谈了三个钟头。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快?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学习是急不来的。为什么?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比方学游泳。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可是光看书不下水不行,得下水。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的习惯。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写完一句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道,一年级小学生也知道。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知道是知道了,就是没养成习惯。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有人说,某人“一目十行”,眼睛一扫就是十行。有人说,某人“倚马万言”,靠在马旁边拿起笔来一下子就写一万字。读得快,写得快,都了不起。一目十行是说读书很熟练,不是说读书马马虎虎;倚马万言是说写得又快又好,不是说乱写一气,胡绉不通的文章。这两种本领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工夫。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练的工夫到家了,才能得心应手,心里明白,手头纯熟。离开多练,想得到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不到的。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要消灭错别字。错别字怎么来的呢?不会写正确的形体吗?不见得。有的人写错别字成了习惯,别人告诉他写错了,他也知道错,可是下次一提笔还是错了。最好是开头就不要错,错了经别人指出,就勉强一下自己,硬要注意改正。比方“自己”的“己”和“已经”的“已”搞不清楚,那就下点儿工夫记它一记,随时警惕,直到不留心也不会错才罢休。9 . 这篇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0 . 请根据选文的第段的论证思路,填写出相应的内容。选文的第段先针对_的现象,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以_为例,论证了_的观点。11 . 选文第段中,作者反复说“是办不到的”,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12 . 举出你学习语文的一个好习惯(或坏习惯),并谈谈这一习惯对你的影响。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完成下列小题。屋檐下游走的光阴“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闲读宋词,陶醉于辛弃疾清平乐村居的美好乡村生活里,更勾起了我对屋檐的美好记忆。 屋檐,是属于故乡、属于童年的。 小时候,在故乡的小山村里,住的是泥墙瓦屋顶的老屋,老屋有大大的屋檐,像伞一般守护着我度过快乐的童年。 每年的春讯是屋檐下的燕子告诉我的。当屋檐下空寂了一冬的燕巢又响起唧唧喳喳的呢喃,当屋檐下露出几只憨憨的黑色小脑袋,当一个个黑色的剪尾划过屋檐,我便知道,春天来了。小时候大人告诉我们燕子是益鸟,村里所有人都爱护着燕子,也以燕子在自家的屋檐下筑巢为荣。那时候我们爱做的一件事就是,挨着各家房子的屋檐寻觅,寻找有没有燕巢。长大后读诗书,读到唐代诗人皇甫冉的赋得檐燕:“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以及南朝吴均山中杂诗中:“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这些诗句,总能勾起我对屋檐与燕子的阵阵怀想。 小时候炎热的夏天,我与外祖母在屋檐下纳凉。白晃晃的阳光透过屋檐投射到斑驳的泥墙上,光影灵动。外祖母躺在一张凉椅上,我趴在她旁边睡觉,她紧紧地握一把葵扇,轻轻地摇扇,摇下凉快和无数童年的故事,摇下缓慢流淌的时光。锄头、铲子、铁耙子,铁叉子静静地靠在泥墙旁,以标点符号的姿势,记录着农家人的农耕岁月。骄傲的大公鸡在屋檐下昂首挺胸地踱着步,发出动人的声音,谦虚的小花猫在墙根旁安静地睡觉一切如此安详宁静,仿佛一幅静物工笔画。 屋檐下看雨听雨又是另一番景致。下雨的时候,屋外是潮湿的世界,大雨顺着屋檐开始流淌,起先是雨珠子,滴滴答答,一声,两声雨点像多情女子的巧手,屋檐是古琴,轻轻地弹奏出美妙的琴音;慢慢地,变成了雨线,一条,两条然后变成了雨帘。每每那时,总会看见老母鸡带着一队小鸡在屋檐下躲雨。后来读到唐代诗人王建的听雨:“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我总会想起童年时在屋檐下看雨听雨的情景,也更氤氲起我想家的情怀。 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离开了那些年住的老屋,我就越发思念老屋的屋檐。在异乡的城市里,林立的高楼大厦是没有屋檐的,“屋檐”变成了我埋藏在记忆深处的一个梦。于是,每次回老家,我都像在寻找我那快乐的童年,那美好的光阴。再回首,我童年美好的光阴,在屋檐下静静地游走。13 . 文章围绕“屋檐”,写了哪些童年往事?14 . 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第六段画线句。雨点像多情女子的巧手,屋檐是古琴,轻轻地弹奏出美妙的琴音。15 . 分析文章结尾第段的作用。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会背诗算不算本事最近中国诗词大会很火。背诵竞技的形式,使得很多人说这本质上是一场记忆力大比拼,是高考模式的可悲延伸,是对青少年的误导。确实,我也曾受机械记忆教育的负面影响,因此理解他们的悲叹。但冷静地想想记忆在学习中扮演的角色,我觉得如上观点仍有可商榷之处。我认为不能以“不就会背个诗吗,算什么本事”这样高冷的腔调去贬低选手的实力。且不说在数年如一日的积累过程中下了多少功夫,单是在最躁动不安的年纪,能腾出安静的心境去装纳诗词,能不盲目追随同龄人聚集的潮流,到平仄韵脚中开辟出一隅静土,这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可敬的举动。能坐得住、静得下来,这些品质都是我们身上十分稀缺的。当然,我不会全盘否定所有的反对者。因为的确很多人透过这档节目,在郑重地表达对“记忆学习”的忧虑。但是我们的忧虑很容易反弹到另一个极端。从前是鼓吹背诵、强调记忆,现在是贬低背诵、贬低记忆,好像那是抹杀想象力、创造力的万恶之源,一看到靠记忆取胜、考察记忆的竞技与测试,就觉得不科学、反人性,对记忆过度警惕、排斥。一些教英语的反对背单词,一些教中文的反对背诗句,这种行为很偏颇的。可能你不愿承认,但很多时候,记忆是理解、创造的基础和前提。在记忆达不到一定量的条件下,奢谈创造是不靠谱的。在单词量达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没法优美地遣词造句;在对古体诗掌握得不够熟稔的时候,没法泼墨创造。相比于“此节目宣扬死记硬背”,这种贬低记忆、跨越步骤、无视学习规律、片面迎合惰性痛快的“教育理念”,才是对青少年真正的误导。“不就是会死记硬背么”的背后,有两股根深蒂固的偏见。其一,将所有记忆等同于死记硬背。其实很多时候,如果真的静下心去捕捉到震撼心灵的美感,不必刻意去记也会过目不忘。一说记忆就是死记硬背,只能说明,持有此偏见者是个很不会学习的人。其二,把记忆和创造人为对立。在网上看到了一条呼声很高的评论:“这样隆重的诗词大会,绝没有一个诗人。”其实就这档节目本身而言,选手只能展示出“会背”的功底,至于到底会不会写,我们完全无法得出结论。但有些人喜欢在记忆力和创造力之间树起人为的对立特别能背诵的人,都是被束缚的,肯定没有创造力,继而推出“我是不会背,可我没被扼杀创造力啊”的心理安慰。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强大的生命力不仅因为它是种音韵优美的文学体裁,还因为它象征着一种生活态度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在这样一个离了手机就活不下去、被各式信息碎片裹挟的时代,我们有必要向这些选手投去一瞥敬意,少一点警惕和挑剔,多一点善意与欣赏。只有让诗歌与诗意找到自己的位置,它们才可能跨越时空,润泽你我的心灵,对我们的精神世界进行净化和守护。一位网友说得好:让小孩背那么多古诗词有什么用?待他成人时,见到晚霞不是说“真好看”,而是“一片晕红疑著雨,晚风吹掠鬓云偏”。16 . 下列不属于文中“会背诗的选手”的特点的一项( )A盲目追随同龄人聚集的潮流,能静心背诗。B数年如一日的积累。C每个人都在年纪轻轻时就能沉住气静下心。D能坐得住、静得下来。17 . 作者否定“不就是会死记硬背么”的说法下列原因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所有记忆都等同于死记硬背是不对的。B记忆是学习必须的过程,不可或缺。C能背书不代表没有创造力。D记忆不会让人产生惰性。18 . 作者对“会背诗算不算本事”的回答,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算本事,因为会背诗的人一定有坐得住、静得下来的品质。B算本事,因为会背诗的人能对我们的精世界进行净化和守护。C算本事,因为会背诗的人的能寻求“我没被杀创造力啊”的心理安慰。D算本事,因为会背诗的人具备良好的理解、创造的基础和前提。三、综合性学习19 . 现代社会,互联网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给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为了提高同学们对互联网的正确认识,某中学八年级(1)班开展了以“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活动中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下图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整理的“微信朋友圈信息分享统计图”,请写出你从图表中得出的结论。(答案中不得出现数字)微信朋友信息分享统计图(2)某同学在网络平台转发了一些网络谣言,自己却并不知情。针对此种现象,你如何发微信对他进行劝告?20 . 班级开展以“创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系列实践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班长准备用一副对联作为此次活动的宣传标语,他写了下联,请你帮他补出上联。上联:_下联:创建美好家园下面是主题班会的开场白中的一段文字,请你按要求帮主持人修改。谁不希望头顶的天空湛蓝如镜,谁不希望脚下的大地绿草如茵,谁不希望身边的湖水清澈明净,谁不希望眼前的阳光灿烂如金。是啊,花朵有个希望,希望天空给她阳光;白云有个希望,希望风带她一起飞翔【A】_ , _ ;【B】而我也有个希望,希望大家提高责任感,把我们的家园建设的美丽如画。请在A处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内容,要求与前后段结构相同,语义连贯。B处划线句有搭配不当的语病,应将“_”改为“_”。四、作文21 .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女作家桐华说过,青春的可贵在于那颗盈满勇敢和热情的心。勇敢与热情,是她致胜的魔杖!其实,人人都有一柄致胜的魔杖:执着、好奇、自信,亦或是师长的激励、榜样的引领、挫折的磨练。同学们,什么是你致胜的魔杖呢?请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验,以“是我致胜的魔杖”为题写一篇文章。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人在旅途,最美的状态为追赶,有了追赶,不安分的心有了可牵挂的念想,情感的波涛有了可依靠的港湾。于是你追我赶成了快乐的倾慕、成功的源泉和幸福的靠近。人在旅途,最美的状态为追赶,你追赶着,也被追赶着。请以“追赶”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二、现代文阅读1、2、3、三、综合性学习1、2、四、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