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2018年选择题题库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300064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9.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原2018年选择题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马原2018年选择题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马原2018年选择题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选择题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在思想和文化方面主要批判地继承、吸收了哪些学说的合理思想( ) A英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德国的空想社会主义B德国古典哲学、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 )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是( )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 B资本论的出版C反杜林论的出版 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 )A. 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 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C. 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 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5、马克思的两个重要理论发现是(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6、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统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为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7、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指( )A思维和存在能否在一定条件下等同起来 B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C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 D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问题8、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A. 宿命论观点 B. 唯意志论观点C. 机械唯物论观点 D. 朴素唯物论观点9、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的特点是()A. 实践性 B. 科学性 C. 革命性 D. 阶级性10、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的观点是()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不可知论 D相对主义11、“运动应当从它的反面即从静止找到它的量度”,因为静止是()A运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过去运动的结果和未来运动的出发点C运动的原因和根据 D运动的基础和承担者12、“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13、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14、古诗云:“王子去求仙,丹成入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这是用神话形式说明时间( )A是客观的 B是有限的 C是可知的 D是相对的15、有一副对联,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这形象地说明了运动和静止是相互联系的。静止是( ) A. 运动的普遍状态 B. 运动的内在原因 C. 运动的衡量尺度 D. 运动的存在方式16、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话表明惠能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C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17、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变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18、有人认为,既然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外部世界的反映,那么人脑里的“鬼”、“神”意识就是对外在世界上鬼、神真实存在的反映。这种观念的错误在于()A.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B.把意识看成是物质的产物C.认为意识是对存在的直观反映 D.混淆了人类意识自然演化的阶段19、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实践活动 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 2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21、某地区进入供暖季后常常出现雾霾,而一旦出现大风天气或等到春暖花开后,雾霾就会散去或减少,从该地区较长时间的数据变化看,经过人们努力治霾,污染物排放总量在持续走低;但在某些时段,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指数会迅速攀升,甚至“爆表”。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凸显了大气污染防治的一大特点:天帮忙很重要,但人努力才是根本。“人努力”与“天帮忙”之间的关系对我们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辩证关系的启示是()A.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B.人类有意识的思想活动是掌握客观规律的根本前提C.认识活动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基础D.尚未认识的外在自然规律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2、下列观点中反映规律根本特点的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C不废江河万古流 D人定胜天23、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90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里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 )A肯定中包含否定 B量变引起事变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24、一位机械工程专家讲过这样一件事:“文革”中,他在某地劳动,有一天公社派他去割羊草。他没养过羊,怎么认得羊草呢?但终于一个办法出来了。他把羊牵出去,看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位专家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认识到,“羊吃草”与“割羊草”两者之间存在着( ) A. 因果联系 B. 必然联系 C. 主观联系 D. 本质联系25、百喻经中有一则寓言: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做客,他嫌菜没有味道,主人就给他加了点盐,菜里加盐以后,味道好极了。愚人就想:“菜之所以鲜美,是因为有了盐。加一点点就如此鲜美,如果加更多的盐,岂不更加好吃?”回家之后,他把一把盐放进嘴里,结果又苦又咸。这则寓言给我们的启示是( )A. 持续的量变会引起事物发生质的变化B. 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C. 不可能通过一些现象而去认识某个事物的本质D. 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要时时注意事物的自我否定26、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短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 A注重量的积累 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C坚持适度原则 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27、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语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对人是否有利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28、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在回答( )A. 世界是怎样存在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B. 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C. 世界是怎样被认识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D. 世界是怎样被改造的问题上对立的两种观点29、“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C人的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30、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他:“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了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A. 普遍有效性 B. 客观规律性 C. 主体能动性 D. 直接现实性31、在下列成对理论中,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的是( )A能动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对立 B宿命论与唯意志论的对立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32、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 33、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敏锐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做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加完善之外,还因为( )A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B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C人不仅有知觉还有想象 D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34、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语重心长地对年轻人说:“书本知识非常重要,电脑技术也很重要,但是书本电脑里面种不出水稻来,只有在田里才能种出水稻来。”这表明( )A. 实践是人类知识的基础和来源 B. 实践水平的提高有赖于认识水平的提高C. 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D. 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比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更重要35、“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36、未来学家尼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C实践高于认识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37、爱迪生在发明电灯之前做了两千多次实验,有个年轻的记者曾经问他为什么遭遇这么多次失败。爱迪生回答:“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我发明了电灯。这只是一段经历了两千步的历程。”爱迪生之所以说“我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 )A. 认识中所获得的相对真理 B. 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C. 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 D. 实践中可以忽略不计的偶然挫折38、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践之所以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A真理的主观性和实践的客观性所要求的 B真理的相对性和实践的决定性所预设的C真理的属性和实践的功能所规定的 D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39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米)到780nm,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颜色,一般来说,700nm为红色,580nm为黄色,510nm为绿色,470nm为蓝色,400nm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A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 B人的感官所具有的生理阈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 C. 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 D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 40、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由倒过来就是由自,因此自由等于由自,由自即是随心所欲”。这两种关于自由的观点( )A. 前者是唯物辩证的观点,后者是唯意志论的观点B. 前者是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心主义的观点C. 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唯物辩证法的观点D. 前者是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后者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41、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4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43、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 44、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性质的是:()A、社会形态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45、列宁说“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与之作斗争的奴隶,是革命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奴隶地位而过着默默无言、浑浑噩噩、忍气吞声的奴隶生活的奴隶,是十足的奴隶。对奴隶生活的各种好处津津乐道并对和善的好主人感激不尽以至垂涎欲滴的奴隶是奴才,无耻之徒。”这三种奴隶的思想意识之所有有如此巨大的差异,是由于( )A人的社会意识并不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 人的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具有不一致性C. 人的社会意识中的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D. 人的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46、近年来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一些国家销量大增。列宁曾说,马克思的资本论的成就之所以如此之大,是由于这本书使读者看到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形态是个活生生的形态,既有“骨骼”,又有“血肉”。人类社会作为一种活的有机体,其“骨骼”系统是指( ) A. 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等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B. 与一定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C.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 D. 由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哲学等构成的社会意识形态 47、“文化蕴藏着巨大的力,这种力不同于物理学上的力,物理的力是人类用来化自然界的,文化的力是用来化自身的。”这一说法表明( )A文化具有培育和塑造人的功能 B文化构造了人的本质C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D文化是历史进步的源泉48、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49、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说道:“我认为,在人类的一切知识中,最有用但也最不完善的知识就是关于人的知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破解了人是什么这一“司芬克斯之谜”,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 ) A. 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内在统一 B. 所有人共同属性的概括 C.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 自由理性的外化 50、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三大形态.它们是( )A.自然经济社会、商品经济社会、时间经济社会B.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C.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D.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社会51、1984 年1 月3 日 ,意大利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 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的对旧纪元所作的“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的界定。恩格斯回答说,这就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 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表明,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是(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B.实现人类永恒不变的普适价值C.建立一个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大同世界D.建立一个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性王国52、马克思把商品转换成货币称为“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熟,坏的不是商品,但一定是商品占有者”。这是因为只有商品变为货币( )A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 B价值才能转化为使用价值C抽象劳动才能转化为具体劳动 D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5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机器大工业发展到自动化阶段,智能化工厂创造除了较高的生产效率,显露出巨大的竞争力,企业在“机器换人”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意味着率先使用机器人的个别企业 ( )A. 资本主义技术构成的提高 B. 剩余价值来源的改变 C. 获得更多的社会平均利润 D. 所生产商品价值的提高54、在市场上,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标价是12000元,此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货币是( )A实在的货币 B信用货币 C观念上的货币 D现金55、某企业有一台高精度磨床,价值为20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目前已使用2年。这时由于生产该种设备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其价值降为15000元。此时,这台高精度磨床的物质磨损是( )A1000元 B2000元 C3000元 D4000元56、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 ) A(VM)C B(VM)CC(VM)C D(VM)C57、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每次经济危机发生期间,总有许多企业或因产品积压、或因订单缺乏等致使其无法继续进行再生产而被迫倒闭。那些因产品积压而倒闭的企业主要是由于无法实现其生产过程中的( )A. 劳动补偿 B. 价值补偿 C. 实物补尝 D. 增殖补偿58、某资本家投资120万元,每次投资所得的利润是30万元,假定其预付资本的有机构成是5:1,那么该资本家每次投资所实现的剩余价值率为( ) A20% B25% C150% D200%59、某资本家投资100万元,资本有机构成4:1,m100%,一年周转4次,其年剩余价值量和剩余价值率分别是( ) A80万,100% B. 40万,400% C. 40万,100% D. 80万,400%60、某企业投资汽车生产,生产一辆汽车所耗费的生产资料价值为15万元,支付给工人的工资为5万元,假定市场的平均利润率为10%,那么,在自由竞争条件下,该汽车的生产价格是A.20万元 B.20.5万元 C.21.5万元 D.22万元61、商业资本作为一种独立的职能资本,也获得平均利润,其直接原因是( )A商业部门和产业部门之间的竞争和资本转移B产业资本家为销售商品将部分利润让渡给商业资本家C商业资本家加强对商业雇员的剥削D产业部门将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分割给商业部门62、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必须是( )A足值的且现实的货币B足值的但不一定是现实的货币C可以是不足值的,但必须是现实的货币D可以是不足值的,也不一定是现实的货币63、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价值增殖过程的分析,把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 )A. 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和生产价值的时间B. 转移旧价值的时间和创造新价值的时间C. 生产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D. 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时间和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64、某块土地,地租为100万元,土地价格为4000万元。当银行存款利息率下调20%,该土地的地租增加到150万元时,银行存款利息率和土地价格分别是( )A. 2.5、3000万元 B. 2.5、6000万元C. 2、7500万元 D. 2、3000万元65、假设2014年某国待售商品价格总额为4000亿元,货币流通次数为8次。2015年该国待售商品价格总额增加了20%,而实际纸币发行量为900亿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去年售价60元的商品今年在理论上应为( )A.90元 B.80元 C.75元 D.60元66、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 )A.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的价值B.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C.货币所有者购买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剩余价值D.劳动力自身的价值能够在消费过程中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67、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后,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奠定理论基础的是( )A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B萨缪尔森的经济学C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D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68、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本主义相比,当代资本主义在许多方面已经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正确分析这些新变化发生的原因,有利于我们科学而全面地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导致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发生的根本推动力量是( )A. 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B. 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的斗争C. 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D.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的影响69、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不断演进和变化的。当今资本主义社会居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是A.私人资本所有制 B.法人资本所有制 C.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 D.垄断资本私人所有制70、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资本急剧膨胀,这一方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造成了经济过度虚拟化,致使金融危机频繁发生,西方资本主义金融资本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制度条件是( )A.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创新 B. 技术创新与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C. 全面私有化与放松金融监管 D. 去工业化与大力发展现代化服务业二、多项选择题71、下列思想家属于德国古典哲学的有( )A. 康德 B. 黑格尔 C. 谢林 D. 笛卡尔 72、下列观点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A物是感觉的复合 B存在就是被感知C我思故我在 D世界不过是意志的表象73、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A天下只是一个理 B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C天下之物,皆实理之所为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74、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A. 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B. 朴素辩证法的思想C.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D. 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75、传习录记载:“先生(指明代哲学家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这一观点()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C认为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具有同一性D肯定人对花的感觉的能动性76、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理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静止和运动是相互包含的77、唐朝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两句诗蕴涵着时间一维性的哲理。下列诗句中蕴涵相同哲理的是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B.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C.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D.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78、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 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A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B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本质“原型”79、近一年多来有美国自带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在全球蔓延,在危机面前,人们应该积极主动应对,化危为机,下列名言中符合意识能动性原理的是() A、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B、我们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C、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同时产生的 D、事不必难,知难不难 80、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 )A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C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D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81、人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是在实践的运行过程中实现的,其基本环节有A.区分实践活动的主体与客体 B.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C.实践主体依据目的、方案,借助手段作用于客体 D.完成、检验和评价实践活动的结果,进行反馈调节82、1971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了“世界最佳设计”奖,设计师格罗培斯格却说:“其实那不是我的设计”,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主题工程完后,格罗培斯格暂停修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洒上草种,五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走出了不少宽窄不一定的小路,格罗培斯格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路铺设了人行道,成了“优雅自然、简洁便利、个性突出”的优秀设计,格罗培斯格设计智慧我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启示:()A.要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灵感 B.要尊重群众的实践需求C.不要对自然事物作任何改变 D.要对事物本来面目做直观反应83、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B对立面的同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D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84、平衡是事物发展的一种状态,小到体操中人在平衡木上的行走,杂技中的骑车走钢丝、独轮车表演,直升机在空中的悬停等,大到人类的生存、地球的运转、天体的运行等等,都是保持平衡的一种状态。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停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保持了平衡。要使“平衡”成为人们的“大智慧”,就要( )A精确把握亊物的度 B准确掌握辩证否定的方式和方向C善于协调亊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 D全面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辩证关系85、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 )A.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B.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C.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D. 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86、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了多个版本的新华字典,除了一些旧的词条,增加了一些新的词条,并对若干词条的词义给了修改。例如1971年版对“科举”这个词的解释是:“从隋唐到清代的封建王朝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而设立分科考生文武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1992年版删去“反动”二字,1998版又删去“为了维护其统治而设”直到2008年版删去了这句话。一本小字典记载着词语的发展变化也记录了时代前进的印证,字典词条释义的变化表明人们的意识( )A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B取决于词语含义的改变C随着社会生活变化而变化 D需要借助语言这一物质外壳表达出来87、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 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88、生物学史,可以说是显微镜的发展史。17世纪中叶,英国科学家使用诞生不久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发现了植物细胞,开启了近现代生物学的大门。此后,显微镜的放大能力和成像质量不断提升,人类对细胞的认知也随之深刻和全面。20世纪中叶,科学家们利用X射线晶体学发现了DNA(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结构,人类的观察极限从亚细胞结构推向了分子结构。我国科学家的重要科研成果“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的背后,也站着一个默默无闻的英雄冷冻电子显微镜。显微镜在生物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表明()A.实践主体、客体和中介三者的有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B.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正是依靠中介系统才能够相互作用C.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与实践条件的进步有着直接的关系D.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89、显微摄影是一门使用照相机拍摄显微镜下一般用肉眼无法看清的标本的技术。肉眼中千篇一律的细沙,在显微镜下,却是“一沙一世界”。有的晶莹剔透像宝石,有的金黄酥脆像饼干。即使是司空见惯的柴米油盐,在显微镜下也会展现神奇而充满魅力的一面。显微镜下的“一沙一世界”表明()A.人们能够通过对个别事物的认识而达到对世界整体的把握B.事物的本质随着人们认识的变化而改变C.人们可以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日益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D.任何事物都具有无限多样的属性90、2006年7月12日凌晨,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以12秒88勇夺冠军,打破了由英国名将科林杰克逊保持13年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记录。科林杰克逊在谈起自己已被打破的记录时,没有一丝沮丧:我一点也不失望,正相反,我感到非常兴奋。他说:记录本来就是用来被打破的。这在哲学上的启示是( )A.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B.不断超越前人是历史发展的规律C.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D.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9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B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C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D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92、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面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 )A.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人们可以发现并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C.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的关系 D.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93. 美国导演迈克尔穆尔在他的最新记录片资本主义:一个爱情故事问世以来,一直颇受关注。“资本主义”为何与“爱情故事”联系起来呢?穆尔解释说,这是一种“贪欲之爱”,喜爱财富的人不仅爱他们自己的钱,也爱你口袋中的钱很多人不敢说出它的名字,真见鬼,就说出来吧。这就是“资本主义”。对金钱的“贪欲”与资本主义连为一体,是因为()A.资本就是人格化的资本B.赚钱体现了人的天然本性C.资本的生命在于不断运动和不断增值D.追逐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94、一位科学家说:“我们今天生活着的世界,与其说是自然世界,还不如说是人造或人为世界。在我们的周围几乎每样东西都刻有人的技能的痕迹。”这段话应理解为()A现实世界是人类精神的创造物B人类世界是人的实践活动对象化的结果C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改造世界的伟大力量D自在自然日益转化为人化自然95、2003年6月23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并于8月1日正式实施。1982年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被废止。这一变化体现了 A政治文明的进步 B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 C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 D上层建筑不断变革完善的要求 E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96、2011年4月,耶鲁大学出版了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书中列举了当前西方社会10个典型的歪曲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其中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主义将世间万物都归结于经济因素,艺术、宗教,政治、法律、道德等都被简单地视为经济的反映,对人类历史错综复杂的本质视而不见,而试图建立一种非黑即白的单一历史观,上述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思想的严重歪曲,其表现为()A把社会历史发展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歪曲为单一因素决定论B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歪曲为机械的单向作用C把经济作为社会的“基础”所具有的归根到底的决定作用歪曲为唯一决定作用D把意识形态对社会历史始终具有的积极能动作用歪曲为消极被动作用97、马克思主义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辩证统一中理解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认为( )A杰出人物能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B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C杰出人物历史作用的形成和发挥与其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密不可分D杰出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98、唯物史观在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前提下,高度重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历史人物是一定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下列关于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的正确认识是()A.历史人物不论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B.历史人物会因其智慧、性格等因素对社会进程发生影响C.具有进步意义的历史人物往往能够首先发现或提出历史进程中新的历史任务D.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都是积极的99、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A.人人创造历史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D.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E.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100、马克思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 ()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B.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 C.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D.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 101、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 1857 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1929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C.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102、有一幅广告幽默画,画的是几个行人在看一家饭店外贴的告示,上写:快进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得挨饿。这幅广告画的寓意有 A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的 B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 C利己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 D商品交换活动背后隐藏着人与人的关系 E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103.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的交往活动日益普遍和深化,交往作为人类特有的活动和存在方式,对社会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 交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 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C. 交往是科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D. 交往促进人自身的发展104、邓小平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这对我们实现思想理论创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它要求我们()。 A、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 B、打破一切理论的约束 C、关注生活实践的需要 D、尊重人民群众的诉求 105、“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义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段话表明科学技术是()。 A、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B、历史变革中的唯一决定性力量 C、推动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力量 D、一切社会变革中的自主性力量 106、科学技术( )A具有两重性 B受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的影响C受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 D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107、作家史铁生在奶奶的星星中讲道,奶奶告诉他的故事与通常的说法不同:一般人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奶奶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又多了一个星星,人死了就会升到天空,变成星星给走夜道的人照个亮了。于是他“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这对我们理解个人在社会历史的作用的启示有( )A. 历史是无数个人相互作用的合力的结果 B. 杰出个人决定历史发展的走向C. 人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 D. 每个人对社会发展都有或大或小的作用108、华罗庚生前曾说:“我们最好把自己的生命看作是前人生命的延续,是现在人类共同的生命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生命的开端。如此延续下去,科学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灿烂,社会就会一天比一天更美好。”这段话对我们如何实现人的个人价值的教益是()A、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价值的实现是统一的 B、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C、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社会价值实现的归宿 D、个人价值的实现和个人生命的长短相一致109、唯物史观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 ) A.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的绝大多数 B.从质上说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C.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包括剥削阶级 D.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110、社会意识形式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包括意识形态性的和非意识形态性的两大类。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有一组是全部属于意识形态性的,一组是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性的。它们分别是( )A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 B政治思想、语言学、艺术 C法律思想、逻辑学、哲学 D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宗教111.1989年,时任美国国务院顾问的弗朗西斯福山抛出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认为西方实行的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社会形态进步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的统治形式”。然而,20年来的历史告诉我们,终结的不是历史,而是西方的优越感。就在柏林墙倒塌20年后的2009年11月9日,BBC公布了一份对27国民众的调查。结果半数以上的受访者不满资本主义制度,此次调查的主办方之一的“全球扫描”公司主席米勒对媒体表示,这说明随着1989年柏林墙的倒塌资本主义并没有取得看上去的压倒性胜利,这一点在这次金融危机中表现的尤其明显,“历史终结论”的破产说明( )A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都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识力量起作用B人类历史的发展的曲折性不会改变历史发展的前进性C一些国家社会发展的特殊形式不能否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D人们对社会发展某个阶段的认识不能代替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112、马克思指出,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形成资本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有A.用资本手段获取市场暴利 B.用剥削手段榨取剩余价值C.用野蛮手段进行殖民掠夺 D.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113、当今世界正处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汇点以机器人技术为代表的科技产业发展十分迅速。机器人在生产过程中的广泛使用,使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然而就一般意义而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实际上是A.一个社会增长财富和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B.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般趋势C.社会产生相对过剩人口的一个重要原因D.由资本的本性决定的114、马克思说:“一切现实的危机的最终原因始终是:群众贫穷和群众的消费受到限制,而与此相对立,资本主义生产却竭力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这段论述表明A.经济危机的发生与群众的贫穷及其消费能力受到限制有关B.经济危机的发生根本上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C.资本积累与无限扩大生产也是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D.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导致了经济危机的发生115、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A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B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C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D是随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116、商品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 )A与货币的价值量变化无关 B与商品的价值量变化有关C与商品的生产价格变化无关 D与商品的供求变化有关117、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A.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C.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E.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118、GWG之所以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是因为它( )A既包括买的过程,又包括卖的过程 B既包括商品运动,又包括货币运动C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 D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119、在其他条件不便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B平均利润率下降C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的比例的降低 D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缓120、劳动力是任何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在特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劳动力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其价值的构成包括( )A维持劳动者自身性命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在必要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C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D培养和训练劳动者所需要的费用 121、人们往往将汉语中的“价”、“值”二字与金银财宝等联系起来,而这两字的偏旁却都是“人”,示意价值在“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透过商品交换的物与物的关系,揭示了商品价值的科学内涵,其主要观点有( )A劳动是社会财富的唯一源泉 B具体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C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D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122、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当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时会使( )A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B商品的使用价值量增加C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D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提高123.马克思指出,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形成资本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途径有()A.用资本手段获取市场暴利 B.用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