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A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3000201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A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浙江省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A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浙江省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A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八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A卷新版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7八下兴化月考)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隆重举行。从此,中国历史开辟了新纪元。这里的“新”主要是指( )A . 国家的名称变了B . 国家独立富强了C . 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D . 人民的生活改善了2. (2分) (2017八下阜阳期中) 下图是一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创作的宣传画,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有( )该宣传画创作的时间应该是1958年1960年该面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通过该画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该画内容充分说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A . B . C . D . 3. (2分) (2018八下沛县月考) 党的十九大继续关注农村,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回顾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经历了两次分地,即“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二者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 . 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B .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C . 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D . 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4. (2分) (2017九下郓城期中)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巨变。这三次巨变的核心事件是指(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三大改造的完成十一届三中全会A . B . C . D . 5. (2分) (2018八下临沭月考)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B . 周恩来、邓小平扭转了经济的下滑C .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D . 毛泽东批评江青为首的“四人帮”6. (2分) (2017八下泰兴期中) 有些名字往往与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A . 出生1949年,取名建国B . 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C . 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D . 生于1978年,取名文革7. (2分) (2017八下永定期中) 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 . 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B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C . 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D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道路8. (2分) “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歌词中盛赞的这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指的是( )A . 倡导改革开放,实现伟大转折B . “南方谈话”,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C . 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D . 港澳回归,实践“一国两制”构想9. (2分) (2019中山模拟) 历史学名著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第三次发生在1949年”,这三次“革命”是指( ) A . 秦朝建立、中华民国成立、新中国成立B .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C . 封建制度确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确立D . 小农经济的出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确立10. (2分)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能最早拥有一部印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内容的中国共产党党章应该是在( )A . 中共十二大后B . 中共十三大后C . 中共十四大后D . 中共十五大后11. (2分) (2017八下新县期中) 下列称得上我国社会主义改革重要创举的( )A . 自愿互利的原则B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赎买政策C . 合作化的方式D . 积极发展、稳定前进的方针12. (2分) 以下是小明同学整理的读书笔记,该记录反映的重要会议是( )A . 中共一大B . 中共七大C .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3. (2分) (2017八下市中期中) “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首歌谣说明了( )A . 人民公社的优越性B . 联产承包责任制可以促进农民生产的积极性C . 批评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D . 农民反对“大包干”14. (2分) 观察中国经济(国民生产总值)发展趋势,这一趋势的出现是因为实行了( )A . 社会主义工业改造B . 社会主义国营经济C .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5. (2分) 今年是西藏民主改革、废除封建农奴制五十周年,国务院新闻办日前发表的西藏民主改革五十年白皮书和正在北京举办的“西藏民主改革五十年大型展览”,反映了真实的历史和发展稳定的新西藏,保障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 . 各民族共同发展B . 政治协商制度C .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D . 一国两制政策16. (2分)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此语总结的是( )A . “一国两制”的构想B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C . 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D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7. (2分) (2017八下马龙期中) 土地改革和抗病援朝的共同作用是( )A . 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B . 消灭了地主阶级C .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D . 消灭了国内外的反动势力18. (2分)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重大调整,其中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有( )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 . B . C . D . 19. (2分) (2017八下高阳期末) 几乎每年的3月5日,人民日报都会在显要位置登载号召学雷锋的内容,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红旗杂志、光明日报等均以大篇幅作此类报道。此类报道的主要目的是( )A . 建立统一战线B . 弘扬民族精神C . 统一民众思想D . 推动改革开放20. (2分) (2017八下山西期中) 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文革”中,林彪、江青一伙相互勾结,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B . “文革”期间,全国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的动乱局面C . 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中共中央果断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深得民心D .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二、 判断题 (共6题;共20分)21. (2分) (2017八下新余月考) 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西藏人民当家主,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2. (2分) (2016八下工业园期中) 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3. (2分) (2017八下宜兴期中) 在筹建新中国时,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建议。( )24. (2分) (2017八下高安期中) 习近平总书记说,学习焦裕禄时我上初中,当时政治课老师读报,读着读着便哽咽了,听着听着我们也流泪了。总书记接着说,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25. (2分) (2016八下工业园期中)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歌词中的老人在1979年“画了一个圈”指的是香港回归祖国。26. (10分) (2019九下青秀开学考)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材料一:这次会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并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材料二:这次会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后,我国加快了改革步伐,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 材料一中的“会议”指的是中共十二大。 (2) 材料一中的“会议”召开于1987年。 (3) 材料二中的“会议”指的是中共十四大。 (4) 材料二中的“会议”召开于1978年。 (5) 以上材料中会议的召开都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三、 填空题 (共3题;共10分)27. (4分) 中国共产党不断地与时俱进,领导中国人民在机遇与挑战中劈波斩浪。(1)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成为党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_。(2)中共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_的战略决策。(4)1992年邓小平_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指明了方向。28. (5分) 阅读下列材料后判断:以下表述是从下面两幅图片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对;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错;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无。中共十二大1982北京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三大1987北京明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三步走战略)中共十四大1992北京十四大正式使用“邓小平理论”的提法。明确下一步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的标志。中共十五大1997北京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中共十六大2002北京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导思想。(1)这几次会议都是新时期我党探索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_)(2)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我党在新时期的重要指导思想。(_)(3)我国的改革开放到1992年十四大召开后进入新阶段。(_)(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从三大改造完成开始的。(_)(5)“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党的领导。(_)29. (1分) 1967年2月前后,老一辈革命家在不同的会议上,对“文华大革命”的错误做法提出了批评,但被诬为“_”,受到压制和打击。四、 材料解析题 (共3题;共60分)30. (15分) (2016八下工业园期中) “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科学理论能正确指导实践。”请根据这一哲学理论作答。材料一 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材料二 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材料三:(1) 根据材料一、二给这三幅图确立一个共同的主题。这一主题是什么时候在哪次重要会议上确立的?(2) 材料一中提到“实行改革”,请根据材料三图片说出在实践中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写出两个即可)(3) 通过以上实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国共产党形成了什么新的理论成果?31. (20分)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4年3月8日,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一架载有239人(其中有154名中国人)的航班MH37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事件发生后,中国迅速调动了多架飞机和多颗卫星开展对失联航班的搜索救援行动材料二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化过程中,两支突起的“异军”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1) 救援过程充分体现了重工业制造对于国家发展的意义。新中国建立后,我国实行了什么举措,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此举措从多少年开始执行?实施得到了哪个国家的大力援助?(2) 此次中国搜救行动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那么,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于多少年?其标志是什么?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它以什么为中心?(3) 两支“异军”一支是指外资企业。另一支“异军”为农村致富和实现工业化开辟了一条新路,你知道这是指什么企业吗?(4)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是谁?哪次会议成为改革开放的开端?32. (25分) (2017八下岳池期末)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共产党历来非常重视农业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经历了四次变革、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某法律文件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耕畜、农具、多余的粮食及其在农村多余的房屋;将没收的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公平合理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材料二:中央作出决议,指出党在农村工作中的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教育和促进农民群众逐步联合,组织起来,逐步实行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民能够由落后的、小规模的个体经济变为先进的大规模生产的合作经济,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材料三:宣传画材料四:歌谣:“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1) 根据材料一中该法律文件规定,中央人民政府开展了什么运动?有何重要意义?(2) 材料二反映国家对农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主要的方式是什么?除农业外,国家还对哪两个行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有什么重要的意义?(3) 材料三是新中国成立后哪一运动的宣传画?简要分析该历史运动出现的原因。(4) 材料四中的歌谣赞扬了在农村实行的什么制度?该制度的推行取得了怎样的效果?(5) 综上,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四次重大调整中,哪一次调整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我国农村生产关系经历的变革和调整,给你带来哪些启示?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二、 判断题 (共6题;共20分)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26、答案:略三、 填空题 (共3题;共10分)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四、 材料解析题 (共3题;共60分)30、答案:略31、答案:略32、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