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5月月考试卷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99278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沪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5月月考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粤沪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5月月考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粤沪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5月月考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沪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5月月考试卷A卷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曾经获得国家最高科学奖的袁隆平,其主要贡献是( )A . 原子弹B . 导弹C . 人造卫星D . 杂交水稻2. (2分)使中国结束了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国家赢得独立的历史事件是(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 . 抗日战争的胜利C . 中华民国的建立D .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3. (2分)1964年,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下列图片中为此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 )A . 王进喜 B . 袁隆平 C . 邓稼先 D . 焦裕禄 4. (2分)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毛泽东最伟大的功绩,一方面自然离不开民族的独立和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另一方面,是他真正把中国的千百万人民动员起来,充分投入到国家的政治活动中去。材料中的“民族的独立”的具体时间是( ) A . 1949年9月21日B . 1949年10月1日C . 1950年10月25日D . 1952年12月2日5. (2分)解放战争中,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 . 转战陕北,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B .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C . 和平解放北平,取得平津战役的胜利D .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6. (2分)“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 .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B . 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C . 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D .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7. (2分)如图说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国外交( )A . 只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B . 重点加强与亚洲各国的经济合作C . 拒绝与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建交D . 在国际事务发挥建设性的作用8. (2分)“在这次大会上刘方平作为法律学者为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的制定,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材料中“这次大会”指的是( )A . 第一届政协会议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 中共七大D . 十一届三中全会9. (2分)“和则两利,斗则两败”国共双方代表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是在什么历史事件后( )A . 北伐战争B . 三大战役C . 七七事变D . 重庆谈判10. (2分)某陈列馆举办“新中国成立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以下四幅图片所反映的生产关系变革中,哪些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A . B . C . D . 11. (2分)“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 . 人民群众直接参加了淮海战役B . 人民群众从人力、物力等方面积极支援前线C . 人民群众推小车参加了淮海战役D . 国民党害怕人民群众的小车12. (2分)时下人们爱用“最美”一词赞美在危难关头舍己救人的英雄人物,如“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最美司机吴斌”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下列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人物是( )邱少云 刘胡兰 董存瑞 黄继光A . B . C . D . 13. (2分)每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 )A . 中共七大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 . 中共八大14. (2分)1964年,周恩来在一次谈话中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的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这里的“失误”是( )A . “一五”计划B . 农业合作化运动C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5. (2分)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政策不断进行着调整,关于1950年的土地改革和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B . 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 . 都让农民拥有了土地所有权D . 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6. (2分)以下四幅图反映了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其中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有( )A . B . C . D . 17. (2分)“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先生,我荣幸地通知你,在10 月25日举行的联合国大会第1976次会议上,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了下述决议:(第2758号决议,在此从略)。顺致最高的敬意。”这是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吴丹发来的电报,请问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什么的决议?( )A . 吸收中国为联合国会员国B .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 . 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D . 祝贺我国第一颗卫星上天18. (2分)“一国两制”的创造性构想成为我国的重大国策,成功实现这一伟大构想的地区是( )A . 台湾 深圳B . 香港 澳门C . 澳门 深圳D . 香港 台湾19. (2分)“如果我们追溯新中国融入世界的历史,那1980年打开的第一扇窗则需我们永远铭记。”1980年我国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 )深圳 珠海 上海 汕头 厦门A . B . C . D . 20. (2分)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出现图中B点到C点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 经济建设没有计划性B . 自然灾害迅速蔓延C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严重后果D . “文革”扩展到经济领域21. (2分)1982年,全国农副产品中油料和肉类产量,分别比1978年增加659.9万吨和494.5万吨;农村集市从无到有。1983年,国家正式取消实行了20多年的布票,肉票、油票也陆续取消。1993年2月,各地相继取消了城镇口粮定量供应制度。由此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 . 私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的建立B . 国家经济管理逐步走向计划与市场相结合C . 改革开放后社会生产力迅速提高D . 粮食供应已经能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22. (2分)人人曾风趣地说,中国农民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二靠袁隆平。这是因为农民靠他们在中国推行的( )实验科教兴国“211”工程 提出“一国两制”设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培育和推广杂交水稻A . B . C . D . 23. (2分)以下题词哪一个是毛泽东为文化工作的题词( )A .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B . 为人民服务C . 努力学习,保卫国防D . 向雷锋同志学习24. (2分)1948年秋,山东农民唐和恩率领他的支前小车队,冒风雪,忍饥寒,跋山涉水,日夜奔行。他还用心的在随身携带的竹棍上刻下了他支前经过的每一个地方。据其行程路线判断(见下图),他参加了A . 挺进大别山战役B . 辽沈战役C . 淮海战役D . 平津战役25. (2分)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标题是:“The Chinese Are Coming(中国人来了)”。这是基于( )A . 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 . 中日邦交正常化C . APEC会议的召开D .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26. (2分)对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表述最准确的是( ) 十一届三中全会 安徽小岗村农民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A . 新中国人民政权的巩固B .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C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D .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27. (2分)被外国人称为“一夜崛起之城”的是( )A . 上海B . 深圳C . 珠海D . 汕头28. (2分)识图析图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右图是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某次重大战役示意图,根据示意图有效信息判断,该战役是( )A . 辽沈战役B . 淮海战役C . 平津战役D . 渡江战役29. (2分)外交史智者的游戏,外交史妥协的艺术,外交史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A . 求同存异原则B . 互不侵犯原则C . 平等互利原则D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0. (2分)下图是南通大生第三纺织公司的股权凭证。作为实物资料,它可以直接用于研究( )A . “一五”工业化建设B .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 . 手工业的所有制变革D .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二、 综合题 (共3题;共50分)31. (15分)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1957年建成的连接长江南北交通的大桥是什么? (2)1954年颁布的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是什么?是在哪次会议上颁布的? (3)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开始后建成的两大钢铁基地分别是什么? 32. (20分)习近平的周边外交首推“亲、诚、惠、容”概念。自古以来,中国政府和民间都秉承与邻为善的友好理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好起来。新中国成立后,就确立了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的原则。周恩来选集下卷材料二我们并不要求各国人民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是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我们还应在共同的基础上来相互了解和重视彼此的不同见解。16万万亚非人民期待着我们的会议成功。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三(1972年)二月二十八日,双方在上海正式签订并发表联合公报联合公报的发表,在中美关系发展史上有着重要里程碑的意义。它标志着两国从长期尖锐对立开始走上关系正常化的道路,为以后两国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和发展打下了基础。二十世纪中国史纲材料四(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政府让两国关系“一天一天好起来”的处理原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外交原则的国际意义。(2)依据材料二,周恩来促进“会议成功”的主张是什么?(3)据材料三,请写出中美联合公报发表的意义。(4)材料四是在上海参加某次会议的各经济体领导人的合影,请写出该会议的名称。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与周边国家交往的特点。33. (15分)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传统不再成为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因为传统的颠 覆而兴起的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其作用恰恰是加速了传统的消亡。(这场运动)塑造了 一个民族文化的基础底色政治、文化乃至民族性格,无不于此能找到它们的影子。摘编自丁伟中国人与中国文化材料二 当人们批判它将洗澡水和孩子一起泼掉、批判它盲目媚外的时候,恰恰忘记了正是 这种壮士断腕的决心,打倒了传统(思想文化),给那个时代带来了百家争鸣某种意义上 说,没有这次运动,就不会有焕然一新的中国革命面貌。王效金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材料三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 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 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材料一中的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结合材料分析这场运动对后世中国的影 响。(2)材料二中的“它”指什么历史事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没 有这次运动,就不会有“焕然一新的中国革命面貌”?(3)依据材料三,为邓小平的讲话归纳一个主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理论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综合题 (共3题;共50分)31-1、31-2、31-3、32-1、32-2、32-3、32-4、33-1、33-2、3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