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三会考知识 点填空答案(全).pdf

上传人:s****u 文档编号:12998617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337.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会考知识 点填空答案(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会考知识 点填空答案(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会考知识 点填空答案(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 二 历 史 必 修 3 文 化 史 复 习 资 料 第 一 单 元 中 国 传 统 文 化 主 流 思 想 的 演 变 第 1课 “ 百 家 争 鸣 ” 和 儒 家 思 想 的 形 成一 、 “ 百 家 争 鸣 ” 局 面 的 出 现 1、 原 因 :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社 会 大 变 革 ( 根 本 原 因 ) 经 济 :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 井 田 制 的 崩 溃 政 治 : 周 王 室 的 衰 微 阶 级 关 系 : 士 阶 层 的 活 跃 , 受 重 用 。 思 想 文 化 : 学 在 民 间 ( 学 术 下 移 , 私 学 兴 起 )诸 子 百 家 针 对 各 种 问 题 , 展 开 争 论 , 春 秋 战 国 时 期 形 成 “百 家 争 鸣 ”局 面 。2、 主 要 代 表 : 道 家 : 代 表 人 物 : 老 子 、 庄 子 ; 主 张 : 无 为 而 治儒 家 , 代 表 人 物 : 孔 子 、 孟 子 、 荀 子 ; 法 家 , 代 表 人 物 : 商 鞅 、 韩 非 子 ; 主 张 : 以 法 治 国 、 专 制 主 义 中 央 集 权( 为 统 治 阶 级 所 重 视 ) 3、 意 义 : 是 中 国 学 术 文 化 、 思 想 道 德 发 展 史 上 的 重 要 阶 段 , 奠 定 了 中 国 思 想 文 化 发 展 的 基 础 ; 是 中 国 历 史 上 第 一 次 思 想 解 放 运 动 , 有 深 远 影响 。 二 、 孔 子 和 早 期 儒 学1、 春 秋 孔 子 地 位 : 春 秋 末 期 思 想 家 政 治 家 教 育 家 , 儒 学 创 始 人 , 被 推 为 “圣 人 ”。 他死 后 , 言 论 被 编 为 论 语 , 对 后 世 的 影 响 也 很 大 。 主 张 和 贡 献 : 核 心 是 “ 仁 ”。 就 是 “仁 者 , 爱 人 ”, 做 到 待 人 宽 容 , “己 所 不 欲 , 勿 施 于 人 ”。 主 张 “克 己 复 礼 ”维 护 周 朝 的 礼 乐 制 度 。 ( 保 守 性 的 体 现 ) 政 治 思 想 : 孔 子 主 张 “ 为 政 以 德 ”, ( 以 德 治 国 ) 反 对 苛 政 , 包 含 民本 思 想 。 教 育 思 想 : 兴 办 私 学 , 主 张 “ 有 教 无 类 ”( 意 义 : 打 破 贵 族 垄 断 文 化教 育 的 局 面 ) 整 理 古 籍 : “六 经 ” 诗 、 书 、 礼 、 易 、 春 秋 ( 即儒 家 的 五 经 ) 、 乐 2、 战 国 孟 子 、 荀 子贡 献 : 总 结 改 造 儒 家 思 想 , 体 系 更 完 整 , 成 为 诸 子 百 家 之 大 宗 。 ( 1) 孟 子 : 战 国 时 期 , 亚 圣 。主 张 : 发 展 了 仁 , 提 出 “ 仁 政 ”思 想 ; 民 本 思 想 : 提 出 “民 为 贵 , 社 稷 次 之 , 君 为 轻 ”, 即 “ 民 贵 君 轻 ”。 伦 理 观 : 主 张 “性 本 善 ”, 要 用 仁 政 来 回 复 和 扩 充 人 的 善 性 , 即 “性 善论 ” ( 2) 荀 子 : 战 国 末 期 , 改 造 儒 家 思 想 , 综 合 法 道 思 想 积 极 成 分 , 使 之更 能 适 应 社 会 需 要 。 主 张 : 施 政 用 “ 仁 义 ”和 “ 王 道 ”, “以 德 服 人 ”; 提 出 “水 能 载 舟 , 亦 能 覆 舟 ”, 即 “ 君 舟 民 水 ”关 系 。 伦 理 观 : 主 张 “ 性 恶 论 ”但 可 以 通 过 后 天 礼 仪 法 治 改 造 成 为 君 子 圣人 。 实 例 : 列 表 对 比 孔 子 、 孟 子 、 荀 子 思 想 的 相 同 和 不 同 。 思 想 家 思 想 比 较 孔 子 孟 子 荀 子 同 仁 的 思 想 爱 人 仁 政 仁 义民 本 思 想 为 政 以 德 民 贵 君 轻 君 舟 民 水 异 人 性 论 性 相 近 性 善 论 性 恶 论 三 、 法 家 和 道 家 1 、 春 秋 晚 期 道 家 学 派 的 创 始 人 老 子 认 为 , 世 界 万 物 的 本 原 是 “道 ” , 提出 “ 无 为 而 治 ”的 政 治 主 张 。 2 、 法 家 学 派 的 集 大 成 者 是 战 国 末 期 的 韩 非 子 , 主 张 以 法 治 国 , 法 家把 君 主 的 权 力 提 高 到 极 点 , 迎 合 了 建 立 大 一 统 专 制 国 家 的 历 史 发 展 趋 势 。 第 2课 罢 黜 百 家 , 独 尊 儒 术一 、 “ 罢 黜 百 家 , 独 尊 儒 术 ” 的 提 出 1、 董 仲 舒 把 诸 子 百 家 中 的 道 家 、 法 家 和 阴 阳 五 行 家 的 一 些 思 想 糅 合到 儒 家 思 想 中 , 加 以 改 造 , 形 成 了 新 儒 学 。 2、 思 想 主 张 : 为 了 加 强 中 央 集 权 , 提 出 “ 春 秋 大 一 统 ” 、 “ 罢 黜 百 家 , 独 尊 儒 术 ” 。 为 了 加 强 君 权 , 宣 扬 “ 君 权 神 授 ” 、 “ 天 人 合 一 ” 和 “ 天 人 感 应 ” 。 提 出 处 世 的 道 德 标 准 , “ 三 纲 五 常 ” 。 二 、 儒 学 成 为 正 统 。1、 汉 武 帝 尊 儒 的 措 施 思 想 方 面 : 肯 定 董 仲 舒 的 新 儒 学 思 想 , 罢 黜 百 家 , 独 尊 儒 术 。 政 治 方 面 : 用 儒 生 参 与 国 家 大 政 。 教 育 方 面 : 兴 办 太 学 , 立 博 士 , 传 五 经 , 使 天 下 文 士 都 学 儒 家 经典 ; 全 国 各 郡 设 学 校 , 推 广 儒 学 , 初 步 建 立 地 方 教 育 系 统 。 2、 独 尊 儒 术 的 结 果 : 此 后 儒 家 思 想 成 为 我 国 封 建 社 会 的 正 统 思 想 , 中国 传 统 文 化 的 主 流 思 想 。 3、 西 汉 的 儒 学 教 育 状 况 教 育 为 儒 家 所 垄 断 。 汉 武 帝 规 定 儒 家 经 典 为 教 科 书 , 定 诗 书 礼 易 春 秋 为 “五 经 ”。 立 教 官 为 “ 博 士 ”。 儒 学 地 位 大 大 提 高 。 兴 办 太 学 , 太 学 生 员 为 博 士 弟 子 , 考 试 合 格 后 即 可 以 做 官 。 意 义 : 打 破 了 以 往 由 贵 族 官 僚 时 代 为 官 的 规 矩 , 提 高 儒 学 的地 位 。 初 步 建 立 地 方 教 育 系 统 。 汉 武 帝 下 令 全 国 郡 县 设 置 学 校 , 使 儒 学 在 民间 处 于 独 尊 地 位 。 第 4课 明 清 之 际 活 跃 的 儒 家 思 想1、 进 步 思 想 家 黄 宗 羲 代 表 作 明 夷 待 访 录 。 主 张 : 黄 宗 羲 认 为 君 主 专 制 是 天 下 之 大 害 , 提 出 “ 天 下 为 主 , 君 为客 ”的 民 主 思 想 。 工 商 皆 本 。 2、 经 世 致 用 思 想 家 顾 炎 武 代 表 作 天 下 郡 国 利 病 书 主 张 : 抨 击 封 建 君 主 专 制 , 提 出 “ 天 下 兴 亡 , 匹 夫 有 责 ”的 主 张 , 重 视 对 社 会 实 际 的 了 解 , 形 成 经 世 致 用 的 思 想 , 代 表 作 天 下 郡 国 利 病 书 。 崇 实 致 用 的 学 生 和 锲 而 不 舍 的 学 术 实 践 。 影 响 : 开 一 代 朴 实 学 风 的 先 河 。3、 王 夫 之 的 唯 物 思 想 进 步 思 想 家 王 夫 之 认 为 世 界 是 物 质 的 , 物 质 是 不 断 变 化 , 其 发 展变 化 有 规 律 可 循 ; 认 识 论 上 , 他 认 为 主 观 得 认 识 是 有 客 观 对 象 引 起 的 , 一 切 事 物 通 过 考 察 研 究 都 是 可 以 认 识 的 ; 他 还 认 为 静 止 是 相 对的 , 运 动 是 绝 对 的 , 具 有 朴 素 的 唯 物 辩 证 法 思 想 。 影 响 : 对 传 统 儒 学 进 行 了 批 判 和 继 承 , 促 使 我 国 传 统 文 化 重 新 焕 发 了生 机 , 对 后 世 产 生 了 巨 大 影 响 。 第 二 单 元 西 方 人 文 精 神 的 起 源 及 其 发 展 第 5课 西 方 人 文 主 义 思 想 的 起 源1、 苏 格 拉 底 针 对 雅 典 社 会 世 风 日 下 、 道 德 沦 丧 的 现 象 , 针 砭 时 弊 , 倡 导 有 思 想 力的 人 是 万 物 的 尺 度 , 希 望 人 们 重 新 建 立 道 德 价 值 观 。 他 还 提 出 美 德 即 知 识 的 思 想 , 认 为 教 育 可 以 使 人 认 识 自 己 灵 魂 之 内 已 有 的 美 德 。 苏 格拉 底 对 人 性 本 身 的 研 究 , 使 人 类 精 神 觉 醒 的 一 个 重 要 表 现 , 他 使 哲 学 真 正 成 为 一 门 研 究 “ 人 ” 的 学 问 。 第 6课 文 艺 复 兴 和 宗 教 改 革一 、 文 艺 复 兴 概 况 1、 实 质 : 资 产 阶 级 文 化 的 兴 起 , 是 资 产 阶 级 反 封 建 的 思 想 解 放 运 动 运 动 。 2、 主 要 内 容 : 核 心 是 “ 人 文 主 义 ”, 即 主 张 以 人 为 中 心 , 肯 定 人 的 价 值 和 尊 严 。 ( 以 人 文 主 义 冲 击 宗 教 神 权 的 束 缚 ) 反 对 禁 欲 苦 行 , 提 倡 追 求 自 由 幸 福 和 物 质 享 受 。 鼓 励 发 财 致 富 和 冒 险 精 神 , 崇 尚 理 性 和 科 学 , 追 求 知 识 。3、 表 现 领 域 : 文 学 文 学 三 杰 : 薄 伽 丘 十 日 谈 、 人 文 主 义 之 父 : 彼 特 拉 克 歌 集 、 但 丁 神 曲 。艺 术 美 术 三 杰 : 拉 斐 尔 ( 善 画 圣 母 像 ) 、 达 芬 奇 蒙 娜 丽 莎 、 米 开 朗 基 罗4 、 进 程 : 开 始 于 意 大 利 1 6 世 纪 拓 展 至 西 欧 ( 如 : 英 国 莎 士 比 亚 )5 、 影 响 : 把 人 从 封 建 愚 昧 中 解 放 出 来 , 挑 战 教 会 权 威 , 促 进 了 自 然 科 学 的 诞 生 。 第 7课 启 蒙 运 动一 、 概 况 1、 主 要 内 容 : 呼 唤 理 性 的 阳 光 , 抨 击 教 会 权 威 和 迷 信 , 反 对 专 制 和 愚 昧 , 提 倡 科 学 、 自 由 、 平 等 。 核 心 是 理 性 , 即 人 自 己 思 考 。 认 为 理 性 是 判 断 是 非 的 唯 一 标 准 , 号 召 人 们 用 理 性 的 力 量 构 建 更 符 合 理 性 和 人 性 的 社 会 。二 、 代 表 人 物 及 其 主 张 : 法 国 的 伏 尔 泰 、 孟 德 斯 鸠 、 卢 梭 1、 伏 尔 泰 : 哲 学 通 讯 路 易 十 四 时 代 抨 击 天 主 教 会 , 反 对 君 主 专 制 , 倡 导 君 主 立 宪 制 , 提 倡 “天 赋 人 权 ”, 相 信 法 律 应 以 人 性为 出 发 点 , 法 律 面 前 人 人 平 等 。 2、 孟 德 斯 鸠 : 论 法 的 精 神 反 对 君 主 专 制 , 主 张 君 主 立 宪 制 , 主张 三 权 分 立 , 国 家 法 律 不 能 违 背 人 的 理 性 , 法 律 就 是 理 性 的 体 现 。 3、 卢 梭 : 社 会 契 约 论 “ 社 会 契 约 ”和 人 民 主 权 思 想 ; 天 赋人 权 ; 人 类 不 平 等 的 根 源 是 财 产 的 私 有 。 三 、 影 响 :1、 性 质 : 是 一 次 资 产 阶 级 思 想 解 放 运 动 。 2、 影 响 :( 1 ) 对 欧 洲 : 破 除 对 教 会 和 封 建 统 治 的 迷 信 , 解 放 思 想 , 自 由 平 等 日 益 深 入 人 心 , 冲 击 欧 洲 封 建 专 制 统 治 。( 2 ) 对 法 国 : 启 蒙 运 动 影 响 下 , 法 国 大 革 命 爆 发 , 推 翻 专 制 王 朝 , 建 立 共 和 国 。( 3 ) 对 世 界 : 启 蒙 运 动 波 及 全 世 界 , 在 英 属 北 美 殖 民 地 和 拉 丁 美 洲 鼓 舞 人 民 拿 起 武 器 , 争 取 独 立 。 成 为 人 们 追 求 自 由 平 等 的 精 神 武 器 。 ( 包括 中 国 等 殖 民 地 半 殖 民 地 人 民 争 取 独 立 的 斗 争 ) 第 三 单 元 古 代 中 国 科 学 技 术 与 文 学 艺 术第 8课 古 代 中 国 的 发 明 和 发 现 一 、 四 大 发 明 类 别 成 果 地 位 及 意 义 造 纸 术 西 汉 前 期 , 中 国 已 经 有 了 纸 ; 东 汉 蔡 伦 改 进 了 造纸 术 ; 促 进 欧 洲 文 化 的 发 展 。 火 药 唐 末 , 火 药 开 始 用 于 军 事 ; 宋 朝 时 , 火 药 广 泛 使用 ; 四 大发 明 推 动 了 欧 洲 火 药 武 器 的 发 展 , 使 封 建 骑 士 阶 层 衰落 。 指 南 针 战 国 时 期 发 明 的 “司 南 ”; 北 宋 时 , 指 南 针 运 用 于 航海 ; 促 进 远 洋 航 行 , 迎 来 了 地 理 大 发 现 的 时 代 。 印 刷 术 隋 唐 之 际 , 出 现 雕 版 印 刷 术 ; 宋 代 , 出 现 彩 色 套印 技 术 ; 1 1 世 纪 中 叶 , 北 宋 平 民 毕 升 发 明 了 胶 泥 活 字 印 刷 术 ; 推 动 了 欧 洲 文 艺 复 兴 和 宗 教 改 革, 促 进 了 人 们 思 想 解 放 和 社 会 进 步 。 综 述 : 四 大 发 明 对 欧 洲 由 封 建 社 会 向 资 本 主 义 社 会 转 变 起 了 重 要作 用 。 推 动 欧 洲 率 先 迈 入 近 代 社 会 。 四 、 授 时 历 和 四 大 农 书 1 、 授 时 历 : 元 朝 郭 守 敬 制 定 的 , 是 我 国 古 代 最 优 秀 的 历 法 , 也是 当 时 世 界 上 最 先 进 的 历 法 。 2 、 四 大 农 书 : 西 汉 汜 胜 之 的 汜 胜 之 书 、 北 魏 贾 思 勰 的 齐 民 要术 、 元 朝 王 祯 的 农 书 和 明 朝 徐 光 启 的 农 政 全 书 。 其 中 齐 民 要 术 是 我 国 现 存 最 早 、 最 完 整 、 最 系 统 的 古 代 农 业 科 学 著 作 。 它 主 要 记 录 了 东 汉 以 后 五 百 多 年 间 特 别 是 北 朝 时 期 黄 河 中 下 游 地 区 的 农 业 生产 经 验 。 五 、 伤 寒 杂 病 论 和 本 草 纲 目 1、 战 国 问 世 、 西 汉 编 定 的 黄 帝 内 经 是 中 医 学 的 奠 基 之 作 。 东 汉 末 年 , 张 仲 景 编 写 的 伤 寒 杂 病 论 奠 定 了 后 世 中 医 临 床 学 的 理论 基 础 , 被 后 世 医 家 誉 为 “ 万 世 宝 典 ” 。 明 朝 医 药 学 家 李 时 珍 编 写 的 本 草 纲 目 , 是 对 16世 纪 以 前 中 医 药 学 的 系 统 总 结 , 被 誉 为 “ 东 方 药 物 巨 典 ” 。 第 9课 辉 煌 灿 烂 的 文 学 一 、 从 诗 经 到 唐 诗1、 春 秋 末 年 , 中 国 出 现 了 第 一 部 诗 歌 总 集 诗 经 , 收 录 了 西 周 至 春 秋 中 期 的 三 百 多 首 诗 歌 , 奠 定 了 中 国 古 典 文 学 现 实 主 义 的 基 础 。2、 战 国 时 期 , 楚 国 诗 人 屈 原 以 南 方 民 歌 为 基 础 , 创 作 了 一 种 新 的 诗 歌 体 裁 楚 辞 , 具 有 浪 漫 主 义 风 格 。3、 汉 朝 时 楚 辞 盛 行 。 文 学 家 创 造 出 半 诗 半 文 的 综 合 文 体 赋 。 代 表 作 有 司 马 相 如 的 子 虚 赋 、 上 林 赋 。4、 唐 朝 诗 人 李 白 以 浪 漫 主 义 创 作 被 誉 为 诗 仙 , 杜 甫 以 现 实 主 义 的 “ 诗 史 ” , 被 誉 为 诗 圣 。 中 唐 诗 人 白 居 易 主 张 “ 文 章 何 为 时而 著 , 歌 诗 合 为 事 而 作 ” , 创 作 了 大 量 针 砭 时 弊 的 讽 喻 诗 。 二 、 宋 词 和 元 曲1、 到 了 宋 代 , 随 着 商 品 经 济 的 发 展 , 城 市 的 繁 荣 , 市 民 数 量 的 不 断 增 加 , 能 够 歌 唱 的 词 受 到 欢 迎 。 代 表 人 物 有 婉 约 派 的 柳 永 、 李 清 照 ; 豪 放 派 的 苏 轼 、 辛 弃 疾 。2、 到 元 代 , 散 曲 的 创 作 进 入 繁 荣 阶 段 , 与 元 杂 剧 一 起 , 合 称 为 元 曲1、 明 清 时 期 , 政 治 上 专 制 中 央 集 权 进 入 强 化 阶 段 ; 经 济 上 出 现 了 资 本 主 义 萌 芽 , 市 民 阶 层 扩 大 , 为 小 说 创 作 提 供 了丰 富 的 素 材 。 代 表 三 国 演 义 、 水 浒 传 、 西 游 记 、 红 楼 梦 揭 露 官 场 腐 败 的 讽 刺 小 说 儒 林 外 史 脍 炙 人 口 。 第 10课 充 满 魅 力 的 书 画 和 戏 曲 艺 术 一 、 汉 字 与 书 法 艺 术1、 汉 字 演 变 的 总 趋 势 是 由 繁 到 简 , 魏 晋 时 期 书 法 开 始 进 入 自 觉 时 期 。 天 下 第 一 行 书 王 羲 之 写 的 兰 亭 序 。二 、 中 国 绘 画 艺 术 原 始 社 会 的 绘 画 艺 术 : 彩 陶 画 鹳 鱼 石 斧 图 夏 商 周 三 代 的 绘 画 : 人 物 御 龙 图 和 人 物 龙 凤 图 是 出 土 的 战 国 楚 国 帛 画 , 战 国 时 期 是 中 国 绘 画 艺 术 从 萌 芽 走 向 成 熟 的 关 键 阶 段 。 秦 汉 时 期 : 东 汉 墓 出 土 的 夫 妇 宴 饮 图 , 是 工 笔 重 彩 的 杰 作 。 魏 晋 南 北 朝 时 期 : 代 表 作 是 东 晋 顾 恺 之 的 女 史 箴 图 洛 神 赋图 隋 唐 五 代 时 期 : 隋 朝 展 子 虔 的 游 春 图 , 是 现 存 中 国 最 早 的 山 水画 。 初 唐 杰 出 画 家 阎 立 本 善 于 描 绘 重 大 事 件 , 传 世 作 品 有 步 辇 图 。盛 唐 时 期 的 吴 道 子 送 子 天 王 图 孔 子 像 等 。 此 外 , 隋 唐 时 期 , 敦 煌 莫 高 窟 壁 画 盛 极 一 时 。 两 宋 时 期 : 宫 廷 画 院 进 入 最 为 活 跃 的 阶 段 , 画 学 兴 起 , 风 俗 画 是 当 时 画 坛 的 最 大 亮 点 。 代 表 : 北 宋 画 家 张 择 端 创 作 的 清 明 上 河 图 。 元 明 清 时 期 : 写 意 画 代 表 作 品 有 元 代 王 冕 的 墨 梅 、 明 代 徐 渭 的 牡 丹 礁 石 图 、 清 代 郑 板 桥 的 墨 兰 图 。三 、 京 剧 的 出 现 1 、 乾 隆 末 年 , 徽 剧 与 汉 剧 互 相 融 合 形 成 新 剧 种 京 剧 , 并 以 同 光 十三 绝 的 出 现 标 志 其 走 向 成 熟 。 第 四 单 元 近 代 以 来 世 界 的 科 学 发 展 历 程第 11课 物 理 学 的 重 大 进 展 一 、 牛 顿 和 爱 因 斯 坦1、 牛 顿 : 1) 贡 献 : 1687年 出 版 了 自 然 哲 学 的 数 学 原 理 , 提 出 了 物 体 运动 三 大 定 律 和 万 有 引 力 定 律 等 。 形 成 了 以 实 验 为 基 础 、 以 数 学 为 表 达 形 式 的 牛 顿 力 学 体 系 , 即 经 典 力 学 体 系 。 2) 意 义 : 海 王 星 的 发 现 证 明 了 牛 顿 理 论 的 预 见 性 、 科 学 性 。 标 志 着 近 代 科 学 的 形 成 , 推 动 了 物 理 学 的 发 展2、 爱 因 斯 坦 : 1) 贡 献 : 20世 纪 初 , 相 对 论 的 最 终 形 成2) 意 义 : 相 对 论 的 提 出 是 物 理 学 领 域 的 一 次 重 大 革 命 。 它 深 刻 揭 示 了 时 间和 空 间 的 本 质 属 性 。 发 展 了 牛 顿 力 学 , 将 其 概 括 在 相 对 论 力 学 之 中 。 第 12课 探 索 生 命 起 源 之 谜 一 、 达 尔 文 与 进 化 论1、 1859年 , 英 国 科 学 家 达 尔 文 发 表 了 物 种 起 源 一 书 , 创 立 了 生 物 进 化 论 。2、 进 化 论 的 主 要 思 想 : 物 竞 天 择 , 适 者 生 存 , 自 然 选 择 。 第 五 单 元 近 代 中 国 的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第 14课 从 “ 师 夷 长 技 以 制 夷 ” 到 维 新 变 法一 、 维 新 变 法 思 想 1、 早 期 维 新 派 : 王 韬 、 郑 观 应( 1) 背 景 : 外 国 资 本 主 义 侵 略 的 加 深 和 洋 务 运 动 的 展 开 、 中 国 民 族 资 本 主 义 的 产 生 。( 2) 时 间 : 1 9 世 纪 6 0 年 代 以 后 ( 3) 主 张 : 经 济 上 , 主 张 工 商 业 、 商 战 ; 文 化 上 , 兴 办 学 校 , 学 习 西方 自 然 科 学 知 识 ; 政 治 上 , 实 行 君 主 立 宪 制 。 ( 4) 局 限 : 尚 未 形 成 完 整 理 论 , 未 付 诸 实 践 。2、 维 新 派 : 康 有 为 、 梁 启 超 、 严 复 ( 1) 代 表 人 物 康 有 为 : 写 成 新 学 伪 经 考 孔 子 改 制 考 系 统 阐 发 变 法 理 论 。 思 想 特 点 : 康 有 为 把 西 方 资 本 主 义 政 治 学 说 与 传 统 的 儒 家 思 想 相结 合 , 抨 击 封 建 顽 固 势 力 。 梁 启 超 : 发 表 变 法 通 议 宣 传 变 法 图 存 , 伸 民 权 , 设 议 院 ,学 习 西 方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的 政 治 和 文 教 制 度 。 ( 2) 实 践 : 戊 戌 变 法 ( 百 日 维 新 ) ( 1 8 9 8 .6 9 )失 败 : 慈 禧 太 后 发 动 “戊 戌 政 变 ”。 ( 3) 戊 戌 变 法 的 历 史 意 义 : 是 一 场 政 治 改 革 运 动 , 以 变 法 图 强 , 表 现 出 强 烈 的 爱 国 热 情 , 激 发 了 人 民 的 爱 国 思 想 和 民 族 精 神 。 爱 国 性 是 资 产 阶 级 变 革 社 会 制 度 的 初 步 尝 试 , 试 图 实 行 君 主 立 宪 制 , 有 利 于 民 族 资 本 主 义 的 发 展 , 符 合 历 史 发 展 的 趋 势 。 进 步 性 是 一 次 思 想 解 放 潮 流 。 提 倡 新 学 、 主 张 兴 民 权 , 抨 击 封 建 思 想 文 化 , 促 进 人 民 觉 醒 。 启 蒙 性 。 第 15课 新 文 化 运 动 与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传 播 一 、 新 文 化 运 动 主 要 内 容 :1、 前 期 ( 四 提 倡 四 反 对 ) 思 想 解 放 文 学 革 命 陈 独 秀 、 李 大 钊 发 起 了 新 文 化 运 动 , 主 要 刊 物 是 新 青 年 。( 1 ) 提 倡 民 主 ( 民 主 思 想 和 民 主 制 度 ) 反 对 专 制 ; ( 2 ) 提 倡 科 学 ( 近 代 自 然 科 学 法 则 和 科 学 精 神 ) 反 对 愚 昧 、 迷信 ( 3 ) 提 倡 新 道 德 反 对 旧 道 德 (儒 家 传 统 道 德 思 想 ) ( 提 出 “打倒 孔 家 店 ”口 号 ) ( 4 ) 提 倡 新 文 学 反 对 旧 文 学 文 学 革 命 的 开 始 : 1 9 1 7 年 胡 适 文 学 改 良 刍 议 倡 导 文 学 形 式 白 话 文 ; 陈 独 秀 文 学 革 命 论 倡 导 内 容 革 命 反 封 内 容 。 典 范 : 鲁 迅 狂 人 日 记 ( 最 早 ) 、 孔 乙 己 把 反 封 建 内 容 和 白 话 文 形 式 有 机 结 合 , 成 为 新 文 学 的 典 范 。2、 后 期 新 发 展 十 月 革 命 后 , 李 大 钊 首 先 在 中 国 宣 传 马 克 思 主 义 。二 、 新 文 化 运 动 的 影 响 : 1、 实 质 : 前 期 是 资 产 阶 级 新 文 化 反 对 封 建 旧 文 化 的 斗 争 , 是 一 场 运 动 。 2、 进 步 性 : 它 动 摇 了 两 千 多 年 的 封 建 正 统 思 想 。 它 解 放 了 人 们 思想 , 民 主 和 科 学 得 到 弘 扬 , 为 马 克 思 主 义 传 播 奠 定 基 础 ; 推 动 了 自 然 科 学 的 发 展 ;3、 局 限 性 : 对 于 传 统 文 化 和 西 方 文 化 的 全 盘 肯 定 和 全 盘 否 定 的 片 面 性 。三 、 马 克 思 主 义 传 人 中 国 1、 首 倡 : 1 9 1 8 年 , 李 大 钊 在 新 青 年 上 发 表 法 俄 革 命 之 比 较 、 庶 民 的 胜 利 、 布 尔 什 维 主 义 的 胜 利 第 一 次 举 起 社 会 主 义 大 旗 。2、 发 展 : ( 1) 五 四 运 动 促 进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传 播 李 大 钊 出 版 马 克 思 研 究 专 号 其 中 还 有 他 的 我 的 马 克 思 主 义 观 比 较 全 面 的 介 绍 马 克 思 主 义 。 各 地 还 出 现 一 批 研 究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社 团 , 一 批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经 典 著 作 翻 译 出 版 ( 1 9 2 0 年 的 共 产 党 宣 言 )( 2) 共 产 党 早 期 组 织 的 宣 传 劳 动 界 劳 动 者 劳 动 音 和 办 补 习 学 校 、 识 字 班 等 向 工 人 宣传 马 克 思 主 义 。 意 义 : 这 些 宣 传 促 进 马 克 思 主 义 与 工 人 运 动 相 结 合 。 第 六 单 元 20世 纪 以 来 中 国 重 大 思 想 理 论 成 果 第 16课 三 民 主 义一 、 三 民 主 义 的 提 出 : 1、 提 出 : 1 9 0 5 年 “ 中 国 同 盟 会 ”成 立 中 国 同 盟 会 总 章 中 明 确提 出 十 六 字 纲 领 : “ 驱 除 鞑 虏 , 恢 复 中 华 , 创 立 民 国 , 平 均 地 权 ” 。 1905年 在 民 报 的 发 刊 词 上 , 阐 发 为 三 民 主 义 民 族 主 义 、 民权 主 义 、 民 生 主 义 是 的 指 导 思 想 。 2、 内 容 : 名 称 政 纲 基 本 内 容 三 者 关 系 和 局 限 民 族主 义 驱 除 鞑 虏恢 复 中 华 用 革 命 手 段 推 翻 帝 国主 义 支 持 的 清 朝 统 治 民 族 主 义 是 三 民 主 义 的 前提 。 但 没 有 明 确 提 出 反 对 帝 国 主 义 。 民 权主 义 创 立 民 国 推 翻 封 建 帝 制 ,建 立 资 产 阶 级 共 和 国 民 权 主 义 是 三 民 主 义 的 核 心, 政 治 革 命 的 根 本 。 民 生主 义 平 均 地 权 核 定 全 国 地 价 , 现 有 地价 归 原 主 所 有 , 革 命 后 因 社 会 进 步 所 增 涨 的 地价 归 国 家 所 有 , 由 国 民 共 享 。 民 生 主 义 是 补 充 和 发 展 。 但没 有 彻 底 的 土 地 革 命 纲 领 。 3、 评 价 :积 极 : 三 民 主 义 是 一 个 比 较 完 整 的 资 产 阶 级 民 主 革 命 纲 领 。 表 达 了 资 产 阶 级 在 政 治 、 经 济 上 的 利 益 和 要 求 , 也 反 映 了 中 国 人 民 要 求 民族 独 立 和 民 主 权 利 的 共 同 愿 望 , 推 动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的 发 展 。局 限 : 但 它 没 有 明 确 提 出 反 对 帝 国 主 义 , 没 有 彻 底 土 地 革 命 纲 领 。这 就 不 可 能 完 成 反 帝 反 封 建 的 民 主 革 命 任 务 。 二 、 旧 三 民 主 义 发 展 为 新 三 民 主 义1 、 背 景 : 孙 中 山 领 导 的 资 产 阶 级 民 主 革 命 以 失 败 告 终 孙 中 山 接 受 共 产 国 际 和 中 共 帮 助 改 组 国 民 党 1924年 , 国 民 党 “ 一 大 ” 召 开2 、 新 三 民 主 义 含 义 : 民 族 : 一 为 中 国 民 族 自 求 解 放 , 二 为 中 国 境 内 各 民 族 一 律 平 等 。 民 权 : 民 权 为 一 般 平 民 所 共 有 民 生 : 平 均 地 权 , 节 制 资 本 , 实 行 “ 耕 者 有 其 田 ”的 政 策3、 历 史 意 义 : 新 三 民 主 义 成 为 国 共 合 作 的 政 治 基 础 , 推 动 了 中 国 革 命 运 动 的 发 展 。 第 17课 毛 泽 东 思 想 一 、 革 命 道 路 的 探 索五 四 运 动 期 间 接 触 马 克 思 主 义 , 并 成 为 马 克 思 主 义 者 。 二 、 毛 泽 东 思 想 形 成 过 程1、 萌 芽 发 端 : 建 党 到 大 革 命 时 期 ( 1 9 2 1 1 9 2 7 ) 著 作 : 中 国 社 会 各 阶 级 分 析 、 湖 南 农 民 运 动 考 察 报 告 : 提 出 无产 阶 级 对 民 主 革 命 的 领 导 权 和 依 靠 农 民 进 行 革 命 斗 争 的 主 张 。 继 承 和 发 展 马 克 思 主 义 “阶 级 斗 争 ”的 观 点 。2、 初 步 形 成 : 土 地 革 命 时 期 ( 国 共 十 年 对 峙 时 期 ) ( 1 9 2 7 1 9 3 7 ) 提 出 符 合 中 国 国 情 的 “ 农 村 包 围 城 市 、 武 装 夺 取 政 权 ”革 命 道 路 和 “星星 之 火 可 以 燎 原 ”等 理 论 “ 工 农 武 装 割 据 思 想 ”形 成 。 3、 形 成 体 系 : 抗 日 战 争 时 期 ( 1 9 3 7 -1 9 4 5 ) 著 作 : 论 持 久 战 、 新 民 主 主 义 论 、 论 联 合 政 府 思 想 :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理 论 : 中 国 革 命 的 两 步 论 “新 民 主 主 义革 命 ”+“社 会 主 义 革 命 ”, 形 成 完 整 的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理 论 。 确 立 为 指 导 思 想 中 共 七 大 1 9 4 5 年 。4、 毛 泽 东 思 想 的 发 展 ( 1) 解 放 战 争 时 期 ( 建 国 前 夕 ) 人 民 民 主 专 政 理 论 形 成 著 作 : 论 人 民 民 主 专 政 1 9 4 9 年 , 七 届 二 中 全 会 提 出 中 国 由 新 民 主 主 义 转 变 为 社 会 主 义 的 总 任 务 。 思 想 : 建 立 “人 民 民 主 专 政 ”思 想 丰 富 和 发 展 了 马 克 思 主 义 国 家 学 说 意 义 : 为 人 民 政 协 制 定 共 同 纲 领 提 供 指 导 和 新 中 国 成 立 奠 定 理 论 基 础 。( 2) 全 面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时 期 : 著 作 : 论 十 大 关 系 、 关 于 正 确 处 理 人 民 内 部 矛 盾 问 题 思 想 : 提 出 一 系 列 富 有 中 国 特 色 的 社 会 主 义 经 济 、 政 治 建 设 方 针 政 策 , 阐 述 了 两 类 矛 盾 学 说 和 正 确 处 理 人 民 内 部 矛 盾 的 理 论 发 展 马克 思 主 义 关 于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理 论 。5、 其 他 理 论 : 各 个 时 期 的 军 队 建 设 和 军 事 战 略 、 思 想 政 治 和 文 化 工 作 、 国 际 战 略 和 外 交 政 策 、 党 的 建 设 和 统 一 战 线 等 也 丰 富 和 发 展 了 马 克思 主 义 。 毛 泽 东 思 想 的 主 要 内 容 : “新 民 主 主 义 革 命 理 论 ”+“人 民 民 主 理 论 ”+社 会 主 义 建 设 初 步 理 论 。思 想 精 髓 : 实 事 求 是 、 群 众 路 线 、 独 立 自 主 。 三 、 毛 泽 东 思 想 的 历 史 地 位1 、 是 夺 取 中 国 革 命 胜 利 的 理 论 武 器 , 是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理 论 的 思 想 根 源 。2 、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与 中 国 革 命 相 结 合 的 第 一 次 历 史 性 飞 跃 的 理 论 成 果 3 、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的 继 承 和 发 展 , 具 有 承 上 启 下 的 重 要 作 用 。 第 18课 新 时 期 的 理 论 探 索 一 、 邓 小 平 理 论 的 形 成 和 发 展1、 提 出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理 论 中 共 十 二 大 : 1982年 邓 小 平 提 出 “ 走 自 己 的 路 , 建 设 有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的 理 论 ”从 此 成 为 改 革开 放 和 现 代 化 建 设 的 旗 帜 。 2、 第 一 次 系 统 概 况 建 设 有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理 论 的 主 要 内 容 中 共十 三 大 : 1 9 8 7 年 邓 小 平 系 统 提 出 “ 社 会 主 义 初 级 阶 段 理 论 ”+制 定 “一 个 中 心 , 两 个 基 本 点 ”的 初 级 阶 段 的 基 本 路 线 。3、 成 熟 并 形 成 体 系 1992年 南 方 谈 话 内 容 围 绕 “ 什 么 是 社 会 主 义 和 如 何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作 出 回 答 。 解释 社 会 主 义 本 质 和 以 “三 个 有 利 于 ”作 为 判 断 各 方 面 工 作 是 非 的 标 准 。 意 义 把 建 设 有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理 论 推 进 到 一 个 新 的 阶 段 ; 标 志着 邓 小 平 理 论 成 熟 并 形 成 体 系 4、 新 概 括 , 成 为 比 较 完 整 的 科 学 体 系 中 共 十 四 大 : 1 9 9 2 年 对 建 设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理 论 作 新 的 科 学 概 括 , 使 之 成 为 完 整 科 学 的 体 系 , 提 出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体 制 。 5、 1997年 中 共 十 五 大 确 立 邓 小 平 理 论 为 党 的 指 导 思 想 写 进 党 章 。6 、 其 它 理 论 : 提 出 “和 平 ”“发 展 ”两 大 主 题 和 “一 国 两 制 ”的 伟 大 构 想 等 。 7、 邓 小 平 理 论 的 精 髓 : 解 放 思 想 、 实 事 求 是 。8、 历 史 地 位 ( 1) 内 涵 : 在 新 时 期 , 邓 小 平 为 代 表 的 中 共 党 人 , 总 结 建 国 以 来 正 反两 方 面 的 历 史 经 验 , 把 马 克 思 主 义 基 本 原 理 与 中 国 实 际 结 合 , 继 承 和 发 展 了 毛 泽 东 思 想 , 创 立 了 邓 小 平 理 论 。( 2) 历 史 地 位 : 继 承 和 发 展 了 毛 泽 东 思 想 , 是 指 导 改 革 开 放 和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的 伟 大 旗 帜 。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在 中 国 的 第 二 次 历 史 性 飞 跃 。 二 、 三 个 代 表 重 要 思 想 : 1、 背 景 : 国 际 国 内 形 势 发 生 了 许 多 新 变 化 。2、 三 个 代 表 思 想 的 重 要 内 涵 ( 1) 主 要 内 容 : 代 表 中 国 先 进 先 进 生 产 力 的 发 展 要 求 代 表 中 国 先 进 先 进 文 化 的 发 展 方 向 代 表 中 国 最 广 大 人 民 的 根 本 利 益 ( 2) 思 想 精 髓 : 实 事 求 是 、 解 放 思 想 、 与 时 俱 进( 3) 核 心 问 题 : 涵 盖 经 济 政 治 文 化 和 党 的 建 设 等 各 方 面 科 学 理 论 , 进 一 步 回 答 了 什么 是 社 会 主 义 、 怎 样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的 问 题 , 创 造 性 回 答 了 建 设 什 么 样 的 党 、 怎 样 建 设 党 的 问 题 。 是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 化 的 新 成 果 。3、 历 史 地 位 : 是 对 马 克 思 主 义 、 毛 泽 东 思 想 、 邓 小 平 理 论 的 继 承 和 发 展 。 是 集 体 智 慧 的 结 晶 。 是 党 必 须 长 期 坚 持 的 指 导 思 想 , 是 新 世纪 实 现 中 华 民 族 伟 大 复 兴 的 思 想 武 器 ; 是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开 创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事 业 新 局 面 的 指 导 思 想 。 * 毛 泽 东 思 想 、 邓 小 平 理 论 、 三 个 代 表 重 要 思 想 , 分 别 是 在 何 时 确 立 为 党 的 指 导 思 想 的 ? 形 成 时 期 的 历 史 背 景 分 别 是 什 么 ?毛 泽 东 思 想 : 1945年 中 共 七 大 。 背 景 : 世 界 反 法 西 斯 战 争 和 中 国 抗 日 战 争 即 将 取 得 胜 利 。邓 小 平 理 论 : 1997年 中 共 十 五 大 。 背 景 : 改 革 开 放 ,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取 得 辉 煌 成 就 , 特 色 理 论 逐 渐 成 熟 。三 个 代 表 : 2002年 中 共 十 六 大 。 背 景 : 进 入 21世 纪 , 中 国 全 面 推 进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 这 些 理 论 创 新 成 果 反 映 了 怎 样 的 共 同 特 点 ? 这 些 理 论 分 别 解 决 了 什 么 重 大 问 题 ?共 同 特 点 : 马 列 主 义 与 中 国 具 体 革 命 实 践 结 合 , 实 事 求 是 。 毛 泽 东 思 想 : : 民 主 革 命 道 路 和 社 会 主 义 改 造 和 初 步 建 设 问 题邓 小 平 理 论 : 什 么 是 社 会 主 义 , 怎 样 建 设 社 会 主 义 的 问 题 三 个 代 表 : 建 设 一 个 什 么 样 的 党 、 怎 样 建 设 党 的 问 题 第 七 单 元 现 代 中 国 的 科 技 、 教 育 与 文 学 艺 术 第 19课 建 国 以 来 的 重 大 科 技 成 就一 、 从 “ 两 弹 一 星 ” 到 载 人 航 天 1、 目 的 : 新 中 国 成 立 后 , 打 破 美 、 苏 等 国 对 核 武 器 的 空 间 技 术 的 垄断 。 2、 过 程 : 1964年 , 中 国 第 一 颗 原 子 弹 爆 炸 成 功 , 加 强 了 中 国 的 国 防能 力 。 1964年 , 中 国 自 行 设 计 制 造 的 中 近 程 导 弹 试 验 成 功 。1970年 , 我 国 第 一 颗 人 造 地 球 卫 星 “ 东 方 红 一 号 ” 发 射 成 功 , 中 国 成 为 世 界 上 第 五 个 发 射 卫 星 的 国 家 。 中 国 开 始 进入 航 天 时 代 。 1992年 , 中 国 政 府 做 出 实 施 载 人 航 天 工 程 的 战 略 决 策 。 2003 年 10月 15日 , “ 神 舟 五 号 ” 飞 船 载 着 宇 航 员 杨 利 伟 升 入 太 空 , 经 过 21小 时 飞 行 , 成 功 返 回 地 面 。 中 国成 为 世 界 上 第 3 个 掌 握 载 人 航 天 技 术 的 国 家 。 二 、 袁 隆 平 与 杂 交 水 稻1、 杂 交 水 稻 的 研 制 成 功 : 1973年 , 袁 隆 平 选 育 出 杂 交 水 稻 新 品 种 南 优 2号 2001年 , 袁 隆 平 获 得 中 国 国 家 最 高 奖 项 “ 国 家 最 高 科 学 技 术 奖 ” 2、 影 响 : 袁 隆 平 是 世 界 上 成 功 利 用 水 稻 杂 交 优 势 的 第 一 人 , 享 有 很 高 的 国 际 声 誉 。 杂 交 水 稻 大 大 提 高 了 中 国 的 水 稻 产 量 , 有 助 于 解 决 世 界 性 饥 饿 问 题 。 2、 “ 百 花 齐 放 ” “ 百 家 争 鸣 ” 阶 段 背 景 成 就 或 表 现 “ 双 百 ” 方 针 的内 容 提 出( 1956年 ) 新 中 国 成 立 后 , 社 会制 度 的 变 化 , 人 民 的 生 活 方 式 、 社 会 交 往 方 式 发 生了 变 化 ; 三 大 改 造 完 成 , 大 规模 经 济 建 设 开 始 , 为 让 知 识 分 子 发 挥 更 大 作 用 。 老 舍 茶 馆 、 郭沫 若 蔡 文 姬 、 杨 沫 青 春 之 歌 等 毛 泽 东 提 出双 百 方 针 , 即 艺 术 问 题 上 “ 百 花 曲 折( 文 革 时 期 ) 左 倾 干 扰 , 政 治 运 动的 扩 大 化 , 特 别 是 文 革 的 到 来 把 学 术 问 题 当 成 政治 问 题 , 甚 至 上 升 为 阶 级 斗 争 问 题 进 行 了 批判 : 如 王 蒙 小 说 组 织 部 新 来 的 青 年 人 , 艾青 寓 言 诗 蝉 的 歌 , 电 影 早 春 二 月 。 齐 放 ” , 学 术 问题 上 “ 百 家 争 鸣 ” 。 文 艺 的 春 天( 新 时 期 ) 文 革 结 束 , 新 时 期 到来 , 党 总 结 教 训 经 验 , 清 算 了 极 “ 左 ” 倾 路线 ; “ 双 百 ” 方 针 的 贯 彻 ; 社 会 主 义 精 神 文 明 建设 的 要 求 。 以 反 映 “ 文 化 大 革命 ” 主 题 的 “ 反 思 文 学 ” 和 “ 伤 痕 文 学 ” ;以 改 革 实 践 为 主 题 的 文 学 作 品 ; 反 映 丰 富 的 社会 生 活 的 戏 剧 、 电 影 ; 进 入 21世 纪 , 文 学 艺 术的 内 容 更 加 丰 富 , 形 式 多 样 化 , 中 国 文 化 正 走向 世 界 。 3、 现 代 中 国 教 育 的 发 展 过 程 ( 1) 教 育 奠 基 ( 建 国 后 ) : 人 民 教 育 奠 基 、 全 面 发 展 的 教 育 方 针 。 ( 2) 文 革 中 的 教 育 : 一 片 混 乱 , 1966年 夏 , 高 考 制 度 被 废 止 。 ( 3) 教 育 复 兴 ( 新 时 期 ) : 恢 复 高 考 ( 1977年 ) 、 科 教 兴 国 、 三 个 面 向 、 义 务 教 育 、 高 等教 育 、 民 族 教 育 。 第 八 单 元 19世 纪 以 来 的 世 界 的 文 学 艺 术 1、 19世 纪 以 来 世 界 文 学 的 主 要 成 就 : 时 间 成 就( 或 流 派 ) 背 景 代 表 作 家 和 作 品 特 点 18世 纪 末 到 19世 纪 30年 代 浪 漫 主 义 文 学 欧 洲 革命 和 战 争 频 仍 ; 对 “ 理性 王 国 ” 的 失 望 法 国 , 雨 果 巴 黎 圣 母院 ; 英 国 , 雪 莱 解 放 了 的普 罗 米 修 斯 ; 德 国 , 海 涅 德 国 , 一个 冬 天 的 童 话 不 再 刻 意 突 出 理性 , 而 是 发 掘 人 的 感 情 世 界 ; 以 想 像 力 丰富 的 构 思 和 跌 宕 起 伏 的 情 节 为 主 要 特 征 。 现 实 主 义 欧 美 资 法 国 , 巴 尔 扎 克 人 间喜 剧 堪 称 资 本 主 义 的 “ 社 会 百 科 全 书 ” ;英 国 , 狄 更 斯 大 卫 关 注 社 会 问 题 , 19世 纪 30年 代 后 文 学 兴 起 本 主 义 国 家社 会 矛 盾 日 益 尖 锐 科 波 菲 尔 ;俄 国 , 普 希 金 叶 甫 盖 尼 奥 涅 金 ; 列 夫 托 尔斯 泰 安 娜 卡 列 尼 娜 ; 丹 麦 , 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