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5 北魏孝文帝改革C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299569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教育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5 北魏孝文帝改革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川教育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5 北魏孝文帝改革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川教育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5 北魏孝文帝改革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教育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15 北魏孝文帝改革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9日照) 五千年中华文明发展史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史料记载,“明朝建立后,留在中原的少数民族大多改用汉姓,促进了新的融合”。历史上,曾通过改革要求本民族改用汉姓的帝王是( ) A . 孝文帝B . 金太祖C . 康熙帝D . 元世祖2. (2分) (2019衡阳) “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者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材料反映了孝文帝在改革中( ) A . 严禁贪污B . 颁布均田令C . 迁都洛阳D . 实行汉化政策3. (2分) (2019七上沛县期末) “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闯入并扎根于农耕文化圈的游牧民族来说,接受同化是它们的最终命运。”北魏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毅然进行改革。下列不属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的是( ) A . 说汉语B . 易服饰C . 通婚姻D . 倡法治4. (2分) (2019惠民模拟) 下面两幅图片共同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鲜卑人汉服乐俑汉人胡食A . 民族交融B . 中外交流C . 经济发展D . 文化成就5. (2分) (2018娄底) 采用汉姓,改穿汉服,学习汉语,同汉人通婚,促进了民族交融的历史事件是( )A . 周平王迁都洛邑B . 商鞅变法C . 张骞通西域D . 北魏孝文帝改革6. (2分) 南北朝时期,极大地顺应了我国北方“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等民族大交融趋势的政治改革家是( ) A . 商鞅B . 张骞C . 北魏孝文帝D . 班超7. (2分) (2019七上昆明期末) 电视剧锦绣未央中提到魏的统治者姓拓跋,在我国古代鲜卑拓跋部建立了哪个政权,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 A . 北齐B . 北魏C . 后唐D . 后汉8. (2分) (2018七下临桂期末) 九年级(1)班正在进行有关我国“古代民族融合”的探究活动,下列史实与这一主题无关的是( ) A . 北魏孝文帝改革加快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B . 唐朝时,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C . 元朝时,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D . 明朝时,戚继光抗倭9. (2分) (2019张家界) “采用汉姓,改穿汉服,使用汉语,同汉人通婚,促进了民族交融”的历史事件是( ) A . 商鞅变法B . 北魏孝文帝改革C . 大化改新D . 彼得一世改革10. (2分) (2016七上临河期末)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两次重要的改革:一次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另一次使鲜卑族人吸收了汉族先进文化,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这两次改革是( )管仲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李悝变法A . B . C . D . 11. (2分) (2017嘉禾模拟) 迁都是一个国家的重大事件,其中因接受先进文化而迁都的是( ) A . 盘庚迁殷B . 北魏孝文帝迁都到洛阳C . 周平王迁都到洛邑D . 苏维埃俄国首都迁到莫斯科12. (2分) (2019苏州模拟) 从如图四张学习卡片上,你可以提炼的学习主题是( ) A .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B . 国家的统一与发展C . 对外的交往与进步D . 经济的繁荣与昌盛13. (2分) (2019深圳模拟) 中国古代每一个专制王朝都深深的烙上了“家天下”的印记,因此,一些史学家常把皇姓跟朝代名称合二为一,比如称唐朝为“李唐”、宋朝为“赵宋”,那么被称为“元魏”的应该是( ) A . 战国时期的魏国B . 三国时期的魏国C . 北魏D . 元朝14. (2分) (2018七上金水期末) 以下有关苻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领导前秦统一黄河流域B . 发动淝水之战,进攻东晋C . 重用汉族王猛,励精图治D . 迁都洛阳15. (2分) (2018七上高邮期末) 下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 )A . 推动经济发展B . 促进民族交融C . 加强中央集权D . 实现南北统一16. (2分) (2017九上常德月考)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教革均能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 A . 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B . 符合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C . 得到了最高统治者的支持D . 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17. (2分) (2017九上宝应月考) 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改革家,他们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 A . 都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B . 都促进了民族融合C . 都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D . 都加强了中央集权18. (2分) (2017惠民模拟) 以时序为基础,容易理解历史发展模式,容易理清历史发展脉络。下列朝代更替,正确的( )A . 西汉一东汉一三国南北朝B . 两汉三国二两晋南北朝C . 两汉两晋南北朝一隋唐D . 两汉一宋一齐一梁一陈一隋19. (2分) (2018七下河东开学考) 下图(汉人胡食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 . 民族室融B . 中外交往C . 国家统一D . 经济发展20. (2分) 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获得成功的共同原因是( )A . 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B . 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支持C . 促进了民族的融合D . 促进了中国的封建化21. (2分) (2017高唐模拟) 中国古代,“衣服有制”。正朔服色,向来被视为国家根本之所系,是传统礼仪制度的重要内容变易服饰,往往是古代社会制度和风俗习尚变迁的一个标记。下列哪位帝王的统治措施可体现这一特点( ) A . 秦始皇B . 汉武帝C . 北魏孝文帝D . 隋文帝22. (2分) (2017九上江都月考) 一位生长在北方的鲜卑族青年,响应政府汉化政策迁居洛阳,此后他的人生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 A . 不得穿着汉装走在洛阳的街头B . 开始潜心钻研儒家经典著作C . 不得娶汉族官吏的女儿为妻D . 在兵役册上必须注明鲜卑复姓23. (2分) (2016七上遂宁期末)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下列属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 . 促进了民族融合B . 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C . 加速了封建制度的瓦解D . 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4. (2分) (2017重庆) 在历史学习中,我们应学会区分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下列各项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 . 北魏孝文帝让鲜卑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B .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 .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 . 1950年我国开始在新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运动25. (2分) (2018七上江海期末) 下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 )序 号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1禁胡语、胡服2改鲜卑姓为汉姓3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A . 推动经济发展B . 促进民族交融C . 加强中央集权D . 实现南北统一26. (2分) 下面两幅图所表达的历史信息,与哪一事件相关联( )图一北朝汉人胡食画 图二鲜卑人乐舞A . 齐国管仲改革B . 秦国商鞅变法C . 汉代丝绸之路D . 北魏孝文帝改革27. (2分) 下列政权中以洛阳为都城的是( ) 西汉 东汉 西晋 东晋 北魏A . B . C . D . 28. (2分) (2018七上泰兴期末) 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获得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B . 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C . 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D . 得到统治者的支持29. (2分) (2018九下中山模拟)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56朵花,56个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明。在我国古代,各民族之间友好交往、相互交融是主流。以下史实中有利于民族交融的是( )北魏孝文帝改革鉴真东渡玄奘西行文成公主入藏A . B . C . D . 30. (2分) (2016揭西模拟) 下列关于历史说法错误的是( )A .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B .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春秋时期最富强的国家C . 古代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西汉D .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汉族文化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90分)31. (20分)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国家分裂,政权林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三国鼎立示意图(图)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到梁代,江南许多地区已是“良畴美拓,吐吠相望,连宇高花,叶陌如绣”,一派田美土肥之象。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河洛(今洛阳一带)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1) “屯田数载救黎民,官渡一战挫傲军。”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右图中哪个政权的基础?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他完成局部统一的措施。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 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4)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 32. (20分) (2014济宁) 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在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了77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如此强调改革,是因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本题7分)【商鞅强秦】材料一: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马非百秦集史【魏晋融合】材料二: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摘编自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近代探索】材料三: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变法通议【今日成就】材料四:(1) 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出现怎样的特点?(2) 依据材料二,分析孝文帝“迁都”的作用。(3) 请举出戊戌变法中的三个主要代表人物。(4) 材料三中“变官制”指什么?(5)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所反映的成就与国家实行的哪些政策有关?(6) 围绕上述材料和问题,分析影响改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33. (15分) (2017高密模拟) 古今中外,在面临困境时,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变革,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留给后人无尽的启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商鞅本卫国公子,游任于魏,惠王不能用,因而投奔秦国,大得孝公的宠信。他以魏国的新法为蓝本,订立一套富国强兵的计划,以为秦国政治革新的准绳。-摘编自傅乐成的中国通史材料二 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摘编自吕思勉的中国通史材料三 在开口通商之前,互相依赖的资本主义国民经济已经萌芽,开口通商后,其发展较前更为迅速推翻幕府后,政府又采取了各项措施促进其发展。1868年末,内战结束。不仅在内战中失败的各藩,就是属于政府军的各藩,也都因军费支出而疲惫不堪。政府于1869年6月,令各藩主将其领地和统治人民的权利,移交天皇,而将旧藩主改任为藩知事(奉还版籍)-摘编自井上清的日本历史(1) 据材料一,归纳商鞅得到孝公宠信的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商鞅的政治革新,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 材料二反映了孝文帝的哪条改革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3) 据材料三归纳,有利于明治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因素有哪些?(4) 上述三次改革的共同作用是什么?34. (20分) (2016七上福州期末)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出现过多次变法改革,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学完七年级上册历史,七年级(1)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主题为“中国古代史上的变法与改革”的探究活动,请你来参加。【图释改革】鲜卑姓改为汉姓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拓跋元贺赖贺丘穆陵穆独孤刘步六狐陆贺楼楼【探究改革】材料一: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秦成为第一强国。”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出现了“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多元文化融合景象。(1) 如图中A,B两处的人物分别是谁?(2) 表格中的姓氏改变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再列举出该事件中的一项措施?(3) 请你写出“秦国新法”的具体内容。(任写出2点)(4) 结合材料二,请你归纳图二的这场改革起到了什么作用?(5) 通过上面的分析与探究,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35. (15分) (2019七下青秀开学考)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中国历史上的多次改革,深刻影响了王朝的兴衰。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邀请你进行探究,并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管仲提出)“相地而亵征(按照土质好坏、产量高低来确定赋税征收额),则民不移(迁移)无夺民时(不要侵占生产的时间),则百姓富。”国语齐语材料二:戮力(尽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经商)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擊(没收其娈子为官奴婢)。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魏主)去夷即华,易姓建都,遂(于是)定天下之乱,然后修礼乐,兴制度而文之。北宋欧阳修(1) 依据材料一概括改革内容?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作用。(勿照搬原文) (2) 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历史作用。 (3)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魏主“建都”哪里?除材料外,还有哪些“去夷即华”的措施? (4) 上述改革促进了社会性质转变的有哪些?你认为上述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30、答案:略二、 材料分析题 (共5题;共90分)31、答案:略32、答案:略33、答案:略34、答案:略35、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