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993908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八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八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12月月考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上网收集到以下几幅照片及其文字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你认为他们探究的主题是A侵略与反抗B近代化探索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国共十年内战2 . 从八国联军侵华到日军侵华期间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ABCD3 .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人物先后提出了不同的口号和主张,体现了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下面主张与人物对应正确的是A自强求富袁世凯B民主科学陈独秀C民主共和康有为D君主立宪孙中山4 .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这是每周一我们升旗的时候要唱的国歌歌词,1949年9月之前,这首歌曲叫义勇军进行曲,曲作者是A田汉B聂耳C冼星海D徐悲鸿5 . 创立拜上帝会的是( )A杨秀清B石达开C洪秀全D萧朝贵6 . “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称赞的“学生此举”指的是A五四运动B中共一大C武昌起义D公车上书7 .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袁世凯称帝 护国战争 二次革命 宋教仁遇刺ABCD8 . 下图是从描述某事件的历史地图上切取的一块。下列说法与该历史事件有关的是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B生死攸关转危为安C首义成功军旗升起D开国大典国旗飘扬9 . 如下图为中国近代某时期的标语口号(落款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政治部印行),该标语口号对应的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A五四运动:外争主权,内除国贼B国民大革命:打倒列强,除军阀C土地革命战争:打土豪、分田地D抗日战争:全民抗敌、一致对外10 . 学习历史的真正意义在于从历史感悟中得出历史结论,并汲取历史智慧,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现实与未来的生活。通过学习抗日战争历史而得到的历史结论为:抗日战争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创造了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11 . 连环画是以连续的图画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艺术形式。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这两本连环画反映的史实属于哪一主题( )A列强侵略B民族抗争C近代探索D民族崛起12 . 伟大人物对历史进程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的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之间没有直接联系的一项A西安事变张学良B创办黄埔军校孙中山C重庆谈判周恩来D创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李大钊13 . 下面图片反映的是人民解放战争的相关史实,按其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图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 图刘邓大军涉越黄泛区,向大别山挺进 图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ABCD14 . 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洗刷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而且让“中华民族”这一概念真正地深入人心,这主要是因为( )A抗日战争中,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B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的主要矛盾C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15 . 清朝末年,国人想入会必须手写盟书并举手宣誓:“联盟人某省某府某县人某某某,当天发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矢信矢忠,有始有卒。如或渝此,任众处罚。”这个组织是A强学会B兴中会C同盟会D国民党16 .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就义前曾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里的“贼”指的是A慈禧太后B帝国主义侵华势力C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D李鸿章17 . 某校八年级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主要原因的讨论,以下原因中你认为哪一条最准确?A中国当时国力弱,落后于日本B清政府腐败无能,一味妥协退让C清朝军队消极避战,战斗力低下D清朝军队的军事装备落后18 . 既是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同时又是1980年我国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这个城市是A深圳B珠海C厦门D汕头19 . 人们通常把标志性事件作为定位历史的坐标,下列事件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是ABCD20 . “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指女子所做的纺织)失业。”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B瑷珲条约签订后C天津条约签订后D北京条约签订后21 .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在历史上又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城市。下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北京(北平)的有五四运动的爆发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双十协定的签订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ABCD22 . “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这是对清末状元张謇的评价,他的“兴国之梦”是A民主共和B民主科学C实业救国D变法图强23 . 下列两幅图片是近代列强侵华的历史见证,这两次侵华战争的共同点是A都与鸦片贸易直接相关B都体现了西方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C都占领了中国当时的首都D都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24 . 下列图片反映的主题是:A日本法西斯的侵略扩张B从国共对峙到国共合作C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抗战D抗日战争的胜利二、综合题25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又得将各项机器,任便装运进口,只交所定进口税。材料三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通道之炮台,一律削平在国內由各国驻兵,以保京师至海通道无断绝之虞,计由黄村经天津至山海关共十二处。以上均摘自翦伯赞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上册请回答:(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出自近代哪些不平等条约?(2)据上述材料反映的不平等条约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其危害。(3)上述材料表明中国近代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6 . 2017年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发生80周年,暨第四个国家公祭日。为纪念遇难同胞,守护共同记忆。八年级某班开展一系列探究活动,请你一起参与。(民族之殇,代代铭记)(1)该班同学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南京大屠杀?你能从上图中获取哪些重要的有效信息?(祭之以国,铭记历史)“四万万人齐蹈厉,同心同德一戎衣”,野蛮、残暴的日本侵略者没有让中国人民屈服,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与领导下,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敌,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但这胜利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更警示了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御侮必先自强。习近平在第四个国家公祭日讲话(2)材料中的抗日战争开始于哪一年的哪一历史事件?(3)请写出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敌的战役两例。并选择其中一个说出其意义。(4)围绕“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同学们进行了踊跃发言。你认为抗日战争胜利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5)抗日战争胜利有什么国际意义?(以史为鉴,着眼未来)祭之以国,吾辈当自强。“天下并不太平,和平需要保卫。”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传递着中华民族对生命与人权的重视,对和平的珍视,宣示着中国人民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秩序的责任、决心和意志。习近平在第四个国家公祭日讲话(6)我们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现实意义是什么?27 . 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也是近代无数志士仁人追求的“中国梦“为了挽救备受欺凌的中国,不少先进的中国人寻找济世良方,进行一场场“救治运动”(1)有人将近代史上的一场场的“救治运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它们各指什么运动 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随着救治运动的深入,人们发现在头脑中还需要一场“思想风暴”这就是运动。以上”良方”的共同特点是然而随着以上救治运动并没有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新生的共产党将勇担重任,开始了新的革命征程。材料一:(2)依据我党的革命历程,重新排列顺序(填入图片字母序号)材料二: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选集第一卷(3)点燃革命燎原之势的第一盏星火是什么历史事件?在此之后我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了一条什么样的正确革命道路?这条革命道路的选择是由什么决定的?(4)我党历经近30年的艰苦奋斗,最终完成了“国家独立之梦”,其标志是什么历史事件?2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闯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材料二只要他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就释放他回去;同时还细护他做全国抗日的领袖,以有利于全国抗战的发动。袁文本周恩来对中共确立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贡献材料三 无论中共敌后抗日根据地还是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爱国官兵,郝英勇抗战,演出了许多悲壮的爱国抗日故事。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在抗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共产党的正确导向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是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刘会军全民族抗战新论兼谈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材料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重大贡缺,使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1945年随着联合国完幸正式出台,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1)依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共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安事变的最后解决方案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依据材料三,概括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依据材料四,指出抗日战争对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请写出你从中得到的启示。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二、综合题1、2、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