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II)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99292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I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I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I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周恩来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你认为这两个“天安门”分别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A五四运动戊戌变法B五四运动新中国成立C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D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2 . 义和团初期的活动范围包括 ( )山东山西江苏直隶ABCD3 . 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指的是A民主和科学B科学和马克思主义C民主和三民主义D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4 . “太平天国运动时,他组建了湘军,为清政府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攻灭太平天国。”他指( )A曾国藩B李鸿章C华尔D奕5 . 1919年6月5日一个日资纱厂的工人,突破租界巡捕的武装包围,举行罢工,声援学生运动;商务印刷馆、中华书局的工人也参加进来,罢工达到高潮时,参加人数达六、七万。这场工人罢工斗争应发生在( )A上海B长沙C北京D广州6 . 下列历史情境与甲午中日战争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致远舰冲向敌舰B旅顺惨案C签订马关条约D美军杀害义和团战士7 . 我国当代一位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站在京郊的一座废墟上,我们可以解读到的历史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太平军抗击洋枪队D洋务运动破产8 . 某同学制作了下面图示,以理清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而图示中空白的方框内应填写( )A洋务运动B公车上书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义和团运动9 . 有人说武昌起义是“一个烟头引发的革命”:革命党人孙武因吸烟烟头掉落,引爆自制炸弹,招致搜捕,从而形势紧迫。面对搜捕,革命党人群龙无首,无奈之下,几名士兵仓促举事,首义成功。以上材料表明A没有这个烟头就没有武昌起义B武昌起义成功具有很大偶然性C孙中山亲自领导了武昌起义D武昌起义得到各省的迅速响应10 . 下图是1898年法国报刊上刊登的一幅时事漫画,标题为列强瓜分中国大蛋糕,以下哪一条约的签订刺激了漫画中情境的出现(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1 . 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构建的知识结构示意图,他学习的主题应是A侵略与抗争B近代化探索C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D全民族抗战12 . 中国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此表反映的共同问题不包括( )A各条约均涉及割地B各条约均涉及赔款C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逐步加深D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13 . 以下人物中属于洋务派的有林则徐邓世昌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ABCD14 .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A狂人日记B天演论C文学改良刍议D新青年15 . 下列所述中国人民的抗争,既有反侵略又有反封建性质的是A林则徐的虎门销烟B太平天国运动C三元里人民的抗争D邓世昌黄海大战中壮烈殉国16 . 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B标志清王朝统治的结束C标志全国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形成D标志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17 . 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自由民主平等科学ABCD18 .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以拯吾民。”为此孙中山进行的斗争是A“二次革命”B护国运动C护法运动D辛亥革命19 . 2015年,某校团委开展了“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活动,并向团员介绍了他的生平事迹。其中最有可能介绍到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20 . 对下面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简图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B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C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D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21 . 阅读下面的表格,概括康有为、张謇的相同主张1895年5月康有为联合在北京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1300多人,上书光绪帝,提出拒绝批准中日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几项主张1895年夏张謇在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中提出了“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的观点A公车上书B维新变法C强国富民D实业救国22 . 八年级一班的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发现了这样一副对联:“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这副对联扬颂的人物是谁A康有为B孙中山C邓小平D毛泽东23 . 下列史实属于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的是A占领香港岛B火烧圆明园C割占台湾D划定使馆界24 . 下图是1919年上海新闻报上发表的题为民气一致之效果的漫画。它揭示出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青年学生起到的重要作用B商人罢市游行施加的压力C工人罢工声援的巨大威力D举国上下斗争浪潮的冲击25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侵略中国的野心,哪一条约体现得最为鲜明、最为有力A南京条约B勘分西北界约记C改订条约D瑷珲条约26 .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中,搭配不正确的是( )A李鸿章洋务运动B康有为戊戌变法C孙中山辛亥革命D梁启超新文化运动27 . “1840年,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管束控制中国政府,合法地剥夺榨取中国人民。不仅使中国人民从此陷入苦难的历程,也促进中国人民觉醒和奋起。”材料表明近代中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A改革政治体制B发展民族工业C反侵略反封建D推翻军阀统治28 . 1843年“拜上帝会”创立后发展迅速,从本质上反映了当时( )A拜上帝会有创造精神B人民积极抵御外辱C民众迷信严重D社会阶级矛盾尖锐29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我国的禁烟先驱在面对国家危难时给出的最好答卷。这位主持了虎门销烟的禁烟先驱是( )A林则徐B关天培C陈化成D琦善30 . 如图人物主要历史功绩有孙中山参与洋务运动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提出的“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ABCD二、判断题31 . 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福州船政局等近代民用工业。( )三、综合题3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从1840年开始,在炮火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事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材料三: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治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就须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我英亦不能以待印度待中国也。英国外交副大臣功勃叠立克在议会的演说(1)材料一中的“条约”是指哪一个条约?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脱出常轨,改道变形”又是指什么?(2)材料二中的图片指的是中国近代史的哪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这次战争后,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3)根据材料三,指出西方国家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张对中国的危害性。33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与近代经济思想家不同,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材料二 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工业开始兴起,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工业有了初步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他们试图改变封建专制制度,期待以政治近代化为资本主义发展展开开辟道路。材料三 1894年农历甲午年,这年的春天来得特别迟,颐和园条条垂柳秃枝在寒风中颤抖,年逾不惑、踌躇满志的张骞成为全国惊羡的新科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然而他却走上了与传统士大夫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出于对国家权利丧失的愤慨,1896年他毅然弃官返乡兴办实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派在“他们的实际行动”中提出的口号。(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世纪初康有为、孙中山、胡适等资产阶级代表为改变封建专制制度,实现政治近代化所做出的主要努力。(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骞兴办的实业名称,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近代先进知识分子怎样的价值追求?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中国工业化和民主化最终无法实现的根本原因何在?四、论述题3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变法运动戊戌变法。在戊戌变法后,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里出现了一部分人,这一部分人对西方的社会制度丶文化有很深的了解。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实行变法。他们通过上书表达自己的政治要求;通过办报纸来形成自己的舆论工具;通过学会把改革的力量组织起来。这样的话,变法运动就形成了群众性的政治运动,形成了气候和规模.请回答:(1)材料中的“一部分人”指是哪一阶层和派别的人?代表人物有哪些?(2)“他们通过上书来表达自己的政治要求”,其中表达“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这个政治要求的上书指什么历史事件?这次上书具有怎样的历史影响?(3)“通过办报纸来形成自己的舆论工具;通过学会把改革的力量组织起来”请列举影响最大的两大报刊和在北京成立的学会名称。(4)再讲戊戌变法时,主持人讲了这样几句:“守旧派力量强大,维新派都是文人,和军队没有任何联系,那么这个维新派它靠谁呢?维新派所唯一可以依靠的只有一个人,就是光绪帝,而光绪帝又没有实权”以此可以判断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什么?(5)李立同学通过百家讲坛,详细了解戊戌变法后,提笔写了一篇论文,来论述戊戌变法的影响。请你为他说出这个影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二、判断题1、三、综合题1、2、四、论述题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