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胡庆康-课后题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2991879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银行学胡庆康-课后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货币银行学胡庆康-课后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货币银行学胡庆康-课后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部分 胡庆康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第1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本章思考题 1分析货币的本质特征。 答: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并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这就是货 币的本质的规定。 首先,货币是一般等价物。从货币起源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货币首先是商品,具有商品 的共性,即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如果货币没有商品的共性, 那么它就失去了与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基础,也就不可能在交换过程中被分离出来充当一般等 价物。 然而,货币又是和普通商品不同的特殊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第一,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普通商品直接表现出其使用价值,但其价值必须在 交换中由另一商品来体现。货币是以价值的体现物出现的,在商品交换中直接体现商品的价 值。一种商品只要能交换到货币,就使生产它的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的价值得到 了体现。因而,货币就成为商品世界唯一的核算社会劳动的工具。第二,货币具有直接同所 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普通商品只能以其特定的使用价值去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因而不可 能同其他一切商品直接交换。货币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一种商品,是财富的代表,拥有它就意 味着能够去换取各种使用价值。因此,货币成为每个商品生产者所追求的对象,货币也就具 有了直接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其次,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无论是表现在金银上,还 是表现在某种价值符号上,都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和手段,这就是货 币的本质。同时,货币还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商品交换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人 们互相交换劳动的形式。社会分工要求生产者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建立必要的联系,而这种联 系在私有制社会中只有通过商品交换,通过货币这个一般等价物作为媒介来进行。因此,货 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交换关系,体现着产品归不同所有者占有,并通 过等价交换来实现他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即社会生产关系。 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货币反映着不同的社会生产关系。在私有制社会中,大量的货 币掌握在剥削阶级手中,体现着阶级剥削关系。在这里,货币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中作为统治 阶级的工具,这是由社会制度所决定的,而不是货币本身固有的属性。从货币的社会属性来 看,货币反映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货币是没有阶级性的,也不是阶级和剥削产生的根 源。 2货币在商品经济中发挥着哪些职能?并举例加以说明。 答:货币在商品经济中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是商品交换所赋予的,也是人们 运用货币的客观依据。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以下五种职能。 (1)价值尺度。在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在 执行这个职能时,可以用观念上的而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它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数量的 货币。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 (2)流通手段。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交易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作为流通 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改变了商品交换的运动形式,使物物交 换分解为买与卖两个环节,突破了物物交换的局限性,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3)贮藏手段。货币退出流通,贮藏起来被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执行贮藏手段 职能。在足值的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具有自发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 而在信用货币流通的情况下,货币不能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 - Page 3- (4)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交换价值而独立存在,并伴随着商品运动而作单方面转移, 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支付手段职能是一切信用关系的基础,一方面克服了现货交易的局限, 极大地促进了商品交换;另一方面又造成买卖进一步脱节,使商品经济的矛盾进一步复杂化。 (5)世界货币。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世界货币 职能。世界货币职能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是货币的一个单独的职能,它只是商品生产和交换 超出国界,使货币的以上四种职能在世界范围内延伸的结果。 货币的五种职能,各自具有相应的内涵与作用,但相互之间又紧密相连。其中,价值尺 度与流通手段是两个基本职能,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是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世界货币职 能则是其他各个职能在世界市场范围内发展的结果。 3货币制度主要由哪些要素构成? 答: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简称币制。货币制 度的主要构成要素包括: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金准备制度 等。 (1)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确定货币币材是建立货币制度的首要步骤,选择什么样的 本位币币材是建立货币制度的基础,选择什么样的金属作为本位币的币材,就会构成什么样 的货币本位制度。这是由国家法律确立的,并受到客观经济发展需要的制约。规定货币单位, 包括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每一货币单位所包含的货币金属量。规定货币单位及等分,货币 就有了统一的价格标准。 (2)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通货的铸造是指本位币与辅币的铸造。本位币是 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铸币,亦称主币。本位币具有无限法偿能力,即国家规定 本位币具有无限支付的能力,不论支付额多大,出售者和债权人都不得拒绝接受。同时,本 位币可以自由铸造、自行熔化,并且流通中磨损超过重量公差的本位币可向政府指定的单位 超差兑换。辅币是主币以下的小额通货,供日常零星交易与找零之用。辅币具有有限法偿性, 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在一定限额内,辅币可与主币自由兑换,辅币不能自由铸造,只准国家 铸造,而且铸币收人归国家所有,作为财政收人的重要来源。 (3)金准备制度。金准备制度就是一国货币稳定的基础。黄金储备可以作为国际支付 手段的准备金,也就是作为世界货币的准备金。 4简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答:在金银双本位制下,金银两种货币按国家规定的法定比例流通,结果官方的金银比 价与市场自发金银比价平行存在。当金币与银币的实际价值与名义价值相背离,从而使实际 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所谓“良币”)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于名义 价值的货币(即所谓“劣币”)则充斥市场,即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 5金本位制的特点及其崩溃的原因是什么? 答:(1)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它包括三种主要形式,即金币 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度。它是以黄金作为货币制度的基础,并实行金币流通的 一种货币制度。它具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这样,金币数量可 以自发地满足流通中的货币需求,并保证金币的名义价值与其实际价值相符。第二,金币与 价值符号(辅币和银行券)同时流通并可自由兑换,既节约了大量黄金,又保证了价值符号 的稳定,从而稳定了货币流通。第三,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国境。黄金在国与国之间自 由流动,并起着世界货币作用,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及外汇汇率的稳定。 金块本位制下,没有金币流通,但国家为纸币或银行券规定含金量,对黄金的兑换也作 出了限制,规定居民持有的货币量达到一定限度后才可向银行兑换黄金。这样既节省了货币 性的黄金用量,又减少了黄金外流,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黄金短缺与商品经济发展的矛盾, - Page 4-但也使黄金的货币职能逐步缩小了范围。 金汇兑本位制下,没有金币流通,但规定货币单位的含金量,本国货币不能直接兑换金 币或金块。本国将黄金与外汇存于另一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允许以外汇间接兑换黄金。金 汇兑本位制进一步节省了黄金的使用,扩大了各国的信用创造能力,使黄金的货币职能进一 步减弱。 金块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都取消了金币的流通,而代之以价值符号,这样就失去了货 币自动调节流通需要量的作用,货币流通不如金币本位制时稳定。 (2)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 金本位制的崩溃从其自身的缺陷来讲,有其必然性: 黄金的藏量和产量的有限性与商品生产和交换扩大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是金本位制 崩溃的根本原因。货币流通规律要求在货币流通速度一定的条件下,货币供应量要与社会商 品价值总额相适应。然而黄金的产量与存量有限,远远跟不上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 尽管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这个矛盾,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 它。 金本位制下的货币价值稳定只是相对的。黄金本身的价值受黄金的劳动生产率变化的 影响,而且黄金的相对价值还要受黄金供求状况的影响。这使金本位制下的币值稳定与物价 稳定都是相对的。 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可以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使各国经济紧密相连,因而不利于各 国实行独立的经济政策。 6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 答:货币流通是指货币作为购买手段,不断离开起点,从一个商品所有者手里转到另一 个商品所有者手里的运动。货币流通规律是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商品的数量(T)、 商品价格(P)和货币流通速度(V)的规律。若以M代表流通中所需的货币数量,则货币流 PT 通规律可以表述为:M= 。这一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存在于一切发生商品交 V 换的地方。 7为什么说货币供应量层次的划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答:货币是引起经济变动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与经济的联系日益密切, 货币供求的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各方面产生着重大影响。因此,调控货币供应量,使其适应经 济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的主要任务。可见货币供应量的层次具有重大的意义。 第一,它便于经济分析,通过对货币供应量指标的观察,可以分析国民经济的波动。 第二,通过考察不同层次的货币对经济的影响,可以从中选定与经济的变动关系最密切 的货币资产,作为中央银行控制的重点,有利于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应,并及时观察货币政 策的执行效果。 - Page 5- 第2章 信用 本章思考题 1为什么说银行信用在现代信用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 答:银行信用是银行以货币形式提供给工商企业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经济中的重要形 式,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并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1)银行信用的特点 银行信用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资本类型上看,银行信用中贷出的资本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不从属于产业资 本循环中的商品资本阶段,而是从产业资本循环中独立出来的货币资本。正是有了这一特点, 银行信用才能够克服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因为银行信用能聚集社会上的游资,如各种暂时闲 置的货币资本和社会货币储蓄,从而超越了商业资本只限于产业内部的界限。此外,由于银 行信用是以货币资本提供的,可以不受商品流转单方向性的限制,从而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方 向上的局限性。 第二,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它是以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为中介,以货币形式对社 会提供的信用。通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聚集社会各工商企业以及国家和个人的闲置资金, 并贷给工商企业,因而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 第三,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是不一致的。由于银行信用贷出的资本是独立于产业 资本循环的货币资本,其来源除了工商企业外还有社会其他方面,因此银行信用的动态同产 业资本的动态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 (2)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了信用的范围、数量。近几十年以来, 银行信用不断发展,借贷资本逐渐集中在大银行手中,后者又为大垄断组织服务,促进了银 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 2马克思如何揭示利息的本质? 答:马克思指出,利息并非产生于货币的自行增值,而是产生于货币作为资本的使用。 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使借贷资本成为资本商品是利息产生的经济基础。职能资本家从 货币资本家手中借人货币,占有了它的使用权,将其投入生产,并使其价值得到了增值,即 得到了利润。利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企业主收人,是资本使用权的报酬;另一部分是利 息,是资本所有权的报酬。以上马克思关于利息本质的看法可以概括为: (1)利息以货币转化为货币资本为前提。 (2)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3)利息是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体现的是资本家全体 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3现代经济中利率的杠杆作用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在现代经济中,利率的杠杆作用体现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 (1)从宏观角度来看,利率的经济杠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积累资金。利息是使用资金的报酬,通过调整利率,可以吸引社会上的闲散资金,投 入生产,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调整信贷规模。当银行体系的贷款利率、贴现利率上升时,有利于缩小信贷规模;反 之,当贷款利率、贴现利率下降时,有利于扩大信贷规模。 调节国民经济结构。通过利率的高低差别与升降,可以直接影响资金的流向,从而有 目的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国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 合理分配资源。利息作为使用资金的成本,可以通过成本效应使资源在经济各部门间 得到合理配置。一定的利率水平,总是促使资源向使用效率高的部门流动,从而改善了资源 配置。 - Page 6- 抑制通货膨胀。通过提高贷款利率,可以收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使社会需 求趋于稳定,从而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 平衡国际收支。当国际收支发生严重逆差时,可以调高本国的利率水平,从而减少资 金外流,吸引资金内流,使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2)从微观的角度看,利率的杠杆功能主要表现在: 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利息是企业使用资金的成本,是利润的抵减因素,为了自身 利益,企业必须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减少利息的支出。 影响家庭和个人的金融资产投资。各种金融资产的收益与利率密切相关,通过调整利 率,可以影响人们选择不同的金融资产。 作为租金的计算基础。现实生活中,租金的度量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通常是参照 利率来确定的。 4各种利率决定理论的优缺点及比较。 答:(1)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 古典学派认为,一个自由竞争的经济在它自身内部包含着达到和维持充分就业的强大力 量,这些力量会防止经济背离充分就业。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储蓄与投资的真实数量都是 利率的函数。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共同决定了一个均衡的利率。 古典学派认为,投资代表的是对资本的需求,而储蓄代表的是对资本的供给,而利率就 是资本的价格;因此当资本的供求达到均衡时,也就决定了资本的均衡价格,也就是均衡的 利率水平。由于储蓄和投资都是由实物层面上的因素决定的,因此利息所得完全是由技术水 平、劳动供给、资本和自然资源等真实因素决定的,而不受货币因素的影响,货币就像覆盖 在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与利率的决定全然无关。因此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也被称为 “真实的利率理论”。 (2)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凯恩斯和他的追随者们在利率决定问题上的观点与古典学派的正好相反。凯恩斯学派的 利率决定理论是一种货币理论,认为利率不是由储蓄和投资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而是由货币 量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凯恩斯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纠正了古典学派忽视货币因素的偏颇然而它又走上了另一 个极端,将储蓄与投资等实际因素完全不予考虑,这显然也是不合适的。 (3)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 可贷资金理论的主要代表是剑桥学派的罗伯逊和瑞典学派的俄林。该理论作为新古典学 派的利率决定理论,一方面肯定了古典学派考虑储蓄和投资对于利率的决定作用,但指出了 完全忽视货币因素是不当的;另一方面指出凯恩斯学派完全否定实质性因素(如资本生产率 等)是不对的,但肯定了其关于货币因素对利率的影响作用的论述。所以说,可贷资金理论 在利率决定问题上同时考虑了货币因素和实质因素。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在利率决定的过程中,虽然它考虑到了商品市场和货 币市场,但是忽略了两个市场各自的均衡.当可贷资金市场实现均衡时,并不能保证商品市 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由此可见,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尽管克服了古典学派和 凯恩斯学派的缺点,但是还是不能兼顾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该理论仍是不完善的。 (4)利率决定的宏观模型ISLM模型 ISLM模型克服了古典学派利率理论只考虑商品市场均衡的缺陷,又克服了凯恩斯学 派利率理论只考虑货币市场均衡的缺陷,同时还克服了新古典学派利率理论不能同时兼顾商 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各自均衡的缺陷;它尝试从一般均衡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多种利率决定 理论,在兼顾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考虑了它们的各自均衡。虽然ISLM曲线本身 在解释利率形成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不少弱点,模型的说服力也有待加强,但不可否认,它确 - Page 7-实是目前对利率决定机制相对最为完善的解释。 5央行向社会公众出售债券以期减少货币供应,请运用可贷资金结构分析该行动对利 率的影响。(画出正确的供求图形) 答:根据可贷资金理论,利率取决于可贷资金的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 从资金的需求方面看,可贷资金的需求主要有三个构成要素:一是要购买实物资产的投资者 的实际资金需求;二是政府必须通过借款来集资弥补的实际赤字数额;三是有些家庭和企业 为了增加它们的实际货币持有量而借款或减少贷款。从资金的供给方面看,可贷资金的供给 也有三个构成要素:一是家庭、政府和企业的实际储蓄;二是实际资本流入,即外国人购买 本国的债券或提供贷款;三是实际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可贷资金的总供给与总需求决定了均 衡点E及利率水平r。当中央银行向社会公众出售债券,以减少货币供应量时,可贷资金供 给曲线左移,新的均衡点变为E点,此时均衡利率rr,货币供应量的减少使利率上升。 e e 6预期理论是如何解释利率的期限结构? 答:利率的期限结构是指利率与金融资产期限之间的关系,是在一个时点上因期限差异 而产生的不同的利率组合。 预期理论认为,任何证券的利率都同短期证券的预期利率有关,对未来利率的预期是决 定现有利率结构的主要因素。如果人们预期利率将上升,那么长期利率将高于短期利率。因 为一方面证券需求者因预期以后可获得更高的利率,从而不愿购买长期证券,而只愿购买短 期证券,这样,对证券的需求就从长期市场转向短期市场;另一方面,证券供给者预期以后 将支付更高的利率,从而急于将长期证券售出,这样,证券的供给则从短期市场转向长期市 场。结果,短期证券市场上需求增加,供给减少,于是价格上升,利率下降;而长期证券市 场上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其价格下跌,利率上升。这样,短期利率便低于长期利率。反之, 若人们预期未来利率下降,则短期利率会高于长期利率。 基于以上的分析,预期理论认为长期利率是预期未来短期利率的函数,它等于当前短期 利率与预期的未来短期利率的几何平均数。 7试用ISLM模型解释下列情况是如何使收入和利率水平发生变动的:政府税收 减少;公众的流动性偏好提高;政府支出减少,同时货币供应量增加。 答:(1)ISLM模型是新古典学派的利率和收人决定模型。该理论认为,利率是一种 特殊的价格,必须从整个经济体系来研究它的决定,因此需要将非货币因素和货币因素结合 起来,运用一般均衡的方法来探索利率的决定。有关利率决定的数学方程式为 投资函数,; 储蓄函数, 货币需求函数, 货币供应量,。 均衡条件为I=S和L=M。将以上各式分别代人得:和。在商品市场上,投资与利率负 相关,储蓄与收人正相关,根据投资与储蓄的恒等关系,可以得到一条向下倾斜的IS曲线, 线上任何一点代表商品市场上投资与储蓄相等条件下的局部均衡利率和收入水平。在货币市 场上,货币需求与利率负相关,与收人正相关,而货币供应量一定。根据货币需求与货币供 应的相等关系,可以得到一条向上倾斜的LM曲线,曲线上任一点意味着货币市场上货币供 求相等情况下的局部均衡利率和收入水平。IS曲线与LM曲线相交,就可以得到货币市场与 实物市场同时均衡时的一般均衡利率和收人水平。 (2)政府税收减少,使公众的实际收人增加,支出也因此而增加,结果IS曲线向右 上方移动至IS,这使利率由r 上升至r,同时国民收入水平由Y 上升至Y,如图所示。 o O - Page 8- 当公众的流动性偏好提高时,货币市场上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LM曲线向左上方 移动到LM,这使利率上升至r,利率上升会使投资减少,从而使国民收入水平Y 下降至Y, O 如图2所示。 当政府支出减少时,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至IS;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LM曲线向右 下方移动至LM,这使利率下降至r,但收入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须视IS曲线与LM曲线各 自移动的幅度而定,如图3所示。 - Page 9- 课后答案网 www.khdaw.com 第3章 金融市场 本章思考题 1何谓直接融资?何谓间接融资? 答:(1)直接融资是指由赤字单位直接向盈余单位发行自身的金融要求权,其间不需 要经过任何金融中介机构,或虽有中介人,但明确要求权的仍是赤字单位和盈余单位,双方 是对立当事人的融资方式。 (2)间接融资是指盈余单位和赤字单位之间没有直接契约关系,双方各以金融中介机 构为对立当事人,即金融机构发行自身的金融要求权,换取盈余单位的资金,并利用所得的 资金去取得对赤字单位的金融要求权的融资方式。 2为什么说资金的直接融通和间接融通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答:(1)由赤字单位直接向盈余单位发行自身的金融要求权,其间不需要经过任何金 融中介机构,或虽有中介人,但明确要求权的仍是赤字单位和盈余单位,双方是对立当事人, 这种融资方式称为直接融通。 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赤字单位和盈余单位双方是对立当事人,易于互相了解。没 有金融机构作中介,因而双方均可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手续简便,节省时间。这种金 融要求权通常采取有价证券形式,适合市场的需要,可以转让,具有流动性。但是,直接融 资也会受到时间、期限以及融资金额的限制。 (2)盈余单位和赤字单位之间没有直接契约关系,双方各以金融中介机构为对立当事 人,即金融机构发行自身的金融要求权,换取盈余单位的资金,并利用所得的资金去取得对 赤字单位的金融要求权,这种融资方式称为间接融通。 间接融资的优点在于:金融机构有专门人才来对筹资者的各种状况进行深入了解。 可以节省直接融资中的佣金、印花税等费用。由于发行股票和债券有一定限制,所以银行 借款成为最普通的一种筹资方式。银行的资金来源充足,可以从银行获得期限较长、金额 较大的借款。 综上所述,直接融通与间接融通各有优缺点,双方可以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直接融通 与间接融通两部分共同构成统一的金融市场,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在经济 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两种融资方式起着不同的作用。在简单的商品经济中,直接借贷占重 要地位;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时代和地区,以金融机构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在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资金调度力求高效率的当代社会,直接融资的地位又日益重要。 3何谓证券回购协议? 答:回购协议是以出售政府证券或其他证券的方式暂时性地从顾客处获得闲置资金,同 时订立协议在将来某一日再购回同样的证券偿付顾客的一种交易形式。大多数回购协议都是 隔夜的。 回购协议一般在相互信任的经济单位间进行,期限短,交易的证券又是政府发行的证券, 因而是安全可靠的短期融资。回购市场是大额资金的批发市场,大多数的回购交易都在100 万美元以上。回购协议的利率由双方商定,与作为抵押的证券的利率无关。其利率与联邦基 金的利率相近但略低于后者。 回购协议交易依靠电话安排,通过一组“市场专家”进行。回购协议的资金需求者主要 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在这个市场上大量融资;回购协议的资金供应者主要是工商企业。工 商企业在经营中常常因应付日常开支而积累起大量现金,同时为扩大再生产支出而积累了大 量短期流动资产。过去,企业在商业银行通常以活期存款方式持有这些现金和流动资产。但 活期存款没有利息,因此,企业总是将这些活期存款缩减至最小量,而要使持有的流动资产 收益最大化,证券回购协议成为最佳的选择。 回购协议还常以“持续合同”的形式进行。企业承诺在某段时间向银行提供一定数量的 - Page 10- 课后答案网 www.khdaw.com 资金,在合同有效期内回购协议每天重新订立一次,交易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在任何时候撤销 合同。 “自动转账”证券回购协议,又是银行为企业提供优惠金融服务的新形式。企业每天将 其全部活期存款集中于银行的一个账户。每日收账前,企业账户中任何超过最低限度的资金 余额自动转化为证券回购协议资金,第二日上午,资金再回流到企业活期存款账户中备用。 这种形式把活期存款与证券回购协议联系起来,兼顾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 4简述货币市场的主要功能。 答:货币市场是期限在1年以内的短期金融工具的交易市场,其主要功能是调节暂时的 资金余缺。有的金融主体(如:家庭、企业和政府)总要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来弥补收人与 支出间的缺口。通常有的主体做准备的货币量大于这段时期内收支的缺口,而有的主体会遇 上暂时的人不敷出。货币市场则能在它们之间融通资金。另外,货币市场也是中央银行进行 公开市场操作,贯彻货币政策意图的主要场所。 5请比较远期和期货有哪些区别? 答:远期合约是指合约双方同意在未来的某个确定时间,按照某个确定的价格出售或购 买某种资产的协议。期货合约是指买卖双发在有组织的交易所内以公开竞价的形式达成的, 在将来某一特定时间内交收标准数量特定资产的协议。 远期和期货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6分析影响股票行市的因素。 答:股票行市,是指在证券市场上买卖股票的价格。 股票的初始价格,完全取决于供给方面,它由当时的市场利息率与股息确定。若以P 表示股票价格,r表示市场利息率,D表示股息,则有 ,这表示股票的价格与其收益 成正比与市场利率成反比。 在二级市场上,影响股票价格的因素有两大类。第一类是基本因素,指证券市场外的各 种发展,包括经济方面因素,如经济增长率、失业率、物价指数、公司利润率等等,以及政 治方面因素,如战争、政局变动等等,它们在长期内影响股票市场价格。第二类是技术因素, 是短期市场内部的状况,包括股票交易量、市场宽度、卖空数量等。 - Page 11- 课后答案网 www.khdaw.com 第4章 商业银行 本章思考题 1比较分析单元银行制和分支银行制的优缺点。 答:(1)单元银行制是指银行业务完全由总行经营、不设任何分支机构的银行制度, 以美国为代表。 单元银行制的优点是:从经济上防止垄断,从而提高服务效率。促进当地经济的发 展。单元银行制使银行扎根于当地经济,不会把资金调走,与当地经济息息相关。便于银 行家与当地工商业者建立密切关系,可以降低贷款风险。 单元银行制的缺点是:不利于汇总结算。单元银行制不利于资金在不同地点的划拨, 只能通过银行之间的划拨来进行,从而使成本提高。容易造成资金浪费。分支行的分支机 构保留的准备金可以少得多,总行可以在它们之间进行调节。单元制银行需要保留更多的无 收益的准备金,以应付意外的情况。不利于从地理上消除风险。单元制的银行与当地经济 息息相关,当地经济陷人衰退时,银行不能通过资金在地理上的划拨,减少风险。不利于 银行规模扩大,享有“规模经济”。 (2)分支银行制是指银行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在本市、国内以至国外普遍设立分支行 的银行制度。 分支银行制的优点是:便于资金在银行的分支行间进行划拨,有利于汇兑结算。在 现金准备的运用上,各分支行间可以相互协调,从而提高压资金使用效率。由于放款与投 资分散于各地,符合风险分散的原则,银行安全性大大提高。银行规模可以按业务发展扩 大,可以实现“规模效益”。 分支银行制的缺点是:容易产生垄断,从而不利于提高服务效率。由于是分级管理, 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决策传递都会受到影响,所以管理效率不高。当地经济 发生困难时,银行容易把当地分支行的资金转移到他处,从而不利于当地经济稳定与发展。 2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是什么?如何理解这些方针既具有统一的一面又有矛盾的一 面? 答:(1)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是“三性方针”,即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 盈利性。盈利是银行经营的基本目的,能否盈利关系到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是银行从 事各种活动的动力所在。如果不能盈利,股东权益将会受到损害,银行的信誉与实力也将大 为下降,甚至破产。银行的一切经营活动都要服务于盈利这一目标,这是由商业银行的性质 所决定的。 安全性。安全性指银行的资产、收入、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条件免遭损失的可 靠性程度。银行的特点在于极其依赖于从外部借入资金经营,因此安全性对于银行非常重要。 它既体现在全部资产负债的总体经营上,也体现在每项个别业务上。安全性不仅关系到银行 的盈利,而且关系到银行的存亡。银行倒闭往往不是因为盈利不足,而是因为其安全性遭到 破坏。 流动性。银行的流动性指的是一种在不损失价值情况下的变现能力,一种足以应付各 种支付的、充分的资金可用能力。银行的流动性体现在资产和负债两个方面。资产的流动性 指银行持有的资产能够随时得以偿付或在不贬值的条件下确有销路。负债的流动性指银行能 够轻易地以较低成本随时获得所需要的资金。 (2)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动性之间是既相互矛盾又相互统一的。 盈利性和后二性呈反向变动,这种矛盾来源于具体的概念界定。盈利性是对利润的追求, 这种要求越高,往往风险越大,安全性、流动性越低。后二性意味着期限短,易转让。显然, 这使盈利性降低。 盈利性和后二性的统一体现在:其一,在某个范围内,三性可以达到某种可被接受的程 - Page 12- 课后答案网 www.khdaw.com 度。在保本和资产较小可能损失的区间之内,三性可以都令人满意。其二,在一定条件下, 盈利性和后二性可以同向变化。 安全性和流动性通常是统一的,安全性越高,流动性越大。不过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也 会有反向变动的可能。例如,由政府担保的长期贷款,虽然安全性较高,但流动性不足。 对于三性的矛盾和统一,银行经营的总方针就是谋求三性的尽可能合理的搭配协调。三 性的相对地位是:盈利性为银行的目标,安全性是一种前提要求,而流动性是银行的操作性 或工具性的要求。银行经营的总方针,就是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通过灵活调整流动性来 致力于提高盈利性。 3何谓商业银行信用评估的“六C”原则? 答:银行在运用资金时,必须对债务人的资信和投资项目的盈利前景进行充分评估,然 后择优授信,西方各国银行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信用评估原则,称为“6C”。 (1)品德(Character)。它主要考察借款人是否具有清偿债务的意愿以及是否能够严 格履行合同条件,还款的愿望是否强烈,是否能够正当经营。无论借款者是个人还是公司, 其履行合同条款的历史记录,在评价其品德情况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能力(Capacity)。它主要指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偿还能力用借款者的预期现金 流量来测定。 (3)资本(Capital)。它指借款者的货币价值,通常用净值衡量。资本反映借款者的 财富积累,并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了借款者的成就。需要注意的是账面价值有时不能准确反映 市场价值。 (4)担保或抵押品(Collateral)。它是指贷款申请者可以用作担保贷款抵押品的任 何资产。当贷款者无法偿还到期贷款时,银行可以根据协议处置该抵押资产,获得收人以抵 偿贷款。 (5)环境条件(Condition)。它是指厂商得以在其中运营的经济环境或贷款申请者的 就业环境。必须将厂商经营所面临的经济环境,整个贷款使用期间的经济规划,以及使借款 者对经济波动特别敏感的任何特征都包括在信用评估分析之内。 (6)连续性(Continuity)。事业的连续性,指借款企业持续经营的前景。现代科技飞 速发展,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日趋迅速,市场竞争异常激烈。 企业只有适应经济形势以及市场行情的变化,才能继续生存发展下去。只有这样,银行的贷 款才能如愿收回。 4存款保险制度有哪些优缺点? 答:(1)存款保险制度的优点 对于银行存款者而言,信息不对称是一个基本的问题,他们难以确定银行资产的质量。 一旦银行倒闭,存款者将蒙受损失。这种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银行恐慌。例如,某家银行由 于资产经营不善导致大量亏损,资不抵债,面临倒闭;存款者为了收回自己的资金,会争相 要求提款,因为银行是排队服务的,出于信息不对称,所有的存款者(或至少大部分)无法 辨别哪一家银行的经营出了问题,于是经营良好的银行也可能面临挤兑,导致破产。 存款保险就是解决公众信心问题的手段。政府担保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存款者的资金都 能够得到全额偿付。这样,存款者即使对银行的运行有所疑问,也不用赶着提款。因此,存 款保险有效地抑制了银行挤兑现象和由此诱发的银行恐慌。 (2)存款保险制度的缺点 存款保险在事实上加剧了道德风险。由于保险的存在,增加了对冒险的刺激,就像买了 汽车保险的司机会更鲁莽地驾驶一样,由于存款者不会针对银行的经营状况,通过提款的方 式给银行施加压力,结果银行反而不受约束,会冒更大的风险。并且,存款保险带来了逆向 选择问题,即最想利用存款保险优点的银行正是那些最想进行风险活动的银行。 - Page 13- 课后答案网 www.khdaw.com 存款保险还产生了所谓“太大而不能倒闭”政策。由于大银行的倒闭对于整个金融体系 而言破坏力太大,监管当局自然不希望大银行倒闭。这直接导致了大银行道德风险动机的增 加。大银行从事高风险业务的可能性更大了,从而倒闭的可能性也更大了。并且,这对于中 小银行而言是不公平的。 5商业银行何以有信用创造的能力?影响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因素是什么? 答:(1)在金融体系中,商业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基本区别在于商业银行是惟一可 以经营活期存款(支票存款)的机构。活期存款是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通过经营 活期存款,又创造出派生存款,从而创造了货币,这个过程称为信用创造。 现代银行采用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非现金结算制度是商业银行信用创造的基础。部分准备 金制度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商业银行须将存款的一定比例交存中央银行作为准备的制度。留 存法定准备金之后,其余部分可用于放款。若准备率是100,则商业银行不可能有资金用 来创造存款。在部分准备金制度下,准备比例越大,信用创造的规模越小;准备比例越小, 信用创造的规模越大。 非现金结算制度下,人们无需用通货进行支付。如果完全用现金结算,银行就不可能以 转账形式去发放贷款,一切贷款必须付现,则产生不出派生存款,银行也就没有创造信用的 可能。所以非现金结算制度也是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前提条件。 为了便于说明商业银行体系是如何创造信用的,我们假定:A银行体系由中央银行及 多家商业银行组成;B.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率r为20;C.准备金由库存现金及在中央银d 行的存款组成;D.公众不保留现金,并将一切货币收人都存人银行体系上;E.各商业银行都 只保留法定准备金而不持有超额储备,准备以外的资金均用于贷款或投资。 假设客户 A向中央银行出售证券获得 10000元并以活期存款的形式存人甲银行。甲银 行按20的准备率留出2000元的准备金后,将余下的 8000元全部贷出。经过接受存款 和发放贷款这两次交易后,甲银行的T式资产负债表如下。 甲银行 (单位:元) 假定甲银行将8000元贷给客户B,B以这8000元全部用来向C购买商品,C将收到的 8000元存人乙银行。同样,乙银行按 20的准备率留出1600元的准备金,而将余下的 6 400元全部贷出去。乙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如下。 乙银行 (单位:元) 假定乙银行将 6 400元贷给客户 D,而D又全部用来购买这个过程可以无限进行 下去。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家银行都在创造存款,若活期存款最初增加,那么经过商业银行 系统的扩张以后,其活期存款总额增加 在现实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存在,存款乘数并非1/rd 这样简单,在考虑到这些因素的 情况下,存款乘数变为,其中r、e、k、t、r分别代表法定准备率、超额准备率、现金漏 d t 损率、非个人定期存款比率以及非个人定期存款的准备率。 (2)由上式可以看出r、e、k、t及r都是影响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规模的因素。在经 d t 济生活中,由于财富和利率是决定e、k和t的因素,所以它们也影响着商业银行信用创造 的规模大小。 6评述各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理论的背景、内涵及各自优缺点。 答:资产管理理论认为,银行的利润来源主要在于资产业务,银行能够主动地加以管理 的也是资产业务,而负债则取决于客户是否愿意来存款,银行对此是被动的。因此,银行经 营管理的重点在资产方面,着重于如何恰当地安排资产结构,致力于在资产上协调盈利性、 - Page 14- 课后答案网 www.khdaw.com 安全性、流动性的问题。在这种理论思想指导下,相继出现了“真实票据说”、“资产转移 说”、“预期收入说”等理论,为拓展银行资产的经营领域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发展出了一 系列资产管理的办法。 (1)真实票据论。这种理论源于亚当斯密1776年发表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 研究一书,盛行于20世纪20年代以前。它的理论背景是:当时的金融市场不发达,应 急举债措施不完善;商业银行可以选择利用的金融资产太少。在这种背景下,该理论提出, 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同商业流通有关的活期存款,为了保证随时偿付提存,银行必须保持 较多的流动资产,因此只宜发放短期的与商品流通相联系的商业贷款。这种贷款必须以真实 的票据为抵押,一旦企业不能偿还贷款,银行即可根据票据处理有关商品。根据这一理论, 银行不能发放长期贷款。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条件下,这种理论对于银行经营的稳定起到了 一定作用。它的缺陷在于,缺乏对于活期存款的相对稳定性的正确认识,而活期存款的相对 稳定性为商业银行发放长期贷款奠定了基础。 (2)转移理论。这种理论盛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它的理论背景是:当时的金 融市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金融资产流动性加强;商业银行持有的国库券增加,具 备了可以迅速转让变现的资产。在这种条件下,该理论认为,银行在解决其流动性问题时, 可以掌握大量的可以迅速转让的资产,其余的资金可以投入到收益较高的项目上。这种理论 为银行的证券投资、不动产贷款和长期贷款打开了大门,使商业银行在经营中资产的选择增 加了,初步实现了资产多样化。它的缺陷在于,商业银行要依靠金融市场来提供稳定的资产, 这使商业银行同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从而容易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 (3)预期收入理论。这种理论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它的背景是:随着经济 的发展,产生了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不仅短期贷款需求有增无减,而且产生了大量的设备和 投资贷款需求,消费贷款需要也在增长;转移理论突破了银行只能发放短期贷款的限制, 为转变资产管理思想奠定了基础。该理论认为,发放贷款的依据应当是借款者的未来收人。 若未来收人有保障,长期贷款与消费信贷都会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和安全性;反之,若未来收 人无保障,短期贷款也有偿还不了的风险。根据这种理论,银行资产可以不受期限以及类型 的影响,只需注重预期收人即可。在这种理论影响下,战后的长期贷款、消费信贷等资产形 式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它的缺陷在于,衡量预期收人的标准本身 难以确定,使贷款的风险增高。 (4)超货币供给理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随着货币的多样化,金融机构之间的 竞争也越来越激烈。银行的信贷市场日益蒙受竞争的压力,银行再也不能就事论事地提供货 币了。该理论认为,银行信贷提供货币只是达到它经营目标的手段之一,除此之外,它不仅 有多种可选择的手段,而且有广泛的目标,因此,银行资产管理应当超越货币的狭隘眼界, 提供更多的服务。根据这一理论,银行积极开展了咨询、项目评估、市场调查、委托代理等 多方面的配套业务,使银行资产管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在非金融企业侵入金融 领域的时候,超货币供给理论使银行获得了与之抗衡的武器,改善了银行的竟争地位。 7举例说明“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应如何解决? 答:(1)逆向选择是交易之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潜在的不良贷款风险来自那些 积极寻找贷款的人。因此,最有可能导致与期望相违的结果的人们往往就是最希望从事这笔 交易的人们。例如,大的冒险者或纯粹的骗子最急切地要得到贷款,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极可 能不偿还贷款。由于逆向选择使得贷款成为不良贷款的可能性增大,即便市场上有风险较低 的贷款机会,放款者也会决定不发放任何贷款。 道德风险是在交易发生之后出现的。放款者发放贷款之后,将面对借款者从事那些从放 款者观点来看并不期望进行的活动,因为这些活动可能使贷款难以归还。例如,借款者获得 了一笔贷款,由于使用的是别人的钱,他们可能会愿意冒比较大的风险(其收益可能很高, - Page 15- 课后答案网 www.khdaw.com 但亏损的可能性也很大)。由于道德风险降低了贷款归还的可能性,放款者宁可作出不贷款 的决定。 (2)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方法 信用审核 这是一种银行生产自己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