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八下第一单元第四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同步训练D卷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12990339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历史八下第一单元第四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同步训练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历史八下第一单元第四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同步训练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历史八下第一单元第四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同步训练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历史八下第一单元第四课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同步训练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我国政府编制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目的是( )A . 为了打退国民党反动派的进攻B . 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C . 为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D . 为了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2. (2分)宣传画是一种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艺术形式如图为1955年出版的宣传画,它宣传鼓动的主要内容是( )A . 农业合作化B . “大跃进”运动C . 人民公社化运动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 (2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B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D . “一五”计划的完成4. (2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一个中心”是( )A . 四项基本原则B . 经济建设C . 改革开放D . 自力更生5. (2分)下列成就中不属于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是( )A . 成功地进行了原子弹的爆炸B .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投入生产C . 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D . 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6. (2分)下列不属于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是( )A . 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B . 我国坚持社会主义道路C . 我国坚持工人阶级专政D . 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7. (2分)下面是“中国与美国、印度钢和电产量的比较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为改变这种状况,从l953年开始采取的措施是( )人均产量中国(1952年)美国(1950年)印度(1950年)钢产量2.37千克538.3千克4千克发电量2.76千瓦时2949千瓦时10.9千瓦时A . 贯彻土地改革政策B . 实施第个五年计划C . 掀起“大跃进”运动D . 落实改革开放政策8. (2分)读下表,对表格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 . 农轻重比例失调B . 重工业发展成就突出C . 农业生产停滞不前D . 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9. (2分)穿越时空,你于1954年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你可能亲历的活动是( )A . 听取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B . 决定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C . 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D .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0. (2分)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A . 工业项目的均衡发展B . 大力发展重工业C . 建立了完整工业体系D . 完成向工业化的转变11. (2分)如图反映了某时期我国公私经济成分的比例情况,这种情况最早应出现于。( ) A . 1949年B . 1950年C . 1956年D . 1978年12. (2分)你认为到1956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依据是( )A .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B . 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C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实施D . 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3. (2分)“文章合为时而著”,高考作文题也能彰显时代精神。1956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里“幸福的年代”的含义是( )A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人民过上好日子B . “大跃进”运动使人民丰衣足食C . 人民公社化运动改善了人民生活D . 改革开放使人民走上致富之路14. (2分)中共“十三大”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埋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 新中国成立B . 土地改革完成C . 三大改造完成D . “一五”计划完成15. (2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C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 .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6. (2分)在1956年底的最高国务会议上,陈云对毛泽东说:“不到1年的时间,这些企业就基本完成了改造,但东来顺的涮羊肉嚼不烂了,芝麻酱不香了,全聚德的烤鸭也不好吃了”以上材料主要说明三大改造( ) A . 导致民族企业破产B . 在后期存在不少问题C . 严重违背中国国情D . 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17. (2分)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重要创举是( )A .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B . 实行赎买政策C . 全行业公私合营D . 保护富农的经济18. (2分)下表中两种所有制经济百分比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经济成分的比较项目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国民收入929%71%工业总产值100%-商品零售额958%42%A .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B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D . 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19. (2分)在农业合作高潮的影响下,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是在( )A . 1954年B . 1955年C . 1956年D . 1957年20. (2分)2014年12月4日,我国迎来第一个国家宪法日,设定国家宪法日是为了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依法治国。那么,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在那次会议上制定的?( )A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C . 十一届三中全会D . 第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二、 填空题 (共2题;共9分)21. (4分)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_。(2)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_。(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是_。(4)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_。22. (5分)某校以“乡村今昔”为题,举办了一期关于农村建设的图片展,以下是其中的三幅图片同学们在整理图片时,将图片顺序搞乱了,请你帮助他们按历史的发展脉络排列三幅图片的顺序并分别撰写简要的解说词。三、 材料解析 (共3题;共50分)23. (25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人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如图)材料二:如图材料三:大会(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会社生产力,满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材料四: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假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新中国成立对中国而言,有何意义?(2)材料二中反映了什么运动?这一运动的完成有何意义?(3)中共八大召开于哪一年?据材料三指出中共八大制定了什么经济方针?是否正确?在之后一段时间内,这个经济方针得到完全落实了吗?具体表现有哪些?(4)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重要会议上提出的?这次会议后中国走上了一条什么建设道路?(5)综上,谈一谈你的感想。24. (10分)阅读图片,回答问题。(1)图1所示事件的历史意义是(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标志着中国百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结束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标志着社会主义进入现代化建设时期A . B . C . D . (2)图2反映的是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政策,这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一大创举。到_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3)图3中的会议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在思想、政治、组织上做出了重要的决定。根据所学知识,完成填空。项 目内容思想上确定了解放思想、_的思想路线政治上作出工作重心转移到_上来,实行_的伟大决策;组织上形成了以_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4)图4所示的是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的照片。那么南方视察的目的是( )A . 卸职后去南方休养度假B . 观参视察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发展现状C . 解决香港澳门等回归的问题D . 解决改革开放遇到姓“资”姓“社”的问题25. (15分)新中国建立后,强国成为时代的主题,制度和体制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新中国发展历程时,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这次探究活动,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材料二:1953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评论材料三:1953年春,河南安阳县一个村,十八户贫农、下中农组织起来,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苦干两年(后),组织起来的优越性显示出来了。没有入社的农民纷纷要求入社。1956年元旦,北京市各行各业工商业者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紧接着天津、上海也先后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怎样的经济状况?(2)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指的是什么?党和政府为实现这个“最高利益”而编制的建设规划叫什么?(3)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它的实质是什么?(即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发生什么变化?)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填空题 (共2题;共9分)21-1、21-2、21-3、21-4、22-1、三、 材料解析 (共3题;共50分)23-1、23-2、23-3、23-4、23-5、24-1、24-2、24-3、24-4、25-1、25-2、2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