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989410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年度九年级3月月考语文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字词书写1 . 把下面语段中拼音表示的汉字和加点汉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填入文后方格内。我深深闭了柴门,zh( )窗坐下,看我的小桃树儿在风雨里哆嗦。纤纤( )的生灵儿,枝条已经慌乱,桃花一片一片地落了,大半陷在泥里,三点两点地在黄水里打着旋儿。啊,它已经老了许多呢,瘦了许多呢,昨日楚楚的容颜全然tu( )尽了。可怜它年纪儿太小了,可怜它才开了第一次花儿!我再也不忍看了,我千般儿万般儿地无奈何。唉,往日多么傲慢的我,多么jn( )持的我,原来也是个孱( )头儿。贾平凹一棵小桃树注音填字二、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消逝的“放学路上”王开岭“小呀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说我懒呀,没有学问我无脸见爹娘。”三十年前的儿歌倏然苏醒,在我经过一所小学的时候。下午四点半,方才还空荡荡的小街,像迅速充胀的救生圈,被各式私车和眼巴巴的家长塞满了。开闸了,小人儿鱼贯而出,大人们蜂拥而上。一瞬间,无数的昵称像蝉鸣般绽放,在空中结成一团热云。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只能用“失物招领”来形容。就在这时,那首歌突然跃出了记忆,一字不差。我觉得像被什么拍了下肩,它就在耳畔奏响了。 这首叫读书郎的儿歌,陪伴了我整个童年和红领巾季节。那会儿,它几乎是我每天上学路上的喉咙伴奏,或叫脑海音乐罢。偏爱有个理由:它不像其他歌那么“正”,念书不是为“四个现代化”或“革命接班人”,而是“先生”和“爹娘”我觉得新鲜,莫名的亲切。哼唱时,我觉得自己就是歌里的小儿郎。甚至想,要是老师变成“先生”该多好啊。好在哪儿,不知道。那个黄昏,当它突然奏响时,我感觉后背爬上了一只书包,情不自禁,竟有股蹦蹦跳跳的念头从前,上学或放学路上的孩子,就是一群没纪律的麻雀。 无人护驾,无人押送,叽叽喳喳,兴高采烈,玩透了、玩饿了再回家。回头想,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在路上,尤其放学路上。 那是三教九流、七行八作、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大戏台,那是面孔、语言、腔调、扮相、故事的孵化器,那是一个孩子独闯世界的第一步,乃其精神发育的露天课堂、人生历练的风雨操场我孩提时代几乎所有的趣人趣事趣闻,都是放学路上邂逅的。那是个最值得想象和期待的空间,每天充满新奇与陌生,充满未知的可能性,我作文里那些真实或瞎编的“拾金不昧”“助人为乐”“一件有意义的事”,皆上演在其中。它的每一条巷子和拐角,每一只流浪狗和墙头猫,那烧饼铺、裁缝店、竹器行、小磨坊,那打锡壶的小炉灶、卖冰糖葫芦的吆喝、爆米花的香味、弹棉弓的铮铮响,还有谁家出墙的杏子最甜、谁家树上新筑了鸟窝都会在某一时分与我发生联系。 对成长来说,这是最肥沃的土壤。 很难想象,若抽掉“放学路上”这个页码,童年还剩下什么呢? 于我而言,啥都没有了,连日记都不会写了。 那个黄昏,我突然替眼前的孩子惋惜他们不会再有“放学路上”了。 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像贵重行李。 我暗暗为自己的童年庆幸。如果说我们那一代尚可叫作露天童年、旷野童年、老街童年,那如今的孩子,则是( )童年、( )童年、( )童年了。面对现代街区、路途和现实的社会环境,父母不敢再把孩子轻易交出去了,不允许童年有任何闪失。就像风筝,从天空撤下,把绳剪掉,挂在墙上。再不用担心被风吹跑,被树刮住了。翅膀,就此成为传说和纪念。 或许,你再也看不到这样的情景了一群像风筝一样在街上晃荡的孩子。 我终于想起来了,读书郎的词、曲,作者乃同一人。 宋扬,湖北人。此歌生于1944年。2 . 读完全文,你觉得“放学路上”具体指什么?它为何会消逝?3 .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的划线句。那是一个孩子独闯世界的第一步,乃其精神发育的露天课堂、人生历练的风雨操场。4 . 结合全文内容,根据你的理解,在第段的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语。(_)童年、(_)童年、(_)童年5 . 从记叙顺序看,文章-段属于什么?请简要分析其作用。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共享单车的共治之路在2016年6月至2017年2月时段,人民网舆情监测室选取了全网传播量较高的323 篇相关原创报道、评论文章作为样本,分析发现:共享单车的舆论关注度于2016年10月开始持续走高,在许多地方,共享单车也成为地方两会热议的话题。面对环境污染,共享单车为市民绿色出行提供了一种方便的出行方式。面对交通拥 堵,共享单车为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找到了一种可行的解决办法。与过去多个城 市推出的市政公共自行车相比,无桩的停放形式、即走即停的使用体验,成为共享单车流 行的重要原因。,成也便捷,乱也便捷。自去年11月以来,舆论所呈现的负面问题激增。没有确定法规约束下的的乱停乱放等任性行为、资本疯狂追逐下的无序竞争,“便捷”反而 成了共享单车的问题。_,共享单车还处于市场扩容的“青春期”。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公共管理,成为摆在各方面前的一道考题。尽管困难重重,但要清醒地认识到共享单车 唯有走“共治”之路,才能够健康持续有效的发展。对于共享单车来说,共治的道路上首先需要的就是法律法规的完善。目前看,共享 单车的发展太迅速,已经超越了很多人的预期。但是却没有政策的依据。让每一辆单车都 能够享受到政策的庇佑,这或许才是真正的未来之路吧!否则,没有法律法规庇佑的共享单车,注定是没有希望和前途的。其实,有了法律保障之后,更多的还是需要配套措施的落地。就拿网约车的例子来 说,从中央层面的法律入手,配合各个地方的法规,形成一套完整的逻辑体系,这样才能 够实现最终的共治之路。而目标都是将单车纳入到合法的渠道中来。配套措施,更应该包含着除了法律规章之外的那些基础设施的完善,比如城市公共自行车和共享单车的关系如何,等等问题都需要破解,而不是需要单个的公司去破解。每个城市,都应该保持一种宽容心态。既然是共治,就需要明确谁管理和谁负责的 问题。对于共享单车来说,一个不容忽视的内容就是,在共治道路上,每个城市管理者的态度。如果直接拒绝,这是一种没有胸怀的表达,而正确的姿态是允许且让其步入共治轨道中去。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够看到共享单车发展的前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过 程中,每个城市的宽容态度,都是一个文明的反光镜,照射出文明的水有多深。6 . 在第段横线上应填的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A然而 但是B因为 所以C然而 因此D所以 因此7 . 第段中加点词“青春期”在文中的意思是_。8 . 本文从“热议话题共享单车”谈起,首先分析了_,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_,并围绕论点从三方面加以论述:(1) _;(2)_;(3)_。9 . 下面这段文字放在本文哪一段中最恰当?请具体阐明理由。2016年12月27日,.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公布了关于鼓励规范互联网自行车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2017年1月9日,成都出台了成都市关于鼓励共享单车发展的试行意见(征求意见稿)等。两地征求意见稿均提出要加强共享单车停放秩序管理,并要求 共享单车企业要采取技术、管理等手段,保证车辆按区域和点位规范停放。三、句子默写10 . 根据提示默写。 金樽清酒斗十千,_。(行路难李白)_,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李商隐)白头搔更短,_。(春望杜甫)_,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颢)无可奈何花落去,_。(浣溪沙晏殊)_,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_,窥谷忘反。(与朱元思书吴均)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我爱这土地艾青)四、诗歌鉴赏阅读陆游的游山西村,按要求完成题目。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1 . 从诗体上看,这是一首_诗,全诗紧扣一个“_”字,按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来叙述。12 . 一个“_”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一个“_”字,写出了曲折多变的景色,点明这变化的景色是作者的主观感受所致。13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流传最广,请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14 . 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五、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田单)乃宣言曰:“吾唯惧燕军之射所得齐卒,置之前行,即墨败矣!”燕人闻之,如其言。城中见降者尽荆,皆怒,坚守,唯恐见得。单又纵反间,言:“吾惧燕人掘吾城外冢墓,可为寒心!”燕军尽掘冢墓,烧死人。齐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共欲出战怒自十倍。田单又收民金得千镒,令即墨富最遗燕将,曰:“即降,愿无掳掠吾族家!”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益懈。田单乃收城中,得牛千馀为蜂衣,画以五采龙文,束兵刃于其角,而灌脂束苇于其尾,烧其端,凿城数十穴,夜纵牛,壮士五千随其后牛尾热,怒而奔燕军。燕军大惊,视牛皆龙文,所触尽死伤。而城中鼓噪从之,老弱皆击铜器为声,声动天地。燕军大骇,败走。(选自资治通鉴周纪四)15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燕人闻之,如其言燕将大喜,许之燕军益懈令即墨富豪遗燕将16 . 下列停顿划分最合理的一项是( )A齐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共欲出战/怒自十倍。B齐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共欲出/战怒自十倍C齐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共欲出/战怒自十倍。D齐人从城上望/见皆涕泣/共欲出战/怒自十倍。17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三个句子的意思。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忌讽齐王纳谏燕军大骇,败走。18 . 为了击败燕军,田单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策略。简要概括有哪些方面。六、语言表达19 . 在有语病的分句下面画横线,并写出修改意见。大自然是抚育人类成长的摇篮,千万不可将它变成人类自我毁灭的坟场。这不是危言耸听,而且是逆耳忠言。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坚决杜绝以牺牲环境和后人利益为代价。各级政府要把环境保护列为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努力促使公共事业、经济指标、生态效益和谐稳定的发展。(1)第句中有一个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改为_。(2)第句中一处缺少成分,你的修改建议是_。(3)第句中一处词语使用错误,它是_,应改为_。七、名著阅读根据你对文学名著的阅读,回答下列小题。20 .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说说它出自哪个故事情节?涉及到哪两个主要人物?在山神庙里刚坐下,没喝上几口酒,便听见草料场那边必必剥剥地爆响。他从门逢中朝外一看,只见火焰冲天,草料场燃起了大火。他提了花枪,正待开门去救火,却听得有人说话:“便逃得了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会干事。”21 . 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主人公是谁?他是因为什么被赶出学校的?八、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黎峨道中清查慎行青红颜色裹头妆,尺布缝裙称膝长。仡佬打牙初嫁女,花苗跳月便随郎。(选自新编清诗三百首,王英志编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注释)黎峨道中:自云南黎州至峨山县的途中。仡佬(g lo)打牙:即打牙仡佬,少数民族仡佬族中的一种。花苗:苗族。(材料二)由商到周,一般统治者和奴隶,衣长齐膝似乎是一种通例。商代贵族平时常穿彩色丝绸衣服,还加上种种织绣花纹,用个宽宽的花带子束腰。平民或奴隶的头饰有裹巾子作羊角旋斜盘向上的,有包头以后再平搭折成一方角的,还有其他好些样式,都反映在玉、钢、陶人形俑上,样子多和现在西南居住的苗、瑶族情形差不多(这不是偶然巧合,事实上很多三千年前古代图案花纹还可从西南兄弟民族编织物上发现)。许多野生植物如槐花、栀子、橡斗已用来做染料,并且还种植了蓝草,能染出各种不同的青蓝色,种茜草和紫草专染红、紫诸色。(选自沈从文古人的文化,中华书局2016年版,有删改)(材料三)苗族,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民族,因为苗族服饰最美丽。苗族服饰所凝聚的,是历史的记忆。苗族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迁徙史。古籍记载,苗族起源于5000多年前的九黎部落,首领蚩尤便被视为苗族的先祖。涿鹿大战,蚩尤兵败,战死冀州,九黎部落群龙无首,不得不向黄河以南迁徙。不久,一个新的政权三苗国,建立在江淮河湖地区。然而,历史赋予这个民族的命运是悲惨的。当苗族的先民们总算在相对理想的环境中有了一个休养生息、继续发展的机会,又相继遭到尧、舜、禹的长期征伐,三苗被迫迁徙到江西、湖南的崇山峻岭中。大约从公元3世纪起,苗族先民又开始了较大规模的迁徙。他们大部分沿乌江西行,进入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即使是最悲伤的时刻,苗族先民们也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眷恋、热爱和对美的歌颂、追求,没有放弃为昨天、为历史留下永恒的见证:让我们摘下路边的野花插在姑娘的头上让我们割下树浆染在阿嫂的衣上让我们把涉过的江河画在阿妈的裙上不要忘记这里有过我们的胎盘时刻记住祖先用汗水浇过的地方在林林总总的苗族服饰中,有一种叫作“兰娟衣”的女装。其来历,有这样的传说,说兰娟是古代的一位苗族女首领,在带领苗族同胞南迁时,为了记住南迁的历程,想出了用彩线记事的办法。离开黄河时,她在自己的左袖子上用黄丝线缝上一根黄线;渡过长江时,她在右袖子上绣上一根蓝线;渡过洞庭湖时,她在胸口处绣上一个湖泊状图案。以后,每渡一条河,每翻一座山,她都要在衣服上缝下记号。记号越来越多,竟然从领口一直缝到裤脚,密密麻麻,陆离斑驳。后来,她的女儿要出嫁了,她按照所记的符号,重新用各种不同的彩线,精心绣制出一套特别精巧漂亮的女装,作为女儿的嫁衣。“兰娟衣”从此流传开来。就这样,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苗族同胞“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以布为纸”,让自己的服饰承担了其他任何服饰都不能够承担的沉重使命,并最终让它变成了一部穿在身上的史书。苗族有一种风俗,就是老人去世后,必须要穿上绣有传统图案的寿服。在苗族的观念里,人死后,只有穿上这种衣服,才能被祖先所承认,灵魂也才能回到祖先居住的地方。那是壮丽而神圣的“还乡”!(选自韦荣慧云想衣裳,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有删改)(材料四)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件绣有牡丹花的古代苗族衣裳牡丹产于北方,西南并不自然生长。(摘自服装,有删改)22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苗族服饰的特点。23 . 请简要描绘诗人在黎峨道中看到的场景。24 . 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从苗族同胞绣有传统图案的服饰上谈谈对苗族同胞的理解。九、作文25 . 你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这几年来,你觉得周围的环境有了哪些变化?原因是什么?以“我周围的环境”为题,写一篇事理说明文。不少于600字。提示:(1)首先,确定说明对象,如空气、水质、植被、交通状况等,写出它的变化。(2)查找相关资料,分析变化的原因。(3)注意安排好说明顺序。要求:内容符合要求,语言使用得当;书写规范。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字词书写1、二、现代文阅读1、2、三、句子默写1、四、诗歌鉴赏1、五、课外阅读1、六、语言表达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