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D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89373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D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省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D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省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D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中考历史模拟考试试卷(二)D卷新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原始农耕文明的代表是( )A . 北京人B . 河姆渡原始居民C . 半坡原始居民D . 黄帝2. (2分)战国时期主张实行“仁政”,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的思想家是( ) A . 孟子B . 庄子C . 荀子D . 孙武3. (2分)秦朝北筑长城,防备游牧民族的南下袭扰。当时,长城防御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A . 匈奴族B . 鲜卑族C . 大月氏D . 氐族4. (2分)完成下图迁都壮举的是( )A . 秦始皇B . 孝文帝C . 唐玄宗D . 明太祖5. (2分)“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的形成得益于( )的英明统治。A . 隋文帝B . 唐太宗C . 武则天D . 唐玄宗6. (2分)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一了弘扬民族文化,今年2月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的是( )A . 李白B . 杜甫C . 白居易D . 王维7. (2分)民间流传的“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 ) A . 全国的粮食只有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能够成熟B . 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的粮食熟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就解决了C . 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当时全国的重要米仓D . 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粮食不容易成熟8. (2分)2014年,中国国家主席访问哈萨克斯坦,其国家总统赠送给习近平主席一匹纯种的汗血宝马,中哈两国重建 “丝绸之路 ”的仪式也正式启动。下面有关于古丝绸之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丝绸之路”横贯亚洲和非洲B . 这条商路是在秦朝开通的C . 张骞出使西域,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开通D . 终点站大秦国就是现在的印度9. (2分)唐朝长安城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其主要的商业区在( ) A . 宫城B . 皇城C . 东市和西市D . 京城10. (2分)历史叙述有史实陈述、历史评价等方式。其中,历史评价是指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 A . 英军进攻虎门炮台,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等战死B . 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C . 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参加会试举人,上书光绪皇帝D .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的程度11. (2分)中国近代史上救亡图存的探索都以思想传播为先导,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A . 维新思想戊戌变法B . “民主”“科学”新文化运动C . 三民主义北伐战争D . 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诞生12. (2分)随着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青春的热映,刮起一阵“致青春”的热风九十七年前,我们的先辈们用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向青春致敬,当时最能体现该运动性质的响亮口号是( )A .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B . 取消“二十一条”C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 . 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13. (2分)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史、抗争史。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B . 义和团运动C . 抗日战争D . 解放战争14. (2分)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下列图示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其中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事件是( ) A . 北伐战争B . 九一八事变C . 百团大战D . 重庆谈判15. (2分)张华搜集了有关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的相关历史资料,要办一期手抄报,请你为他的手抄报拟一主题,下列最恰当的是( )A . 巩固政权B . 工业化的起步C .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D .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16. (2分)这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正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这次会议是( ) A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B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 . 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D . 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17. (2分)改革开放以来,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包括( )提出“一国两制” 西藏和平解放 香港澳门的回归 海峡两岸交往的日益密切A . B . C . D . 18. (2分)王兰是一家企业的职工,2010年因病住院治疗,在结算治疗费时,她只支付了总医疗费的30%左右。这主要是由于王兰有( )A . 养老保险B . 基本医疗保险C . 失业保险D . 慈善家赞助19. (2分)一位同学查找资料,完成资料卡片如图所示,资料卡片描述的人物是( )A . 屋大维B . 亚历山大C . 穆罕默德D . 查理马特20. (2分)实物是历史的见证。如图表明了( )A . 电力的应用B . 蒸汽的应用C . 火车和汽船的使用D . 汽车和飞机的发明21. (2分)1941年11月7日,苏联举行了最具历史性的阅兵式。当时,纳粹德国军队兵临莫斯科城下,形势非常严峻。苏联政府在红场上举行盛大的阅兵式是为了纪念( ) A . 莫斯科保卫战胜利B . 十月革命胜利24周年C . 卫国战争取得胜利D . 十月革命胜利25周年22. (2分)下列简笔画形象地反映了不同时期的世界形象,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3. (2分)近年来,美国与中国周边国家日本、菲律宾频繁军演,插手中国东海、南海事务,其狼子野心与上世纪初的行为如出一辙。最近又在韩国部署“萨德”有进一步的行动。上世纪初,美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 )A . 签署了九国公约B . 参加了巴黎和会C . 签署了凡尔赛和约D . 加入了国际联盟24. (2分)“这位先生作为军官将比联邦中的任何其他人更能博得全美国的支持,更能联合东部十三州的真诚努力。”这是大陆会议上关于大陆军总司令人选的提议。“这位先生”应是( )A . 克伦威尔B . 华盛顿C . 亚历山大D . 屋大维25. (2分)如图是中国倡议筹建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目前已有57个成员国,涵盖五大洲亚投行已经成为中国外交一次最大的成功。这反映了(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经济发展趋向全球化中国在推动世纪经济发展中扮演者重要角色中国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积极姿态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4分)26. (3分)2017年,合肥、铜陵、池州当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安徽上榜数并列全国第一。北宋庐州(今合肥市)人_,是历史上著名的清官,人称“包公”。梅根冶依靠_(今铜陵)供应铜矿,是三国时期最大的冶铸中心一。芜湖_创立者汤鹏,其作品既神似国画又富有立体感。27. (2分)明朝_年间,法令严格禁止人民“与外洋番人贸易”。这种政策,当时称为“_”。28. (5分)以下表述是从下列文字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填对;违背了下列文字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错;是下列文字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无。1982 年9月,中英双方领导人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举行会谈。中国提出1997年一定要收回香港主权。英方不愿放弃英国在香港的既得权益,因而以保持香港目前的民主和繁荣为借口,为难中国。于是,中国便提出以“一国两制”方针来解决香港问题,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中国内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而港澳台等地可以实行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至少50年不变。(1)(_)“一国两制”的方针是发展海峡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2)(_)英国不愿放弃香港的根本原因是维护香港的民主和繁荣。(3)(_) 中国在收回香港主权问题上意志坚决。(4)(_)香港在回归祖国后在一定时期内仍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5)(_)“一国两制”的构想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29. (1分)19世纪60年代使日本摆脱了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的事是 _。30. (3分)填空题:第一次燃遍全球的战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在欧洲缔约结盟的狂潮中,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形成的军事集团是_,而英国、法国和俄国形成的军事集团是_;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_,战役双方共伤亡70多万人。三、 综合题 (共5题;共135分)31. (20分)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材料二: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唐周匡物及第谣材料四: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朐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2)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分别叫什么? (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唐太宗、武则天分别对这一制度的完善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4)材料四的这位“伟大僧人”是谁?他的一生与佛学密不可分,他为后世留下的经典著作是什么? 32.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在交通运输方面,蒸汽机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利用蒸汽机做动力的火车和汽船成为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交通工具。交通运输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上各地区彼此隔绝的状态。它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并加强各地之间的交往,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材料三:(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一所示的航海线路图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火车和蒸汽机的发明者(或改进者)分别是谁?(4分) (3)依据材料三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主要趋势是什么?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33. (30分)“抗争”是世界历史的重大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巴黎公社失败后不久,公社领导人之一的欧仁鲍狄埃创作了这首歌的歌词。后来,经工人作曲家狄盖特谱曲后,这首歌在全世界传唱开来。1917年十月革命中,进攻冬宫的工人士兵就唱着这首歌夺取了冬宫。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首歌一直是苏联的国歌。(据教材、教参相关内容组编)材料二 98年前,伟大的五四运动如同一道闪电照亮了历史的星空,宣告中国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今天,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内涵的五四精神,早已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血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青年一代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综合素质,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摘自2017年5月4日 人民日报社论唱响新时代的青春之歌)材料三 根据在教材中贯彻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进行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确保树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战概念。(摘自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函20171号)(1)材料一中“这首歌”指什么?是哪个阶级的“抗争”号角?(2)材料一中“这首歌”指什么?是哪个阶级的“抗争”号角?(3)结合材料二,指出98年前五四运动的“抗争”对象以及新时代五四精神的主题词。(4)据材料三,写出“十四年抗战”开始和全面扩大的标志性时间及史实。80多年前吹响中华民族抗日“号角”的义勇军进行曲是谁谱曲的?(5)结合材料二,指出98年前五四运动的“抗争”对象以及新时代五四精神的主题词。(6)据材料三,写出“十四年抗战”开始和全面扩大的标志性时间及史实。80多年前吹响中华民族抗日“号角”的义勇军进行曲是谁谱曲的?34. (20分)民主法治建设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很多国家为此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贡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摘自英国某文献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摘自法国某文献材料三: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著名的“三权分立”理论。孟德斯鸠这一思想对美国的1787年宪法制定者影响很大,通过法律规定,将三种权力分别交给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管辖,既保持各自的权限,又要相互制约保持平衡。材料四: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美国北方和南方的人都对这场战争跃跃欲试,充满期待,就像一场赌博,都把赌注压在自己这一方。材料五:这次改革为俄国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广阔的市场,就像列夫托尔斯泰在长篇小说复活的开篇所写的那样:“一切都翻了个个儿,一切却又刚刚开始。”请回答:(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文献的名称分别是什么?材料二文献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三中所提到的“三权分立”原则,美国总统在行使权力时会受到哪些机构的制约? (3)材料四,五中,两国通过战争或改革分别废除了什么制度? (4)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国家在制定新的制度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35. (50分)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政体变革是制度创新,发明创造是技术创新,科学理论诞生是思想创新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制度创新】材料一“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凡未经议会批准皆为非法”材料二粉碎国内外反革命叛乱和武装干涉后,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形势非常严峻,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议: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中小企业可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科技创新】材料三科学技术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力量人类历史上共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动力,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方兴未艾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科技革命极大地改为了人类社会的面貌,世界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思想创新】材料四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1)材料一的内容出自英国1689年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件?此文件奠定了英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2)为了摆脱这种困难局面,苏维埃俄国实行了哪一政策?(3)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4)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为汽车、飞机提供动力的机械是什么?(5)材料一的内容出自英国1689年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件?此文件奠定了英国什么政治体制的基础?(6)为了摆脱这种困难局面,苏维埃俄国实行了哪一政策?(7)材料四选自哪一文件?它的发表有什么意义?(8)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什么?(9)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为汽车、飞机提供动力的机械是什么?(10)材料四选自哪一文件?它的发表有什么意义?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4分)26-1、27-1、28-1、29-1、30-1、三、 综合题 (共5题;共135分)31-1、31-2、31-3、31-4、32-1、32-2、32-3、33-1、33-2、33-3、33-4、33-5、33-6、34-1、34-2、34-3、34-4、35-1、35-2、35-3、35-4、35-5、35-6、35-7、35-8、35-9、35-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