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包弟优秀教案-课赛

上传人:gbs****77 文档编号:12988408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狗包弟优秀教案-课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狗包弟优秀教案-课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狗包弟优秀教案-课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狗包弟教案一、导语:央视有一档互动求证类节目叫“这是真的吗?”由观众和嘉宾来判断事件真伪,今天,老师也把节目搬到课堂上,大家来判断下老师所说的故事,看是不是真的?一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师,因为讲述胆略过人的毛主席在浏阳遇险,被迫在水沟藏身而被人划为歪曲毛主席伟大形象的右派,并被判刑年,最终丧妻失子。这是真的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故事发生的时代,有些特殊文革(1966-1976)下面我们透过几张历史照片来了解那年那人那些事儿(投影)二、背景介绍透过这些照片,大家看到了什么?疯狂、扭曲(或许大家不敢相信,我也不敢置信,然而这是事实,而且事实甚至比这个更残酷、更荒唐,这就是“文革”。)(列宁曾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就通过文革见证者巴金老先生的小狗包弟来感受那个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活,窥视我们民族这段不被我们熟悉的历史。)(投影标题)三、作者介绍 关于巴金,请看屏幕(投影作者简介),那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作者介绍?巴金,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现代著名作家。 主要作品: 长篇小说灭亡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中篇小说寒夜憩园春天里的秋天 散文集新声集随想录(说真话的大书 ;当代散文创作的里程碑) 1981年曾获“国际但丁文学奖”。“世纪老人”:1904-2005“中国大陆知识分子的良心”我们今天要学的小狗包弟就选自随想录。四、文本梳理熟读全文思考作者给我们讲述了怎样的故事?(投影)(3分钟)【投影明确】巴金养了一只小狗叫包弟,相伴七年,非常喜欢,但是文革发生了,不让养狗,为了保护自己,巴金只能忍痛把小狗送到医院做解剖用,对此,巴金非常自责,对小狗充满歉意。五、抓文眼。同学们:“抒情写意是散文的当行本色,甚至可以说是散文的核心和灵魂”。而文章的核心或者灵魂往往可以通过文眼来表现。什么叫文眼?文眼就是提示文章中心的字眼(字、词、句),它是文章的窗户,就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通过它就能窥探到文章的中心。那么请问本文的文眼是什么? (幻灯片4)大家可跳读文中作者抒写情感的句子,找出文眼。【明确】:“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问】:既然作者对小狗有如此深厚的感情,那么当初又为什么要送走它呢? 【明确】:迫于形势。 【问】:那么,当时形势怎样? 结合前面介绍的相关资料我们不难想象:【明确】:文革时,人与人之间关系相当冷漠,人们为了保全自己,经常是夫妻反目,父子成仇,人与人之间没有丝毫情谊可言。可见这是一个多么动乱的年代,人命贱如草芥,人性完全被扭曲变形,所以,就连对人忠诚亲近而无辜的小狗也难逃劫难。 【问】:送走小狗固然有形势所迫,除此之外,小狗自身还有什么特殊之处呢?请同学们快速筛选文中相关信息。(投影) 【明确】a、日本种的小狗、瑞典旧主人。 联系艺术家获罪原因:“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在当时的社会,如果狗是外国种,那么作者便有了“里通外国”的嫌疑。 (匪夷所思是吧,可当时的社会就是这么疯狂) b、养宠物狗是一种奢侈行为,有 “四旧”之嫌。 综合以上两方面原因:形势逼迫,小狗的特殊身份,作者不得不送走小狗。 【问】:送走包弟后,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会从轻松转向沉重呢?请一名同学朗读第10节。 【明确】:轻松包袱解除了,从红卫兵上街抓四旧开始,小狗包弟就成了一家人的包袱,使他们整日生活在胆战心惊当中,害怕小狗包弟会给他们带来灾祸,如今包弟送走了,没有包袱了,自然而然就轻松了。 沉重毕竟作者与小狗朝夕相处了七年,之间已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此时为了 自保却把小狗推向了解剖桌。当作者一旦静下来时。便会良心发现,对自己“出 卖”“背叛”包弟、对自己的懦弱感到无比羞耻和深深的愧疚。 【问】:找出作者深深自责的语句。 【明确】:“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不能原谅自己。” 【问】:那么这句话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精神呢?提示:尽管自己的所作所为,有着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也有肯多人把自己当年的言行归咎于此,可巴金先生却能够直面自己的作为,这表明他【明确】:敢于讲真话,勇于自我解剖,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同学们,这正是作者的人格魅力所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一个人敢于忏悔,才能淌过坎坷,真正成长;一个民族敢于忏悔,才能走出伤痛,重铸荣光。冯骥才先生也说“忏悔可以使人摆脱魔鬼。”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因勇于忏悔而使一个民族重新腾飞的历史事件(投影)解说: 1970年12月7日那个灰蒙蒙的上午。这天,按照日程安排,正在波兰访问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一行,前往华沙当年的犹太人隔离区,向那里的英雄纪念碑敬献花圈。(二战中德国屠杀犹太人600万)然而,令人吃惊的一幕出现了, 在献完花圈后,勃兰特对着纪念碑双膝下跪以示忏悔和反省,举世震惊。有人评价:跪倒的勃兰特,站起的是德意志。自此,德国赢得了曾饱受法西斯摧残的欧洲列国的和解原谅,国家实力迅速恢复,为战后德国的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学们,国家如此,个人也如此,巴金老先生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表率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有过伤害自己的父母、亲戚、朋友、同学、老师的经历呢?此时此刻,能否以坦诚的心说出自己的忏悔,勇敢的书写自己人生旅途中的一个大大的“人”字呢?下面请同学们准备一下。(留2分钟) 格式:我向_忏悔,因为我_。【示范】:我向父母忏悔,因为我读初中时偷拿家里400元钱,令父母无端为我担心,我的行为是自私的、不负责任的,我对此感到羞愧。或许在我们说出隐藏在我们心底那些所谓的见不得人的事情的时候,我们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但当我们拷问完自己的灵魂之后。就会感到空前的轻松,如释重负,内心更和谐,人更真实,咱们刚才这位同学就是一位真实的同学!其实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已经完成了一次灵魂的洗礼和人格的升华。希望生活中的我们能“一日三省吾身”! 我们说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可是时间能抚平心灵上的创伤吗?下面请一位同学把第11节给大家朗读一下。 【问】:作家写了时光的流逝,又写了庭院景况的改变,目的是什么? (投影)【提示】虽然时过境迁,但【明确】借庭院的变化,衬不变的心境,衬出巴金真诚的无尽的自责和歉疚。(投影答案) 的确,作家要说的是虽然整整13年过去了,作家所住的庭院也已面目全非,但那种愧疚和自责仍然没有减少一分,反而与日俱增,而且作者认为“这种煎熬不会终结”,除非“给自己过去十年的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债”,所以作家在76岁高龄,仍然带病书写着心中真诚的忏悔,最后辑成了随想录一书。 文中“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一句既写出了景物的创伤,又写出了作者倍受良心的谴责长达十几年之久,说明了文革给一代人、一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在心灵上造成的千疮百孔。 【问】:作者在写小狗包弟之前为何先叙述艺术家和小狗的故事呢?这个故事有什么作用?(投影)【明确】:在结构上,引起下文,奠定了伤痛的感情基调。 在内容上,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巴金与狗的故事,形成对照,反映那个时代人和人的关系竟不如狗对人的信任(以狗的仁义反衬人的无情,心灵上给人更大的震撼力),表达作者对那个时代的反思,勇于解剖自己承担责任的精神态度。【问】:从前面的整体感知部分可以知道,作者写作本文主要是为了表达对包弟的忏悔之情,那么,作者的忏悔有什么意义呢?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评价一下作者送走小狗这一行为,同学们怎么看? 有人认为作者很自私,因为小狗也是生命,为什么保全自己不保全小狗?另外,作者也没有能力,连一条小狗都保护不了。 也有人觉得作者也很不容易,送走小狗,是无奈的,曾因为小狗“胆战心惊”,“暗暗流泪”,为了保全自己,为了不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送走包弟,应该可以理解。 其实这两种观念各有道理,在文革那种动乱的年代,人性变得自私了,为了保全自己,连人都可以出卖,更何况是一只小狗呢!但是,我们也必须对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作家给予一份理解和同情,其实他也不想看到这样的结局,但是迫于自己特殊的身份,他不得不放弃自己最钟爱的东西。 【问】:那么作者送走小狗有没有错?该不该承担责任? 【明确】没有错,也不该承担责任。作为一个无过错且受害甚深的老人尚且为自己当年的所谓“过错”忏悔不已,那么,当年的那些真正的过错者叉良心何安呢?作者的这种忏悔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引起了人们对于“文革”的思索及对自我的反思,所以作家的忏悔具有呼唤良知,唤醒人性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巴金是“二十世纪中国的良心”当之无愧!(板书忏悔的用意:呼唤良知唤醒人性) (幻灯片9)【问】:你认为巴金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从作者对小狗包弟的忏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真诚、善良、正直的品性,以及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讲真话的可贵精神,值得敬佩。 后来作者经历了不少的磨难。可仍摆脱不了“煎熬”,这又说明了他有反省、自律精神。这是我们民族在“文革”时代所缺少的精神,这种精神将随着巴金作品的影响,扩散到读者当中,唤醒社会公正、社会公德、人类善良的天性。 【问】反映文革的素材有很多,作者为什么要以一条小狗来反映文革现实呢? 【明确】:“以小见大”的手法。 (投影)【问】:如何体现? 【明确】:写小狗遭难反衬那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小狗虽小,却也是一条生命,善良的生命应该获得生存权。作者以小狗为切入点,将狗对人的忠心与人对狗的背叛形成对比,从而揭示“文革”中人性的扭曲,表达对人性的呼唤。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更能体现“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现实。这也体现了“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希望同学们在写作中注意借鉴。以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中的片段结束这一课。 在延绵不绝的历史时间里,十年不过是眨艰的一瞬。但对于一代中国人有如熬度整整一个世纪。在这十年中,雄厚的古老文明奇迹般地消失,人间演出原始蒙昧时代的互相残杀;善与美转入地下,丑与恶肆意宣泄;千千万万家庭被轰毁,千千万万生命被吞噬。不管时代曾经陷入怎样地荒唐狂乱。一旦清醒就是向前跨了一大步。每一代人都为下一代活着,也为下一代死。如果后世之人因此警醒,永远再不重复我们这一代人的苦难,我们虽然大不幸也是活得最有价值的一代。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进一步地了解文革时期的现状并深入地理解一代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心底的呼声。谢谢大家!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