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B卷新版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8828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B卷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广东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B卷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广东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B卷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B卷新版一、 单项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大运河与长城像一个“人”字书写在中国大地上。这两大工程的共同点是( )A . 最后完工的时间相同B . 具有浓厚的军事防御功能C . 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D . 体现了中央集权的优越性2. (2分) (2017七下启东月考) 下列不属于隋文帝功绩的是( )A . 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B . 开通隋朝大运河C . 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D . 重新统一全国3. (2分) (2017七下临泽期中) 隋唐时期,最有利知识分子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途径是( )A . 建立军功B . 努力耕织C . 参加科举考试D . 依靠门第出身4. (2分) (2016七下雅安期中) 小龙在图书馆借了一本贞观政要。在这本书中,他可以查到下列哪位皇帝在位期间的“治世”史实( )A . 秦始皇B . 唐太宗C . 唐玄宗D . 明太祖5. (2分) 2015年5月14日,印度总理在西安参观了大雄宝殿、大雁塔、玄奘三藏院后表示,玄奘法师的印度之行将印中两国人民很早就联系在一起。玄奘印度之行的重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研习( )A . 道教B . 基督教C . 佛教 D . 伊斯兰教6. (2分) (2016七下西安期中)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这三种发明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把事物的全部面貌和情况都改变了。其中雕版印刷术最早出现在何时( )A . 秦汉时期B . 南北朝时期C . 隋唐时期D . 宋元时期7. (2分) (2016七下蓟县期中)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A . 金刚经B . 古兰经C . 圣经D . 易经8. (2分) “开元通宝”开始铸造时的最高统治者是( ) A . 唐高祖B . 唐玄宗C . 隋文帝D . 元世祖9. (2分) (2017七下海南月考) 唐朝时陶瓷业发达,真正进入了瓷器的时代。其中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以下瓷器属唐三彩的是( )A . B . C . D . 10. (2分) (2017七下灌南月考) 谁统治时期,人口增长,边疆巩固开拓,史称有“贞观遗风”,为唐朝全盛时期到来奠定基础。( ) A . 唐高宗B . 唐中宗C . 武则天D . 唐玄宗11. (2分) (2016七下厦门期中) 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说明唐太宗( )A . 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B . 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C . 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D . 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12. (2分) 据元史百官志三记载:“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由此判断,宣政院所辖之地应该位于下图中的( ) A . A地B . B地C . C地D . D地13. (2分) (2017七下桂林期中) 下图佛座侧面刻有“大唐龙朔二年三藏法师玄奘敬造释迦 佛像供养”。“三藏法师玄奘”的历史功绩有( )A . 出使西域B . 西行取经C . 七下西洋D . 抗击沙俄14. (2分) (2017七下东台月考)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其标志性的成就是( )造纸术的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的广泛应用A . B . C . D . 15. (2分) (2018七下太平月考) 下列能为我们深入了解与全面评价唐太宗提供丰富而有效的信息的文献是( ) A . B . C . D . 16. (2分) (2018七下郸城月考) 吐番是今天( )的祖先。 A . 回族B . 满族C . 藏族D . 汉族17. (2分) 下图建筑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A . 李春B . 祖冲之C . 僧一行D . 孙思邈18. (2分) 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A . 灭亡西夏B . 定都大都C . 统一蒙古D . 建立元朝19. (2分) (2017七下民勤期末) 海上丝绸之路在哪一朝代进入鼎盛时期( )A . 元朝B . 清朝C . 明朝D . 宋朝20. (2分) (2017扬州模拟) 有关“河南江北行省”的文献资料最早可能出现在( )A . 秦朝B . 汉朝C . 唐朝D . 元朝21. (2分) (2016七下东坡期末) 隋朝大军沿长江兵分八路全线出击,导致守军首尾难顾,仅用四个月时间就灭亡陈朝,统一了中国。这段文字介绍了隋朝能够统一全国的哪一方面的原因( )A . 人民渴望统一B . 陈朝政权腐败C . 战略战术得当D . 隋朝政治稳定22. (2分) (2017七下单县月考) 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代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是指( )A . 郡县制B . 科举制C . 三省六部制D . 内阁制23. (2分) (2017七下惠民期末) 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制度是( )A . 创立郡县制B . 确立三省六部制C . 开创科举制D . 确立王位世袭制24. (2分) (2016七下成都期中) 如果你旅行到拉萨,你将会看到拉萨大昭寺前的( )A . 崇圣寺三塔B . 乾陵无字碑C . 唐蕃会盟碑D . 空海纪念碑25. (2分) (2017七下厦门期中) 文物具有多元的史证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A . 人面鱼纹盆B . 兵马俑C . 骆驼载乐俑D . 汝窑莲花式碗26. (2分)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的_节情景。( )A . 元旦B . 中秋C . 元宵D . 寒食27. (2分)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A . 契丹族B . 女真族C . 汉族D . 匈奴族28. (2分) (2016七下通化期中)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是在( )A . 唐朝末年B . 北宋中期C . 五代时期D . 南宋时期29. (2分) (2016七下泗阳期中) 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30. (2分) (2017七下德惠期中) 北宋时,为了适应大宗买卖的需要,方便商人交易,四川地区使用了纸币( )A . 圆形方孔钱B . 五铢钱C . 开元通宝D . 交子二、 填空题 (共2题;共15分)31. (5分) 李世民于626年继承皇位,改年号为“_”,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_。他明白治理好国家的关键是_,他知人善任,尽量做到_、_。32. (10分) (1)_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全国。(2) “颜筋柳骨”指的是_和_的书法(3) 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了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_和_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4)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_朝印制的_。(5)签定澶渊之盟的双方是_和_(6)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_三、 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31分)33. (16分) 阅读下列材料。唐朝堪称我国古代文明开放社会的典范,唐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对外交往频繁,对后世影响深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 唐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曾出现过两次盛世局面,请按先后顺序写出这两次盛世局面的名称。(2) 注重对外交往是唐朝成为开放社会的一个亮点,当时我国和许多国家有密切频繁的交往,其中最主要的是_、_、等国家。并请你列举一个唐朝最有影响的对外交往使者并简单说说他的事迹。(3) 唐朝时期各民族之间友好交往,请举一例说明?(4) 唐朝对周边国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请你说说这是为什么?(写出两点)34. (15分) (2017七下梅江月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材料二:近年来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国内外分裂势力不断在西藏和台湾制造事端,搞“藏独”和“台独”,这是不得民心的,也是我们决不能容忍的。我们国家早在元朝时就对这两块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管理。材料三: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多媒体动漫长卷清明上河图,用北宋繁荣的都市风貌,辉映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极大地吸引了参观者的兴趣。问题:(1) 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个朝代江南的经济状况?“苏湖”指的是哪两个地区?(2) 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写出对材料二中提到的西藏和台湾两地的管理机构名称。(3) 材料三,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当时该城市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30、答案:略二、 填空题 (共2题;共15分)31、答案:略32、答案:略三、 材料分析题 (共2题;共31分)33、答案:略34、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