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87331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质量检测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共20题;共58分)1. (3分)某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遗址,他们应该去( )A . 北京周口店B . 云南元谋C . 浙江余姚D . 陕西西安2. (3分)以下关于半坡人和河姆渡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半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河姆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B . 半坡居民的房屋样式为半地穴式结构,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样式为干栏式结构C . 半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粟D .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都普遍使用磨制石器3. (3分)我校历史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最著名的早期直立人生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 )A . 北京周口店B . 陕西西安C . 浙江余姚D . 云南元谋4. (3分)以下资料是我们从北京人遗址中考古发现的,据此可以说明( )北京人使用的劳动工具比较粗糙北京人可能会用火烧烤食物北京人实现了定居生活考古发现是我们了解史前社会的重要依据A . B . C . D . 5. (3分)相传,尧年老后 , 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后来,舜又以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什么制度( )A . 推举制B . 世袭制C . 分封制D . 禅让制6. (3分)“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 A . 元谋人B . 北京人C . 山顶洞D . 半坡原始人7. (3分)在下列哪个战役之后,炎黄两部落结成部落联盟,形成华夏族主体( ) A . 涿鹿之战B . 牧野之战C . 阪泉之战D . 官渡之战8. (3分)传说中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人是( ) A . 黄帝B . 尧C . 舜D . 禹9. (3分)关于夏朝的叙述正确的是( )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夏朝的统治区域主要在今山西南部夏朝的建立标志国家的产生 夏朝建立于约公元2070年A . B . C . D . 10. (3分)西周与商朝相比较,政治上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 A . 实行王位世袭制B . 实行分封制C . 强化奴隶制国家机器D . 对奴隶和平民实行专政11. (3分)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名叫春秋,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周的前期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该时期始于( )A . 国人暴动B . 周平王东迁洛邑C . 齐桓公成为霸王D . 韩赵魏三家分晋12. (3分)下列生产工具发明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3. (3分)学者们认为商朝甲骨文已是一种成熟的文字,是因为它( )A . 已经能组成近五百字的文章B . 已经出土十五万片以上C . 已识读出单字一千多个D . 已具备了汉字的基本构字形式14. (3分)前不久,常州上演“烟雨春秋”水影秀,以水为台,以天作幕,展现了一个激情动荡的春秋时代。在这场演出中,哪一历史人物不能出场( )A . 周武王B . 齐桓公C . 晋文公D . 楚庄王15. (3分)商鞅变法的内容中,最能体现变法封建性质的是( ) A . 奖励耕战B . 承认土地私有C . 建立县制D . 任人唯贤16. (2分)按照因果关系排列一下顺序( )商鞅变法 私田出现铁农具和牛耕开始使用 战国时期经济的迅速发展A . B . C . D . 17. (3分)“盖有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人。”汉武帝时期出现的“非常之人”与“非常之功”是( )A . 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 . 蔡伦改进造纸术C . 张仲景编著伤寒杂病论D . 华伦发明麻沸散18. (2分)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格处应该( )A . 夏朝B . 商朝C . 战国D . 东汉19. (3分)下面对长城的说法正确的有( )战国末年,秦、赵、燕为防止匈奴南下相继修筑长城秦朝统一后,利用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国北部原有长城进行增补秦朝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全长一万多里长城凝结着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血汗,是世界人类古代文明的一大奇迹A . B . C . D . 20. (3分)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第。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 A . 颁布“推恩令”B . 实行分封制C . 派张骞出使西域D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二、 非选择题(21题8分,22题14分,23题7分,24题11分 (共4题;共40分)21. (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北京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包括五个灰烬层、两处保存很好的灰堆遗存),埋着烧裂的石头、兽骨和树籽.(1)这则材料证明了什么? (2)这则材料证明的史实有什么意义? 22. (14.0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传统社会秩序受到猛烈的冲击,中国历史进入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动乱频繁,各国纷纷变革,许多人对变革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出现了诸子百家;教育的兴起,造就了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和阅历的文士,稷下学宫就是当时的学术交流中心。材料二:孔子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1)材料一说明百家争鸣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历史活动课上,四位同学在表演“诸子百家”论治国的短剧时,说了下列台词,请在括号内写出这四句台词的代表人物。民贵君轻,仁政于民_;无为而治,顺其自然_;爱人如己,崇尚和平_;以法治国,中央集权_。(3)孔子“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举措是什么? (4)材料中孔子的这些言论告诉我们哪些学习的道理? 23. (7.0分)学习和了解古代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影响,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故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左传材料二: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史记材料三:“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史记(1)根据材料一回答,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当时哪些人有可能成为诸侯? (2)材料二中所说的“初并天下”发生在哪一年?材料中的“寡人”在地方上推行什么制度? (3)材料三中的“陛下”采纳了谁的建议“推恩分子弟”?结合材料内容分析,“上”采纳这个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4)上述材料反映的制度,在当时都起到了加强君权、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 24. (1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历史朝代(时期)更替示意图(部分)夏商西周东周秦朝西汉材料二:西周王朝通过对四土、四国之地的大批封建使得西周王朝的千里邦畿和辽阔的四土四国之地已紧密地联为一体,一统于周天子的统治之下。从早期国家结构的基本形式看秦汉大一统政治的社会基础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系“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大一统”之梦(1)材料一中西周政权的建立者是谁?材料二所叙述的是西周建立的什么政治制度?请归纳西周实行这个政治制度的作用。 (2)材料一示意图中的处应该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请简述这两个时期的时代特征。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秦朝和汉朝初年的地方管理制度有何不同?秦朝统治者用以“规范,整齐”思想的措施是什么?汉武帝选择的“统治思想”是什么? (4)举两例佐证材料三中“(秦汉以后)即使是在分裂割据的年代里,追求统一仍始终是各族统治者和民众的共同政治理念和奋斗目标。”这句话。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共20题;共5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非选择题(21题8分,22题14分,23题7分,24题11分 (共4题;共40分)21-1、21-2、22-1、22-2、22-3、22-4、23-1、23-2、23-3、23-4、24-1、24-2、24-3、24-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