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练习)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987322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版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桃李生长在春日里,也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中。文人墨客由桃李花开时的 (生机盎然兴味盎然)联想到人的青春年华,从此青春有了一个花样美称 “桃李年”。而从诗经中的那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开始,“投桃报李”就成为了互相馈赠、礼(shn)往来这一传统礼仪的形象表达。同时,桃李花朵芬芳果实甜美,虽默默无言,但仍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树下因此被踩出一条小路来。司马迁便借此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赞美飞将军李广的美德。当然,更 (鲜为人知广为人知)的是,桃李可以代指弟子门生。白居易就曾用“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来表达对裴令公弟子满门的赞誉。【小题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笔顺及横线处应填写字形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馈赠 gu “长”字的第一笔是:丿礼上往来B馈赠 gu “长”字的第一笔是:一礼尚往来C馈赠 ku “长”字的第一笔是:丿礼尚往来D馈赠 ku “长”字的第一笔是:一礼上往来【小题2】在文中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生机盎然鲜为人知B生机盎然广为人知C兴味盎然鲜为人知D兴味盎然广为人知【小题3】司马迁用“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来赞美飞将军李广,由此可知飞将军李广具有的特点是:A诚恳真挚,深得人心B骁勇善射,战果丰硕C弟子满门,德高望重D智谋超群,意气风发2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参加这次活动,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B共享单车具有快捷、方便、灵活,已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C红海行动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3 .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京自导自演的电影战狼2在各大影院上映时,票房率大增,中途退场的观众可以说是屈指可数。B岳云鹏的相声实在幽默风趣,我一边听一边忍俊不禁。C我们创作一篇作品,当下笔之时,一定是踌躇满志的,否则,就根本不会动笔了。D有人竟然把“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的标语写在了火葬场的墙上,看了真叫人啼笑皆非。4 . 下列字形和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骈进(pin)陨落(yn)层累(li)一代天娇B睿智(ru)扶掖(y)妖娆(no)心无旁鹜C汲取(j)狡黠(xi)亵渎(d) 脑羞成怒D怡情(y)殷红(yn)枘凿(ru)恪尽职守二、现代文阅读阅读老师! 老师!,完成后面小题我又见着我的老师了,如朝山进香的人见到他自幼就心存感念的一位应愿之神。 在今年正月,我回家奔三叔的丧事。在这闲空间,张老师到了我家里,坐在我家堂屋的凳子上。乡间室内的空旷和凌乱,分隔着我与老师的距离。相向而坐,喝着白水,削了苹果,说了很多旧忆的伤感和喜悦,诸如三十几年前在初中读书时,我的学习,我的作业,我的逃课。 我老师张梦庚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 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抗战和解放战争,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土改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好在,他终归识字,也有文化,祖国的乡村,也最为明白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姓名和粗通算术,也是生活的部分必然。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直至改革开放后,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工作。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荣枯,都在布满土尘、青草蓬生的学校里荣枯衰落,青丝白染。 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感想,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个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像流水在干涸沙地上蜒蜿涓涓,奔袭挣脱,流着流着,可终归无法挣脱干涸的吞没。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我们成家立业了,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学生们,过着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早已忘却的往事。 还记得,初一时,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一天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我便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同学,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那一天教室里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地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竟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收,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半天,到底又做错了什么? 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同学们逃课捉虫正合校规事理,反让老师在讲台上一时有些哑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辞夺理,也许正是自己今天在写作中敢于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开始。可是,现在,面对耄耋(mo di,指年纪八九十岁)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沙地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老师执意要走,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在外工作,孝顺无比。真是天应人愿,让一生坎坷、教书认真的老师,年老时,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漫出了一片森林。 老师从我家离去时,是我扶他站起;离开院子时,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时,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移动的一棵年迈的树。直至他在村头缓缓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如同宁静里我在听我的心跳一样。 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伟大。也许这个世界,凡人才是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其实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5 . 文章写与老师相见,说了很多旧事。请概括出“我”初中时做的那件事。6 . 请说说文章题目“老师!老师!”有什么特点?用这个标题有什么妙处7 . 结合文章,理解第段划线句子的含义。8 . 为什么说张梦庚老师的一生“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裹藏着刺骨的寒凉”?9 . 作者说,就是觉得老师伟大。结合全文,说说张老师的“伟大”表现在哪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在世界文明宝库中是独一无二的。它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魅力。写好汉字,大而言之,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小而言之,是个人良好修养的体现。因此,我们应该把字写端正。想把字写端正,首先要。要静下心来,把写字当桩事来做,全神贯注地一笔一笔、一字一字地写下去,积以时日,培养成一丝不苟的态度,就不难把字写端正。其次,还得。千百年来,书家如林,字帖似海,王羲之、颜真卿等名家高手,为后人留下了难以胜数的精湛书法,借鉴他们的字帖,从中摸索和琢磨技法,是一条简便而有效的途径。中国的方块汉字,前人总结出不少经验,如从汉字的结构字形上讲,“东”的长,“工”的短;“魏”的大,“口”的小;“夕”的斜,“中”的正;“千”的疏,“龚”的密懂得些一般的布局间架,把不同字的长短、大小、斜正、疏密安置得恰到好处,就会写得端庄美观。至于通篇的文字,形体宜大小一致,横成行,竖成列,清晰整齐。要有一手好字,还得勤写苦练。古人曾说过“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古代不少人就是这样努力,终成大家的。唐代书法家虞世南,从小跟智勇和尚学习书法。晚上躺在被窝里还常常练习,一边想着字的气势、结构,一边用手指在被面上“写”。日子久了,竟把被面划破了。如今,用圆珠笔、钢笔写字,同样也得下类似的苦功,持之以恒,会有成效的。总之,只要我们做到以上几点,在我们的腕底笔下,一定会出现一手端正的好字。10 .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11 . 请根据文意,在自然段画线处补写句子。12 . 请将下面对第段论证过程的分析填写完整。首先提出 _的观点,然后_,最后指出_。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曹竹虚之族兄,自歙之扬州,途经友人家,宿于书屋。夜半,有物自门隙蠕蠕入,薄如纸,渐开展,作人形,乃女子也。曹殊不骇。女忽披发吐舌,作缢鬼状。曹笑曰:“犹是发,但少乱;犹是舌,但少长。何畏之有!”女忽摘其首置案上。曹又笑曰:“有首尚不足畏,况无首邪?”鬼技穷,倏灭。【注释】歙(sh):地名,在今安徽境内。案:桌子。13 .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1)自歙之扬州(2)倏灭14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有首尚不足畏,况无首邪?15 .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请用自己的话回答)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公孙闬谓邹忌曰:“公何不为王谋伐魏?胜则是君之谋也,君可以有功。战不胜,田忌不进;战而不死,曲桡而诛。”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田忌三战三胜,邹忌以告公孙闬,公孙闬乃使人操十金而往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吾三战而三胜,声威天下,欲为大事,亦吉否?”卜者出,公孙闬因令人捕为人卜者,亦验其辞于王前。田忌遂走。(战国策齐策一)【注释】闬:念hn。 不进:指不再威胁到邹忌。 曲桡:桡,念no。曲桡,这里指混淆视听、罗织罪名。 说:念shu,劝说,说服。 十金:当时齐国二十两为一金。 卜:念b,烧灼龟甲,看其裂纹以预测吉凶。 威:威慑,使恐惧而屈服。 为大事:这里指造反。 为人卜者:帮人占卜预测吉凶的人。 验其辞:验证占卜者讲的话。16 . 解释加点词语。王之蔽甚矣时时而间进 不相说田忌遂走17 .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两个划线句子的意思。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邹忌以为然,乃说王而使田忌伐魏。18 . 甲文中“战胜于朝廷”的最直接的证据是_。19 . 两个片断中的齐王表现出的性格特征差异很大,试分别加以说明。四、句子默写20 . 古诗文默写填空。(1)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_。(蒹葭)(2)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_?(诗经邶风式微)(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关雎)(4)人们常用唐代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诗句“_,_”,表达朋友虽然相距遥远却如在身边的感情。(5)_,悠悠我心。(子衿)(6)_,端居耻圣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1 . 名句积累与运用 (1)_,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2)_,_。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十五从军征)(3)佁然不动,_,_。(柳宗元小石潭记)(4) _,贫贱不能移,_。此之谓大丈夫。(孟子二章)(5)李白在行路难中,借用历史典故,表达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不敢自弃,继续寻求出路的复杂心理的诗句是:_,_。(6)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征夫忧国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7)曹刿论战中点明曹刿请见原因的句子是:_,_。(8)满江红小住京华中写作者不为世俗所容,常受折磨的的句子是:_?_。五、诗歌鉴赏阅读宿江边阁,完成文后各题。宿江边阁杜甫暝色延山径,高斋次水门。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注大历元年(766)春离开成都的杜甫来到夔州,同年秋寓居夔州的西阁。江边阁、高斋,皆指西阁。暝色:暮色次水门:位于水门。高斋,即江边阁。水门,指瞿塘峡口22 . 交代诗人宿江边阁所闻的诗句是:。23 . 试析颔联中“宿”“翻”两字的精妙之处。24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六、名著阅读25 . 名著阅读“兄弟”是水浒中最令人动情的两个字根据下列内容写出对应的人物及情节。甲 拿出戎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乙且说武松径奔到狮子桥下酒楼前,财主官人认得是武松,吃了一惊,叫声:“哎呀!”便跳起在凳子上去,一只脚跨上窗槛,要寻走路。见下面是街,跳不下去,心里正慌”丙见说,亦垂泪道:“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言讫泪下,便觉道身体有些沉重。当时洒泪,拜别了宋江下船。(1)甲指 _(2)丙指_(3)乙对应的故事情节是_。七、综合性学习26 . 综合性学习。2017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港城初中七年级(1)班开展以“我爱阅读”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1)为了营造活动的氛围,教室里需要张贴几条名人语录,请你推荐一则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标明作者。_(2)向同学推荐一本你最喜欢的书籍,讲明推荐理由_(3)历史上爱读书、追求知识的名人典故很多,请仿造例子简介一个。凿壁偷光汉代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烛光,让烛光照在书上来读。_八、作文27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这组漫画,唤起了你的什么回忆,或者引发了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故事,可以抒发情感,可以发表见解。要求:不少于500字;不得套写、抄袭;不得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二、现代文阅读1、2、三、文言文阅读1、2、四、句子默写1、2、五、诗歌鉴赏1、六、名著阅读1、七、综合性学习1、八、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