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练习)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983231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面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到底如何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难?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早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B光波长短不同,产生热效应也不同:红、橙、黄光波长,热效应大;蓝、紫光波短,热效应小。C辞海已形成一个“家族”,辞海(彩图版)便是这个家族的新成员。D快乐固然美丽,痛苦又何尝不美丽?我曾读到一个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2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来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见过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想像。B我愿像那一树枫叶,在晨风中舒展我纯洁的浅碧,在夕阳中燃烧我殷红的灿烂。C一切都好像刚刚发生一样,历历在目,却有更多的记忆,如仙山琼阁一般虚无缥缈了。D2017 年底建成的港珠澳大桥,将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融会贯通,成为促进三地 繁荣稳定的“金桥”。二、字词书写3 .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要求用“楷书”或“行楷书”书写)。人唯有多读书才能提高自己的hn(_)养,一本好书就是一位良师益友,你读懂它,不为附yng(_)风雅,也不为炫耀chng(_)能。你读书就是为自己的心灵安一个家,让它有所着落,能够看清本质,对现实不盲从,对教条不m(_)守,做一个纯粹的人。三、现代文阅读阅读现代短文,完成下列小题。威信从何而来张勇 无论在任何一个群体中,总有人一言九鼎,受到大家的尊重和爱戴。当大家为某个问题意见不统一争执不休之时,总要请他定夺。这样的人,不一定财大气粗,也不一定位高权重,但他说出的话、做出的决定,大家愿意听,信服。为何?有威信。人的威信是从何处来?贾平凹去秦岭看望一位老人。老人是他们那条峪里六七个村寨中最有威望的,几十年来无论哪个村寨有红白事,他都被请去做执事。即便如今年事已高,但谁家和邻居闹了矛盾,哪家兄弟分家,还是用滑竿抬了他去主持。贾平凹问他为何如此德高望重,他说:“我只是说些公道话而已。”再问他怎样才能把话说得公道,他说:“没有私心、偏见,你即便错了,也错不到哪儿去。”贾平凹认了这位老人为老师。诗经小雅中讲:“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是品德像高山一样崇高的人,自然有人敬仰;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易经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古人认为,大地厚实和顺,君子的品行也应如此。德是为人之本,要“善养吾浩然之气”,用高尚的品德感染人,秉德才能无私。明史载:“明称贤相,必首三杨。”“三杨”指杨荣(东杨)、杨士奇(西杨)、杨溥(南杨)。杨溥(p)以廉谨雅操而名著于史,后人称“雅操宰相”。杨溥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均是皇帝信任的可贵人才。明国朝献征录载,杨溥的儿子一次千里迢迢来京探父。杨溥问:“你这次来京,沿途接触的地方官不少,到底哪个好哪个不好?”儿子说:“都很好,只有江陵令范理太差劲了。”杨溥又问:“何以见得?”儿子告诉他:“别的地方官都是酒肉招待,赠以金银,只有这个范理最坏,什么都不给,这分明是不把您老人家放在眼里嘛!”听到这里,杨溥不但没生气,心里反倒非常赏识,他想,范理能这样驳自己的面子,公事公办,说明他没有私心,不畏权贵,是个好官。杨溥默默地记住了这个名字,不久就向皇帝推荐,将范理提升为德安府知府。范理上任以后,办了很多好事,杨溥又提拔他为贵州左布政使。杨溥死后,范理痛哭流涕。有威信的人必须既有威望又有信誉,正如辞海“威信”条所说:“有威则可畏,有信则乐从。凡欲服人者,必兼具威信。”有道是:“要想公道,打个颠倒。”只有以对己之心对人,对人之心对己,方可处事理性,待人平和。“公生明,偏生暗,端悫(qu,诚实)生通,诈伪生塞,诚信生神,夸诞生惑;此六生者,君子慎之。”意思是说,公产生正直明察,偏产生暗昧自私,诚实忠厚产生通达,欺诈虚伪产生障碍,真诚可信产生神明,虚夸荒诞产生惑乱。这六种态度产生的六种不同结果,君子必须谨慎地对待。这是士君子行为的首要准则,更是树立威信的第一要义。(选自做人与处世2017年8期,略有删改)4 . 作者认为树立威信的第一要义是什么?5 . 第段主要运用了_的论证方法,阐述了_的问题。(用自己的话回答)6 . 概括第段列举的事实,并说说其作用。7 . 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财大气粗、位高权重的人说出的话、做出的决定,大家都愿意听,信服。B“要想公道,打个颠倒”是辞海对“威信”一词的解释。C“以对己之心对人,对人之心对己”可以理解为用要求别人的心态来要求自己,用宽容自己的心态来宽容别人。D本文段谈什么是威信,段论证威信从何而来。非文学类作品阅读。做一个有“祖”的人王开岭(1)我曾说,无论教育再现代,都别漏掉一点:培养孩子的“身世感”!即在精神、文化、情怀和风物记忆上,做一个有“祖”的人。具体地说,即做一个有“祖国”的人,做一个有“故土”的人,做一个有“家传”的人。(2)你从哪里来,你是谁,你到哪里去一个人,只有打通了时间,找到自己与历史、个体与族群的联系,他的生命方可定位,方有“来龙去脉”和坐标系,他对自己的生命角色才有完整感受,才能“立身”并持有生命的身份证。(3)“山一程,水一程”你身在何处?你到了哪一程?这就是“身世”。大的身世,即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国史;小的身世,即我们的家族谱系和故乡史。所谓“家国”,蕴意于此。(4)给中学生讲座,我问台下,回到过你们的祖籍地吗?知道祖父外祖父曾祖父们的故事吗?摇头,大部分连名字都不知。(5)我笑着说,你们都是“孙悟空”啊,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6)日前,我的央视同事做了一档节目,叫客从何处来。这是一档名人寻根的节目,第一季有阿丘、易中天、陈冲、马未都等人,他们从一点线索开始,寻访祖辈们的生活轨迹和命运细节。它虽然外壳上借鉴了国外的真人秀节目,但在我看来,它对国人的意义尤为重大,在文化和精神上,它更有理由成为正源的本土节目,因为没有比传统中国更推崇“认祖归宗”了,它可以帮我们做好“中国人”那种骨子里默认的“中国人”。我在评点易中天那集时说:“这是一条探亲的路。这是几百年的亲,这是几千年的路。不谙身世,生命即缺少出处,即来历不明、犹若孤儿,我们的灵魂即无舍可守、无枝可栖这样的人生不仅尴尬,而且虚无。易中天著作等身,不过是立言,今乃立身。”(7)中国人需要一条“回家”的路。这条路,曾经熙熙攘攘,如今人迹稀冷。这就叫“人心不古”。不久前,有媒体发起了“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和“微家史”征集活动,其实质即精神上的“问祖”、“探亲”。(8)我问孩子们,什么情形下你会想到自己的“祖国”?通常答: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卫星发射成功的时候,奥运健儿夺冠的时候(9)我说是,但我更多是在如下情形:坐飞机俯瞰山河的时候;儿时翻地图册的时候,尤其五颜六色的地形图;过长江三峡、观黄河瀑布的时候;爬泰山、游晋祠、登长城的时候我觉得这就是我的“祖国”,它太美了,我没理由不爱它。还有汶川地震时,这个民族承受着大苦难,所有人缔结成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会不由自主想到“祖国”这个词,我被大地的裂口震撼,我为它疼痛,为它祈祷。(10)有首老歌,叫我的祖国,作者首先描绘了我们的母亲河,长江:“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我觉得这段词写得特别好,几句话一出来,即会油生“祖国”之感,热爱之情也随之涌至。(11)是啊,这就是我们的祖国,这才是我们的祖国,世世代代的祖国。也只有这样肥沃清洁的山河,我们才能在“祖国”情感上与之相认。(12)我认为“祖国”一词,其重心在“祖”字上。支撑它的,是那些古老和永恒的东西,是在“变”中坚持“不变”的东西,是我们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最信任的东西。有句话我们常挂嘴边,叫“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但若没有了“祖业”,若没有了祖上的山水、文化、遗存,若没有了祖上的文章、语言、习俗、礼仪,甚至连祖坟都没了,“祖国”何以安身?(13)国庆节,随处可见这样的标语,“热烈庆祝伟大的祖国诞辰XX周年!”我们的祖国至少有五千年文明史啊!显然,它忘“祖”了。一旦抽离了“祖国”的丰富涵义,“爱祖国”即一种空洞的情感,一种虚无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政治献媚而已。(14)做一个有“祖”的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功课!我们需要文化的国籍、美学的国籍、灵魂的国籍,并在此基础上诞生真正的“爱国者”。8 .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现代教育中要培养孩子的“身世感”,只要他了解“身世”,知道家族谱系和故乡史,他对自己的生命角色才有完整感受。B有媒体发起的“中学生历史写作大赛”和“微家史”征集活动,其实质即精神上的“问祖”、“探亲”。C我爱“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也为它遭受灾难而疼痛,当这个民族承受着大苦难,所有人缔结成一个命运共同体,这就是爱“祖国”。D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若没有了“祖业”,若没有了祖上的山水、文化、遗存,若没有了祖上的文章、语言、习俗、礼仪,甚至连祖坟都没了,“祖国”将无处安身。9 . 文章第(4)段举了我给中学生讲座的例子有什么作用?10 . 阅读下面材料,结合本文内容,谈谈怎样才能做一个有“祖”的人?(材料一)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电影上甘岭主题曲我的祖国(材料二)你是中国人,不要忘了中国,不要一笔抹杀、全盘否定自己的文化。做人要从历史来探求本源,要在时代的变迁中肩负起维护中国历史文化的责任。钱穆(材料三)习近平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国民族文化的基因。11 . 对下列文段的理解或分析最准确的一项是(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A卢沟桥是联拱石桥,所以发水时从未出事。B文段是按照由古至今的时间顺序来介绍卢沟桥的。C文段用了列数字、下定义的说明方法来介绍卢沟桥。D文段介绍了卢沟桥的地理位置、修建时间、结构特征等。四、句子默写12 . 根据提示填空.(1)大漠孤烟直,_。(王维使至塞上)(2)海日生残夜,_。(王湾次北固山下)(3)_,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_(苏轼水调歌头)(4)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句子是:“_,_”。(5)夜晚,静谧,安详。请你写出含有“夜”字的两句古诗词名句:_,_。五、诗歌鉴赏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13 . 以下诗歌,与上面这首诗歌体裁完全相同的是( )A龟虽寿(曹操)B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C竹里馆(王维)D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14 . 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15 . 尾联采用了何种抒情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范石湖使北淳熙中,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谓河南乃宋朝陵寝所在,愿反侵地。至能奏曰:“兹事至重,须与宰相商量,臣乞以圣意谕之,议定乃行。”上首肯,既而宰相力以为未可,而圣意坚不回。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至虏庭,纳之袖中。既跪进国书,伏地不起。时金主乃葛王也,性宽慈,传宣问使人何故不起。至能徐出袖中书,奏曰:“臣来时,大宋皇帝别有圣旨,难载国书,令臣口奏。臣今谨以书述,乞赐圣览。”书既上,殿上观者皆失色。至能犹伏地。再传宣曰:“书词已见,使人可就馆。”至能再拜而退。虏中群臣咸不平议羁留使人而虏主不可。至能将回,又奏曰:“口奏之事,乞于国书中明报,仍先宣示,庶使臣不堕欺罔之罪。”虏主许之。报书云:“口奏之说,殊骇观听,事须审处,邦乃孚休。”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由是超擢,以至大用。(选自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注释)范石湖:即范成大(公元11261193年),字至能(致能),自号此山居士,又号石湖居士,世称范石湖。16 .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愿反侵地_ 时金主乃葛王也_至能徐出袖中书_ 再传宣曰_使人可就馆_ 虏主许之_17 . 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虏 中 群 臣 咸 不 平 议 羁 留 使 人 而 虏 主 不 可。18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至能遂自为一书,述圣语。既还,上甚嘉其不辱命。19 . 同样是出使,范成大使北,始终“伏地不起”;唐雎使秦,最终“挺剑而起”。你怎样看待他们的行为?请简要分析。七、名著阅读20 . 名著阅读 ,完成填空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_小说,全书共56回,作者是_,_代小说家。“儒林”,指封建社会里“_”或“士人”这一群体。书中刻画了许多受_播弄而失魂落魄的人物形象,临死时还因为灯盏里多了一根灯草,迟迟不肯断气的人是_;以作者为原型塑造的正面人物是_,他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不愿做官,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八、综合性学习21 . 班上开展主题为“见贤思齐,崇尚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需要做以下的准备。(1)【观点论述】英雄一直是根植于民心的榜样形象。可是,近期,花木兰被小品另类演绎,“唧唧复唧唧,木兰啃烧鸡”。喜剧演员贾玲在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节目木兰从军小品中,身穿古装,嘴啃烧鸡走上舞台,将中国古代巾帼英雄花木兰,恶搞成贪吃、不孝、胸无大志、贪生怕死的傻大妞形象。节目播出后,立即引起众多网友和观众不满。中国木兰文化研究中心刊发公开信,要求贾玲及剧组公开道歉。 “如何正确对待我们的英雄”,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英雄与国家、民族、个人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认真审视、深入思考、鲜明表达。请围绕话题,写出观点、理由及结论。字数在80字以内。_(2)【故事链接】请将下图的故事简要叙写出来,字数在60字以内。_(3)【撰写对联】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耳熟能详的巾帼英雄。下面的对联拟描述其中的两位,只有上联,需续写下联。上联:穆桂英挂帅出征立伟业下联:_九、作文22 . 题目:经历,让我收获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二、字词书写1、三、现代文阅读1、2、3、四、句子默写1、五、诗歌鉴赏1、六、课外阅读1、七、名著阅读1、八、综合性学习1、九、作文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