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九校联考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82913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九校联考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科版九校联考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科版九校联考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九校联考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3月份)(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共25题;共75分)1. (3分)中国共产党能够始终遵循正确的道路前行,离不开一次次的思想碰撞与讨论,按“开天辟地、生死攸关、宁塔指引、伟大转折”的顺序与下图中的序号对应,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 (3分)某同学利用下面李庄农户构成变化表(单位:户)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的结论应是( )年份雇农贫农中农富农新富农地主其他1948年861971161802721953年3743550407A . 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实施B . 土地改革基本完成C . 农业合作化掀起高潮D . 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3. (3分)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认识和评价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列属于揭示历史现象的本质的表述是;( ) A . 1971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B .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开展的土地改革运动是以消灭封建剥削制度为目的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C .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国家兴起D . 1953年抗美援朝以中朝人民的胜利和美国的失败而告终4. (3分)1953年是中国经济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时起,中国人熟悉了一个经济术语:“五年计划”。以下属于“一五计划”成就的是( ) 沈阳机床厂建成投产修建青藏、新藏等公路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农村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A . B . C . D . 5. (3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利用的政策,逐步以全民所有制代替资本家所有制。”以上出自:(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6. (3分)图片是直观的历史,下图所示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A . 土地改革B . 抗美援朝C . 一五计划制定D . 三大改造7. (3分)阅读下表,1955、195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逐年大幅度提高的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解放后( )A . 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B . 建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 . 掀起了公私合营的高潮D .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 (3分)1953-1956年我国农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 土地改革运动B . 人民公社化运动C . “大跃进”运动D . 农业合作化运动9. (3分)农业合作化和土地改革最大的区别是( ) A . 受到农民的欢迎B . 改变了所有制C . 促进农业生产的增长D . 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10. (3分)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以下四幅图片所反映的生产关系变革中,不利于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是( ) A . 土地改革 B . 农民入社报名大会C . 人民公社吃食堂D . 小岗村“分田到户”手印11. (3分)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在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请判断,下列情景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 1949年,小刚的父亲参加了开国大典B . 1952年,小刚的父亲参加了土改,并获得了土地C . 1976年,小刚的叔叔参加了庆祝粉碎“四人帮”的群众游行D . 1978年,小刚的舅舅回国,来到深圳特区创办了一家服装加工厂12. (3分)火红的50年代,全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建设高潮,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毛泽东充满自豪地说:“我们不但要破坏一个旧世界;还要善于建立一个新世界。”20世纪50年代建设高潮出现的原因有( )人民政权的巩固 三大改造的完成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 “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A . B . C . D . 13. (3分)为了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严重错误,中国共产党在 1961年提出了( ) A . 过渡时期总路线B . 一五计划C . 农业生产合作化建议D .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14. (3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进行所谓的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大革命,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政治基础,它必然提不出任何建设性的纲领,而只能造成严重的混乱、破坏和倒退。”中共中央的这一深刻反思主要是基于( ) A . 土地改革B . 三大改造C . 人民公社D . 文化大革命15. (3分)中国现代史上的四个不同时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时代主题,这些主题词排序正确的是( ) 疯狂年代 全面内乱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艰难探索 曲折发展巩固政权 恢复经济A . B . C . D . 16. (3分)身患绝症、鞠躬尽瘁,为兰考人民除三害的好干部是( )A . 周恩来B . 王进喜C . 焦裕禄D . 雷锋17. (3分)成为中共八大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是( )A . 听取了毛泽东的报告B . 做出了“三大改造”的决定C . 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D . 宣布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18. (3分)刘少奇被迫害致死,是“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一起冤案。今天,避免这种悲剧重演的关键是( ) A . 要彻底批判封建思想B . 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C . 要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D . 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19. (3分)下图漫画作者意在说明( ) A . 社会主义建设遭遇到挫折B . 人民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C . 经济建设要尊重客观规律D . 大跃进遏制浮夸风的蔓延20. (3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实现了“以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加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我国“新型人民民主政治制度”最终确立是在( ) A . 1945年中共七大的召开B .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C .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D . 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21. (3分)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内容的有( ) 通过了共同纲领制定了我田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以五星红旗为国旗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国歌A . B . C . D . 22. (3分)“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诗中的“雄杰”和“豺狼”分别指的是( ) A . 毛泽东和“四人帮”B . 周恩来和“四人帮”C . 周恩来和林彪D . 毛泽东和林彪23. (3分)歌曲和口号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下列建国后的歌曲和口号, 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打倒一切,全面内战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A . B . C . D . 24. (3分)当前我国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是_在形成的。( ) A . 解放战争期间B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C . 文化大革命时期D . 改革开放时期25. (3分)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 A . 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B . 它体现了人民的意志C . 它体现了民主原则和法制原则D . 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二、 综合题(本大题两小题,26题12分,27题13分,共25分 (共2题;共25分)26. (12分)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于现实当中。我国当代一位著名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名称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材料一: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ession point(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血泪斑斑的中国近代史的开始。那片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一处遗迹留下一段痛苦的记忆】材料二:如图【一条胡同就是一处屈辱的见证】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由诸国自行防守,使馆界线于附件之图上标明如后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英国人将香港海湾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何条约依据? (2)材料二的遗址能够让你直接联想起中国哪次惨痛的遭遇?造成这一惨痛遭遇的侵略者是谁?这次遭遇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3)材料三所示的是什么条约的内容?该条约给中国社会性质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对中国近代史有何认识? 27. (13.0分)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基本技能,完成下面主题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 【发展历程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伟大历程】材料二 【知识图示一一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材料三 【分析数据一解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现象】材料四 【中国智慧一注目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38年前的春天,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成为中国开启国门走向开放的重要标志:28年前的春天,东新区的开发与开放,成为中国放十年开放再出发的新象征;中国的建设画卷渐次铺开,一个又一个春天的故事正在上演。(1)根据上面“年代尺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写出“获得新生”指什么历史事件?“登上舞台”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2)依据以上的“知识示图”,补充填写的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中图一的数据变化,体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的什么农村政策的尝试?图二内容勾勒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目标是什么? (4)写出中共十五大确立的指引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共25题;共7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本大题两小题,26题12分,27题13分,共25分 (共2题;共25分)26-1、26-2、26-3、26-4、27-1、27-2、27-3、2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