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81375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贵州省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贵州省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省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地方推行郡县制,小篆成为规范字,焚书坑儒满专制。”与这一顺口溜相关的统治者是( ) A . 秦始皇B . 汉武帝C . 唐太宗D . 明太祖2. (2分)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中华原始医药学的创始人B . 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C . 妻子嫘子发明养蚕抽丝技术D . 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3. (2分)左传昭公七年:“天有十日,人有十等。下所以事上,上所以共神也。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的( ) A . 禅让制B . 王位世袭制C . 分封制D . 土地国有制4. (2分)下图中讲学者所传授的内容最早的提出者是( )A . 老子B . 孔子C . 孟子D . 庄子5. (2分)“春秋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这里的“此”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A . 秦灭六国B . “焚书坑儒”C . 大泽乡起义D . 蒙恬反击匈奴6. (2分)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塑造了一批人民检察官的形象。秦朝时在中央设立了负责监察百官的( ) A . 丞相B . 太尉C . 御史大夫D . 郡守7. (2分)商鞅和北魏孝文帝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们变法和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 . 促进了民族大融合B . 学习了汉族先进文化C . 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D . 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8. (2分)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 隋朝建立隋灭陈,统一全国开凿大运河B . 隋灭陈,统一全国隋朝建立开凿大运河C . 开凿大运河隋朝建立隋灭陈,统一全国D . 隋朝建立开凿大运河隋灭陈,统一全国9. (2分)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分别发生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A . 唐高祖、唐太宗B . 唐太宗、唐玄宗C . 唐太宗、唐高宗D . 唐高宗、唐玄10. (2分)一位意大利旅行家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在中国元朝生活了17年,游遍大江南北,其游记向西方社会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这位旅行家是( )A . 哥伦布B . 马可波罗C . 张骞D . 徐霞客11. (2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_朝( )A . 宋B . 唐C . 隋D . 元12. (2分)“杀牛羊,备酒菜,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上述是引自石匮书后集一书的一段材料,材料中的“闯王”是指( )A . 陈胜B . 刘邦C . 黄巢D . 李自成13. (2分)清朝以夜郎自大的心态,试图构筑起一道隔绝中外的防线,却使中国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这道防线是指( ) A . 设立军机处B . 大兴文字狱C . 闭关锁国D . 重农抑商14. (2分)“由信仰、幻想和幼稚偏见织成的神学纱幕最先在在意大利烟消云散了。”材料评述的是( )A . 新航路开辟B . 文艺复兴C . 英国宪章运动D . 启蒙运动15. (2分)“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人由此辉煌地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政府权力机构,那里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足鼎立,相互制约。”两则材料中确立的政体和原则分别是指( )A . 一党专政 独立与人权B . 民主共和制 王权高于议会C . 多党执政 人权与法治D . 君主立宪制 三权分立原则16. (2分)乾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六。这一计划最终付诸东流,原因可能是( )A . 法国爆发了大革命B . 清廷忙于抗击沙俄入侵C . 普法战争爆发D . 中国正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7. (2分)1786年,中国人的历史、科学和艺术等的研究报告第11卷问世,里面几乎收录关于可能会使商人感兴趣的资源硼砂、褐煤、水银、氨草胶、马、竹以及毛动物的报告。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 新航路的开辟B . 工业革命C . 第二次工业革命D . 第三次工业革命18. (2分)大国崛起的解说词中说:“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一个岛国从17世纪初开始,这个落后的封建小国紧锁门户,度过了200多年闭关自守的时光但是,西方文明的冲击不可避免地到来了也迎来了弃旧图新的机遇”下列说法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 . “弃旧图新”指明治政府的改革B . “西方文明的冲击”指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C . 闭关锁国造成了日本的落后D . 明治维新后日本逐步和平崛起19. (2分)美国独立战争与美国南北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A . 都是由林肯领导B . 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C . 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D . 都废除了黑人奴隶制20. (2分)历史告诉我们,新真理通常是以异端开始的。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是西欧中世纪以来社会的主宰力量,他们把一切新思想斥之为异端邪说,14-16世纪具有代表意义的“邪说”是( ) A . 人人生而平等思想B . 人文主义思想C . “民主”“共和”思想D . 社会主义思想21. (2分)全球通史的作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价19世纪某一事件时说:“它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同时又对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这指的是( )A . 但丁及神曲B . 马克思及共产党宣言C . 牛顿及万有引力定律D . 达尔文及物种起源22. (2分)下列有关两次世界大战的表述,其中错误的是( )A . 都是德国挑起的战争B . 中国都是战胜国之一C . 都是以德国、日本的失败而结束D . 两次战争的性质不同23. (2分)从“1917年”“列宁”“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等信息可以联想到的是( )A . 新经济政策B . 俄国十月革命C . 斯大林模式D . 赫鲁晓夫改革24. (2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不属于这两次会议的相似点的是 ( )A . 帝国主义大国操纵会议B . 侵犯中国主权,损害中国利益C . 建立了战后的世界统治新秩序D . 促进了世界的长久和平25. (2分)历史地图是帮助同学们学好历史知识的重要辅助材料,如图所示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 日军偷袭珍珠港B . 德军空袭伦敦C . 诺曼底登陆战D . 斯大林格勒战役二、 非选择题 (共3题;共69分)26.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航路开辟把人的注意力从“天上”转移到人间,追求财富、建功立业与现世享受的人生价值观念逐渐取代了中世纪一切为了来世和禁欲的观念。“寻求未知世界”成为激励人们脚踏实地干番事业的强大动力。材料二: 19世纪的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不仅建立在欧洲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基础上,也建立在欧洲政治革命的基础上欧洲的霸权不仅在政治领域-以大殖民帝国的形式-表现得很明显,而且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表现得很明显随着权力的史无前例的集中,欧洲大陆的一个半岛(西欧)已成为世界的中心。材料三: 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的只是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誉为“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国”的英国,在欧洲第二次分裂后不得不依附于美国。材料四: 20世纪60年代,西欧国家加强了经济上的联合在以后30多年时间里,欧共体成员国之间对外尽量“用一个声音说话”,进一步加强了政治上的联合。(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把人的注意力从“天上”转移到人间,追求财富、建功立业与现世享受的人生价值观念”与哪一思想相吻合?请指出新航路的最主要影响?(2)材料二表明近代欧洲处于怎样的国际地位?19世纪中期以前哪些事件的发生促进了欧洲居此国际地位的?(3)材料三中“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是指的哪两次世界大战?写出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各加入的军事集团(或组织)。(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欧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在加强“联合”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西欧的“联合”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27. (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4世纪后期,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出兵东征,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东征中,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出卖为奴,财富遭洗劫。但他建立的帝国使希腊文化与东方文化接触、交流必不可免。他的远征可谓是一次异国文化探秘。远征军中有工程师、哲学家、地理学家、测量师等专门人才。他们沿途收集资料、绘制地图,与当地哲人交往,实际上已经开始了文化的交流。材料二:一代枭雄拿破仑戎马一生,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下表是小林同学制作的“评价拿破仑战争”。论点论据积极作用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具有革命性抗击反法同盟消极影响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掠夺和奴役欧洲各国人民,具有争霸性和侵略性远征俄国侵略埃及、西班牙等国材料三:材料四: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1944年诺曼底登陆作战,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失败。日本投降前夕,日军在中国战场兵力为186万人,占其海外总兵力的50%以上;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毙、伤、俘日军150余万;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以上,其中军队伤亡380余万,占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三分之一。材料五:二战后,许多国家都为二战历史设立国家纪念日或国家公祭日。2014年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材料六:1955年周恩来总理参加亚非会议照片纽约联合国总部照片在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军舰发射巡航导弹照片日内瓦世界贸易组织总部照片“三角贸易”示意图(1)依据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东征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表,指出小林评价拿破仑战争所采用的方法。 (3)按照历史发展时间顺序,排列材料三述图片。(填写序号即可) (4)依据材料四,概括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并指出二战胜利的原因。 (5)结合材料五,谈谈中国政府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目的。 (6)面对战争灾难,只希望和平是不够的,还必须为争取和平而努力。请从材料六中选择除示例之外的一则恰当资料,说明该资料与下面表格中主题的关系。主题序号说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示例:世界贸易组织是1995年成立的国际贸易组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28. (19分)阅读分析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争双方都利用工业文明的先进技术制造出了许多杀伤力、破坏力很强的武器。如毒气弹、坦克、飞机、远程大炮等。由于这些新式武器投入战场,使战争双方死伤人数达3000余万,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400多亿美元,这次战争堪称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浩劫。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填写下表空格处的内容。问题图1图2图3图4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_该成果使用的动力(能源)_石油该成果发明(改良)者富尔顿_贝尔_这些成果分别将人类推进到什么时代?_这些成果改变人类哪些方面的生活方式?_(2)材料二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是哪两大军事集团?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是什么? (3)科技发明是一把双刃剑。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发明用于战争的看法?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非选择题 (共3题;共69分)26-1、26-2、26-3、26-4、27-1、27-2、27-3、27-4、27-5、27-6、28-1、28-2、2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