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年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题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7929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年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题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年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题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年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题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年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模拟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 (2017七下东莞期中) 秦朝和隋朝相比,其不同之处是( )A . 修建了我国历史上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B . 实行文化专制政策,从思想上控制人民C . 是统一而短暂的封建王朝D . 实行暴政,并在农民起义浪涛中灭亡2. (2分) (2017七下临沭期中) 在第六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式上,京剧艺术表演家尚长荣扮演京剧贞观盛事中一位耿直进谏的名臣。你知道尚长荣扮演的名臣是( )A . 程咬金B . 李世民C . 魏征D . 秦叔宝3. (2分) (2017七下福建期中)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鉴真把唐朝文化带到了( )A . 新罗B . 天竺C . 日本D . 大秦4. (2分) (2017七下马龙期中) 学习了古代历史后,四位同学对隋唐历史进行了概括,其中与历史比较吻合的是( )A . 大一统国家的建立B . 政权并立与民族融合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 . 民族政权建立与南方经济的发展5. (2分) (2018七下长春月考) 在中国历史上,分裂和统一的局面曾交替出现,结束东汉末年以来长期分裂局面,又一次实现全国统一局面的时间和关键人物是( ) A . 581年杨坚B . 589年杨坚C . 581年杨广D . 589年杨广6. (2分) 有专家认为,“买东西”这个词源于唐代。你知道他的理由是什么吗?( ) A . 唐朝长安人买物品只能到东市和西市这两个地方去B . 唐朝时期才有“东”和“西”两个字C .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常与东边的日本和西边的欧洲做贸易D . 舶来语,从阿拉伯传人中国7. (2分) (2017七下马龙期中) 唐朝以下事件,不是发生在唐代时期的是( )A . 任用房玄龄等人为相B . 重视人才的培养C . 轻徭薄赋发展生产D . 创立科举制8. (2分) (2017福建) 成语“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三元及第”所反映的制度是( )A . 世袭制B . 分封制C . 郡县制D . 科举制9. (2分) (2017七下靖江月考) 秉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理念,并成就“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A . 秦始皇B . 汉武帝C . 唐太宗D . 宋太祖10. (2分) (2017南京) “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概述的是( )A . 都江堰修筑的功效B . 张骞通西域的结果C . 佛教传入中原的过程D . 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11. (2分) (2017七下莆田期中) 如果你是宋朝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你所乘坐的中国商船可以到达( )朝鲜 拉丁美洲 日本 阿拉伯半岛 非洲东海岸A . B . C . D . 12. (2分) 下列人物中,哪一位是元代著名的书画家( ) A . 顾恺之B . 张择端C . 赵孟頫D . 颜真卿13. (2分) (2017东营) 明太祖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其目的是( )A . 提高行政效率B . 扩大统治基础C . 加强君主权力D . 避免藩王割据14. (2分) (2017七下惠民期末) 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图1(汉)坐面论道 图2(宋)站议时政 图3(清)跪受笔录A . 封建制度的完善B . 生活习惯的变化C . 社会文明的进步D . 君主权力的强化15. (2分)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的记载可能和哪些史实有关( )胡蓝之狱的株连 廷杖制度的严酷 锦衣卫的无孔不入 文字狱的无中生有A . B . C . D . 16. (2分) 观察下图,此图反映了清朝统治者( ) A . 大兴文字狱B . 焚书坑儒C . 提倡言论自由D . 独尊儒术17. (2分) 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选题中国封建王朝的落日辉煌,请问以下哪位人物可以作为研究对象( )A . B . C . D . 18. (2分) (2017七下南平期末) 小强准备以隋唐时期的历史内容为素材,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你认为下列主题可供其选择的一项是( )A . 民族大汇聚B . 社会大变革C . 开放与革新D . 政权分立19. (2分)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nng)臣”。对联中“忠骨”指的是谁?( )A . 郑成功B . 岳飞C . 戚继光D . 文天祥20. (2分) (2018七下惠城期末) 清朝人诗中有“一把心肠论浊清”,被乾隆帝斥责“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居心!”诗人被杀,全家被抄斩。这反映了清朝实行的什么政策( ) A . 实行闭关锁国政策B . 建立中央册封制度C . 设立军机处D . 大兴文字狱21. (2分) (2017七下岳池期末) 我国明清“八股之害,有甚于焚书坑儒家”主要是( )A . 考生不能有自己的见解B . 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C . 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D . 推荐选拔为主变为考试为主22. (2分) (2015东营) 下列四幅疆域图,按朝代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23. (2分) 清初规定:“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入海,将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交易者,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可见,当时清朝实行的是( )A . 闭关锁国政策B . 重农抑商政策C . 发展贸易政策D . 对外开放政策24. (2分) 下列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中,搭配正确的是( )A . 顺治帝组织雅克萨之战B . 康熙帝赐予西藏佛教领袖 “班禅额尔德尼”封号C . 雍正帝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D . 乾隆帝设立驻藏大臣25. (2分) (2017七下岳池期末) 清政府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 )A . 禁止中国对外贸易B .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 . 一概排斥西方事物D . 封闭边界,固守疆域二、 综合题 (共4题;共75分)26. (15分) (2017黔东南)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朝政府直接任免西域都护高级官员、册封当地首领等管理西城地方日常事务,有效地保证了西域各地民族关系的良性发展材料二 中外交往图一唐朝对外交往 图二郑和下西洋 图三广州十三行(油画) 图四 深圳夜景材料三 乾隆皇帝为款待班禅六世, 下令在避署山庄北面仿照班禅在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 修建了须弥福寿之庙, 供他居住。(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西汉政府于何时设立西域都护?该机构的设置在历史上有何重要意义?(2) 根据材料二提供的四幅图,请你概括从古代到现代中国对外交往的主要趋势是什么?(3) 请认真阅读材料三,你从中能读出什么历史信息? 27. (15分) (2018九下济南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唐朝皇帝当面数明他的罪状后,还是授予官爵,对东突厥各部的首领,仍令他们管理旧部,朝廷里也大量任用突厥贵族为官。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二:雍正皇帝曾经明确指出:“从俗从宜”,“从安其俗”。这强调了不应改变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制度、风俗习惯、社会组织和宗教信仰而进行统治余梓东论清朝的民族政策(1) 材料一中打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是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体现了唐朝怎样的民族政策? (2) 据材料二,清朝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管辖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历代清朝统治者是怎样利用这一原则管辖西藏的? (3) 材料一,二中体现了哪些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28. (25分) (2018九下东台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行政管理系统示意图(如图)。材料二:汉初,在实行秦朝制度的同时,分封了一些王国。诸侯王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材料三:近在咫尺的元代权臣乱政,无疑使他(朱元璋)坚定了解决君相之争的决心。朱元璋以谋反的罪名将胡惟庸抄家灭族,大肆捕杀胡惟庸同党,株连杀戮3万余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进行了重大改组。材料四:故宫导游解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如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1) 根据材料一,秦朝为了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在中央设立的负责监察百官,代表皇帝接受百官奏事的官名是什么?在地方采取了什么措施? (2) 阅读材料二,汉初分封王国的目的是什么?后来产生了什么影响?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来消除这一影响? (3) 材料三中朱元璋进行的“重大改组”是指什么? (4) 材料四中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这一机构有什么作用? (5) 以上材料表明中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什么? 29. (20分) 【专制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一项贯穿我国封建社会始末的基本政治制度,从秦朝到清朝存在了两千多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战国时期哪位思想家曾经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主张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2) 秦始皇在位时曾对儒家学说采取了什么措施?汉武帝在位时采纳了儒生董仲舒的什么建议?(3) 明朝明太祖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推行了什么举措?清朝统治者制造文字狱造成怎样的社会危害?(4) 历代统治者采取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什么?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答案:略2、答案:略3、答案:略4、答案:略5、答案:略6、答案:略7、答案:略8、答案:略9、答案:略10、答案:略11、答案:略12、答案:略13、答案:略14、答案:略15、答案:略16、答案:略17、答案:略18、答案:略19、答案:略20、答案:略21、答案:略22、答案:略23、答案:略24、答案:略25、答案:略二、 综合题 (共4题;共75分)26、答案:略27、答案:略28、答案:略29、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