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10月)试卷(II )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78865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10月)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10月)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10月)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教育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联考(10月)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共20题;共60分)1. (3分)如图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浮雕展现的历史事件是( ) A . 虎门销烟B . 火烧圆明园C . 太平天国运动D . 义和团运动2. (3分)有一座城市,见证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屈辱外交的起点,它同地也是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终点,这座城市是指( ) A . 北京B . 上海C . 武汉D . 南京3. (3分)自1840年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 A . 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B . 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C . 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D . 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4. (3分)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右图这一劫难发生的历史时期是( )A . 鸦片战争B . 第二次鸦片战争C . 甲午中日战争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5. (3分)法国大历史学家伯纳布立赛小写的1860:圆明园大劫难让人们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感受到了到刻骨的“记忆”与这个“记忆”有关的侵略者是 ( ) A . 八国联军B . 美英联军C . 英法联军D . 英日联军6. (3分)在中国逐渐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得深渊的进程中,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外国商人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库页岛被俄国割占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A . B . C . D . 7. (3分)下图为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的一些信息。由此推断该事件是( ) A . 太平天国运动B . 义和团运动C . 国民革命运动D . 土地改革运动8. (3分)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下列哪项不属于太平军的活动?( ) A . 永安封王B . 抗击洋枪队C . 北伐西征D . 扶清灭洋9. (3分)近代史上西方列强不满既得利益,以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为目的而发动的侵华战争是( ) A . 鸦片战争B . 第二次鸦片战争C . 甲午中日战争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0. (3分)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了一系列近代军事工业。1861年,洋务派建立的第一个兵工厂,是曾国藩设立的( ) A . 汉阳铁产B . 轮船招商局C . 安庆内军械所D . 江南制造总局11. (3分)整理历史事件,分析因果关系,归纳知识线索,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敏敏同学在总结和归纳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找到了以下历史线索,其中各项历史事件之间的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 . 鸦片战争工业革命 洋务运动B . 明治维新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C . 工业革命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D . 巴黎和会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建立12. (3分)“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A . 顽固派B . 洋务派C . 资产阶级维新派D . 资产阶级革命派13. (3分)引发表1所示列强在华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 表1:时间1894年前1900年列强在华设厂总数80家933家A . 南京条约B . 北京条约C . 马关条约D . 辛丑条约14. (3分)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华,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地抗争和探索。下列相关表述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 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运动B . 英法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洋务运动C . 日本为了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公车上书D . 帝国主义列强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辛亥革命15. (3分)2016年1月经我国考古学家考证鉴定,在辽宁丹东附近海域发现的一艘沉船就是北洋舰队的致远舰。这一考古成就可直接用于研究( ) A . 黄海大战B . 辽东战役C . 威海卫战役D . 廊坊之战16. (3分)它是北京大学的前身,是戊戌变法留下的重要成果,并为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卖出了重要的一步。“它”指的是( )A . 京师同文馆B . 同仁堂C . 万木草堂D . 京师大学堂17. (3分)思想文化运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下列重大历史事件体现了对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追求和向往,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是( )海国图志的发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新文化运动A . B . C . D . 18. (3分)率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海军中将是( ) A . 瓦德西B . 西摩尔C . 华尔D . 伊藤19. (3分)辛丑条约的签订与近代史上哪一场战争有关( ) A . 鸦片战争B . 甲午中日战争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 北伐战争20. (3分)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于变化,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 甲午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B . 甲午战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C . 马关条约让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D . 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二、 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共3题;共40分)21. (12分)根据材料,运用历史学习的基本技能,回答问题各题。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历史事件历史叙述要素新经济政策美国人哈默在苏俄租办的文具店里,不光有上等的铅笔、钢笔、笔记本、图画纸和画图工具盒,还有花花绿绿的彩带,形状各异的橡皮,甚至还有美国好菜坞的明星照片。1分罗斯福新政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崩溃。一夜之间,“繁荣”景象化为乌有,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失业人口激增。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政治危机。1分改革开放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农业生产连年丰收;深圳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缩影。短短几年时间,就由边陲小镇变成了一个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1分(1)材料一两幅地图反映了中国近现代的两次开放,这两次开放分别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年代尺上的信息,分别写出与“创建军队”和“转折会议”相对应历史事件的名称,并归纳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历程的共同特点。 (3)从材料三中选取“马克思主义”“苏联两个五年计划”两个关键词,与材料二年代尺上的“五四风雷”“计划完成”两个历史事件对应,简述它们之间的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与“五四风雷”:_。“苏联两个五年计划”与“计划完成”:_。(4)历史事件包含原因、现象、影响等诸多基本要素。阅读材料四表中的历史叙述,判断其分别属于哪种要素。 _。_。_。22. (14.0分)历史总是以各种形式呈现与于现实当中。我国当代著名文化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名称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材料一香港的水坑口街,(原名叫“波些臣街”possion point“占领街”)这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那美丽的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以纪念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复兴之路上【一处遗迹流下一段痛苦的记忆】材料二如图(圆明园)材料三大清国国家允定使馆境界以为专与住用之处,并独由使馆管理。中国人民概不准在界内居住。亦可由行防守,使馆界线于附件之图上标明如后:东面之线,系崇文门大街,图上十、十一、十二等字;南面图上系十二、一等字,此线循城墙南址随成垛而画。按照西历一千九百零一年正月十六日中历上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文内后附之条,中国国家应允诸国分应自主,常留兵队分保使馆。(1)材料一中英国“对一个古老文明的胜利”指的是什么?英国人将“香港海湾被冠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有何条约依据? (2)材料二遗址能够让你直接联想起中国历经哪次惨痛的遭遇?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怎样的影 响?(3)材料三出自中国近代哪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的哪一条款说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4)读史使人明智,通过以上材料,对构建和谐社会、创造美好生活有什么启示? 23. (14.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二十世纪初叶,欧风东渐,思潮激荡,以引外国的“坚船利炮”(器物)为标志的洋务运动和以引进外国的“君主立宪”制度为标志的戊戌变法失败之后,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意识到要改造中国、复兴中华,仅仅引进外国的器物与制度还不够,必须学习外国的先进文化,以改造中国的传文化,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传入中国的。同舟共进材料二:2018年6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前往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刘公岛教学区。北洋海军炮台遗址、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推开历史的厚重大门,听战争的警示启迪。习近平说,我一直想来这里,来感受一下,感受教育,要警钟长鸣,铭记历史教训,13亿多中国人要发奋图强。摘编自新华网材料三:甲午战争后,中国面临的迫切问题,是如何在外国帝国主义(侵略)和王朝衰退加剧的局势下,实现民族救亡,为此,两大政治运动推展开来,代表着解决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途径。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材料一中“洋务运动”失败的标志是什么?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李大钊等在北京创办了什么杂志? (2)依据材料一说出“先进的知识分子”的主张。 (3)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出北洋海军(舰队)的基地在哪里?你认为应该如何“倾听战争的警示启迪”? (4)按发生的先后顺序写出材料三中“两大政治运动”的名称。指出它们代表了哪两种“实现民族救亡”的途径? (5)除了“甲午战争”外,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所反映的主题。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共2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40分) (共3题;共40分)21-1、21-2、21-3、21-4、22-1、22-2、22-3、22-4、23-1、23-2、23-3、23-4、2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