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学情调查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77870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教育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学情调查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教育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学情调查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教育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学情调查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教育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学情调查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改变常常便随着利益格局的调整,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得奖励的人有( )勤于耕织的人经商的人战场立功的人固守传统的贵族。A . B . C . D . 2. (2分)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以下属于其历史功绩的是( )A . 修筑长城,抵御匈奴B . 开通大运河,加强南北交流C . 八股取士,培养奴仆D . 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3. (2分)博物志记载:“汉代张骞出使两域得涂林安石国榴种经归,故名安石榴。”上述材料反映了( ) A . 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了引进石榴种子B . 张骞出使西域推动了西域地区和中原地区的经济交流C . 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和西汉的友好交往D . 张骞出使西域是为了寻求军事联盟4. (2分)科举制度在我国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请问中国科举制度的起止朝代是( ) A . 秦明B . 隋清C . 唐明D . 宋明5. (2分)“沙场秋点兵”是南宋抗金名将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词句,描写了南宋抗金军队的情景。建立词句中“金”这一政权的民族是( ) A . 党项B . 契丹C . 女真D . 蒙古6. (2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精神决定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发展进程。下列政治制度或科技成果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有( )造纸术 行省制 活字印刷 分封制A . B . C . D . 7. (2分)有首歌谣唱道:“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戚爷”的主要贡献是( ) A . 基本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B . 赶走了荷兰殖民者C . 粉碎了准噶尔贵族割据势力D . 打败了沙俄侵略军8. (2分)从元朝开始,历代中央政府都重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元朝和清朝管辖西藏地方事务的机构或官员分别是( )A . 宣政院、伊犁将军B . 澎湖巡检司、乌里雅苏台将军C . 宣政院、驻藏大臣D . 澎湖巡检司、驻藏大臣9. (2分)唐代一种风靡全国的生活必需品是( )A . 酒B . 茶C . 糖D . 大米10. (2分)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立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 A . 邓世昌B . 左宗棠C . 林则徐D . 关天培11. (2分)中国近代史上最先丧失的领土是( )A . 苏州B . 上海 C . 台湾 D . 香港岛12. (2分)“这把火胜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与这则材料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鸦片战争B . 甲年中日战争C . 第二次鸦片战争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3. (2分)允许使馆驻兵,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条约是( )A . 南京条约B . 北京条约C . 马关条约D . 辛丑条约14. (2分)史学家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成功论、失败论、不彻底论等。下列史实能够支持成功论的是( ) A . 1912年1月5日,孙中山为争取列强支持宣传承认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B . 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下诏退位C .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D . 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15. (2分)1912年2月12日,下诏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是( ) A . 咸丰帝B . 光绪帝C . 同治帝D . 宣统帝16. (2分)如图是19世纪后半期中国铁匠制造的铁甲舰平远号,制造该舰的根本目的是( )A . 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B . 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C . 维护清朝统治D . 为洋人服务17. (2分)史料记载:1876年,中国宁波海关税务司李圭首次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世界博览会,他发现美国展品“约居十之八”,而中国“竞无一物于此”。会后,他大声疾呼“机器正当讲求”。这一主张属于下列哪个派别( )A . 顽固派B . 洋务派C . 维新派D . 资产阶级革命派18. (2分)下图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某次重大历史事件中的领导人塑像。这次重大事件是( )A . 南昌起义B . 秋收起义C . 广州起义D . 武昌起义19. (2分)20世纪前期,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相继成立,在历史上,两党既有合作又有对抗,其中第一次合作共同进行了 ( )A . 北伐战争B . 南昌起义C . 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D . 抗日战争20. (2分)1921年7月23日,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一个标志性的会议召开了,为躲避搜查,会议最后一天改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进行。这个会议是( ) A . 中共一大B . 中共二大C . 中共七大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1. (2分)穿越时空到近代中国,去和英雄们一起创造历史!假如你穿越到1927年,下列各项中有可能参与的是( )A . 秋收起义B . 井冈山会师C . 红军长征D . 卢沟桥自卫反击战22. (2分)“九一八”事变后,知名民主人士何香凝将自己的裙子送给蒋介石,并在裙子上赋诗一首:“妄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江山,万世同羞耻”诗中的“江山”是指( )A . 平津地区B . 东北地区C . 华北地区D . 华东地区23. (2分)看到如图电影海报后,你会联想到的历史人物是( ) A . 叶挺、贺龙B . 彭德怀、林彪C . 张学良、杨虎城D . 刘伯承、邓小平24. (2分)毛泽东选集中收录了一封电报,摘抄如下:“为了歼灭这些敌人,你们现在就应该准备使用主力于该线,而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并准备在打锦州时歼灭可能由长、沈援锦之敌。”“为了歼灭这些敌人”进行的战役的影响是( ) A . 解放了东北全境B .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C . 使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D . 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25. (2分)下图这根小竹竿是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内的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它虽然只有一米多 长,却刻下了山东、江苏、安徽 3 省 88 个城镇的地名,生动描 绘了支前英雄唐和恩(莱阳市西陡山村人)和浩浩荡荡的胶东支前民工支援解放战争的路线图。下面与材料描述不相符的是( )A . 由材料判断唐和恩支援过淮海战役B . 人民群众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C . 所支援战役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D . 所支援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二、 综合题 (共4题;共75分)26. (15分)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重要遗存。探究关于文物的故事,会给我们许多启迪。材料一: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镑。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材料二: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特许士兵公开抢劫三天。许多传教士和外交官都参加了抢劫,大量的金银财物、珍贵文物被洗劫一空。日军在抢去户部衙门300万两白银后,将户部付之一炬,以毁灭罪证。材料三:据不完全统计,在全球47个国家的218个博物馆中,中国文物就有163万余件,然而,该数目充其量只是世界所有私人收藏的十分之一。2003年7月5日,国宝工程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将广开国宝回归之路,进一步促成国宝的回归。(1)材料一反映了火烧圆明园的暴行。请写出制造这次暴行的侵略者。这些侵略者入侵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发生后,八国联军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在近代文物大量流失到当代追求文物回归,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7.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1)材料一中李鸿章的言论代表了清政府内哪一派别的主张?说出一个该派别为“学习外国利器”而兴办的企业的名称。(2)请对李鸿章所属派别的努力作简要评价。(至少答出两点)(3)材料二中康有为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的问题上与李鸿章有何异同?(4)康有为的设想能否使中国富强?请举出一例予以说明。28. (25分)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但自近代以来,日本不断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94年日本不宣而战,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对华战争。8月,清政府被迫应战。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材料二:为镇压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斗争,1900年日本伙同其他七个国家发动侵华战争,7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天津,8月中旬攻入北京,八国联军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材料三:1931年日本关东军经过精心策划,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时间,东北全部沦陷。材料四:如图所示材料五:1940年8月,八路军先后出动100多个团约20万人,在华北2000多千米的战线上,向日军发起大规模的攻击。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提的“战争”是指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场战争?(2)材料二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一不平等条约?(3)材料三中“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对此采取了什么方针?(4)材料四中历史事件的爆发有何意义?(5)材料五中八路军的军事行动的指挥者是谁?29. (15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去重庆谈判的毛泽东、周恩来等人。材料二:应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的邀请,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团于2005年4月底5月初访问祖国大陆。胡锦涛亲切会见了连战,并与之会谈。这是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时隔60年的历史性握手。双方在发表的会谈新闻公报中认为: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材料三:1945年8月28日,在美国驻中国大使赫尔利等人的陪同下,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乘专机从陕北的延安飞抵重庆,与国民党进行谈判。8月28日晚,蒋介石在自己的别墅林园,设宴招待毛泽东一行。当毛泽东一行到达林园时,蒋介石带领随从前来迎接,满脸笑容地和毛泽东握手、寒暄。这是1927年国共反目成仇后,国共领袖再次握手。当时的舆论把“蒋毛会”称作“历史性的一刻”。于泽远60年前的握手请回答:(1)60年前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在重庆进行了历史性的握手。当时,国共两党的最高领导人分别是谁?陪同中共最高领导人赴重庆谈判的中共代表主要有哪些?国共双方签署的会谈正式文件是什么?(2)材料二所说的“九二共识”和材料三所说的“1927年国共反目成仇”分别指什么?(3)你认为连战访问大陆有何积极意义?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 (共4题;共75分)26-1、26-2、26-3、27-1、27-2、27-3、27-4、28-1、28-2、28-3、28-4、28-5、29-1、29-2、2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