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模拟)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12976921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模拟)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模拟)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模拟)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 (2016八上公安期中) 英国人安德鲁翰德森说:“中国的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的条件。”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A . 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B . 禁烟运动损害了英国商人的利益,英国想报复C . 英国发动战争是为了保护鸦片走私D . 英国以禁烟运动为借口发动战争,借机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2. (2分) 南京条约条款中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中国经济作用的是( )A . 割让香港岛B . 赔款2100万元C . 协定关税D . 开放五处通商口岸3. (2分) (2019江都模拟) 下列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 ) A . 都要向列强缴纳巨额赔款B . 都被列强割占大片领土C . 都允许列强驻军华北地区D . 都允许列强在中国设厂4. (2分) (2016八上钦州期末) 法国作家雨果说:“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他付之一炬。”这种强盗行径指的是( )A . 英军劫掠广州B .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 . 日军劫掠旅顺D . 八国联军抢劫北京5. (2分) (2019八上涡阳月考) 恩格斯在评论某次战争时指出:“如果我们将当时所缔结的各项条约比较一下,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一目了然的事实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恩格斯所评论的战争是指( ) A . 鸦片战争B . 第二次鸦片战争C . 甲午中日战争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6. (2分) (2018八上大庆期中) “19世纪中叶,西方的影响虽然削弱了清王朝的权威,但是清王朝真正的权威危机是来源于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材料中“农民的造反运动与内部阶层的分离倾向”是指中国历史上的( ) A . 雅克萨之战和戊戌变法B . 秋收起义和洋务运动C . 太平天国运动和洋务运动D . 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7. (2分) (2019八上台山期中) “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一首民谣可作为研究下列哪一运动爆发原因的佐证( ) A . 五四运动B . 新文化运动C . 太平天国运动D . 戊戌变法8. (2分) 南京条约签订后,条约的文本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督衙门,而且并未颁行。可见,清政府并不准备认真执行,但南京条约的签订却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表现在( )A .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C .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 . 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9. (2分) (2019融安模拟) 鲁迅回顾历史时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开始了( ) A . 洋务运动B . 戊戌变法C . 辛亥革命D . 新文化运动10. (2分) (2019宜宾) 创立于1854年的上海英租界工部局经过10多年的艰苦努力,逐步明确征税范围、完善征税手段、强化追欠制度、细化征税标准、取得各国驻沪领事的同意支持,到1869年终于建立起成熟的税权制度。此事说明( ) A . 中国近代化在缓慢前进B . 各国全力支持清政府改革C . 洋务运动取得重大成果D . 百日维新推动法治化进程11. (2分) (2019八上保定期中) 资本输出是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的重要手段。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明确规定允许列强进行资本投资、开设工厂的是 ( ) A . 南京条约B . 北京条约C . 马关条约D . 辛丑条约12. (2分) (2019随州) 下面的时局图形象说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遭瓜分的内外局势。德国(图中如肠虫状物)划分的“势力范围”是( ) A . 山东B . 长城以北C . 福建D . 长江流域13. (2分) (2019八上宽城期中) 以下刊物著作没有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是( ) A . B . C . D . 14. (2分) (2017八上吉林月考)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 . 举办新式学校B .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C . 改革政治制度D .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15. (2分) (2019江都模拟) 近代列强的侵略给中国带来了苦难,中国人民积极寻求救国的道路。按开始时间顺序排列下列事件( ) 洋务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百日维新甲午中日战争辛亥革命第二次鸦片战争A . B . C . D . 16. (2分) (2015八上鄂州期末) 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下列史实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 . 八国联军侵华B . 中华民国成立C . 日本法西斯制造屠杀惨案D . 国民党政权覆灭17. (2分) (2019八上茂名期中) 小明同学在参加中央电视台“开心辞典”节目,遇到了个难题-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现在他打电话向你求助,你觉得正确答案应该是( ) A . 帝国主义国家不满既得利益B . 想要抢劫中国,获取更多的利益C . 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D . 为尽快使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 (2分) (2019八上孝南期末)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通过这一歌谣,可以分析出义和团运动的性质是( ) A . 反帝爱国运动B . 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C . 反封建的农民运动D . 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19. (2分) (2019八上滨州月考)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说“这场战争”是中国“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的主要依据是( ) A . 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B .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C .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D .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20. (2分) (2019扬州) 1912年1月6日,时报发表了一幅名为元宵庆贺灯的漫画,其中一个灯笼上写着“总统万岁、共和万岁”。这是为了庆祝 ( ) A . 同盟会成立B . 武昌起义成功C . 中华民国建立D . 新文化运动开始21. (2分) 2010年5月23日上午,孙中山铜像回迁揭幕仪式在南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孙中山先生受世人敬仰,其丰功伟绩有( )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亲自发动武昌起义成立中华民国A . B . C . D . 22. (2分) (2016潮阳模拟) 某历史网站上有一段文摘:“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 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文中缺漏的两处和动摇“树墩”的史实分别是( )A .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B .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中共的成立C .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D . 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23. (2分) (2019泰安)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溥仪下诏退位,成为末代皇帝。这一历史事件的深远意义在于中国( ) A . 宣告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B . 开启了近代化探索C . 改变了社会性质D . 摆脱了殖民统治24. (2分) (2018八上晋江期中) 下图所示漫画自作孽不可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宋案”B . 袁世凯复辟帝制C . 清帝退位D . 二次革命25. (2分) (2019八上巴彦淖尔期末) 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发展历程是( ) A . 思想-制度-器物B . 制度-器物-思想C . 器物-制度-思想D . 思想-器物-制度26. (2分) (2017八下东莞期中) 在开国大典上,当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门礼炮齐鸣28响。这“54”“28”的深刻含义源于下列哪两个历史事件( )A .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B . 鸦片战争 辛亥革命C .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成立D . 辛亥革命 中国共产党成立27. (2分) (2019九下禹州模拟) 中共党史资料选编: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五四运动中形成了“一批向俄国、倾向社会主义的先进分子”,他们“渐知工人阶级势力比学生力量大了”,开始“实行和工人阶级接触而做工人运动了”。这说明( ) A . 俄国十月革命是五四运动的起因B . 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条件C . 知识分子倾向俄国和社会主义D . 知识分子成为革命的主力军28. (2分) (2019营口)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从此有了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利益的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以上材料反映了党的哪次重要大会的召开?( ) A . 中共一大B . 中共二大C . 中共十二大D . 中共十四大29. (2分) (2019江都模拟)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下列事件与其关系密切的有(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A . B . C . D . 30. (2分) (2019八上许昌期中) 郑州二七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是为纪念二七工人大罢工而建。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各站工人在郑州普乐园(今二七纪念堂),成立京汉铁路总工会。2月7日军阀吴佩孚调动军队镇压京汉铁路罢工工人,制造了血腥的“二七惨案”。参观纪念塔,我们会得到如下信息( ) 军阀吴佩孚对工人运动进行了残酷的镇压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京汉铁路总工会汉121江岸分会工人领袖,共产党员李大钊被捕牺牲A . B . C . D . 二、 综合题 (共4题;共55分)31. (10分) (2019八上德惠期中) 孙中山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请结合下列提示,依据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短文。 A创建革命党;B阐发新思想;C推翻旧帝制;D建立共和国要求:题目自拟。写出图示反映的四个事件名称并写出B,C两个事件的历史影响。谈谈你从孙中山身上学到的优秀品质。史实准确,语言流畅,不少于150字。32. (15分) (2018八上长春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 近代列强的纷扰,一次次触动着“天朝上国”的尊严和中国人麻木的神经,也震醒了清政府中的部分开明官员。他们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这腐朽的天地终于迎来了一缕清风(1) 材料中的运动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 以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为题,对这一运动进行简要介绍并作出评价。 要求:文中必须包括该事件发生的时间、代表人物(一位)口号(两个)内容(两点即可)以及对这一事件的评价史实准确,表述流畅,字数150字左右。33. (20分) (2019西城模拟) 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材料二:契丹小字圆铜镜铭文西夏文寿陵残碑元朝宣政院印契丹本无文纪,惟刻木为信,汉人陷番(指契丹)者,以隶书之半加减,撰为胡书(契丹字)。摘编自五代会要西夏文字是参照汉字“六书”理论、运用合成造字法所创造的表意文字。在6000余个西夏文字中有400余个汉语借词。摘编自西夏文字的字形结构组合形式与造字方法元朝官印使用官方的八思巴文,但一律用篆体形式刻制。摘编自元国书官印汇释材料三时期汉语中吸收的部分外来词外来词的来源先秦两汉胡、单于匈奴语骆驼、狮子、石榴、琵琶西域地区魏晋南北朝隋唐可汗、可孙、直勤鲜卑语可汗、可贺敦突厥语瑟瑟、珐琅波斯语豆蔻阿拉伯语宋元明清猛安、谋克契丹语勃极烈、忽鲁女真语成吉思汗、喇嘛、胡同、戈壁蒙古语阿哥、格格、额娘、阿玛满语摘编自汉语外来词材料四: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语言发生历史上少有的变化,从词汇到语法、语言使用,外来词大量增加。其中,翻译著作和双语词典的大量涌现与现代科学的进入普通教育,是本时期外来词引进与推广的两个非政治性决定因素。甲午中日战争后,人们开始清醒起来,真正感到有必要向日本学习,通过对邻邦的学习并引进西方科技。20世纪初,日语的许多译名已经成批地进入现代汉语。在第一次留日高潮中有许多是专学医科的,如鲁迅和郭沫若,都是留日医科出身。当时从日语引进的同医学有关的词语实际上要大大超出现在基本外来词词典所收的范围。因此,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初,汉语中逐渐充斥着来自日语的汉字词,以及从日语回流来的汉语词。以此来看,应该说,中国社会的进入现代生活并同世界沟通,日语汉字词是立有大功的。摘编自汉语外来词材料五:(1) 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依据材料一,说出甲骨文的历史文化价值。 (2) 依据材料二,概括契丹文、西夏文、八思巴文在创制或使用方面的共同特点。结合材料二、材料三,指出中华文化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原因。 (3) 依据材料四,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划“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划“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划“无”。 鸦片战争后,外来词引进与推广得益于翻译著作和双语词典的大量涌现等因素。_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英语外来词大量进入汉语系统。_汉语中的外来词阻碍了中国社会进入现代生活并同世界沟通。_(4) 结合材料五,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34. (10分) (2018八上晋江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五口开放则成为沿海推向内地的孔道。从伦理观念上说,英国通过武力获得的权益,侵略了中国主权,是非正义的。但西方人在“天朝”体制下的中国,筑起了几个资本主义的界地,由此打开了中国窥视近代世界的窗口。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120年来,每一次忆及甲午,都是辛酸、耻辱和悲愤。摘编自人民日报知耻雪耻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材料三:沿海水师,率皆老弱无用,军器率多残缺,并不修整。又战船率用薄板旧钉,遇击即破,并不及夷器之凶利坚固,作何抵御?似此废弛,何以肃边威远?摘编自鸿胪寺卿黄爵滋敬陈六事疏(1835年)材料四:自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百余年间,英、法、日、俄、美、德等帝国主义列强,从海上入侵中国84次,入侵舰艇1860多艘,入侵兵力47万多人。摘编自许华海权与近代中国的历史命运(1) 根据材料一,指出“几个资本主义的界地”的含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通过武力获得的权益,侵略了中国主权”的事实。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忆及甲午,都是辛酸、耻辱和悲愤”的主要原因。 (3) 根据材料三,概括造成材料四现象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开明官员反思后采取的措施。 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二、 综合题 (共4题;共55分)31-1、32-1、32-2、33-1、33-2、33-3、33-4、34-1、34-2、3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