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A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7667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A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天津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A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天津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A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月考试卷A卷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某学者综合考虑各因素绘制成如图。下列如图表述正确的是( ) A . 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B . 是实行重文轻武国策的王朝C . 是我国君权达到顶峰的时期D . 是我国繁荣与开放时代2. (2分)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时期。 A . 隋文帝B . 隋炀帝C . 唐太宗D . 唐玄宗3. (2分)唐朝中外交往中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唐朝对外开放的政策 唐朝对外交通发达A . B . C . D . 4. (2分)形成宋金南北对峙局面正式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 )A . 宋金和议B . 辽宋订立和议C . 澶渊之盟D . 宋与西夏和议5. (2分)下列关于隋朝大运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开凿于隋炀帝统治时期B . 全长四、五千千米C . 大大促进了南北的经济交流D . 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6. (2分)在我国,享有 “医圣”、“画圣”、“诗圣”之美名的分别是指( )A . 颜真卿、吴道子、李白B . 张仲景、吴道子、杜甫C . 华佗、柳公权、李白D . 华佗、颜真卿、杜甫7. (2分)历史上的“澶渊之盟”是北宋与同时期少数民族关系的缩影。它是北宋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订立的 ( )A . 辽B . 西夏C . 金D . 元8. (2分)以和为贵是中国民族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中国民族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开展友好交往,下列人物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有( )文成公主 玄奘 鉴真 郑和A . B . C . D . 9. (2分)唐太宗虚心纳谏的根本目的是( ) A . 避免君主个人失误B . 巩固统治C . 学习前贤D . 为后世树立榜样10. (2分)考古工作者对一座古墓进行考古挖掘时,发现了许多开元通宝、青瓷、白瓷、三彩瓷器、雕版印刷品等文物。请你判断这座古墓的主人最有可能生活在( )A . 隋朝B . 唐朝C . 宋朝D . 南北朝11. (2分)成语“金榜题名”“独占鳌头”“三元及第”所反映的制度是( )A . 世袭制B . 分封制C . 郡县制D . 科举制12. (2分)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下列能够体现唐朝时期社会风气兼容并包,深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影响的是( ) A . 妇女读书B . 丝织技术高超C . 喜好弈棋D . 尚武风气盛行13. (2分)唐朝的对外交流中佛教僧侣的活动引人注目,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都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请问这两个历史事件的共同之处是( ) A . 都学习了外国文化回到大唐B . 都发生在唐太宗时期C . 都促进了中外的友好交往D . 都有利于日本学习中国文化14. (2分)宋朝宰相赵普认为唐末以来频繁改朝换代和地方割据混战的关键在于“方镇太盛,君弱臣强”。因此他主张( )A . 控制军权B . 强化君权C . 集中财权D . 加强中央集权15. (2分)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提到的“靖康耻”是指( ) A . 宋夏和议B . 澶渊之盟C . 宋金对峙D . 金灭北宋16. (2分)穿越时光隧道,你回到了南宋都城临安,在下列各项中,可以看到的有( )城里有精美的瓷器出售在“瓦子”里有人在说书,有人在看杂剧表演有人在使用纸币购物人们在阅读红楼梦A . B . C . D . 17. (2分)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最后完成于( ) A . 东晋B . 隋朝C . 两宋D . 明朝18. (2分)下列钱币中,能担当得起“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一美誉的是( )A . B . C . D . 19. (2分)工程和建筑都是文明的载体。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部分工程和建筑的表述,正确的是( )A . 李冰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B .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南北,促进了交流C . 明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绵延万里,雄伟壮丽D . 故宫是清朝开始修建的世界现在最大的宫殿建筑群20. (2分)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所呈现的突出成就,其中下列哪个朝代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A . 汉代B . 唐代C . 宋代D . 清代二、 判断题 (共6题;共20分)21. (2分)隋炀帝时期,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以长安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 22. (10分)判断题1.唐代后期,起义军在张角的率领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1)唐代后期,起义军在张角的率领下,转战南北,攻入长安。(2)鉴真回到长安后,主持译经工作。 (3)新罗仿唐制建立了政治制度,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吏。 (4)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 (5)隋文帝时,进士科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3. (2分)北宋建立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24. (2分)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后,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25. (2分)“靖康之变”:1127年,金军攻破东京,并掠走了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 )26. (2分)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国力不断增强。这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三、 填空题 (共3题;共12分)27. (2分) 712年,_当上皇帝,他就是唐玄宗,前期主要年号是_。28. (6分)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他的诗有“诗史”之称_ (2)发动“陈桥兵变”的后周大将_(3)统一契丹各部并建立政权者_(4)南宋的抗金名将一位_(5)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了台湾的是_(6)册封达赖五世为“达赖喇嘛”的是_29. (4分)诗歌是历史的重要载体。(1)“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马鬼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这几句诗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_。(2)“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概括了_(诗人)伟大成就。(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体现了李白诗歌_的特征。(4)“爆竹声中一岁除 ,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 , 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元日描写的中国古代民间节日是今天我国的_。四、 综合题 (共3题;共60分)30. (15分)中国地域广泛,民族众多,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融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唐)陈陶陇西行材料二: (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苏辙栾城集材料三: (元朝的疆域)“北逾阴山,西及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地理志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中的“贵主”是唐朝对哪个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2)材料二中的“朝廷”是指哪个朝代?材料描述了哪一历史事件后双方边境出现和平安定的局面?(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的疆域辽阔,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什么制度来管理全国?元朝最高行政机构称什么?元朝时期设立了什么机构管辖西藏事务?31. (25分)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至今令人神往。让我们穿越时空,梦回唐朝。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唐太宗谓侍臣曰:“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材料二:唐朝人口统计图材料三:材料四:如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1)材料一反映了唐太宗在位时的哪些治国思想?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人口发展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唐朝人口发展呈现出这种趋势与哪两个盛世有关? (3)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请依据材料三的图一和图二,分别写出耕作和灌溉工具名称。 (4)材料四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5)根据以上材料,请你概括唐朝时期社会特点。以史为鉴,唐朝的发展对今天我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有何借鉴? 32.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最近有位美国外交官参观武侯陵墓,看到侍立在两旁的各国使节的石像时感慨地说:“当时我们美国在哪里?千余年前,中国国际交往如此频繁,难怪令人叹为观止”。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世,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与唐朝历史上那三位皇帝有关?这三位皇帝也是中国古代一项考试制度的完善者,这项考试制度是什么?该制度的创立又与哪个皇帝有关? (2)材料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导致该思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说这句话的皇帝在统治时出现了怎样的治世局面? (3)其实一段好的历史统治时期与统治者重视人才是分不开的,这些人才中一位敢于直谏皇帝,一生要200多次向皇帝进谏,他是谁?唐朝曾有“房谋杜断”的说法,请问这是哪两个历史人物? (4)如果你是唐朝的一位皇帝,你将如何统治你的国家?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 判断题 (共6题;共20分)21-1、22-1、22-2、22-3、22-4、22-5、23-1、24-1、25-1、26-1、三、 填空题 (共3题;共12分)27-1、28-1、28-2、28-3、28-4、28-5、28-6、29-1、29-2、29-3、29-4、四、 综合题 (共3题;共60分)30-1、30-2、30-3、31-1、31-2、31-3、31-4、31-5、32-1、32-2、32-3、3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