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专题模拟试卷(之中国古代史专题)D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7555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专题模拟试卷(之中国古代史专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专题模拟试卷(之中国古代史专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专题模拟试卷(之中国古代史专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2019-2020学年中考历史专题模拟试卷(之中国古代史专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5小题,75分。) (共25题;共75分)1. (3分)下图是骨针和装饰品,反映了山顶洞人( ) A . 懂得爱美B . 知道定居生活C . 注意防寒D . 开始种植2. (3分)七年级同学韩梅梅暑假去陕西旅游,导游提到“生活在黄河流域”、“住着半地穴式房屋”、“粟”等词句。请判断梅梅去的地方是( )A . 元谋人遗址B . 半坡遗址C . 河姆渡遗址D . 北京人遗址3. (3分)“务农桑,筑宫室,初定家邦;创文字,造舟车,走出洪荒;巍巍先祖功德,绵绵万世流芳。”孙中山先生的这篇祭文写的是传说中( ) A . 黄帝B . 炎帝C . 蚩尤D . 禹4. (3分)孟子告子记载“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该材料说明诸侯对周天子有什么义务?( ) A . 纳贡B . 朝觐C . 作战D . 分封5. (3分)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原因有( )变法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变法的内容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商鞅有革新的魄力,得到秦孝公的支持变法符合奴隶主贵族的心愿A . B . C . D . 6. (3分)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下列能够代表这一时期青铜工艺成就的是( )A . 司母戊鼎B . 鱼纹彩陶盆C . 甲骨文D . 冰裂纹瓷器7. (3分)毛泽东在读史记韩非列传时批注道:韩非师从于苟子,他提出的“法治、术治、势治”三者合一的封建君王统治术,对后世影响很大。毛泽东所说的师徒两人所代表的学派是( ) A . 都是法家学派B . 儒家和法家C . 儒家和墨家D . 都是儒家学派8. (3分)二一九年春节团拜会上,习总书记引用了古人的一句话,“夫孝,德之本也”。习总书记用的这个典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 A . 道家思想B . 法家思想C . 墨家思想D . 儒家思想9. (3分)以下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百家争鸣”的连线,错误的是( ) A . 庄子道家顺应自然和民心B . 墨子儒家“兼爱”、“非政”C . 孟子儒家“仁政”治国D . 孙武一兵家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10. (3分)为防止官员腐败和滥用权力,秦汉时期中央政府设置的监督机构有( ) 太尉御史大夫刺史司隶校尉A . B . C . D . 11. (3分)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比喻人民武装起义。秦末为反抗秦的暴政,首创农民起义之风,鼓舞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的两位农民运动领袖是( )A . 项羽和刘邦B . 陈胜和吴广C . 韩信和张良D . 刘秀和朱元璋12. (3分)我国古代历朝统治者为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秦朝推行郡县制唐朝颁布“推恩令”元朝设立“厂卫”机构清朝设立军机处A . B . C . D . 13. (3分)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与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在体例上的共同点是( ) A . 都属于编年体B . 都属于纪传体C . 都是通史D . 都是断代史14. (3分)东汉时总结劳动人民经验,改进造纸术的是( ) A . 张仲景B . 华佗C . 黄帝D . 蔡伦15. (3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出现于( ) A . 西晋后期B . 三国时期C . 东晋时期D . 南北朝时期16. (3分)下列著作由北魏人撰写的是( ) 缀术水经注齐民要术神灭论A . B . C . D . 17. (3分)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之间的相似之处有( ) 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大统一 都修筑了保存至今的大型工程存在时间都很短暂 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A . B . C . D . 18. (3分)唐太宗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是他在失去了一位重要的大臣后说的,这位大臣是( )A . 魏征B . 杜如晦C . 姚崇D . 李靖19. (3分)下列朝代中,与隋朝历史最为相似的是( ) A . 商朝B . 西汉C . 秦朝D . 唐朝20. (3分)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多次提到“东京”“勾栏、瓦舍”等,由此判定,这部电视剧的剧情发生在( ) A . 唐朝B . 元朝C . 明朝D . 宋朝21. (3分)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当时人们为什么不以从军为荣?( ) A . 宋朝重文轻武B . 宋朝重武轻文C . 从军死伤亡率大D . 从军收入低22. (3分)下图是我国古代某朝的疆城图(局部),依据图片信息,这应该是( ) A . 秦朝疆域图B . 唐朝疆城图C . 元朝疆域图D . 清朝疆城图23. (3分)某同学搜集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资料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 宋代繁荣辉煌的文学B . 宋代领先世界的科技C . 元代发达的对外贸易D . 明代先进的航海技术24. (3分)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肤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落,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 A . 削弱节度使的实权B . 实行更戍法C . 设置转运使D . 派遭文官担任知州25. (3分)下面是我国古代一部古典文学名著的目录(节选),这部作品应是( ) 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栊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A . 红楼梦B . 水浒传C . 西游记D . 三国演义二、 材料问答题。(第26题6分,第27题9分,第28题10分,共 (共3题;共25分)26. (6分)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这是预兆资产阶级到来的三大发明: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工具,成为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摘自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材料三:近代以来,中国的仁人志士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探索民族复兴之路。(1)请根据材料一分别写出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列举汉代通过丝绸之路从中亚业传到中国的农作物(举2例)。 (2)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分別是中国古代的哪项更大发明? (3)请根据材料三图示所示规律分别写出对应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仁人志士的这些探索有什么共同点? (4)综合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27. (9分)“东汉末年起三国”,“魏晋尽风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替示意图材料二“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陶,实行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1)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中和所对应的政权名称。 :_:_(2)根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实行“汉化”的原因。你最欣赏他的哪一项“汉化”措施?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三中两则信息的关系。若想了解同时期北方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最好查阅当时哪部农学著作?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哪些历史发展趋势? 28. (10.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泉州可以建造几层楼高的海船,装有指南针的商船从泉州起航,航行至日本、高丽、天竺、波斯等57个国家和地区。各国商船来到泉州,呈现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外商大都居住在泉州东南隅的“蕃坊”。他们运来犀角、象牙、珠玑、玻璃、玛瑙、香料、胡椒,运去丝绸、瓷器、茶叶。泉州港口“异货禁物如山”。1087年(北宋元祐二年),泉州正式设立市舶司。南宋时,泉州更是成为全国第一大港。材料二:(郑和)曾劝说了好几十个国王与首领向中国进贡,有些国王还亲来中国观光这些船舶所载出口商品为绸缎、铜钱、瓷器和樟脑,回程的入口商品有香料、珍宝、刀剪、油膏、药料及奇禽异兽,此类物品被宫廷用作挥霍享受,却不适用于大众化市场。由于没有带来实际的经济效益,远航的巨额费用无法弥补。南京的龙江船厂曾造大小船只数千,所有的人力和物料全系向民间征用,此更招民怨。郑和下西洋就此成为中国古代远航的绝唱。材料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宋朝时泉州海外贸易繁盛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回答:郑和远航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就此成为中国古代远航的绝唱”? (3)材料三漫画表明清朝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一政策带来了怎样的后果? (4)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5小题,75分。) (共25题;共7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材料问答题。(第26题6分,第27题9分,第28题10分,共 (共3题;共25分)26-1、26-2、26-3、26-4、27-1、27-2、27-3、27-4、28-1、28-2、28-3、2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