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一轮模拟试卷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7540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一轮模拟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华师大版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一轮模拟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华师大版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一轮模拟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一轮模拟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共25题;共75分)1. (3分)下列有关我国远古居民北京人生产生活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北京人能够直立行走北京人使用的是经过人工磨制的工具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和环境的险恶,所以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A . B . C . D . 2. (3分)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观察如图,可知当时实行( ) A . 皇帝制B . 分封制C . 郡县制D . 行省制3. (3分)有人说:“两千年前,丝绸是中国的名片”与之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张骞通西域B . 商鞅变法C . 秦始皇统一六国D . 百家争鸣4. (3分)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仍、兵荒马乱的时代,又是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以下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史实是( ) A . 佛教传人中国B .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C . 道教在中国兴起D .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5. (3分)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其中如图所示的中国古代发明以及传播对欧洲历史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是( ) A . 为新航路开辟提供条件B . 促进文艺复兴运动兴起C . 导致新的生产方式出现D . 打破教会对文化的垄断6. (3分)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三幅图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 . 封建制度的完善B . 生活习惯的变化C . 社会文明的进步D . 君主专制的强化7. (3分)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的全国性政权是( )唐朝 宋朝 元朝明朝 清朝A . B . C . D . 8. (3分)从2017年12月1日起,中国187项消费品进口税下调,海关称创历年之最。关税收入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之一,中国近代史上,失去关税自主权开始于哪一条约的签订( ) A . 南京条约B . 北京条约C . 马关条约D . 辛丑条约9. (3分)将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黄海大战戊戌变法天京的陷落第二次鸦片战争鸦片战争A . B . C . D . 10. (3分)某公司筹拍义和团电影,下列情节不符合历史的是( ) A . 义和团政入紫竹林租界B . 设立拳厂、神坛,练拳习武C . 英勇抗击八国联军D . 兴起于1868年广东一带11. (3分)三民主义的核心是( ) A . 民权主义B . 民族主义C . 民生主义D . 民主主义12. (3分)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战前列强的主要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则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理解最合理的是( ) A . 战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加速发展B . 战后列强获得贸易特权C . 战后列强提出“门户开放”政策D . 侵华方式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13. (3分)小明同学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列出了“北伐战争、重庆谈判、新四军、淮海战役”等关键词,他探究的主题是( ) A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B . 人民军队的成长历程C . 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D . 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14. (3分)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同新中国成立初实行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相比,从行业上来看,最大的区别是( ) A . 前者集中在轻工业,后者集中在重工业B . 前者总体比较落后,后者取得了巨大成就C . 前者受到列强挤压,后者得到苏联帮助D . 前者多在沿海沿江,后者形成东北工业基地15. (3分)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之的严金昌曾说:“过去在生产队,上工一条龙,干活大呼隆,干多干少一个样,都是10工分,出勤不出力,光工分多有什么用呢?”他的诉说,表达了( ) A . 土地改革后的喜悦B . 对农业合作化的思考C . 对农村改革的肯定D . 国企改革前夕的期盼16. (3分)结束中美两国长达三十年(1949-1979)的不正常状态,对亚洲和世界和平作出重大贡献的事件是( ) A . 发表联合国家宣言B . 尼克松访华C .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D . 中美建交17. (3分)下列史实与推论对应错误的是( ) 选项史实推论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发展C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D香港澳门回到了祖国怀抱完成了祖国的统一大业A . AB . BC . CD . D18. (3分)某校准备邀请一学者作报告,下列适合出现在右图海报内容中的是( )A . 雅典的民主政治B . 印度的种姓制度C . 汉谟拉比法典D . 拜占庭帝国的衰亡19. (3分)某电视台举行探险者的梦想知识竞赛,要求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不符合哥伦布探险航行的有关论述,你应选择哪一项( )A . 主要目的是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新航路B . 探险航行的范围局限在大西洋C . 完成了横渡大西洋、太平洋的环球航行D . 发现了新大陆美洲20. (3分)下表是英国1740年至1861年钢产量的统计数据。导致英国钢产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时间1740年1788年1791年1861年产量1735吨6830吨125079吨3800000吨A . 手工工场的兴起B . 君主立宪制度的确立C . 工业革命的开展D . 参加“一战”的需求21. (3分)某书给当时的社会带来的是霹雳般的震荡,像一颗炸弹一样投到“神学阵地的心脏上”,教会势力和老派学者攻击它是“恶作剧”,违背了上帝的启示,是一部“魔鬼的圣经”。这本书是( ) A .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B . 莎士比亚的罗密欧和朱丽叶C .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D .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22. (3分)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贺信中高度评价说:“(这次战役)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了盟军反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次战役是( ) A . 诺曼底登陆战B . 斯大林格勒战C . 斯科保卫战D . 柏林战役23. (3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引起亚洲邻国关注和不安的原因是( ) A . 法西斯主义上台B . 经济迅速发展C . 谋求政治大国、军费开支不断增加D .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24. (3分)把握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下表中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原因结果A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联结成一个整体B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A . AB . BC . CD . D25. (3分)截止到2018年,海尔在全球有10大研发中心、21个工业园、66个贸易公司、143330个销售网点,用户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体现了( ) A . 国际经济秩序公平合理B . 两极格局的瓦解C . 世界格局的多极化发展D . 世界经济全球化二、 综合题(本大题2小题,26题13分,27题12分,共25分) (共2题;共25分)26. (13.0分)近代史上的几次战争对中国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的军器和军队是中古的军队,我们的政府是中古的政府,我们的人民,连士大夫阶级在内是中古的人民,我们虽拼命抵抗,终归失败,那是自然的,逃不脱的,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同时通知光绪年间的改革,一道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20年,远东的近代史就要完全变更面目,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20年的宝贵光阴。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二:历史的诉说夹杂着悲痛,鸦片战争结束后的14年,1856年,战火又起,英法联军次第攻占广州、大沽,进入天津,北京。清朝,又与英、法、美、俄四国签订了11个不平等条约,战后新兴起的地方军政集团湘、淮系领袖做了一些“师夷”的功夫,导致后来的洋务运动,可是,一查来历,其原动力不是来自战败的刺激,其最初目标也非为“制夷”,而是为了对付那些造反的“长毛”鸦片战争结束后的52年,1894年,经明治维新而迅即发展的日本,打到其先前祖师爷的门前,仿效鸦片战争中的英国,要求各地赔款,并在一切方面享有与西方列强同等的权利。茅海建天朝的崩溃材料三:无论从中国高层决策,还是到统帅的指挥、军队的素质,当时中国都处于中世纪的水平,非常落后,而当时的日本“练兵全用西法,西式枪械以运用自如”,中日军事水平的反差决定了甲午战争的结局。谢俊美甲午战争百年反思录(1)归纳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2)你对材料一“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和材料二“最初目标也非为制夷,而是为了对付那些造反的长毛中这两句话是怎样理解的? (3)从材料一和材料三中,可提取到一个共同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指出甲午战争的结局导致了哪个阶层人士的觉悟? (4)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述两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的共同影响。 27. (12分)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和平合作,互学互鉴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这条商路开通后,中国的丝绸和养蚕技术、铁器、造纸术等都陆续西传,中亚的特产如胡桃、石榴、芝麻、胡豆等也先后传到中国。大宛的“汗血马”、非洲的舵鸟以及西方的宝石、香料等也由西域等国贡献而来。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材料二:西欧六国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了共同市场,从那时起到21世纪开始之际,欧洲统一进程成效显著。1957年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1965年成长为欧洲共同体,1991年签署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后进而发展成洲联盟自愿来用一种共同货币提出继续发展共同的外交与防务政策即使如现在这个样子,也已经成为经济与政治合作的前所未有的模板,欧洲已经为之大变。(美)RR帕尔默著现代世界史(1)根据材料,判断这条“商路”指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条商路的作用。 (2)材料中的“共同货币”指的是哪一种货币?欧盟的成立对欧洲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3)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安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讲到:“中国开发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这是我们对世界的庄重承诺。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守和维护世界贸易规则体系,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让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人群共享经济全球化的好处。”请结合一二两段材料,以“交流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共25题;共7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本大题2小题,26题13分,27题12分,共25分) (共2题;共25分)26-1、26-2、26-3、26-4、27-1、27-2、2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