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7535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六单元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同步练习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过去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成为健康食品,这反映了( ) A . 用来充饥、解决“吃饱”问题B . 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C . 体验艰苦生活,忆苦思甜D . 环境污染严重,讲究科学卫生2. (2分)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诞生于( )A . 沈阳B . 长春C . 武汉D . 天津3. (2分)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把原来“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改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显示了党和政府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我国人民生活从整体上进入小康社会是在( )A . 新中国成立B . 三大改造完成后C . “文化大革命”后D . 20世纪末4. (2分)进入新时期,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下列现象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增加,服饰多样化,时装流行居民中自费旅游,参加各种文娱、健身活动的越来越多笔记本电脑、手机日益普及,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自谋职业、下海经商A . B . C . D . 5. (2分)下面是某城市居民的年人均饮食消费品统计表(单位:千克),此表不能说明( )A . 民众的主食消费减少,副食品消费增加B . 生活水平提高,导致食品消费发生变化C . 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状况进一步改善D . 由于物价上涨,人们减少了粮食消费6. (2分)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活新景象有( ) 大家穿千篇一律的中山装城镇居民凭粮票、油票购买食品人们的服饰丰富多彩,展示个性 开私家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A . B . C . D . 7. (2分)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文化消费在消费结构中的比例( )A . 基本持平B . 时增时减C . 大幅度增长D . 幅度下降8. (2分)如世纪70年代,中国城乡居民的衣着主要是单调的“灰蓝黑”。进入如进入90年代,人们的服饰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日益多元化、个性化。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A . 思想观念不断解放B . 西方文化影响深远C . 服饰品味逐渐提升D . 服装产业迅猛发展9. (2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乘出租汽车和开私家车的人多了起来,随之而来的是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交通堵塞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 实行“公交 优先”政策 使用清洁燃料 进行城市道路建设 减少车辆生产A . B . C . D . 10. (2分)下列形容我国人民服饰的话语“蓝(灰)色的海洋”逐渐消失是在( ) A . 建国以后B . “文革”期间C . 改革开放以后D . 进入21世纪二、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40分)11. (10分)人们生活和习俗的变化,从不同角度折射出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的演进和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古代市民文化生活】材料一: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许多穷苦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踢球的,等等,令人眼花缭乱。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近代社会生活革新】材料二:辛亥革命前辛亥革命后礼节叩头鞠躬、握手称呼大人、老爷先生、君、同志轮船、火车等新兴交通工具的实用,报刊传媒与近代出版业的蓬勃发展,剪发辫、改称谓等社会风尚的革新。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华师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现代流行服饰变迁】材料三:文化大革命时期“国防绿”、“海军蓝”是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那时期,穿一身“国防绿”、腰间系一条帆布大板带、肩背军挎包成为青年男女尤其是大中专学生追求的一种时尚。20世纪80年代,色彩鲜艳、款式时髦的服装逐步在大众中流行。毛皮大衣、羽绒服、西服、呢大衣等各种服装充分展现穿着者的风采与魅力。民众受西方现代文明的影响较大,中国服饰正式走向了多元化。摘编自陈志华、朱华中国服饰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民生活的特点并指出其出现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具体表现。辛亥革命后礼节、称呼等社会习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3)依据材料三,归纳中国民众的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因素。12. (15分)服饰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它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的变革情况,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胡人汉服】材料一:北魏孝文帝汉服出御图。【中山服】材料二:中山服(下图)国孙中山创制而得名,由于孙中山带头加以提倡,逐渐在社会上流行开来,一度成为中国男子最喜欢的标准服装之一,后成为中国官方的礼服。【中西对比】材料三:图(照片)摄于1978年底北京长安街头。身穿黑色毛料大衣、脖子上随意搭条围巾,双手插在衣兜里的服装设计大师皮尔卡丹先生风度翩翩地走在长安街上,他身后那群穿着蓝色工作服的工人,以及一边那个戴着解放帽、捂着就巴巴对襟棉袄的老农都像看外星人一样望着皮尔卡丹(1)着汉服出御,表明孝文帝对汉族文化持何种态度?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中山服在当时是一种全新的服装,分析其诞生的主要社会背景。(3)当时中国人的穿着与外国人相比为什么会有如此明显的反差?此后中国人的服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趋向于多样化,个性化,品牌化、潮流化,其根本原因是什么?13.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以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传统的“四大件”是城乡的最高追求;80年代以后,彩电、洗衣机、录音机等新的“四大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如今,家用电脑、汽车、住房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材料三(未来中国)不但要推动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动政治体制改革我们党和政府要让每一个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让人民感到安全有保障;让社会实现公平正义;让每个人对未来有信心。温家宝(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的物质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们物质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原因。(3)结合所学知识和你的亲身感受说说我们党和政府为了“中国人活得幸福而有尊严”和“有保障”,采取了哪些措施。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材料分析题 (共3题;共40分)11-1、11-2、11-3、12-1、12-2、12-3、13-1、13-2、1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