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75295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导致下图中B到C段历史现象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实施“一五”计划B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2 . 某同学在研究“我国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时发现,我国国企改革最早选择四川的六家企业进行试点,然后推广到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再向全国推开。这一“试点”的中心环节是A增强企业活力B扩大企业自主权C实行产权改革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 . 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是中国人民加强国防力量的重大成就,其主要任务是 ( )A反对霸权主义B打击恐怖势力C进行核反击D维护社会治安4 . 他身上体现出来的“铁人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工人。他是谁( )A邓稼先B焦裕禄C雷锋D王进喜5 . 1921年注定照耀史册,它并非世纪起点的标志,却是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B领导工人运动,城市包围农村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D社会主义道路6 . 新中国成立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民要凭粮票才能购买到粮食。1990年,广东省宣布终止粮票的流通。1993年全国终止粮票的流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改革开放前广大的农村物价稳定B广东率先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生产的发展D表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7 .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C台湾问题己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D中国己成为世界外交舞台的强国8 . 美国中华会馆主席张自豪说:“1997年有30万港人移民出外,但在这十年间,回流香港的人潮又高达30万,即是说当年外流的港人在十年当中陆续回港。”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中央政府的支持B“一国两制”的保障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D投资环境的好转9 . 建国初期的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B肃清了国内的反革命势力C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D消灭了地主阶级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些地区实施了经济特区、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的制度。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都享受了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B符合中国国情,且都体现了创新精神C先后落实的顺序是: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D都可以自行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法律体系11 . 2017年两会于2017年3月召开。回顾历史,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第一次召开的两会上,分别颁布或制定的重要文件是A双十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双十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2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1964年,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B1970年,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C1984年,为我国获得第一块奥运会金牌的是许海峰D198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3 . (题文)他“感动中国”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他是( )A邓稼先B钱学森C焦裕禄D袁隆平14 . 如下图诗歌的创作背景是A抗日战争的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解放战争的胜利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15 . 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 ,其理论依据是( )A政治协商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一国两制”的构想二、填空题16 . 观察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A开国大典,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B先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C沿江开放城市起“龙尾”作用的城市。三、判断题17 . 分析关于“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图一所示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領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2)图一所示会议是探索建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3)图二所示宪法充分表达了人民的意志,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4)图三体现的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城自治。(5)图三可看出我国为实现祖国统一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6)以上图示表明: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四、综合题18 . 材料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某中学同学自编了这样一段快板:“说改革,道改革。一个会议扭乾坤,一个窗口望世界。一些农民搞创举,一个老人来画圈,城市农村变了样。”(1)“一个会议”指什么会议? (2)“一个窗口”指的是什么?还有哪些类似的城市?(至少写3个)(3)“一些农民搞创举”这个“创举”指的是什么? (4)“一个老人来画圈”,这位“老人”是谁?请用一句话来评价老人。19 .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一幅图片(下图)材料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对东北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毛泽东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重大意义?(2)材料二中的“参战”指参加哪场战争?试据材料二分析我国参战的目的?(3)试举出这场战争中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人物两位。20 . 新中国已经走过了七十个春秋,回首七十年来共和国不平凡的复兴之路,引发我们深深地思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一穷二白)材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呢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毛泽东(神奇逆转)材料二 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行业变化1953年农、轻、重比例1957年农、轻、重比例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农业52.843.54.5轻工业29.629.212.8重工业17.627.325.4(成就瞩目)材料三 1957年底,我国兴建156年工业基础,先后被施工的工业项目有1万多个,沿海工业基地得到加强,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一批新的工业基地。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哪一领域比较落后?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国实施了什么样的发展规划?(2)从材料二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3)材料三表明我国为改变落后面貌采取措施取得的成就,列举这一时期修建的桥梁和公路各一例。(5)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建设也在加紧进行。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上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问这是一部什么性质的宪法?21 . 吕鸿宾(1911.11-1990.6),日照市莒县闫庄镇吕家庄(现在爱国村)人。全国著名农业劳动模范,一直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1年吕鸿宾等三户农民办起了全省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2年发展到59户,1955年建成了由19个自然村组成的爱国搞基农业生产合作社。(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方式是什么?有何目的?全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何时完成?农业生产资料所有制有何变化材料二:吕鸿宾作为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有时作为主席团成员出席大会,曾在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言。(2)吕鸿宾第一次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应该是哪一年?这次大会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的一次重要会议,取得的最重要成果是什么?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类似性质文件是什么? 材料三:在1958年的运动中,生产上的瞎指挥和“共产风”盛行。吕鸿宾勇敢地提出“上高地里秧地瓜种谷子,下洼地里种高粱”保证了这年粮食大丰收。(3)材料中“1958年的运动”是指什么运动?当时的“左”倾错误还有那些表现? 材料四:1967年春,村里的造反派掀起了夺权运动,吕鸿宾被扣上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帽子,被揪到县里批斗,先后挨斗39次。(4)吕鸿宾在什么运动中被批斗?该运动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材料五:中年后的吕鸿宾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关系的四次调整,每次他都积极响应党的号召。(5)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土地关系发生了哪四次调整?22 .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解决好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至今,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新中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为首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上出台了什么法律文献?(2)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也在高速进行。请问,对农业改造的方式是什么?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3)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农村的经济体制作出重大改革,其主要措施是什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4)新中国在解决三农问题上遇到了“严重失误”。请举两例。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二、填空题1、三、判断题1、四、综合题1、2、3、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