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75203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度八年级上学期历史12月月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 ) A . 百团大战B . 平型关大捷C . 台儿庄战役D . 枣宜会战2. (2分)如果你是生活在19世纪60年代的一位北京青年,亲眼目睹国家遭到列强入侵,决定提高外语能力,以便为国尽一已之力,你最有可能进入下列什么地方( ) A . 时务学堂B . 京师同文馆C . 福州船政局D . 京师大学堂3. (2分)1919年5月9日,潍坊地区五四运动的熊熊烈火首先在益都县城点燃5月24日,以益都县为中心的潍坊反帝爱国运动达到高潮6月以后,山东学生联合会代表王尽美、王翔千、王统照回到诸城老家,指导学生运动,给潍坊地区的五四运动注入了新的活力。“新的活力”是指( )A . 号召“提倡国货,保全领土”B . 宣传俄国十月革命C . 成立“抗日救国会”D . 召开国民大会4. (2分)1922年中共二大提出了民主革命纲领,其主要内容不包括( ) A . 打倒军阀B . 推翻帝国主义C . 统一中国D . 领导工人运动5. (2分)学校准备举办“19191949年国共关系图片展”。下图应归属的栏目是( )A . 国民革命,打倒军阀B . 十年对峙,战火连绵C . 八年抗战,同仇敌忾D . 解放战争,革命胜利6. (2分)下图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某次重大历史事件的领导人塑像,他们是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刘伯承。这座塑像是纪念( )A . 南昌起义B . 湘赣边秋收起义C . 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 . 红军长征胜利7. (2分)给下图所示内容归纳单元主题,最适合的是( )A . 侵略与反抗B . 近代化探索C .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D .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8. (2分)毛泽东相继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道路。“革命道路”是指( ) A . 打倒列强除军阀B .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C . 和平民主建国D . 社会主义革命道路9. (2分)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决定了历史阶段的发展方向。年代尺中,起生死攸关转折作用的会议是( )A . A B . B C . C D . D10. (2分)如图这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历程。请你选出“历史年代尺”上与标号相对应的内容( )A . 开天辟地 井冈山会师 转危为安B . 战略转移 遵义会议 转危为安C . 转危为安 遵义会议 焕然一新D . 转危为安 井冈山会师 焕然一新11. (2分)与前四次反“围期”相比,红军在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 . 国民党在军队数量上占优势B . 中共中央推行“左”倾错误主张C . 革命根据地力量弱小D . 国民党军队武器装备好12. (2分)采用年代尺是我们归纳整理历史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小明在探究某两国关系发展简史时制作的年代尺。他探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 . 日美关系B . 中美关系C . 中日关系D . 英美关系13. (2分)在近代,中国政党的关系对中国革命影响重大。国共两党的关系经历了合作一分裂一再合作一再分裂的过程,其中“再合作”实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西方国家在中国利益的需要B . 世界反法西斯力量联合的需要C . 日本侵华如剧了中国民族危机D . 国民政府内战政策完全失败14. (2分)电视剧中国兄弟连中有一处情境:一次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一个连去营救被日军围困的情报人员,与新四军的一支游击队在途中恰好相遇两支“友军”在抗击日军的过程中联合杀敌成为生死兄弟。此种情景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 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地区B . 华北事变后的华北地区C .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时的西北地区D . 七七事变后的江南地区15. (2分)党中央撤离延安后,西北人民解放军采用的“蘑菇”战术实际上属于( )A . 游击战B . 阵地战C . 运动战D . 闪电战16. (2分)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是指( ) A . 遵义会议的召开B .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 . 三大战役的胜利D . 国民党南京政权的覆亡二、 判断题 (共6题;共32分)17. (12分)判断题:(1)汤灭夏建立商朝,定都于毫;商朝后期,周文王率军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京,史称西周。(2)下面表格中所列举的内容,可以归纳主题为:清朝时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3)国情的不同,决定了革命道路与方式的不同。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是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4)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1992年中共十四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5)按下列顺序排列的下组图片所代表的重大历史事件,正确反映了西方国家近代化的历程。(6)慕尼黑阴谋把冷战政策推向顶峰,它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18. (12分)判断正误,并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正确的填写正确,错误的填写错误(1)唐代高僧玄奘西游到天竺求取佛法,后来,高僧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传播唐朝文化。(2)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李大钊、胡适等人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逆流展开了猛烈进攻。(3)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4)下面的示意图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的战况。(5)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是两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6)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对德宣战,参加协约国,以便捞取战利品,实现称霸世界的野心。19. (2分)由于博古、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中央红军未能粉碎第五次反革命“围剿”,被迫放弃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20. (2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国共十年对峙局面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21. (2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使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2. (2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得生存,艰难发展。( )三、 填空题 (共3题;共7分)23. (4分)把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是_,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事件是_,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名称是_。1919年的_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24. (1分)在中共的争取下,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_ 率军队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25. (2分)陈毅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之一,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1928年4月,陈毅与_率领军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军队会师,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48年11月,陈毅参与了_战役的统一指挥,该战役的胜利为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奠定了基础。四、 综合题 (共2题;共45分)26. (25分)从下列图片中提取历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材料三:我获得了一个不值得羡慕的名声: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司令官。“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的回忆录从多瑙河到鸭绿江(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距今有多少年? (2)材料二中“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发生于哪一年? (3)据材料三,克拉克说的“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指的是什么协定?这一协定的签订,有赖于中国援朝军队的那一位司令官的正确指挥? (4)这场战争对新中国产生什么影响? (5)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历史事件之间有何联系? 27. (20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东北抗日联军政委赵一曼1936年8月牺牲前留下的家书宁儿: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抗日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材料二: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写给妻子的家书上月二十六日电,知道你们已平安的到达延安你们走时正是百团大战第一阶段胜利开展之时,不久结束第一阶段又开始了第二阶段,也获得了预定之战果本来分别是痛苦的,但为了工作,为了进步,为了于党有益,分别也就没有什么了。材料三:国民革命军第二师师长戴安澜1942年5月绝笔家书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注:缅甸地名),因上面大计未定,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1)材料一的东北抗日联军是东北三省沦陷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支英雄部队。这支英雄部队从1931年开始就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导致东北沦陷的历史事件是什么?据此谈谈该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2)依据书信内容,判断这封家书距今(201 8年)已有多少周年?信中提到的“百团大战”在抗战中有怎样的地位? (3)材料三中戴安澜将军1942年出征缅甸,与美英盟军共同抗击日寇。这体现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有怎样的国际意义? (4)2015年9月,中国打破常规,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日子进行阅兵,有何意义?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二、 判断题 (共6题;共32分)17-1、17-2、17-3、17-4、17-5、17-6、18-1、18-2、18-3、18-4、18-5、18-6、19-1、20-1、21-1、22-1、三、 填空题 (共3题;共7分)23-1、24-1、25-1、四、 综合题 (共2题;共45分)26-1、26-2、26-3、26-4、26-5、27-1、27-2、27-3、2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