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试卷期中训练卷(I)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75167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试卷期中训练卷(I)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试卷期中训练卷(I)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试卷期中训练卷(I)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历史试卷期中训练卷(I)卷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分) (共25题;共25分)1. (1分)不属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选举的副主席是( ) A . 邓小平B . 朱德C . 宋庆龄D . 李济深2. (1分)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 A . 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B . 颁布土地改革法C . 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D .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3. (1分)大龙同学复习八年级历史时看到这样一句“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请你回忆,这一主题的相关知识是( ) A . 开国大典B . 一五计划C . 西藏和平解放D . 港澳回归4. (1分)某历史学习小组围绕和肃清残余武装和土匪、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行研究性学习,该小组学习的主题应是( ) A . 彻底实现国家独立B . 巩固新生政权C .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 . 探索社会主义道路5. (1分)2015年3月20日,中韩双方对68具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进行交接,使这些在朝鲜半岛沉睡了超过半个世纪的烈士得以“荣归故里”。当年,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 )A . 和平卫士B . 钢铁卫士C . 最可爱的人D . 党的好战士6. (1分)下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包括( )A . 中国人民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B . 使中国的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C . 彻底摧毁了我国封建土地制度D . 大大解放了我国的农村生产力7. (1分)1950年,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其依据是(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 . 中共“八大”决议8. (1分)“如果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分水岭。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光亮”来自( )A . 中共十二大B . 中共十三大C . 中共十四大D . 中共十五大9. (1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 A . 人民B . 公民C . 人民代表D . 国家主席10. (1分)稳步推进“十三五”规划是一个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规划,为我国2016-2020年五年的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一五”计划为我国哪一段历史时期的发展绘制了宏伟蓝图( ) A . 1953-1956年B . 1953-1957年C . 1952-1957年D . 1949-1953年11. (1分)以下是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的日记。按相关记录的事件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生产队在我家门口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当看到合作社成员名单有自己时,禁不住热泪满面回家后,看见村里一下子已大变样,成了红卫兵的世界家里的锅都归了公社,说是要炼钢铁A . B . C . D . 12. (1分)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 )A . 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成立B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C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D . 中共八大的召开13. (1分)2009年9月,邓稼先“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他为中国核武器的研制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中国的( ) A . “两弹元勋”B . “杂交水稻之父”C . “铁人”D . “炮兵英才”14. (1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 A . 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B . 党的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向农村C . 从“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 . 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15. (1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顺利召开,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 . B . C . D . 16. (1分)2010年3月23日,在北京法国驻华大使馆,法国驻华大墨使苏和代表法国政府授予袁隆平法兰西共和国农业成就勋章。袁隆平之所以获得如此殊荣,主要是因为他( ) A . 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B . 在人类基因研究领域有突出的贡献C . 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D . 成功研制出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17. (1分)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中,下列人物事迹共同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 同仇敌忾抗击侵略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艰苦创业 国际人道主义A . B . C . D . 18. (1分)以下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逐步展开的四项内容,根据开放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 )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A . B . C . D . 19. (1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后,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部署;邓小平南方视察后,中共十四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战略。这充分说明了( ) A . 我国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B . 经济建设始终是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C .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D . 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20. (1分)20世纪70年代我国思想理论界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场大讨论首先否定了( ) A . 以阶级斗争为纲B . 资产阶级自由化C . “两个凡是”的方针D . “文化大革命”的错误21. (1分)为庆祝祖国70华诞,某班同学准备筹办“辉煌70年”的主题展览活动,如图四张照片中不能入选的是( ) A . 开国大典B .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C . 2008年奥运会D . 中共七大的召开22. (1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12年11月,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习近平提出了( ) A . “中国梦”B .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C .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D .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23. (1分)“打赢蓝天保卫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些口号体现的发展理念是( ) A . 绿色B . 协调C . 共享D . 创新24. (1分)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其中,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是在( ) A .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B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C .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00年时D . 改革开放100年时25. (1分)党的“十八大”首次高度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一个核心点。下面对我国近现代法律文献共性表述正确的一项( ) 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A . 都推动了中国民主与法治建设的进程B . 都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性质C . 都是民主与封建专制长期斗争的结果D . 都主要受欧美民主政治的影响二、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共3题;共20分)26. (6.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回答问题: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材料二 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材料三 19782010年中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1978年1992年2002年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362420370102398421368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343.41826707328762(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状况?针对这一状况,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 (2)依据材料二,导致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1978年2010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猛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中共两次重大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4)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7. (6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材料二:社会主义改造是在生产关系方面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场伟大变革,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社会变革由此开始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了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材料三:安徽凤阳县粮食产量表1980年粮食产量1981年粮食产量1982年粮食产量5.02亿千克6.07亿千克7.15亿千克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土地所有制有何变化?这种变化有何积极意义? (2)材料二中“社会主义改造”除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外,还对哪个方面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观察材料三,粮食产量发展有何趋势?并说说该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 28. (8.0分)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并运用所掌握的历史基本技能,完成下面主题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的探究任务。 材料一 【发展历程了解中国近代史的伟大历程】材料二 【知识图示一一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材料三 【分析数据一解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现象】材料四 【中国智慧一注目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38年前的春天,深圳经济特区的建立,成为中国开启国门走向开放的重要标志:28年前的春天,东新区的开发与开放,成为中国放十年开放再出发的新象征;中国的建设画卷渐次铺开,一个又一个春天的故事正在上演。(1)根据上面“年代尺示意图”提供的信息,写出“获得新生”指什么历史事件?“登上舞台”的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2)依据以上的“知识示图”,补充填写的历史事件。 (3)根据材料三中图一的数据变化,体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的什么农村政策的尝试?图二内容勾勒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目标是什么? (4)写出中共十五大确立的指引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分) (共25题;共25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 (共3题;共20分)26-1、26-2、26-3、26-4、27-1、27-2、27-3、28-1、28-2、28-3、28-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