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中考历史模拟试卷(5月份)B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75019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中考历史模拟试卷(5月份)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中考历史模拟试卷(5月份)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北师大版中考历史模拟试卷(5月份)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中考历史模拟试卷(5月份)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项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下列我国早期人类活动的大事,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农耕已是人们主要的生产活动 制作弓箭、烧制陶器 使用天然火 人工取火A . B . C . D . 2. (2分)学完“百家争鸣”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各科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 )A . 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B . 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C . 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D . 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3. (2分)以下是我国封建社会不同发展时期的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 . 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B . 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秦汉隋唐五代宋元明清C . 三国两晋南北朝战国秦汉隋唐五代宋元明清D . 秦汉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4. (2分)下列符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特点的是( )中国封建社会的分裂时期北方出现民族大交融的趋势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社会上佛教盛行A . B . C . D . 5. (2分)吐蕃的最高首领称( )A . 赞普B . 天可汗C . 藏王D . 渤海郡王6. (2分)“中国海军为和谐海洋亮剑/中华勇士/铁血儿男/无畏征程/早有郑和六百年/英雄水兵/勇往直前”,在这首为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壮行的奔赴索马里中,借六百多年前的郑和下西洋的壮举来激励将士们勇往直前。那么,历史上郑和的足迹最远到达了( )A . 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B . 地中海沿岸和非洲西海岸C . 印度洋沿岸和好望角D . 大西洋沿岸7. (2分)今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在从甲午战争的废墟上崛起一文中指出:“120年前的那个甲午,是黑暗的、痛苦的、流血的、沉沦的甲午。”这里主要是指甲午战后( )A . 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 . 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C .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 . 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8. (2分)红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历史价值。“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从上面歌词中可以推断出这首歌所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发生在( ) A . 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B .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1937)C .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D . 解放战争时期(1946-1949)9. (2分)参观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王林同学整理制作了下面的表格。其中出现明显错误的是( )序号事件时间作用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卢沟桥事变1937年8月中国人民全面抗战开始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天抗战开始以来的首次大捷百团大战1940年8月开始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战役A . B . C . D . 10. (2分)全面内战爆发的大标志是国民党军队进攻( ) A . 陕甘宁边区B . 中原解放区C . 山东解放区D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11. (2分)义勇军进行曲自诞生之日起,就不断激励中华儿女,在民族危难之时,要万众一心,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 )A . 辛亥革命时期B . 五四运动时期C . 抗日救亡时期D . 解放战争时期12. (2分)“稻堆脚儿摆得圆,社员堆稻上了天。撕片白云揩揩汗,凑上太阳吃袋烟”,与这首民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 “一五”计划的实施B .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C . 十年“文革”的结束D .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13. (2分)见19781982年农村人均收入变化抽样表,判断人均收入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B .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C . 一五计划的实施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14. (2分)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乡愁中吟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海峡两岸进行了积极探索。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20世纪50年代中期,祖国大陆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B . 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达成共识C . 1993年,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D . 1996年初,江泽民提出了八项主张,是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15. (2分)1972年2月,周恩来总理和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北京机场握手时说:“你的手伸过世界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二十多年没有交往啊!”这句话表明了( )A . 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开始“融化”B . 中美两国正式建交C . 中美两国领导人亲密无间D . 中美两国消除了矛盾16. (2分)新中国著名科学家袁隆平的突出贡献是( )A . 建立了新的地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B . 主持设计武汉长江大桥C . 成功地培育了籼型杂交水稻D . 领导了我国“两弹一星”的研制和实验17. (2分)在古代世界,客观上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的历史事件有(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罗马帝国的扩张 阿拉伯商人奔波于丝绸之路 马可波罗来华A . B . C . D . 18. (2分)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事件是 ( ) A . 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B . 英国宣布为共和国C . 1688年“光荣革命”D . 确立君主立宪制19. (2分)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中“欧化”是指( ) A . 农奴制改革B . 大化改新C . 明治维新D . 种姓制度20. (2分)学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后,小芳整理出了以下知识点,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爆发前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B . 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C . 凡尔登战役是大战中最惨烈的战役之一D . 一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21. (2分)“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苏联人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这一描述反映了苏联实行的是(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 新经济政策C . 市场经济体制D . 斯大林模式22. (2分)1938年,某国外交部长说:“我不知道你们的国家是否会从慕尼黑作出的决定中得到好处,但肯定无疑的是,我们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在我们之后,其他人也将遭遇同样的命运。”“某国”是指( ) A . 波兰B . 西班牙C . 埃塞俄比亚D . 捷克斯洛伐克23. (2分)“决心通过完成内部市场,增强内聚力和保护自然环境来促进人民的经济和社会进步,并实施旨在保证经济一体化和其他领域同步发展的政策”“决心对各成员国的国民实行共同的国民身份制度”“重申为人员自由流动提供方便的目标”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条款出自( )A . 慕尼黑协定B . 联合国家宣言C . 北大西洋公约D . 欧洲联盟条约24. (2分)数据图表能给我们提供很多重要的信息。分析下面的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 . 日本在这四个国家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B . 英国在这四个国家中经济增长速度最慢C . 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速度超过美国D . 美国丧失了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地位25. (2分)“任何生物如果能以任何方式发生纵然微小但有利于自己的变异,它在复杂的而且时代变化的生活条件下,就会获得较好的生存机会,因而它就自然地被选择了”提出这一理论的科学家是( )A . 牛顿B . 达尔文C . 伏尔泰D . 爱因斯坦二、 综合题 (共2题;共35分)26.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如下图所示材料二:由于外国资本凭借不平等条约,享有种种特权,早期民族资本工业在与他们的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同时这些民族工业还受到政府的束缚和压制。因此许多民族资本家为了寻求发展,不得不托庇于外国资本,或攀附于官僚势力。(1)根据材料一所提供的信息,为该示意图拟写一个合适的标题。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的“黄金时代”出现的原因。(至少答2点)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曲折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27. (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汉武帝时,西汉初年分封的诸侯王势力逐渐膨胀,他们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汉武帝采纳大臣的建议,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材料三: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钱乘旦材料四:十八世纪的天才们不单只是哲学家或某个方面的学者,最重要的是他们极其关注社会,更加具有批判的精神和意识,在这些启蒙学者的眼中,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了。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和古希腊两种政治制度的核心特点分别是什么?据教材列举明清强化统治的政治措施。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纳了哪位“大臣的建议”?具体措施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英国是如何限制“一个人的绝对权力”的?为此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学者眼中“不合理的东西”指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启蒙运动代表人物的合理主张。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项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 (共2题;共35分)26-1、26-2、26-3、27-1、27-2、27-3、2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