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20届九年级5月中考模拟历史试题C卷

上传人:xiao****017 文档编号:12974575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2020届九年级5月中考模拟历史试题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科版2020届九年级5月中考模拟历史试题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科版2020届九年级5月中考模拟历史试题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2020届九年级5月中考模拟历史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史记周本纪第四记载:“封尚父(姜子牙)于营丘,曰齐。”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制度是( )A . 分封制B . 郡县制C . 世袭制D . 禅让制2. (2分)下列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 . 隋唐秦汉宋元明清B . 明清隋唐宋元秦汉C . 秦汉隋唐宋元明清D . 宋元明清隋唐秦汉3. (2分)右边的示意图是( )A . 春秋争霸图B . 赤壁之战图C . 人口南迁图D . 三国鼎立图4. (2分)关于科举制度历史作用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B . 使国家机构人员不断更新C . 挫伤了读书人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D . 推动了唐朝崭新局面的出现5. (2分)“贞观之治”是我国封建社会开创的盛世局面之一,当时在位的皇帝是( )A . 唐玄宗B . 汉武帝C . 康熙帝D . 唐太宗6. (2分)清政府为加强对西北边疆地区的管辖,曾设立了( )A . 驻藏大臣B . 理藩院C . 伊犁将军D . 乌里雅苏台将军7. (2分)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商朝开始出现B . 夏朝数量增多C . 主要用于农业D . 采用“泥范铸造”8. (2分)“以史为鉴,勿忘国耻”是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之一,通过学习近代史,它留给我们血的教训是( )A . 鸦片必须严禁B . 外交需要谋略C . 落后就要挨打D . 要和平不要战争9. (2分)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 . 公车上书B . 万国公报的创办C . 光绪帝颁布变法令D . 强学会的成立10. (2分)“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中国时,北京的学生和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 洋务运动B . 维新变法运动C . 新文化运动D . 五四运动11. (2分)某班模拟“红色庄旅游”的推介活动。下列主题,适用于介绍井冈山的是( )A . 红色的小船-见证了党的诞生B . 英雄的城市-诞生了八一军魂C . 革命的摇篮-开创了革命新路D . 七大的会场-指明了光明前途12. (2分)明清时期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其历史发展的主流是( )A . 封建社会的繁荣开放B .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C . 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发展D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13. (2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主要含义是( )A . 取消鞠躬、跪拜礼,人们可以站起来走路B . 人民不在受地主、资本家剥削,完全按劳分配C . 国家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人民在政治上成为国家的主人D . 人民获得所有生产资料,在经济上成为主人14. (2分)我国在“一五”期间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A . 重工业B . 轻工业C . 农业D . 商业15. (2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推行( )A . 土地改革运动B . 农业生产合作社C . 人民公社化运动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6. (2分)有些人的名字往往与其出生的时代特征有一定的联系。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的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A . 生于1949年,取名建国B . 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C . 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D . 生于1964年,取名文革17. (2分)在北伐战争中,率领第四军独立团屡立战功的北伐名将是( )A . 朱德B . 叶挺C . 冯玉祥D . 孙传芳18. (2分)古印度社会中的农民、商人属于下列哪个等级( ) A . 婆罗门B . 刹帝利C . 吠舍D . 首陀罗19. (2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的标志是( )A . 颁布权利法案B . 处死国王查理一世C . 发表独立宣言D . 英国建立共和国20. (2分)工业革命后社会生产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这说明( )A . 工业革命消灭了封建势力B . 机器使用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C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D . 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工人阶级劳动的积极性21. (2分)下图是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过程的示意图。这两大军事对抗集团是( )A .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B . 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同盟C . 北约和华约D . 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22. (2分)某校网站要开展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进化论”为主题的讨论活动,需要一位名人插图,下列符合要求的是( ) A . 牛顿B . 贝多芬C . 达尔文D . 爱因斯坦23. (2分)习近平曾在俄罗斯发表演说:“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二战中能体现这一精神的历史事件有(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莫斯科保卫战役 抗日战争进入大反攻召开雅尔塔会议A . B . C . D . 24. (2分)“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之一:以上史实及其结论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 . AB . BC . CD . D25. (2分)由于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普遍受益。关于这一说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 前提错误,结论正确B . 前提正确,结论错误C . 前提错误,结论错误D . 前提正确,结论正确二、 综合题 (共2题;共52分)26. (17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古往今来,沧桑巨变,台湾与祖国大陆始终血脉相连。回顾历史,展望未来,统一是历史的必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而现在,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乡愁材料二:2005年4月29日15时,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与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这是六十年来国共两党主要领导人的首次历史性的会谈,开辟了两岸关系新的前景。材料三: 1980年以来,两岸关系的坚冰渐渐被打破。到大陆探亲、访友、旅游、经商的台湾同胞不断增多。目前,台湾当局也开放了大陆民众赴台湾旅游观光。(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填空。元朝时加强对_(今台湾)的管辖。清朝时在台湾设置_,隶属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和祖国内地的联系。(2)中国历史上台湾曾三次与祖国分离,又两次回归。第一次分离后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谁?台湾与祖国的第二次分离始于近代史中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写出这个条约的名称。第三次分离的原因是什么?(3)为解决台湾问题,我国制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4)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正确认识。27. (35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历史的灿烂星河中不断闪耀着人类的智慧之光和创新之星。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材料一:“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授田、赐宅,废除没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引自岳麓书社中国历史七年级上材料二:孝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引自资治通鉴材料三:包字万岁!早包早富,迟包迟富,不包永远不富20世纪70年代末某村宣传标语材料四:1978年1992年2002年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362420370102398421368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支配收入(元)343.41826707328762材料五:“苏维埃全力支持人民之日常需要品的生产;自由贸易:废除粮食法定价格,实行市场价格;企业可以出租给私人或外资1921年列宁论粮食税”材料六:罗斯福称,这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有深远意义的立法”。该法的中心是企图依靠国家和垄断组织联合的力量,对处于自我毁灭性竞争状态的企业界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卷(1)材料一是出自哪一历史事件所颁布的文件内容?材料中的法令起到了什么作用? (2)材料二中的“北语”、“正音”分别指什么?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农村开始推行什么制度? (4)材料四中,19782012年中国经济较快增长,尤其是1992年后的迅速增长,当归功于1978年和1992年的哪二次会议精神的贯彻?这两次会议分别作出了什么重大决策? (5)材料五体现的是苏俄实行什么政策?该政策实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6)材料六所说的“立法”指什么?材料体现了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7)综合以上材料,你得出的主要结论是什么?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二、 综合题 (共2题;共52分)26-1、26-2、26-3、26-4、27-1、27-2、27-3、27-4、27-5、27-6、2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